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子桓发礮

是勋听这声音挺耳熟,回头一瞧,原来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穿一身缩小版的筒袖铠,腰配短了半截的环首刀,倒是显得颇为英武。他心说小男孩果然对这种新式兵器没有抵抗力啊,抛石车对于他来说,就是个巨大的玩具吧。

当下招呼郭淮、诸葛亮:“此曹司空二公子也,都来相见。”

二人闻言,赶紧过来见礼。那孩子自然便是曹丕了,他正正经经地还了礼,然后说道:“卿等礟发得甚好,家父颇为赞赏,已记下卿等之功——未知难否?吾可能发上一礮?”

是勋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测算方位、距离,颇为高深,吾亦不能为也。然取准后发礮则易,丕儿自可来试。”因为曹丕还未冠礼,没有取字(虽说是勋知道他的字),所以还只能称呼他的名。

是勋对曹丕的印象一直不错,这一方面基于前世的先入为主,一方面则来自于现实的感受。原本历史上的魏文帝,论武不及乃父,论文不及其弟,治国平平,奢靡顶尖,但他几乎是完美地继承了曹操性格里的文青属性,包括跑王粲坟上去学驴叫,故意带于禁去瞧“水淹七军图”,你可以嘲笑这人很没溜儿,但不能否认他很有性格,不是普通冷冰冰的政治模板。而且三国二代目里面,锉子里面拔将军,也就曹丕还算不错了,当然啦,他儿子曹叡更强,可惜得算第三代。

至于这一世,曹丕、曹彰俩小子在司空府里,就是调皮捣蛋的代名词,三天两头闯祸。可是相比老实木讷的好孩子曹昂,是勋反倒更喜欢这俩调皮孩子——只要不闹到他自己头上来。而且因为这一世曹昂还没挂,所以曹操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长子身上了,对于几个小的,基本上放羊。按曹操的话来说:“小儿焉有不顽皮者?待大些再教训彼等。”

所以也不管曹丕有没有得到曹操的允许,还是自己偷跑过来的,是勋都答应让他打一礮。当下郭淮、诸葛亮调校好了距离,士卒们拉下抛杆长端来,用皮索固定好,在其末端的皮兜里置入火药球,是勋便指点曹丕:“待燃了火,可速断其索,自然发出。”

曹丕就腰间拔出小号环首刀来,双手紧握,一副跃跃欲试的兴奋劲儿。于是郭淮、诸葛亮小旗挥下,兵卒点燃药捻,是勋大喝道:“可矣。”曹丕急忙一刀斩下,“呼”的一声,火药球便被抛射了出去。

是勋远远望着火药球的轨迹,心里不禁在想啊,这回要真拿下了邺城,估计曹老二没法再去掳了甄氏吧?按照原本的历史,邺城得在四五年后才被攻破,这会儿别说曹丕还小,就连甄氏都还只是个小萝莉呢。就不知道能让曹操父子全都垂涎,这姑娘长大了得有多漂亮?比不比得上我家的甘氏?当然啦,他也就是这么随便一想,并没有什么贪欲——他又不是光源氏,不打算搞什么“萝莉养成计划”。

正这么胡思乱想之际,忽见城上正当火药球抛掷的方向,又有涂泥的草帘张起。是勋心说不妙,果然三成的火药球直接抛入城内,三成砸在城墙上,火焰纷纷飘落,于敌无伤,剩下三成全都打中了草帘……

审配的心思果然敏锐,应对果然迅捷,真劲敌也!

