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如有勋在

从建安四年岁末至建安五年开春,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同时爆发了多场战役,但大多都以难分轩轾,最终各自撤兵而落下帷幕。

首先是林虑之战,袁、曹各调大军隔洹水对峙,曹军曾多次试图渡河发起攻击,却均为沮授所阻。五年正月,郭图献计,由大将淳于琼向东绕至洹水中游,突然渡河奇袭荡阴,首先占据了荡阴北方的羑里古城——据说当年周文王即被商纣囚禁于此,乃厄而推演八卦。然而曹操使部将蔡扬助守荡阴,淳于琼连攻三日皆不能克,只得悻然后撤。

二月初,因为运输线比起袁军来太过于漫长,大司农郑玄、尚书令荀彧联署书信,奉请罢兵,且候今秋大举。曹操把来信传给属下们观看,荀攸捋着长须微笑道:“可退矣。”

护军韩浩表示反对:“河东、河内,尚无消息传来,此时若退,袁绍必移师西向……”郭嘉笑道:“据吾侦知,袁绍前在官渡丧败,士气未振,仓促而至洹北,人心皆思归也。则我遽退,彼等亦散,散而复集,不亦难乎?无忧也。”

最终曹操采纳了荀攸、郭嘉等人的建议,留蔡扬守荡阴、李典守林虑,自率大军返回许都。

第二处战场是在常山。此前公孙瓒、张燕杀出井陉,战败吕翔,包围真定,恰逢官渡之战结束,曹操也匆忙退兵去淮南攻打袁术、刘备,袁绍乃使张南为将,审配为监军。率师往救。两军即在真定城下鏖战。公孙瓒所部虽众。多为黑山黄巾与所挟裹来的百姓,纪律性极差,结果被审配设计,三战三北,被迫退至石邑,转攻常山国治元氏。

此时袁绍所署的常山相,乃为前庐江太守、名士范式之裔范年,深得国内人心。笼城固守,公孙瓒百计竟不能克。时曹操又与袁绍在林虑相峙,召公孙瓒前往会合,于是公孙瓒绕过元氏,自城西沿太行山麓南下。行不多远,忽闻张南在后抄其辎重,欲夺井陉,无奈只得反身杀回,即于井陉山南石邑下阵。审配见状,劝告张南暂且收兵。返回真定。

第三处战场在汉阳。前一年,吕布军入北地。攻陷富平,生缚郡守索湛,随即自鹯阴渡过黄河,直取金城。韩遂、马腾急忙挥师来迎,初战即败,但随即固守金城、媪围、允街等县,四方羌骑源源而合,吕布被迫引军归去。

第四处战场在南阳。刘备按照是勋的建议,不断派遣使者前往襄阳,请刘表给他增益军士、粮秣,说否则不足以攻破张绣。刘表心说本来就没寄望你这一军就打败张绣啊,只是先让你们去撞一撞,文聘就好从侧翼发起夹击,我再派蔡瑁率军跟进……因而对刘备的请求打个对折,缓缓地往前线送,并且再次催促进兵。

到了翌年正月,刘备终于再也拖不下去了,于是离开新野,北上育阳。张绣遣子张泉往救,为关羽所破,遂失育阳。继而刘备又夺取了棘阳县,在南就聚与张绣、曹豹的主力见阵,鏖战数场。他数次遣使催促文聘自平氏西进,但是这个时候,刘表已经听说张羡兵进孱陵啦,急忙召文聘还救南郡,文聘给了刘备一个空头许诺,然后就转身闪人了。

刘备最终得讯,关、张等都大骂刘表无信。于是刘备派简雍去跟张绣打商量,我退给你棘阳县,咱们各自撤兵吧。张绣说我粮食不够吃的,既然你最近接到刘表不少补给,那就拿出三万石来交换育阳县吧,刘备欣然允诺,双方就此罢兵。

然而,真正的战事,其实才刚开始……

是勋出使长沙归来,先拐了趟舒县,跟太史慈故友重逢,互叙别情,各自唏嘘垂泪。太史慈设宴款待是勋,使夫人抱出年仅四岁的儿子太史享来,给是勋磕头,口称“叔父”,说:“若无宏辅,吾今或在故乡为一小吏,安得将兵万千,镇守大郡耶?”

