第3章 微末小技

是勋在写给曹操的信中说:";民须教化,然后知礼,知礼义廉耻始能为用.";他说河东贫穷,失学的士人很多,经学也不发达(当然啦,这是睁着眼说瞎话),所以才要发明印刷术,好方便教化.这既是他地方官的本业,又符合经学名家的身份.

后人往往因为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话,指责儒家主张愚民政策.但儒家确实有愚民的倾向,却并非主流,儒士都是要讲";教化";的,不仅仅教化士人,也要教化百姓,只不过对士人是准他们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对于老百姓么,你们光知其然,相信俺们说的都是真理就成啦.

是勋所以发明印刷术,目的是为了普及知识(哪怕只是经学知识),从而扩大读书人的范围,避免世家大族独掌大权.这年月,书籍全都靠抄,成本相当之高,世家往往收藏了巨量的典籍却秘而不宣,不是本族子弟想要得见,行啊,先拜在我门下再说.就这么着,世家的势力越来越庞大,依附者也越来越多,怎么可能控制不住政权了?

木版印刷的成本比手抄要低很多,还能避免很多讹误,这就使得很多中小地主也能比较轻松地获得并且研读,当他们发现不必要依附世家,也能获得知识,找到一定的晋身之阶以后,自然会更抱团儿地去对抗豪门世族.而这一趋势,没有超越于时代之上的大局眼是看不清的,是勋相信不会有世家来阻挠自己的印书大业.

相反,世家也很欢迎印刷术的出现,一来愈有钱便愈不肯松手,即便豪门世家,那也能省则省啊.二来么,光避免抄错这一条,就足够吸引他们啦.统一经文,减少讹误.是勋扛着这面绝对政治正确的大旗.不怕有人来吹毛求疵.

可是他料想不到的是,还真的有人跳出来弹劾他";不务正业";……

这一年的八月份.秋收将至,曹操暂时稳定了南线的局势,率兵返回许都,随即便派遣司空主簿王必前来宣旨.免除了是勋监河东军事的职务,让他把兵权移交给曹仁.

是勋接诏,脸上不动声色,内心却惊疑不定.

王必是曹操心腹中的心腹,打曹操初起兵就跟着了,资格比荀彧都老,估计也就死鬼戏志才差堪比拟.所以本事不大,开小会没他的份儿,开大会递不上什么话,但曹操始终信任有加.

史书上记载过相关王必的几件事.从中可以清楚地窥知曹操对他的信赖究竟到了什么程度.一是《献帝春秋》上说,曹操擒获吕布之后,曾经动心想要赦免他,招降他,但是王必站出来说话了:";布,勍虏也,其众近在外,不可宽也.";曹操哈哈一笑,跟吕布说:";本欲相缓,主簿复不听,如之何?";就因为王必不答应,曹操生把吕布给砍了.

当然啦,吕布之死,究竟是刘备给递了小话,还是王必给递了小话,还是他俩一起干的,何者为确,史料各说各话,难以查证.

还有一事儿,后来曹操把大本营迁去邺城,由丞相长史王必留守许都,建安二十三年,耿纪,韦晃等人造反,火烧王必的军营,王必伤重而死.《山阳公载记》中说,曹操听说王必死了,勃然大怒,当即把朝廷百官全都召到邺城,命令当日出门救火的站到左侧,不救火的站到右侧.大家伙儿都以为救火的肯定无罪,纷纷跑左边儿去了.谁想曹操的逻辑跟一般人拧着,认定不救火的顶多也就明哲保身,救火的其实都是反贼同党,把左边儿的人全都给宰了.

为了一个王必,擅杀无数汉官,曹操有多宠信王必,由此可见一斑.曹操自己是这样评价王必的——";是吾披荆棘时吏也,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

所以是勋虽然不大瞧得起王必,暗地里常骂他废物,但场面上还必须跟王必有来有往,说不上特意结交,感情倒也不错.故而接诏后设宴款待王必,是勋就拐着弯儿地探问啊,主公为啥罢了我的军权呢?他对我究竟有啥不满意?

王必身为曹操心腹,";心如铁石";,当然不会随便泄露主公的心意,但架不住是勋八卦能力爆棚,交涉属性点满,再加上几杯好酒,终于把所需要的信息给勾出来了.

敢情这不是曹操自己的想法,而是先有人上书弹劾是勋";缓于军律而以妖言摄众,疏于政事而勤微末小技";.前一条说他不能治军,只好用妖言,妖法来统驭部下,威吓敌人——对于火箭车的事儿,以及敌军当是妖法的传言,是勋都已经密奏给曹操了,关系倒不大;后一条说他不理政事,却专注于修建工坊,研究印刷术,也就是说,是宏辅身为太守,不务正业.

那么这个告刁状的究竟是谁呢?是勋也打听清楚了,正是那位曾经跟他起过冲突的校事首领赵达.

是勋真是把赵达给恨得牙痒痒的,但同时也不禁悚然而惊.想当初在寿春城下,赵达想要处斩孙汶的时候,他的职权范围还相当有限,是勋身为参军,他就压根儿管不到,可如今,竟然连外郡太守,地方长官都要管上一管啦.史书上说,曹魏校事最后";上察宗庙,下摄众司";,甚至能够";按奏丞相";,成为后世厂卫一般的可怕存在……不行,既然我来到此世,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个苗头彻底掐灭.[,!]了不可!

当然啦,如今时机还不成熟,首先就在于乱世未终,人心不定,所以曹操对这种特务组织是非常倚重的.估计要是有御史弹劾是勋,曹操就能当他放屁,而且说不定这位御史也就当到头了,可是如今赵达弹劾是勋,曹操竟然明示众臣,开会商量——没有直接受理,这就已经挺对得起他这位堂妹夫的啦.

