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志不可夺

对于收留孔融遗孤一事,关靖是决然反对的,一力劝阻是勋:“养其孤,比吊其人、葬其尸,更易怒魏王也。主公不敢往许都相吊,而乃养其孤,是避豺狼而自投虎穴也,不亦危乎?”

可是周不疑却坚决主张收留两个孩子:“先生以经学治身,以仁名布天下,今人有难不救,已不义矣,而先避之,尚有可说。人托其孤于先生,岂忍却之舍外?即不为程婴、杵臼,亦不当为屠岸贾耳。”

是勋说我怎么就屠岸贾啦?又不是我要搜杀孔融遗孤。周不疑说啦:“孔文举将孤儿托付先生,是以先生能全之也,今若舍之,恐为魏王所害,与手杀之何异?今二子不投门下,犹可避也,既来投,而使与其亲并戮,骂名必旋踵而至——先生三思。”

是勋忍不住低声嘀咕:“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好吧,这年月还没有周顗,这句话没人能够听懂。想了一想,不禁问道:“若遣人护其返归曲阜,可乎?”

你孔氏在曲阜还有一大家子呢,凭什么让我来帮忙养你的孤儿孤女啊!

周不疑连连摇头:“郗鸿豫深诬孔文举,孔氏恐当避嫌,必不肯育其儿女——若可育,孔文举岂不知之,而乃托之先生?”要是能把孩子平安地送回老家去,孔融早就那么干啦,为什么偏偏要把孩子们送到你这儿来呢?不正说明了族人都不可靠吗?对于孔氏同族的德行。你说是你比较了解呢,还是孔融比较了解啊?

是勋心中暗叹。其实这都是我当年说错了话。所酿成的恶果啊……还记得他曾经奉曹操之命去游说孔融,想把孔融诓出许都,赶得远远的,结果孔融料知来意,一见面就捂耳朵——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是勋没有办法,只好以耸听危言来开篇。先说:“闻孔公新得公子。故来相贺。”接着又说:“既允赠于勋,自当先观。”

孔融当场就惊了,说:“谁言相赠于卿?”

是勋即道:“孔公待勋恩厚,勋不能为公孙杵臼。只能为程婴也。孔公放心,勋必将公子养大成人。”那意思,你若不肯滚蛋,则必为曹操所杀,你就算不顾惜自己的性命,难道不为初生的婴儿考虑吗?还是先避让一段时间吧——“比及公子年长,乃还之故郡,则即使公还被难,公子亦不难匿也。”

所以孔融一旦临难。才会首先想到是勋,赶紧的就把儿子女儿给送过来了吧……

关靖继续反对,是勋也继续犹豫,周不疑乃扬声道:“身可死耳,志不可夺;人夺其志,虽生犹死。不疑知先生志在匡正,兴盛国家,而若失其德,虽有智数,其谁听之?匹夫而欲安天下者,焉有是理?!”

有些人虽然死了,他仍然活着;有些人虽然活着,他已经死了。你哪怕再有什么宏图大志,这一品行败坏,声名毁荡,那还有人肯听你的话吗?就算再足智多谋吧,也不过一匹夫而已——匹夫岂能安天下?!

一语点醒是勋,他不禁猛地一拍大腿:“元直所言是也,吾意决矣!”什么改朝换代,辅佐篡僭,还能找到种种理由来为自己开脱,后世论史,也未必会把自己刻画成奸臣——而且奸臣怎么了?大奸似忠,大忠还可能似奸呢。然而倘若连两个小孩子都不能拯救,那就不是大白脸奸臣啦,连小白脸小丑都混不上,那还能算是人吗?我一心安定中华,要是缺了最后那么一点儿人味儿,中华又会被我带向何方?!

