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战破敌

或许是多年的征战让李广已有些麻木,或许是他不愿将心中的哀伤彻底表露,在短暂的失神后,他拿起胸前的望远镜,缓缓扫视了一遍辽阔的战场,幽幽道:“匈奴人要收兵回营了。”

齐山颌首认同道:“两翼的匈奴骑射已开始退却了。”

李广剑眉一扬,冷笑道:“杀伤了我数千汉家儿郎,便要罢手,当真如此轻易?”

身后的诸将眼见众多袍泽战死沙场,早已目赤欲裂,此时听出李广言语中的杀意,俱是虎躯一震,纷纷上前请战。

“莫要着急,此番定叫匈奴人有来无回!”

李广摆摆手,安抚下细柳诸将,随即下达了一系列军令:“让两翼精骑紧贴上去,死死牵制住匈奴骑射,不能让他们安然退却。前军骑营轮番进逼,一旦匈奴中军后撤,便即冲锋,直至引得匈奴人重新布阵,才能回返军阵。各营停止轮替,尽数回归本阵,上马备战。”

眼看已是日薄西山,匈奴诸将愈发的感到不安,甚至有些惊慌失措。

楼烦王下令撤军后,匈奴铁骑原打算按照惯例,逐一退出战场。然而汉军精骑死咬不放,短短半个时辰,匈奴中军已后撤了将将十里之地,而汉军也就进逼了十里之地。

眼看身后的匈奴大营隐隐在望,然而匈奴诸将却压根不敢收兵回营。如今汉军虽死伤了数千精锐,然而却仍然拥有绝对的人数优势,况且军械精良,近战时身着简陋皮甲的匈奴铁骑可不是汉军的对手。若是匈奴铁骑归营后,一旦大营被围,覆灭便在当下。

楼烦王面色铁青,却是一筹莫展。而白羊王更是心中满是懊恼,早知当初就不该和这傻子合兵一处,如今被汉军逼到如此境地,如何是好。

白羊王心中暗生退意,寻了个出恭的由头,欲先行回营。

心乱如麻的楼烦王不疑有他,只道是白羊王怯战,满脸不屑的摆摆手,示意他自便。白羊王心中暗喜,压根没在意楼烦王的轻视,当即带着麾下将领打马归营。

回到营地,他面色一肃,低声下令道:“速速备齐粮草,尽力归拢我部铁骑,若是见机不对,便随本王南下古思旺渡口!”

古思旺渡口,乃是河套东北,黄河小拐角处的一处浅水渡口。是黄河丰水期时,数百里内唯一可以度过黄河小拐角的途径。

渡过了古思旺渡口,便可赶至黄河大拐角,通过数处浅水,进入河南朔方之地,进而逃出生天。

而此时,茫然未觉的楼烦王已是焦虑万分,夕阳的余晖渐渐暗淡,天边依稀可见淡淡星光,夜幕即将降临草原。

汉人想打夜战!

楼烦王心中一凛,猜出了汉军主帅李广的心思,不由大骇失色。

远在大汉中军的李广,虽不知匈奴人是否已知晓汉军计策,却也不以为意,眼看大局已定,匈奴人此时还未撤出战场,便是无力回天。

此番计策,乃是羽林左监齐山最先提出的。

夜间作战,乃是太子殿下在羽林和虎贲常常强调的战术思想。其实自打刘彻穿越至大汉,便多次寻来宫中的典籍,分析了汉初之前数百年,有史可载的经典战役。

在波澜壮阔的春秋战国时期,以夜战闻名的,便是东方的齐国。

刘彻在各种典籍中,发现,齐国之所以善于夜战,有一个相当大的原因——齐人靠海食鱼!吃鱼和夜战的联系,就在与当时的中原百姓,不少患有雀蒙眼,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夜盲症。

