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

函谷关以东的大河下游流域,先秦多称大河以北为河内,大河以南、以西为河外。战国时河内为魏国领地,秦末司马卯被西楚霸王项籍封为殷王,都城便在河内。

大汉立朝后,高祖刘邦置河内郡,位于太行山东南与大河以北,领县十八。

河内郡的郡治虽是怀县,但郡内最富饶之地却为平皋县,或可称之平皋国,因该县为平皋候的封国。

秦朝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列候为最高爵等。汉袭秦制,多封有功的异姓大臣为列候。

列侯有封国,按封区户数所拥有的土地数量和产量征收地税,供其享用。封国的大小不等,大者为一县,小者为一乡、一亭,因而以列候食邑的大小封县侯、乡侯、亭侯三等,并以其封地为名号。

列候封国与诸侯王国不同,在封国内列侯虽能征收封地租税,但吏治行政由朝廷所派官吏治理,列侯不得预闻。

且大汉朝廷历来对列候管制颇严,列侯若不在朝堂任职或尚公主,便需去封国居住,称为就国。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由郡太守时时巡察之。

故而对列候而言,封国既是食邑,亦是牢笼,不得轻易离开。

济水南流,经地势平坦的平皋县与大河交汇,故平皋县自古河滩处处,水草丰沛,畜牧尤为兴盛。

秦末乱世,河套,雍凉,燕北皆被匈奴人占据,河内之地便成了中原最为重要的牧地,广蓄战马和耕畜。

平皋县水肥草美,自是牧场处处,蓄养牲畜数以十万计,诸多豪商富贾聚居于平皋城,富饶繁华远胜河内郡治怀县。

平皋城占地最广的宅邸,自是平皋候府无疑。

刘远承袭其父的平皋候爵位,继承家业,坐享平皋县的大笔租税,积累家资巨亿。

然刘远处事低调,鲜少与外人来往,偌大的侯府门庭冷落,到得深秋时分,更显萧索静寂。

正院暖阁中,内室帷幔重重,燃着数个巨大的炭盆,烧得通红的木炭发出的噼啪轻响。

窗户紧闭,浓重炭气使得内室异常憋闷,令人颇是头晕气短。

侧卧在榻上平皋候刘远却恍若未觉,周身裹着厚重的锦被,不时打着冷颤。他实在太老了,老到时刻都能嗅到地府的气息,感受到九泉的阴冷。

“朝廷……未曾下旨剿灭淮水沿岸的水匪?”

刘远颤颤巍巍挤出的四个字,听在陈弗耳中,恍若地府无常的低吟。

“孩儿有负嘱托,请阿父责罚。”

陈弗轰然拜倒在地,满脸愧疚之色,此时的他不再是梁国的国相,睢阳陈氏的家主,而是满心愧疚的儿子。

不错,正是儿子,而非女婿。

除了刘远及其嫡长子刘光,再无旁人知晓陈弗乃是刘远亲子,项家骨血。

“诶,此事怨不得你。”

刘远费力的紧了紧裹在身上的锦被,带着几分遗憾道:“梁王入朝请罪后,便闲居皇亲苑的梁王府,再无甚权势,即便上奏请旨,皇帝怕是不屑理会的。”

“那淝陵水泊几已将淮水沿岸的诸多水寨尽数拔除,如今独霸淮水,又难以招揽,不能为我项氏所用,为之奈何?”

陈弗满脸焦虑之色,祖父项佗自假意降汉后,便暗中积蓄实力,且留下诸多布置,及至阿父刘远承袭家主之位,更是日日苦心筹谋。

奈何天意弄人,吴王刘濞叛乱失败,吴楚七国的诸多豪门世家被朝廷趁势血洗,使得项氏在吴楚之地的多年经营几乎毁于一旦。

吴楚之乱后,因他的女儿是刘武嫡长子刘买的正妻,阿父又命他撺掇梁王刘武争夺储君之位。

可惜梁王优柔寡断,难成大事,非但没能夺位,反被逼得入朝请罪。如今梁国军政皆被朝廷派来的官吏尽数接管,陈弗这梁相再无实权。

端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聪明反被聪明误。

刘远为了让亲儿子陈弗成为陈氏家主,成为梁国国相,成为梁王的儿女亲家,阴私算计数十载,岂料亦是功亏一篑。

半年前又突然冒出个淝陵水泊,将淮水沿岸的水匪尽数剿灭,那些水匪虽是吴太子刘驹豢养的吴楚残兵,实则不少头目皆已被项氏暗中招揽。

眼见淝陵水泊难以招揽,梁王又无法请得旨意让官府出兵剿匪,陈弗岂能不急?

“刘驹既是难成气候,便让他明着和汉廷对上,反正我项氏的谋划已是落空,索性坐看刘汉宗室相争。虽难以撼动汉廷根基,但好歹让中原乱一乱,我项氏再伺机取利。”

刘远城府甚深,不似陈弗那般急躁,沉吟片刻,便是阴恻恻道:“你且亲自去趟秭归项氏,与项复细说利害,让他撺掇刘驹动用豫章水师中的暗线。”

陈弗皱着眉头犹豫道:“刘驹怕是不会听从的。”

刘远冷笑道:“刘驹若执意不肯,你便遣人将洪泽水匪的诸多藏匿之处尽皆告知那淝陵水泊的匪首。”

陈弗眼神一亮,问道:“莫非阿父是想让淝陵水匪和洪泽水匪彻底对上,迫使刘驹不得不动用豫章水师中的势力?”