这俩孩子,我救定了!顶多曹操派人过来搜杀,我总要护他们到最后一刻;而且估摸着曹操也不会因为这种事儿就取我的性命,大不了从此投闲置散,坐看风云变幻。反正我为这个国家也做得够多了,死即有憾,亦可无愧也,总比背着一世骂名,而且自己都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要强。

周不疑满面喜色,关靖虽然不怿,但见是勋主意已定,也便不好再劝。只是他随即就说了:“欲密其事,恐反罹祸,不如明告魏王,请赦二子,由主公监养。”

是勋自己在心里悲壮了一把,过后仔细想想,也觉得事情还不至于太过糟糕。史书上说了,孔融一双儿女一开始“以其幼弱得全,寄他舍”,终究曹操还不是董卓,没有灭人满门的习惯,多少还在意自己的名声——杀害幼童,是在任何时代都会为人所不齿的呀。只是后来俩孩子对话,一个说:“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一个说:“今日之祸,岂得久活,何赖知肉味乎?”有那无耻之徒去禀告了曹操,曹操一听,啥,你们都已经做好去死的准备了呀?那我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送你们去地下跟爹娘见面吧——这才骤起杀心。

如今这俩小孩儿在自己家里,未必还能说得出这种话来,就算真说出来了,远隔千里,也不那么容易就传至曹操耳中。自己再跟曹操多哀告几句,请曹操也体谅一下自己的苦衷,料想曹操不会必施辣手,非要弄死两个尚未成年的小孩子不可吧。

嗯,曹操你也有子女啊,而且还一大堆,必有与此二子年龄相仿者也。我是做爹的,你也是做爹的,我就抱持着慈父之心来写这封信,请你也以慈父之心怜惜无辜稚儿,就放他们一马吧。

只要能够留下两个孩子的性命来,将来是不是由我来养,能不能富贵长大,那都好说,我对孔融,对天下人,最关键对自己的良心,都算有个交代。

于是便安排李杰与孔氏……如今该称子氏二子住下,随即步入书斋。展开纸来,提笔给曹操写信。然而连写几稿。却全都给揉了——他平常惯写公文。文辞简要而缺乏激情;要么注经,文字零碎,不成长篇;这真要声情并茂地写一大篇感动曹操的文章出来,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

终究这回没有什么《前出师表》可以抄了,诸葛孔明又不在身边……

于是起身,在室内徘徊良久。突然脑海中灵光一现。干脆,我来写诗吧。眼前浮现出那俩孩子的幼弱无助之状,悲苦茫然之态,心有所感。不禁文思泉涌,几乎是一挥而就:

“清晨启门户,二子交迭痦,见人并涕泣,嗫嚅不成语。邓林有鸱鸮,性劣与人牾,一朝穿羿弋,旋落毛如雨。其巢既已覆,幼弱悲失怙。啾啾草间鸣,闻声五内煮。吾亦为人父,最怜稚儿苦,伏惟天有灵,至德在仁恕。汤网开三面,八州朝殷序,死者应悔悟,生者得锡嘏。”

开篇说我一大早起来开门,就见俩小孩子抱在一起,蜷缩在门边睡眠,听到有人来了,就一起哭泣起来,哆哆嗦嗦的,又悲又恐之下,连话也说不清楚。接着笔锋一转,说密林之中有一“鸱鸮”,也就是恶鸟,性情极遭,就喜欢跟人对着干,结果一朝被箭射中,毛落如雨,坠落尘埃……

这只恶鸟,当然就是指孔融了。

恶鸟本是罪有应得,可是它既然死了,鸟巢翻覆,剩下两只雏鸟遗落在草间,哀哀悲鸣,却不禁使闻者伤心,见者落泪啊。

两只雏鸟,自然是指孔氏二子——这是取用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典故,不过从今以后,此成语的版权就必然落在是勋名下,而非孔氏子啦。并且他不写无完卵,而写“啾啾草间鸣”,俩小孩儿还活着呢,正不必追随其亲于地下。

是勋说我也是为人之父的,最可怜那些小孩子的悲苦,希望上天有灵,能够留下他们一条性命来——其实这儿的天不是真指老天爷,而是指的曹操,是勋劝告曹操,最高尚的品德就在于爱人和恕道啊,恳请你饶过了这俩孩子吧。

想当年商汤下令捕鸟人网开三面,就此开创殷商朝的基业,曹操你也应该向商汤学习,如此才可为天下之主。真要是留下了孔氏这点点血脉,相信孔融在九泉之下,也会后悔自己过往的所作所为,而要感念你的恩德吧。

《诗.小雅.宾之初筵》中有“锡尔纯嘏,子孙甚湛”句,意思是:“神灵给你降下洪福,子子孙孙和乐美满。”即以此化为善祷善颂的结句——曹操你要是有此德行,必能福寿安康,子孙永享。