顾名思义,夜盲就是在暗在夜间或光线昏暗的环境下视物不清,行动困难。夜盲症是一种可遗传性的慢性疾病,只有从新鲜的鱼、肉、蛋、豆类、乳品和动物内脏以及蔬菜之类,摄取维生素A才可减轻症状。然而也只是减轻,在医疗落后,饮食单一的古代,想要完全治愈夜盲,是非常困难的。

在后世的研究中,认为北方游牧民族以肉类,奶制品为主食,患夜盲症比中原农耕民族的几率小得多。

刘彻一直先入为主的认同这个观点,然而在当他得知田氏商团的羌人奴隶夜间竟全然无法劳作之时,才发觉事实和他想象中的有极大差距。

再次查阅了脑海中的大量资料,又比较了各个时代的饮食,刘彻发现,东方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夜盲症的患病比率在华夏历史上发生过一次重大翻转。和隋唐时的突厥不同,汉朝的匈奴和西羌,患有夜盲的几率,比汉人要高上不少。

匈奴人虽以肉奶为主食,但新鲜肉奶不易保存,除了贵族和少数精锐骑兵外,匈奴人普遍食用腌制的肉干,而驰骋草原的匈奴铁骑,更是饮用奶酒,而非鲜奶。

如此一来,大大减少了维生素的摄取,加上匈奴饮食多为烤制,难免伤肝上火。所谓清肝泻火、解毒明目,肝热则伤目。此时的匈奴人,热性眼病颇为普遍。匈奴骑兵即便没有遗传性夜盲,但在长期的野外作战中,若是无暇捕猎,补充大量新鲜的动物肝脏,也会染上暂时性夜盲。

而汉人,特别是大汉的精锐部队,平时有充足的豆类和蔬菜供应,饮食结构相对丰富,反倒较少换上夜盲症。更遑论细柳营这种“日进酒二斤,肉二斤”的精锐骑兵了,他们可以说是汉军中的贵族军队,选取的都是富饶关中的良家子,从小营养丰富,进入细柳营更是好吃好喝的供着,自不会缺甚么维生素。

在史上,霍去病封狼居胥的一战,正是瞎猫碰了死耗子,大半夜迷路的时候,恰好摸到匈奴人的大营,用大汉的精锐铁骑,打一群睁眼瞎。即便不是夜盲症患者,匈奴骑射在夜间,也是威力大减,就近战而言,压根不是汉骑的对手。

而后世的突厥人和蒙古铁骑,之所以大大降低了夜盲症的患病率,最重要的原因,是奶制品的发展。

乳酪从欧洲传入东方,蒙古人发明了酸马奶,茶叶也大量输送至草原,而羌人的酥油茶更是颇为普遍。而战乱频频,百姓衣食无着的中原地区,反而夜盲比率大大升高了,直至抗美援朝时的志愿军战士,还是夜不能视物,要赶紧送去胡萝卜,可悲可叹啊!

楼烦王知悉了汉军的计策,惊慌失措之下,当即下令中军燃起火把,全军缓缓后撤。李广自然不会遂了他的心意,汉军死死的咬住匈奴骑兵,顶着漫天箭雨,悍不畏死的朝急速后撤的匈奴骑兵冲杀过去。

如今夜幕降临,鏖战整日,弯弓无数的匈奴铁骑,早已是疲惫不堪,得到撤退的命令,如闻仙乐,没头没脑的纵马狂奔起来。偶尔被追赶得急了,顾不得胳膊肿胀酸痛,回身射上一箭,不但软弱无力,还无法瞄准,甚至有不少落在后面匈奴骑兵被同伴误伤,登时一阵大乱。

反观细柳精骑,虽是全力追击,而且眼前漆黑一片,然而却能根据领军将领发出的金鼓声,不断调整速度和方向,与同袍保持惊人的同步性。

与匈奴人混乱的马蹄声不同,汉骑的冲锋节奏颇为整齐,轰隆隆的马踏声,如暗夜惊雷,声震云霄。

身处中军的齐山不由赞叹不已,这就是太子殿下一再强调的纪律性吧。

古代的大军团作战,一般都是采用旗语,绵延数里的大军,要靠掌旗手传达和接收指令。然而在黑夜中,只有中原皇朝,发展出了一整套金鼓为令的指挥系统。特别是细柳营这些精锐,即便目不能视,根据穿透力极强的金鼓声,也能完成协同作战。

