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分州荆襄

长江汹涌澎湃,蜿蜒东注,其于南郡境内作大弯折,自夷陵而向东南。这一段江面出于两山之间,骤然宽阔,流速亦渐趋缓慢。其两山,江西为荆门山,江东为虎牙山,皆巍峨高峻,如挟水势而兀立于平原之上。

正当仲夏,虎牙山间长草如织,乔木尽绿,就中缓缓行来三骑,少顷便已至高崖之上,俯瞰千古奔涌不息的大江,难免生出天地浩大永恒,而人生渺小短暂之慨叹来。

左手的是一位年轻人,中等身材,相貌甚为普通,颔下略有些短须。他身着儒衫,头扎素巾,左手摇扇,右手举鞭而指:“从此溯江而上,自巫县而至鱼复,即蜀矣。蜀中千里沃野,而四方险塞,人所谓‘天府’是也,高皇帝因之而成帝业——主公其有意乎?”

被他称为主公的,是一位中年男子,方面广谊、浓眉大眼,颔下浓须,身着戎服,头戴皮弁,斜插双羽。闻听属下所言,这位主公不置可否,依然面无表情,只是似乎非常认真地眺望着山下的江水之势。

三骑中最右侧那位,比先前说话之人年长,但较中间的“主公”为少,宽肩厚背,体格颇为雄健,偏偏亦着儒衫,只是腰系的并非丝绦,而是皮带,上悬一口大剑。“主公”尚未开口,此人乃先问道:“斯所谓好高而骛远乎?主公在荆州尚仅立锥之地,而又寄望益州,岂非虚言?”

年轻人摇头笑道:“非虚言也,正为主公在荆州仅立锥而已,故此必寄望于他处。”说着话双手张开,先用马鞭朝北方一指:“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前破袁绍,底定青、冀,并使其弟曹德抚并,如得天时。此诚不可与之争锋也。”再一指东方:“孙策虽殁,孙权得张昭、周瑜等辅佐,收揽人心,使民归附。更加之以长江为险阻,足安一隅,此可援而不可为图也。”

随即将左手的折扇画一个圆:“刘牧守成而已,然外有张绣屯于南阳、张绎反于长沙,内有蔡氏弄权、二子不和,吾料其亡无日矣。此州北据汉、沔,西通巴、蜀,东连吴、越,利尽南海,四战之地。实难立基。况主公得刘牧厚恩,亦不忍背之也。因而主公欲自强盛而兴汉室,唯有入益州而逐刘璋……

“若时机不到,统亦不敢进言,天幸今赵韪反于巴中、张鲁割据汉川。遣使请刘牧发兵以助。主公正好趁此良机,借一支兵以向成都。刘璋所恃,东州兵也,皆我荆襄土著西迁者,统愿往说,使其归附,于是乃可虎视汉川、进取西凉。与曹操相拮抗。”

这侃侃而言者,乃襄阳人,姓庞名统字士元,今年才不过二十三岁而已。然而当其弱冠之时,即为名士司马徽誉为南州士人之冠冕,于是经司马徽、徐庶所荐。入刘表所表南阳太守刘备幕。刘备与庞统相见,大为器重,任为功曹,倚为腹心。

故此庞统所劝说的“主公”,自然便是蹉跎半生的刘备刘玄德了。刘备素有大志。奈何时运不济,如今名为一郡之守,其实所领不过数县而已,南阳三分,他只占了四成,还有四成在张绣手中,剩下两成仍奉刘表号令。故此庞统既为大言,劝他入川以谋天下,刘备不禁动容,但他随即皱眉问道:“昨日陈长文有信到,云朝廷分州于荆,以长沙、桂阳为湘州,使张绎领之,以武陵、零陵为沅州,欲使某领之——其心昭然若揭,当如何处?”