是勋心说别傻了,要没有我,你这会儿在江东那也是不次于周瑜的上将……

魏延时镇居巢,闻讯也快马赶到舒县来与是勋相见,感谢他在许都照应老娘之恩。是勋就跟太史慈和魏延说啊,我来时得见江东的大舟,樯橹高耸入云,我方若是没有足够的水军,将来难以控扼长江,想要渡江作战就很困难。太史慈说:“吾亦在枞阳训练水师,奈何钱粮不足,无可大行。”是勋说我回去就跟曹公建议,给你拨钱拨粮,咱必须要把朝廷的水军给建设起来才成。

辞别太史慈、魏延以后,他便继续北上,几乎跟曹操前后脚地返回了许都。先入宫觐见天子,缴还天使仪仗,当晚就被迫又去司空府上吃麦饼、喝菜汤。曹操详细地询问了他出使的过程,又跟是勋聊了聊林虑的战事,是勋轻声而叹:“惜乎此番不得灭袁也。”

当然他也明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袁家不可能一推就倒——哪怕在原本的历史上,官渡之战只是扭转了强弱态势而已,曹操也并没有乘胜追击,直接把邺城给端了,还得苦熬多年,直到袁绍咽气,诸子内讧——只是可惜这回林虑之战打了个平手,没能更有力地削弱袁家势力罢了。

然而曹操却狡黠地一笑,取过地图来铺在案上:“无忧也。吾行前已遣乐文谦自白陉、子孝自太行陉入上党矣……”

原来袁、曹两军在林虑对峙,袁绍因为士气低落,被迫从东西两线抽调兵马,其中来自并州方面的援军不下一万五千人。曹操发现并州空虚,即派遣军中最耐苦战的乐进率五百敢战士,悄悄地突破白陉,直取羊头山;同时将曹仁秘密遣返河内,出太行陉以攻天井关,前指高都。

两军促起不意。东、南夹击。攻下天井关乃至高都、泫氏二县。并不为难,就此可以在上党郡内站稳脚跟。同时曹操还下令给司马懿,让他尽起河东郡兵,配合夏侯兰、南匈奴呼厨泉部,进扰太原,以牵制高幹。曹操在林虑,袁军不敢从前线调兵去救上党;曹操这一退兵,正如郭嘉所说。袁绍本部散而难聚,增援林虑的并州军还得长途跋涉赶回去,也不会再剩下什么战斗力,因此——“上党乃在曹某掌中矣。”

是勋手按着地图,瞧了老半天,心中暗暗喝彩。此时袁强曹弱的态势……哦,在这一世,或许应该说袁、曹相拮抗的态势已经根本转变,曹家稳占上风,所以曹操在林虑才有力量分兵去攻上党。袁绍就没这能耐分散抵御。随即白陉和太行陉、河内和河东,环环相扣。一套联动,就足够把高幹打个半身不遂啦。倘若真如曹操所料,乐进、曹仁也没掉啥链子——是勋压根儿不担心司马仲达会不会掉链子——那上党郭援就必败无疑。进而上党一失,太原危殆,袁家的左右两翼全都崩溃,袁绍再想复振,难度便相当之大。熬到今秋,曹家再起大军,邺城不足定也!

真可惜,这次大规模行动没我什么事儿,倘若吾仍在河东,即便兵权主要在夏侯兰手中……

他刚想夸曹操几句,顺便抒发一下自己被剥夺兵权的不满——被调离河东倒没啥不满的,救张绣、阻刘备,比打高幹重要——可是突然想起一件事来,不禁轻轻“咦”了一声。

曹操觉出了是勋的表情不对,就问他:“有何疏漏?宏辅可直言不讳。”

是勋心说你要是拍电报、打电话来给远方战场下指令,那完全没啥疏漏啊,就算有,以我的水平也瞧不出来,然而……抬起头来瞥一眼曹操:“主公欲得上党耶,欲得太原耶?”

曹操一头雾水:“何谓也?”

是勋这会儿已经彻底捋清楚了头绪,微微笑道:“上党遇警,则高幹不得不率军南下,即司马仲达等可牵制高幹,以长子(上党郡治)之固,亦非仓促可下者也……”

曹操说我知道啊,我也没奢望一战而全吞上党,只要子孝他们能够站稳了脚跟,我就再派发援军过去——北方司马懿、夏侯兰牵制住了高幹,东方的袁绍元气未复,难派增援,咱们折腾几个月甚至半年的,难道还打不败郭援不成?要是始终攻不下长子来,秋后我就亲自率军前去,再于上党境内跟袁绍决战!

