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对朝方略

过得正月十五的上元节,返回长安城的汉帝刘启重新现身朝堂之上。

群臣见得阔别经年的皇帝虽略显清减,眼神却依旧如鹰隼般锐利,甚至多了些许残暴的意味。

果不其然,皇帝未等朝臣们奏事,便命掌印太监孙全接连发布三道圣旨。

着中尉郅都前往临淮,彻查该郡官员养匪为患之事。

着江都王刘非返回封国,廷尉右监季符及御史中丞石建随行,领八千虎贲卫,彻查江都国及丹阳郡一众世家勾结反贼,意图谋逆之事。

着横波将军荀世赴豫章水师,任主掌仆射,羽林校尉公孙贺率两千羽林卫辅之,彻查戈船将军渎职及其麾下将官勾结水匪之事。

汉帝刘启环视殿内群臣,丝毫不掩眼中的杀意,沉声道:“朕虽久未临朝,却非耳目昏聩!朕虽修身养性,却也不至心慈手软!”

“陛下圣明!”

群臣纷纷起身避席,躬身齐声道。

“朕是否圣明,自有后人评说,但若谁再教朕无法安心养病,朕就先送他去见众位先皇!”

刘启豁然起身,拂袖离席,下得御阶便朝内殿行去。

朝臣们不禁面面相觑,敢情皇帝今日露面就为放两句狠话?

倒是太子刘彻不以为意的耸耸肩,缓步迈上御阶,安然危坐于御座之上,摆手示意道:“诸位且落座,依序奏议吧。”

“……”

朝臣们皆是心领神会,皇帝今日这般作态,明摆着就是向朝臣们宣告,即便他回返长安未央宫,太子刘彻依旧如过往般继续临朝监国,而他则继续安心修养。

再想到那即将开始兴建的太寿宫,朝臣们已然心里有数,该是时候抱太子殿下的小细腿了,免得以后变成大粗腿,再难抱上。

大行令窦浚知晓窦太后也已回返长乐宫,本打算今日下朝便入宫求见,如今见得这般情形,不由改了主意,唯恐太子殿下误以为他是迫不及待的向太后诉苦告状。

说句不中听的,太后阿姊年事已高,还能活几年?

太子殿下正如朝阳东升,若是此时将之得罪狠了,日后待阿姊薨殂,窦氏还不得皆陪着殉葬啊?

念及至此,窦浚愈发战战兢兢,对太子刘彻颇为顺从。

刘彻倒是颇为满意窦浚的识相,如若可能,他也只想逐渐削弱窦氏为首的外戚势力,没想着将之抄家灭族,好歹是皇祖母的娘家啊。

外戚,外戚,毕竟是亲戚,虽称不上打断骨头连着筋,但也是有几分血缘关系的,且让外戚做大多是皇帝没本事,并非全是外戚的错。

人家辛苦养大的女儿嫁到你老刘家做媳妇,到头来反倒落个抄家夷族,算甚么事?

田氏如今也算外戚,难不成刘彻还得把自个的外祖母和两个舅舅也杀了不成?

洪泽水匪已被公孙贺尽数剿灭,吴太子刘驹也已被潜伏在豫章郡的羽林卫生擒,待得皇帝老爹派出的张汤等人将后续之事处置妥当,大汉境内便算大致安稳了。

至于秭归项氏,玩不出甚么花样的,让齐山慢慢跟他们周旋,但查出项羽昔年藏宝之处,再做计较不迟。

刘彻只觉诸事顺遂,自是心情大好,过去的一整年着实费心劳神,该适当缓缓神。

非但是刘彻自身,包括羽林和虎贲,乃至细柳等诸多汉军,皆该暂且休整些时日。

念及至此,刘彻突是福由心至,想出个对付朝鲜的好法子。

下得早朝,刘彻匆匆行至未央宫椒房殿,寻自个的皇帝老爹。

汉帝刘启已补好觉,将将一年未曾上朝,又正值初春好眠之时,今日起早简直要了亲命。

光凭需日日起早这点,就足以使他坚定禅位的心思。

“寻朕何事?”