倘若群僚全都帮是勋说好话——是勋本人觉得,自己的人品应该不算次,从来都秉持着多栽花,少栽刺的原则,尽量不得罪同僚——估计赵达的弹劾也就到此为止了,顶多曹操抄一份给是勋,警告一下.可是谁都料想不到,郭嘉和荀彧竟然提出,应该罢免是勋的兵权,让他专注于民政.

郭嘉的意见,河内郡要同时面对袁绍,高幹两个敌方主力兵团,兵力不足,最佳的应对之策是与河东郡相互策应,故而需要统一指挥,兵权不宜分割.

郭奉孝素来冷面冷心,光会分析局势,不懂得人情世故——对敌方的心理倒是琢磨得挺清楚——他说出这种话来,是勋倒可以理解.只是……奉孝你从前干嘛去了?我初镇河东的时候,怎么不见你提出类似反对意见来啊?你是看到我跟曹仁在此前的战斗中配合度很差,才突然想明白了吧?这马后炮未免放得有点儿晚……

荀彧也建议剥夺是勋的兵权,这就让是勋彻底理解不能了.根据王必所言,荀彧的理由是河东情况复杂,又新复四县,民政事务非常繁冗,加上是勋又是个志向高远的,想要先教化民众,为此还发明了印刷术,再把军务压在他身上,就算他才能超卓,怕也扛不起来啊——";此非优恤之道也";.

还是老话,你早干嘛去了?我两手空空跑来接收河东的时候,不见你荀令君反对,等我也打了几个胜仗了,把南匈奴也给拢住了,四县也光复了,你倒突然跳出来说这种屁话!就为了我多搞一个印刷术?就为了赵达上奏弹劾我?你老兄就突然翻脸?不对啊,荀彧究竟在想些啥来?

倒是也有不少人站出来表示反对,主要就包括荀攸和鲁肃.鲁子敬本就是是勋推荐的,他跟是勋相交莫逆,地球人都知道,所以说再多好话也没用.至于荀公达,他的理由是河内和河东虽为邻郡,交通却不方便,分为两军确实有难以配合的缺点,但一人总统,也未必就能关照得过来啊.

曹操考虑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暂且解除是勋的兵权,为怕是勋产生什么不好的联想,所以特意把心腹王必给派了过来,要王必好生安抚是勋.

是勋还是原本的想法,王必这家伙就没蛋用,你派谁都比派他强……不过没用也有没用的好处,解除我兵权表面上的原因,这不就让我给打听出来了吗?至于隐藏在深处的实际原因……

我手里也就一万多兵,就算在河东军政一把抓,曹操也没必要疑忌我,他所以剥夺我的兵权,可能是打算在河东,河内一线发起大规模攻势,恐怕我跟曹仁配合不好——此前不就因为曹仁突然被调往官渡,差点儿把我给害死在祁县了吗?我跟曹仁基本上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没有统一指挥,确实毫无配合度可言.

所以打听清楚了前因后果,是勋心里多少踏实一点儿了,曹操应该不是猜忌自己,或者有啥不满意的.然而……荀文若究竟为啥要突然下绊呢?他究竟是基于何种理由,想要削弱我的势力呢?这咱还得好好研究一下……

临时出门有事儿,今天提前更新.

第12章 尚书空台第28章 真书伪书第22章 生死度外第20章 大科学院第13章 必擒是勋第14章 海外异闻第29章 前倨后恭第31章 曹氏麟儿第17章 僭越王章第23章 两道并发第22章 革命宣言第6章 欲言南事第14章 婚宴惊魂第20章 是郎才尽第36章 封侯之赏第25章 画蛇添足第6章 建安石经第1章 先帝遗诏第9章 反逆蟊贼第4章 吾当染指第4章 渔阳豪强第26章 隆中闲话第3章 纳头便拜第20章 人臣当言第15章 初攻邺城第24章 兖州叛将第26章 军国利器第23章 军国重器第9章 隔壁老王第31章 玩弄人心第23章 幼平奋威第5章 天赋上限第20章 勾心斗角第27章 澄清吏治第22章 爪牙股肱第15章 黄须封侯第1章 帝后对泣第28章 悬危之计第29章 国乱先兆第17章 僭越王章第12章 覆巢之下第32章 海船入江第27章 败絮其中第4章 不利曹氏第22章 客座教授第27章 来何迟也第6章 字典价贵第3章 吴中之祸第7章 吾无此癖第33章 孝即是忠第27章 贤却未贤第9章 家事难断第25章 后世之评第21章 老马恋栈第21章 安排香饵第22章 飞将奄至第12章 防微杜渐第34章 疏不间亲第14章 明算之弊第15章 宫中二宦第26章 直取葭萌第22章 拓拔归附第9章 隔壁老王第32章 古之恶来第30章 有害令名第6章 华夷之辨第19章 屈身蛮夷第7章 包办婚姻第27章 谁执棋先第6章 建安石经第8章 破局关键第9章 舜舞干戚第7章 置之美稷第6章 欲言南事第19章 岭南烽烟第28章 古代科技第27章 遂乡认亲第10章 明修栈道第12章 汝之不慧第29章 舌灿莲花第18章 公台不怿第6章 欲征北虏第6章 有如神鬼第15章 人生易过第32章 出入此门第9章 汉家法宝第8章 谋策定乱第12章 白地将军第29章 殆天授也第23章 堂上惊变第21章 海上仙山第18章 捷足先登第4章 西走而王第14章 兰台藏书第10章 儿女亲事第1章 啖肉豪客第16章 故主归来第19章 覆盖攻击第26章 五雷辟邪第23章 两道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