是勋微微摇头:“上党在邺城之侧,滏口陉便于往来,而太原其北,井陉又为公孙所控,则于高幹而论,太原或可暂失,上党绝不可失。倘高幹弃太原而全师以救上党,恐仲达无以遏也。并州军并陈长子,则子孝势危……”

曹操悚然一惊:“吾即增派援军……”

是勋摆摆手:“无须也。若仲达能得太原,则可勾通公孙瓒、张燕,居高临下,上党如虎,而其尾已为我所制,复何能也?吾料彼必深沟高垒,以守长子,并不敢出与子孝战也。”

他嘴里这么说,其实心里想的是,如今通讯那么不发达,相隔数百里两处战场就很难联动,你怎么保证司马懿他们能够在高幹动兵之前就先北进,把他牢牢地牵制住?再说了,以仲达的心性,说不定还会故意把高幹放跑,自己好一口吞掉整个太原郡哪——别看他只是暂摄郡事,以自己在河东的观感来看,只要说得有理,夏侯兰必从其命。

终究得上党和得太原,对于曹家来说都是好事儿,不会对大局造成什么负面影响,既然如此,为啥我要在后面苦哈哈地帮曹仁牵制住高幹呢?别说司马懿、夏侯兰了,换任何一个有头脑兼有野心的河东守将来,都必然不会放过这个立功的大好机会啊。

况且自家对太原也搞了不少分化瓦解的工作,高幹在郡,谁都不敢轻举妄动,要是高幹一走,王柔、郝昭等肯定倒戈——以司马仲达之能,岂会抓不住如此大好契机?

听了是勋的话,曹操不禁皱眉沉思,完了就问:“若得太原,亦佳,然不知能成功否?”

是勋微微而笑:“若仅夏侯在河东,却也难料,然主公休小觑了仲达……”想了一想,加上一句:“仲达在河东的部署,一从勋也,有仲达在,如有勋在,主公请拭目以待!”(未完待续。。)

第31章 不可遽废第6章 窃玉老贼第25章 异度所遣第32章 古之恶来第20章 城守秘策第8章 木兰何人第14章 非当世人第19章 黄巾渠帅第22章 未尽善也第20章 谋划江东第18章 长生丹药第21章 朔州互市第7章 魏亦有亡第4章 吾当染指第25章 后世之评第4章 不肖之子第29章 太公封齐第1章 帝后对泣第12章 汝之不慧第21章 衣锦荣归第13章 杀夫献妻第10章 为彼等耳第30章 凌云雕龙第32章 使王蜀中第13章 杀夫献妻第16章 临阵三射第31章 请教后进第12章 黄须大奇第21章 海上仙山第28章 便有如何第28章 长沙张羡第2章 沛国曹氏第23章 岂可无马第36章 谁人祖道第5章 再见枭雄第13章 行海索第11章 军中之乐第3章 世家短视第8章 谋策定乱第14章 兰台藏书第4章 浑人心思第28章 阵前杀将第35章 命尽园桑第12章 赵达弹状第17章 州郡罢兵第16章 良宵闻变第10章 隆中访贤第10章 新式算法第30章 用武之地第30章 乃见君臀第15章 宫中二宦第33章 城下遇难第27章 来何迟也第24章 妇人衣冠第2章 九江处士第16章 我主不见第33章 孝即是忠第27章 澄清吏治第28章 超愿弃父第14章 客已满矣第29章 难为田横第5章 渭水鲤脍第24章 偃师御胡第7章 为曹造势第5章 大国小鲜第24章 河内司马第14章 再作冯妇第9章 明察秋毫第12章 兔死狗烹第24章 城上易帜第2章 或为智囊第17章 立长立贤第30章 奉驾幸许第30章 养疾自重第12章 坊中石墨第10章 择易避难第7章 置之美稷第33章 而魏其死第18章 投鼠忌器第14章 将相不和第21章 异兽逞凶第12章 尚书空台第18章 置之死地第36章 遣使赴倭第3章 辽东来书第9章 天子所赐第4章 使徐三事第9章 德不可见第16章 谁是萧何第25章 后世之评第14章 非当世人第28章 毋失我望第1章 祸起萧墙第16章 屯敌必取第3章 益州可入第6章 人月团圆第19章 东出卢龙第7章 事后诸葛第13章 东海都尉第16章 我主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