曹丕打出去那发火药球,是直接抛入了城内,所以他倒并没有什么不愉快,反而雀跃鼓掌。是勋拍拍他的肩膀,说礟也打过了,你还是赶紧回去吧,省得你爹担心——曹丕行一礼便转身跑了。

郭淮、诸葛亮都来问计,说咱们是就此停手呢,还是换个方向打别处?终究草帘并未布满城头,只是遮护住了主攻的那一段而已。是勋说打别处没有意义啊,还是别浪费弹药了,且另待时机吧。

好在因为草帘的遮护,城上守军只能从草帘缝隙中朝外射箭,箭羽又比先前稀疏了很多,眼看填壕的进展非常顺利,估计再有两三个小时,就能填平十丈多宽,足够向城墙发起进攻了。然而正在此时,突然城门打开,一列骑兵呈纵队冲杀出来,手挺长矛,直朝轒辒撞去。

所谓守城,并非仅仅防护城墙而已,不时开门反击,迫使对方难以组织起有效的进攻,才属王道。这点曹洪也是有所警惕的,当即下令,命部将路招率骑兵前往应战。袁军只来得及破坏三辆轒辒,杀伤曹家步卒四十余人,一见敌骑杀至,赶紧转身缩回了城内。随即城上又有羽箭射下,路招等急忙后退。

类似的突击和反突击,此后又再多次上演,最终轒辒被破坏了一小半儿,但曹军也填平了六、七丈城壕。约摸午后申时,曹洪见填壕的步卒皆已疲惫,于是下令收兵,与是勋一起返回大帐,来向曹操缴令。

曹操挺满意,虽然一整天都没能靠近城墙,但已经迫使袁军放弃了邺城东门南侧的羊马墙,并且填平了一段城壕,若无抛石车和轒辒建功,估计再有三、五天也未必能够取得这般辉煌战果。而且正面强攻,死伤必重,如今一整天才不过死了五十来人,伤兵不到两百,简直就是奇迹。

当下夸赞了曹洪、是勋、刘晔一番,记下功劳。完了询问曹洪:“子廉以为,明日可蚁附否?”曹洪答道:“蚁附伤损太大,洪以为明日再以礮遮护,以轒辒填壕,期以后日,可试用穴。”

荀攸望向刘晔:“若穴时,必近城下,则轒辒可辟箭矢,难辟木石,子阳可有所计?”

刘晔还没回答,曹洪先说了:“故此明日再填城壕,后日乃可多处并进,假作蚁附,以牵制城上——敌安得有如此多的木石?”

是勋心说你刚才反对蚁附,我还当你突然转了性,变得谨慎起来了,敢情最终还是要用蛮力啊。

就听刘晔答道:“臣当筹思良策。亦可造冲车、云梯,门、墙并攻,以分敌势。”曹操说那好吧,你下去仔细考虑一下,袁绍的大军就在附近,咱们不能在城下折损太多兵马,也不能因为损失大了,造成士气低落,得随时防备袁绍来袭才是。

于是散帐,是勋才刚出门,就被刘晔给叫住了。刘晔恳求说,你的抛石车既然已经都搭起来了,那么工匠们暂时没活儿了吧,能不能借给我?我这两天还得造很多攻城器械出来,人手实在不够用啊。是勋答道:“礮每日亦必检修,须留下三五人,余皆可拨付子阳也。”

刘晔道谢而去。是勋回到自家帐幕,先唤来罗元霸,让他携带工具,领着绝大多数匠人,都去刘晔帐下听用,然后便命人送上膳食来。可是还没等动筷子呢,突然曹操遣人来唤,是勋只好空着肚子,急匆匆前往——他心说又出啥事儿了?

进帐一瞧,这回是开小会,只有荀攸、郭嘉两人在,正在传看一张麻纸。曹操坐在上首,面色阴冷,一指是勋:“与宏辅看来。”是勋接过麻纸一瞧,原来是封给曹操的信,先瞧署名,乃“太中大夫下吏融”——孔融孔文举是也。

孔融最近的状态越发有病,本身不做事,还老阴阳怪气地跟曹操拧着来。是勋心说这真是“NO ZUO NO DIE”的节奏了,你的好基友、大嘴炮祢衡都给轰荆州去了,你就一点儿都不警醒吗?孔融这货,就很有点儿后世清流的味道了,倒不能说提出来的意见全都不对,但往往是鸡蛋里挑骨头。而且说话容易做事难,不做事不会犯错,但凡做事总难免有疏漏,光会挑错,不会做事,外加提不出任何解决问题的途径来,那除了打击做事人的积极性以外,究竟还有啥意义?