最左手的,便是刘备心腹、督邮徐庶,他闻言冷笑道:“此驱两虎相斗之计也,为使刘牧疑于主公,吾料必是宏辅之谋也。陈长文先达此信,恐亦非佳意,今刘牧强而主公弱,难以拮抗,故先使主公有所防备,或将北和张绣,南连张绎,乃可与刘牧相决。然张绣本附曹操,张绎少年,继其父业而已,今苟延残喘,不日亦亡。主公若与彼等联合,或败于刘,或并于曹,无可为也。故此绝不可应命,且当致意刘牧,以申诚意……”

庞统微笑着摇摇头,打断了徐庶的话:“元直所言,虽为正论,然所见尚浅。朝廷既欲离间主公与刘牧,受与不受,又有何别?与其辞州而亦不能释刘牧之疑,何如坦然受之?”他建议刘备还是接受沅州刺史之职为好。

刘备不大明白庞统的谋划,于是注目于他,等着更详细的解释。庞统一边轻摇团扇,一边微笑着说道:“主公自住荆州,先为刘牧所驱,以御张绣,继而又奉调南下,以敌张羡、张绎父子。今张羡病殁,张绎代领其兵,其势日蹙,荆南四郡,不日可下。刘牧乃虑主公得此四郡也,故允赵韪所请,命主公兵出汉川,以逼益州。前统不在军中,主公乃婉拒之,则刘牧之疑当更甚也……”

徐庶皱眉问道:“以士元之意,欲助主公以取益州,则当应刘牧所命乎?然则刘牧外宽宏而内实多疑,或恐主公遽得巴、蜀,必不肯借大军。若其军少,如何能胜?败而后归,恐南阳半郡亦不可存身也。”

庞统点头道:“元直所言是也,若刘牧令下,主公欣然而往,则必启其疑,将从后掣肘。故统欲使主公先绝而后允,其若无可奈何之状,且受朝廷沅州刺史封,则刘牧以为主公不慕巴、蜀之地,胜而必归,且待归来,张绎必亡,湘、沅二州,亦刘牧掌中物也。其自矜能制主公,乃不掣肘矣……”

说到这里,轻轻摇一摇扇子,阻住了徐庶的反驳:“刘牧所信者,蔡氏、蒯氏也。天幸蒯子柔(蒯良)病重,蒯异度(蒯越)统军在外,今能说刘牧者,唯蔡德珪(蔡瑁)。彼贪婪者也,统请主公出重金赂之,则必于刘牧前进言,使借大兵以助主公——则危难可脱,荆州可弃,名位可得,益州可入也。”

刘备捻着胡子,沉吟了好半天。这才转过头去再问徐庶:“卿以为士元所言如何?”徐庶就马上拱手一揖:“似亦有理。士元之谋,庶不如也,主公可即听之。”

刘备说好吧,那咱们回去就照此而行——是宏辅欲以计离间我荆州。我等将计就计,必不能使他如愿!

因为是勋多次算计刘备,刘备多少有点儿被害妄想症,加上曹操的谋士当中,对荆襄情况最了解的也就是是勋了,所以才会把这条离间之计算在他的头上。其实是勋挺冤枉的,曹操打算分州荆襄的时候,他压根儿就不在许都,要半个多月以后,才终于听到这个消息。

建安六年(公元200年)四月。朝廷正式废三公而复丞相,然而只有独相,由曹操担任,无人再可与其相提并论。大概是为了安刘协的心吧,曹操随即将次女送入宫中。为天子之妃。

相府属吏,以荀攸为长史,王必副之,掌庶务,并领其下二十四曹;以郭嘉、王粲、刘晔、陈群等为军谋祭酒,负责军事;以是勋、毛玠、荀谌、司马朗等为司直,掌监察与荐举。毛玠清正。常居中枢,剩下几位就撒开了去巡查各州。

是勋首先抢到了海州,当即抛下了才刚返回都中的正室曹淼,带着诸葛亮、郭淮二人离开许都,先往琅邪而去。他这边儿才刚走,便有消息传来。张羡病死了。

此前张羡呼应曹操,掀起反旗,刘表乃调蔡瑁往助其侄刘磐,双方小小见了几仗,胜负难分。于是蒯越献计。?...

亲督刘备军往征张羡,结果在洈山一战,关羽率先破围,擒获长沙大将袁龙,随即杀入武陵,跟刘睿刚请来的蛮王沙摩诃见上了仗。就在这个时候,张羡突然得病挂了,其子张绎代领其军。

是勋跟曹操说起过这位张公子是什么货色,也预估了若张羡有个三长两短,则张绎必败。如今消息传到许都,曹操就召聚群僚商议,咱们该怎么对付刘表呢?既然冀州已平,是不是干脆挥师南征,会合张绣,一举把刘表给吞掉?