匈奴将领也尝试着重整军阵,然而此时两翼的五千匈奴骑射已乱作一团,仓皇逃往大营和中军所在。在黑夜里,不远处的匈奴大营中星星点点的篝火,和中军燃起的熊熊火把,让他们认为那里才是最安全的地方。正在缓慢后撤的匈奴中军,原本还能稍稍稳住阵脚,然而面对蜂拥而至的两翼骑射,不由纷纷避让,登时乱作一团。

楼烦王听到前方战阵传了一片哀嚎,咒骂和慌乱的大叫,心中悔恨不已。

他正手足无措之际,却听麾下将领急声禀报道:“大王,白羊王带着千余骑兵,离营而去啦!”

楼烦王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正待追问,却听到一阵震天的吼声,大地开始急剧的振动起来。

前方的军阵一阵大乱,中军将士燃起的火把也变得杂乱不堪,混乱迅速的波及到了身处中军的匈奴诸将,一个匈奴仟长疾驰而来,丝毫不顾侍卫的阻拦,大吼道:“大王,汉军冲杀过来了!前军已尽速溃散!两翼骑射已四散奔逃,快撤兵吧!”

匈奴诸将闻言大骇,纷纷看向了楼烦王。在火光的映照下,尽显疲惫的楼烦王脸色数遍,随即咬着牙狠声道:“传令前军阻挡汉军,诸将归拢将士,随本王移师南下!”

匈奴诸将心知肚明,楼烦王虽说得好听,“移师”摆明就是逃跑的意思。眼看败局已定,他们哪敢怠慢,逃命要紧,敷衍的归拢了一些将士,领着帐下亲兵,丢下万余溃不成军的袍泽,随着楼烦王仓皇南逃。

而此时的大汉中军,李广遥望匈奴中军散乱不堪的火把渐渐分散,并迅速减少,直至完全熄灭,豪气干云的大喝道:“全军冲锋!各骑营四散而去,捕杀匈奴残军,不需留下俘虏,以免拖延马速,务必一个不留!亲卫营随我前去,斩杀敌酋!大汉威武!”

“大汉威武!”

细柳诸将早已战意沸腾,俱是大吼一声,领命而去。

是夜,西北长城关隘外,杀声震天,彻夜不绝!

第一百七十七章 发行国债第五百二十七章 对外贸易第四百五十二章 刘沐封王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娇妻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连连第六百二十六章 无忧翁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业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风寒第一百三十五章 陇西豪强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设兵团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儿套狼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赐笄第二百二十六章 群臣哗然第七百四十九章 没心没肺第六百零八章 商贸代表第二百六十四章 开发湘南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八百零八章 新妇难为第一百章 企业划分第二百六十三章 锑矿之用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过后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祸相倚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罴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当第七十三章 化工环保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三百二十六章 雇佣战舰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迹降临第六百三十八章 国之重器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三百章 采菊东篱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骄女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动仇恨第八百零六章 储君大婚第二百四十章 朝鲜作妖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来援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五百七十二章 岭南铝业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车轮船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赠娇妻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惊现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氏阿娇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间轶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购新宅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宫赴宴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国石油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禅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经官学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十一章 父子摊牌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五百四十八章 请款筑路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师母第六百四十四章 宫邸女学第四百四十四章 军事预算第七百一十六章 离京赴滇第九章 创立太学第二百七十五章 发行邸报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盘算第一百九十八章 贵女登门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三百九十二章 败家婆娘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过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儿第五十一章 诸般算计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第四百九十一章 残暴奴律第五十三章 内院探奇第二百零二章 筹建边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鲜卑南迁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发电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