而且最要命的是孔融的态度,总是不阴不阳,或嘲或讽,你要是真对曹操直言不讳还则罢了,曹操也不是毫无度量之人,可你总是这种别扭态度,泥人儿也有脾气啊,更何况曹操呢?

本来孔融作死不干是勋的事儿,但要命的是他们是家原本在北海便是孔融的僚属,他虽然初仕是在徐州,可别人要真揪根儿,也勉强算是孔融的故吏。以这年月的社会风气来说,老长官要是出了啥事儿,故吏不救,即为不忠,是会遭到舆论谴责的。虽说袁谭战败,除了个王修以外,青州旧吏纷纷落跑,乱世之中这才是常态,但是勋与他人不同,头顶着“郑门弟子”、“文学大家”、“经学新秀”等等高帽子,但凡踏错一小步,必遭士林大加挞伐,就肯定有帽子要丢。

所以你说,要是真跟原本历史上一样,曹操最终要杀孔融,是勋是救还是不救?不救必遭人骂,救了得罪曹操。尤其是,倘若真理确实在自己这一边儿,得罪曹操就得罪了吧,问题在于,是勋本人并不觉得孔融毫无取死之道……

要不要先私下跟曹操打个招呼,你将来倘若想杀孔融了,得允许我装模作样劝一劝,你千万别生气,你得考虑到我的立场问题……对了,还有太史慈,子义跟自己不同,是天生的义人,曹操若杀孔融,他会不会因此怀恨在心,甚至背反曹操呢?

是勋手捏着这封信,还没来得及瞧,就觉得脑仁儿发疼——你瞧曹操的脸色,不用问,孔融又说胡话啦!RS

第29章 殆天授也第7章 吾无此癖第8章 红脸白脸第4章 赤面之疾第16章 孰轻孰重第4章 彼采葛兮第11章 首鼠两端第2章 被翻红浪第13章 人之大欲第13章 会温氏园第12章 安汉之志第31章 不可遽废第7章 宛城宣诏第17章 子桓发礮第4章 海东来去第32章 天下第一第8章 红脸白脸第25章 又闻噩耗第29章 人亡政息第15章 窈窕淑女第28章 冯翊遗珠第1章 洛阳僧人第16章 飞来干醋第25章 后世之评第13章 行海索第24章 取质三韩第18章 公台不怿第3章 夷寇临城第27章 败絮其中第6章 乐浪故人第25章 所忠者天第25章 初步较量第31章 玩弄人心第5章 鲜花牛粪第25章 名王为质第22章 爪牙股肱第6章 一时俱反第4章 海东来去第32章 秦失其鹿第28章 毋失我望第23章 百口莫辩第6章 乐浪故人第3章 九品官人第23章 沽名钓誉第20章 大科学院第11章 财政危机第27章 孟坚识浅第22章 生死度外第28章 后世来者第16章 历史惯性第17章 千钧一发第24章 英雄少年第22章 八字真言第20章 厚固吾势第13章 行海索第4章 低调才杰第13章 木秀于林第21章 虑胜虑败第21章 异兽逞凶第26章 直取葭萌第3章 深入西域第16章 会稽显姓第25章 修仁之战第9章 周平王事第31章 烈风袭寨第5章 大国小鲜第32章 促膝对谈第29章 国乱先兆第6章 此胡匪也第28章 零陵先贤第25章 五火鬼兵第23章 乌帽子亲第10章 儿女亲事第21章 火中取栗第15章 初攻邺城第4章 人言可畏第30章 系铃解铃第8章 政治革命第31章 曾母投杼第3章 世家短视第11章 苦肉之计第13章 河北棱堡第25章 一国将相第18章 皆不必问第35章 咄咄逼人第12章 劈章宫门第4章 浑人心思第36章 何言德行第19章 难从死志第3章 秘计有三第3章 辽东来书第14章 婚宴惊魂第9章 为国杀贼第1章 益州内患第24章 首山之战第17章 子桓发礮第7章 吾青州人第24章 妇人衣冠第22章 甥其无恙第5章 神雕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