刘远缓缓颌首,复又道:“此事办完,你便进京,常伴梁王身侧。”

陈弗微是愣怔,疑惑道:“梁王刘武此时形同被软禁,已无甚权势,孩儿即便在他身边也无甚作为,怕反是会束手束脚。”

刘远幽幽道:“让你进京,并未是为梁王刘武,而是太子刘彻!”

陈弗更是不解:“太子刘彻?”

刘远抬袖掩嘴,轻咳两声,方才道:“不错,梁王入住的皇亲苑中,聚居着诸多刘氏宗亲,你且多多交好他们,以便打探太子刘彻的底细。”

“刘彻不过是个尚未束发的黄口小儿,阿父为何对其如此重视?”

陈弗愈发疑惑,阿父让他刘氏皇室宗亲倒是合理,但那太子刘彻不过是半大少年,虽身份尊贵,却也没甚可打探的。

“你这梁相是如何做的,竟这般耳目昏聩?”

刘远骤然大怒,沉声呵斥道:“汉帝刘启顽疾难愈,太子刘彻临朝监国已有大半年,汉廷竟丝毫未生乱象,他若没半点手段,大汉朝臣们会如此服帖么?”

陈弗唯恐他气急伤身,忙是顿首道:“阿父息怒,孩儿知错了,待入京后定仔细打探那刘彻的底细,时时遣人回报阿父。”

刘远面色稍霁,缓缓平复气息,复又嘱咐道:“你进京后,伺机结交大行令窦浚,窦氏外戚是枚趁手的棋子。”

陈弗迟疑道:“窦浚位高权重,怕是难以结好。”

“谁人能无欲无求,但有私欲,便有弱点。”

刘远面露轻蔑之色,谑笑道:“他贪财,你便送他珠玉珍宝;他好色,你便送他曼妙舞姬。无需在意财帛花销,为父会遣人给你送去大笔赀财,你只管尽力结交朝堂重臣和刘氏宗亲便是。”

“孩儿明白。”

陈弗向来不敢违逆刘远的吩咐,“阿父,若那太子刘彻确有本事,孩儿是否该派出死士,将其……”

刘远沉吟片刻,并未立刻回复,而是拈着胡须,幽幽问道:“梁王刘武当真息了争夺储君之位的心思?”

陈弗赶忙点头应是,略带懊恼道:“孩儿与刘武多有密信往来,瞧他字里行间的意味,显对此时的现况颇是知足,不再多做他想。孩儿唯恐引他猜忌,又不敢多做撺掇,怕是真的无法再指望于他。”

“那就暂且不要轻举妄动,单单诛杀个太子刘彻,汉廷不会大乱。汉帝便连嫡长子刘荣都杀了,显是不在意甚么父子亲情。即便我等杀了刘彻,不是还有个文武双全的江都王刘非么?”

刘远略作思索,沉声道:“唯有让刘氏皇族彼此争斗不休,使得汉廷大乱,我项氏才有复起的机会。”

“诺!”

陈弗忙是出言应诺,心中颇为酸楚。

阿父为项氏一族付出太多,几已竭尽心力,眼见便要油尽灯枯,却仍要这般费心劳神,皆因他们这些后人无能,愧对祖辈父辈啊!

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业发展第三百二十章 兵发西域第四十三章 悲催刘德 第三百一十一章 长安械斗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宝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团入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将亡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钱庄第三十七章 遗孤内院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五百零五章 大农六部第五百四十八章 请款筑路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识人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三百三十九章 虽远必诛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学第七百零二章 广设书院第二百七十四章 凛冬战事第九章 创立太学第六百二十五章 电力照明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业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三十一章 特种作战 第四百八十六章 扬帆远航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三百六十五章 离京出狩第七百四十九章 没心没肺第七十七章 暗流汹涌 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军制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虚置第三百二十九章 藩王入京第九十章 火烧密林 第三百零七章 项王藏宝第七百七十五章 寻获玉米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锅第五百九十九章 经略外夷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七百一十四章 为子作揖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问世 第七百六十八章 欧亚大战第三百八十六章 乌桓助阵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军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后之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战争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一百三十八章 协从理政第三百三十四章 铿锵玫瑰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罴第二百六十章 侵扰朝鲜第三十章 长安望雪 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阴狠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七百五十二章 东风客运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两关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来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设慈济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请除国漏写十章,今天请假改大纲,明天双更。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运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阳南侵第七百四十九章 没心没肺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仅入士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训子第六百一十一章 贵女出府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云动第五百八十五章 细君翁主第二十七章 新华书局 第七百八十七章 远徙万里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尽除第二百九十六章 暂缓圆房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为拘束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将军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五百六十一章 驰道路轨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请除国第二百五十三章 惊闻身毒第九章 创立太学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计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筛第六百六十九章 涤纶衣料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时节第五百六十一章 驰道路轨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胜还朝第七百二十七章 电力发展第三百八十六章 乌桓助阵第四百七十二章 窦后崩殂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四百八十五章 齐山婚事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战况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业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