郭嘉表示反对,说冀州虽得、幽州尚在,袁绍也还没死,直接把后背放给他太不安全。刘晔就说啦,不如以分州之计,来分化瓦解不从王化的各个势力,尤其是刘表,则可不战而先弱强敌也。

因而就把幽州分为幽、平二州,袁绍仍是幽州牧,但同时拜辽东太守公孙度为平州刺史;把益州分为益、梁二州,刘璋仍为益州牧,但拜张鲁为梁州刺史——虽然他此刻才刚掌握了一个汉中郡而已;继把庐州分出来以后,再分扬州的江东地区为扬、洪、泉三州,以孙贲为扬州刺史、周瑜为洪州刺史、张昭为泉州刺史——啥,你问孙权?他不是继了兄长吴县侯的爵位了吗?那就足够啦。

至于荆州,一方面加刘表征南大将军,使持节,同时把南部四郡划出来,分为湘、沅两州,分别许给了刘备和张绎。大家伙儿都知道刘表这家伙外表宽仁,其实内心多疑多忌,正好给个机会让你们内斗去。

刘备做平原相的时候,陈群曾经跟随过他一段时间,就此亦献计,说刘备势力小弱,不但打不过刘表,而且都很难起到牵制的作用啊,不如我先写信把消息捅给刘备,让他做好遭刘表攻击的准备。若是纯采守势,说不定能多扛一段时间,况且,若刘备因此恐惧,而通过张绣请求内附,那就再好不过。

于是依计而行。因为当时的通讯、交通都很不发达,直到半个月以后,正在琅邪拜访大族王氏的是勋才得着这个消息,不禁一拍桌案,恨声道:“刘备若得一州,恐难制矣!”

ps:

必须要推荐一下,老朋友文舟的《玄天战铠》(书号3125852),一直放在书架上没空看,今天拿起来就放不下了。看开头,设定挺黑暗的,但是忍过前几章后,那简直不是一般的欢乐啊!尤其主角与冯七的“三日大战”……算了,不剧透了,推荐去看,绝不后悔!

第32章 使王蜀中第19章 成阳粮运第15章 知交零落第27章 一朝出门第6章 自编自导第23章 吾舅同然第11章 社会进步第28章 人与禽兽第22章 吾亦虑及第4章 闭门课徒第4章 低调才杰第12章 乡野土产第24章 河内司马第10章 身陷囹圄第4章 豆中有膏第10章 翻供之谜第12章 尚书空台第21章 死生之间第21章 舅传婿也第26章 我天子使第16章 谁是萧何第10章 并案讨夷第12章 安汉之志第8章 谋策定乱第21章 火中取栗第26章 酒泉烈女第7章 请杀孔融第7章 置之美稷第18章 陶牧拜表第3章 鸿鹄之志第23章 荆州星占第5章 白波谷前第7章 雷泽诗会第13章 大势已去第29章 关中之战第26章 公仁伪书第36章 铁券丹书第37章 千年展布第13章 人之大欲第29章 伏地气绝第11章 不闻恶声第20章 射戟小支第27章 烫手山芋第1章 南征袁术第25章 汝国何在第19章 东出卢龙第10章 天下英雄第34章 猛虎出柙第27章 贤却未贤第9章 请救无辜第10章 海隅神威第1章 托孤之重第7章 事后诸葛第29章 国乱先兆第10章 得无患乎第16章 临阵三射第18章 捷足先登第23章 屠尽匈奴第16章 矢在弦上第19章 卿之无学第9章 乱军之计第26章 钓桥无益第22章 祸其始此第15章 野有遗贤第19章 流血五步第24章 禅让风波第20章 鞭长莫及第28章 零陵先贤第4章 海东来去第22章 争战渭北第1章 啖肉豪客第8章 志不可夺第31章 尔虞我诈第21章 齐大非偶第37章 项庄舞剑第27章 都督军事第17章 命促早终第23章 此新声也第14章 客已满矣第31章 请教后进第26章 军国利器第9章 煮豆燃萁第10章 平定上郡第29章 裸身而来第3章 自恃其智第6章 字典价贵第23章 此新声也第22章 争战渭北第28章 零陵先贤第30章 俊杰相对第28章 真书伪书第23章 岂可无马第5章 雏凤引弓第18章 东海傲来第31章 大战余波第33章 而魏其死第6章 嫌隙已生第20章 厚固吾势第5章 大国小鲜第17章 亡羊补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