刘启刚洗漱好,正自做着五禽戏。

他虽不怕死,却不想早死,能多活一日是一日,故而愈加重视调养身子,事事按着医官的嘱咐,连荤腥都已尽量少食,去年秋冬倒还真未旧疾复发。

眼瞧调养见效,他愈发有了盼头,想着再多活几年,好得以享那儿孙承欢膝下之福。

刘彻满脸喜色道:“儿臣想到个好法子,能轻易将那朝鲜整治服帖了。”

“哦,说来听听。”

刘启眼神微亮,却为停下五禽戏的动作,金鸡独立加白鹤亮翅,翁声道。

“倒也算不得甚么妙计,就是些小手段。”

刘彻近前几步,坏笑道:“让细柳将士在合宜的时节,到朝鲜境内打打草谷即可。”

刘启饶有兴致道:“哦?你是说学那匈奴人?”

“那倒不是,匈奴势大之时,皆是待我大汉秋收之后,方才挥师南下,逼迫我大汉向其送去大量粮草以求止息兵戈。”

刘彻摇摇头,缓缓解释道:“儿臣想让细柳将士在春耕之时和秋收之时,进入朝鲜境内,逼得卫右渠那厮强征朝鲜农人从军抵御。”

刘启恍然,笑道:“你是想让朝鲜的农田无人耕种,进而发生饥荒?”

刘彻颌首道:“对付匈奴那些四处游牧的蛮夷,这法子自不好使,然朝鲜为农耕之国,农田若无人耕作,无人收割,他们吃甚么?”

刘启终是停下动作,抚掌赞道:“好法子!”

“父皇谬赞,儿臣来寻父皇,除了是献上这方小手段,更是想与父皇商议郅都调任辽东之事。”

刘彻顿了顿,稍稍理顺思路,继续道:“朝鲜若发生饥荒,必有大批灾民逃入辽东,李广乃一介武夫,怕会处置失当,唯有郅都能审时度势,作出最为妥帖的应对。否则父皇与儿臣远在长安,难以尽数掌握辽东之事,再多的谋划亦不过纸上谈兵罢了。”

刘启皱眉道:“你所言确是有理,只是细柳营还是由李广执掌较为合宜。”

刘彻满脸无奈道:“这正是儿臣犯愁之处,要将郅都调任辽东,执掌政务与对朝方略,却又需李广统率细柳将士,伺机进入朝鲜。偏生两人皆是封疆大吏,总不能将李广免去太守之职,或降为辽东都尉吧?”

“嗯,无故将李广除职或贬抑,难免动摇细柳军心。”

刘启捻着胡须,沉吟片刻,方才道:“暂且先郅都继续镇守云中,若入秋后匈奴单于庭不兴兵来犯,再将其调任辽东太守,届时改封李广做个太尉或大将军便是了。”

刘彻颌首认同道:“如此也好,即便朝鲜发生饥荒,灾民逃亡也必是秋后之事,郅都届时再调任辽东也不迟。”

刘启嘱咐道:“你先给郅都去信,将这方略和朝鲜的情形尽数交代清楚,让他早做谋划。至于李广么,多派些羽林卫辅助于他,好对朝鲜伺机侵扰,否则按他那榆木脑袋,怕是要领着朕的细柳精骑去撞朝鲜国都的城墙。”

刘彻哑然,心道皇帝老爹果是目光如炬,看人颇准,晓得李广即便立下再多的军功,也掩不住他是个莽夫的事实。

“父皇,儿臣尚有一事,需父皇决断。”

刘彻顿了顿,复又道:“乌桓如今已有近二十万骑射,若放任其继续做大,无疑养虎遗患。”

“你是想出兵剿灭乌桓诸部?”