拜托,拜托,三思,三思。

写完以后,便即封印,遣人驰往安邑呈递给曹操。诗不是文,言辞可以更含糊一些,但相信曹操能够一眼便即看穿究竟发生了何事。

李杰和孔融的遗孤就此在是家庄院中得以寄身,李杰算是勋新收的门客,也好就近照顾二子。至于二子的真实身份,除关靖、周不疑外,是勋只悄悄地告诉了曹淼,曹淼闻而大惊,起初竭力反对,但得见二子觳觫无依之态,却也不禁心软。是勋说我意已决,你就别劝了,并且千万千万,不可对外透露真相——特别是你那个大伯,绝对不能告诉他!

那“谗慝小人”也是必然反对我收留二子的,倘若因此再来烦我,终究他是长辈,面子不好驳啊,可是也不能因为他一句话就改变我的初衷不是?

对外只说,此乃是氏远亲,因父母双亡而来投奔也。子兰从此就做了是云的玩伴,两人以姊妹相称;子义则与夏侯威、秦朗等人并列,算作是勋的少年弟子。

接着就提心吊胆地等候来自安邑的消息——他要关靖联络仍在邑内的逄纪,再使逄元图密会卢洪,一旦曹操接到自己的那首诗,不管作何表态,都请第一时间通报我知道。此相关性命也,切切勿失。

卢洪跟他暗中勾结,等于相互间都捏着对方的小辫子,一损俱损。要是因为卢洪的疏失,导致是勋有性命之忧,你猜他临死前会不会找卢慈范来垫背?

可是没想到的是,安邑那边尚无消息,许都却有天使前来传诏,征拜是勋为尚书令!(未完待续。(。))

ps:实在琢磨不出抄什么诗好了,只好自己动笔……呜呼,还真特么的难!瞧在我如此辛苦的份儿上,哪位朋友还有劳驾惠赐几张吧。

第10章 不合逻辑第29章 关中之战第20章 忙中得闲第8章 志不可夺第17章 强固是氏第33章 城下遇难第14章 金商门外第26章 何必三策第12章 尚书空台第21章 诸葛连弩第20章 城守秘策第19章 鲜卑大人第31章 以竹为炮第19章 血战赤阪第17章 吾何有私第22章 客座教授第35章 命尽园桑第23章 幼平奋威第21章 安排香饵第16章 阳平之战第26章 老成谋国第25章 鄠县落凤第28章 无礼冒犯第11章 军中之乐第6章 奢而不侈第20章 注经化俗第12章 人心不足第17章 千钧一发第9章 凉州用间第2章 吏之不足第5章 小人挑唆第17章 以身为饵第20章 勾心斗角第17章 州郡罢兵第16章 我主不见第24章 安所求赦第12章 吕布来矣第19章 二虎媾合第5章 神雕大侠第12章 乃可掳去第23章 擒贼擒王第12章 防微杜渐第38章 须三万金第9章 反逆蟊贼第19章 祖道之金第27章 狐假虎威第27章 恐其有诈第12章 江上肃清第27章 昔孔子殁第26章 心丧三年第8章 愿为云敞第19章 训诂之师第18章 东海傲来第31章 曾母投杼第8章 红脸白脸第19章 难从死志第17章 外御其侮第7章 为曹造势第29章 人亡政息第7章 名士该杀第24章 续汉记事第8章 选士之策第20章 前程无限第2章 朋友无隐第7章 何必日正第24章 英雄少年第21章 死生之间第32章 出入此门第26章 甄氏佳妇第3章 鸿鹄之志第11章 熟悉剧情第9章 请救无辜第26章 五雷辟邪第28章 内外兼修第32章 使王蜀中第24章 偃师御胡第17章 亡羊补牢第18章 扣舷独啸第2章 初晤诸葛第3章 祸不旋踵第4章 使徐三事第19章 妇诵夫录第13章 深入虎穴第15章 野有遗贤第21章 意外重逢第18章 盖章生效第13章 曹魏五京第11章 放下屠刀第31章 汉之忠臣第27章 昔孔子殁第14章 再作冯妇第8章 木兰何人第20章 作死节奏第36章 遣使赴倭第7章 魏亦有亡第23章 两道并发第27章 平原搬兵第15章 初攻邺城第8章 名马金槊第1章 益州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