刘启不由愣怔,起初以夷制夷之策是刘彻提出和操持的,收效确实不错,乌桓非但出兵攻陷了匈奴左谷蠹王的王庭,更是将漠南草原东部的匈奴部族尽皆杀戮殆尽。

刘彻阴笑道:“不必如此,驱虎吞狼最是合宜。”

“依你的意思,是打着匈奴左部的主意?”

刘启剑眉微扬,见得刘彻颌首,便又追问道:“盘算倒是不错,只是乌桓人肯出兵么?”

刘彻意有所指道:“由不得他们,匈奴左贤王若是兴兵来犯,乌桓人还能束手就擒不成?”

刘启顿时恍然大悟:“你所谓的驱虎吞狼,匈奴左部是为虎,乌桓诸部是为狼?”

刘彻笑道:“不错!”

刘启好奇道:“皇儿打算如何驱虎?”

“使臣宋远已照儿臣的吩咐,暗中结交乌桓赤勃部的族长巴鲁,使他可为我大汉所用。”

刘彻顿了顿,意有所指道:“俚语有言,老虎屁股摸不得,若有只饿狼偷偷咬了老虎屁股一口,老虎震怒之余,却寻不着真凶,定是会转头向群狼复仇的。”

刘启抚掌大笑:“此计甚好,皇儿尽管放手去做便是!”

刘彻忙是道:“光凭宋远无法说服巴鲁甘冒这般天大的风险,儿臣想请父皇下道密旨,册封巴鲁为乌桓王,并赐下金印。”

刘启不以为意的摆摆手:“准了!玉玺仍由孙全掌着,你只管向他取来拟旨。至于金印,让匠人随意雕一方便是,依着你的脾性,这金印在巴鲁手中怕是留不了多久的。”

刘彻撇了撇嘴,不屑道:“兴许他都未必能拿到手。”

刘启看着自个儿子,眼中满是赞赏:“皇儿这忠厚坦率的性子,果是深肖朕!”

刘彻忙是躬身,分外谦逊道:“儿臣不敢与父皇相提并论,父皇的宽厚仁慈乃是众所皆知,百姓称颂的。”

刘启不禁哈哈大笑,老怀大慰。

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扩编第三百二十三章 难得糊涂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五百二十七章 对外贸易第四百零八章 半岛烽烟第七百九十二章 刘兴教妻第四百五十一章 鸣炮贺寿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贵女第一百五十八章 刘荣投缳第五百零二章 增设预学第七百五十二章 东风客运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经官学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胶片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一百七十五章 东郭农丞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五百三十七章 岁末除夕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儿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请除国第二十二章 军法组织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三百七十二章 鲁图图鲁第四百三十章 惊闻卫青第二百二十四章 鱼饵香甜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访第三百零四章 雍凉乳业第三章 册立太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风寒第八百一十章 天罗地网第六百八十八章 牵马归府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编码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六百七十章 来复火枪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饰第五百七十四章 劳工权益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线通讯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达云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联合制衣第二百四十六章 内鬼现身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五十一章 诸般算计第七百四十八章 见见族嫂第四百二十章 创投基金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发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业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一百零二章 东市巧遇 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二百零一章 简单粗暴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三百九十四章 长辈震怒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来袭第四十二章 路在脚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务正业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间轶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七百五十二章 东风客运第二十一章 高额月例 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训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四百五十章 公孙裂变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驾出行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术第八百零五章 欲征漠北第六百四十六章 亲王召见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七百六十八章 欧亚大战第七百六十八章 欧亚大战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宫观礼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三百零九章 麦棉复种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二百九十七章 经略南越第八百三十六章 离京赴任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观赛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七百九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三百二十章 兵发西域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发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五百七十章 佛国寻衅第四百三十一章 骑营演训第十章 天上人间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氏阿娇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云动第十七章 御赐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