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

六月初九,太子刘彻生辰,虚年十五岁,该行束发之礼。

古语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若以此认为汉人皆不剪发,却是后世之人的谬误。

大汉孩童九岁前时常剪发,女童以细绳系辫,额前垂发时常修剪,不使盖眉;男童则索性剃去大半,只将囟门近旁的头发留下,久而久之鬌便深垂下来,谓之髫,故此时的孩童谓之垂髫之年。

待得虚年九岁,于该年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男角女羁。男童因常年剃发的缘故,发量比女童少,故可直接将头发绾聚左右两髦,形同头顶两角;女童因发量较多,绾聚总角时还需拂髦羁发,再不许散发及肩。

九岁之后,男女皆需蓄发,待到十五岁,女子及笄,将后垂分髾的垂挂髻,绾成小巧发髻,以簪插定;男子束发,散去总角,以锦为緫,将头发绾聚成束,盘在头顶,不使散发。

若如后世戏剧中,男子墨发披肩,迎风翩翩,放在大汉就是轻浮的浪荡子了。

女子及笄之后,则为许婚待嫁之年,可视为成人礼;男子束发后,尚需年满二十,再行过及冠之礼,方视为成人,可参与各种宗室仪式,乃至继承家业。

换而言之,束发礼寓意着男子从孩童成为少年,可就大学,蹍大节,业大道,为成年后继承家业做准备。

刘彻身为大汉储君,按说其束发礼是极为重要的,偏生这位太子殿下厉害得紧,前些年就已入中央官署协从理政,其后更是临朝监国,代皇帝打理政务,便连祭天大典都行过数次了。

还谈甚么束发礼?

没瞧见太子殿下头上早已戴着束发紫金冠了么?

貌似太子殿下在孩童时就没怎么剃过发,也不喜绾聚总角,朝臣们已记不太清从甚么时候起,殿下就是如今这般打扮,总之是有好些年了。

虽说刘彻早已实质束发,但礼法还是要遵循的,流程也还是要走的。

汉帝刘启倒是没有命人大肆操办,毕竟在他禅位前,还要帮刘彻提前行冠礼,没必要在束发礼上太过折腾。

长秋宫为未央中宫,乃是皇后所居,椒房殿即为长秋宫的正殿。

刘启在长秋宫的偏殿为刘彻行了束发礼,观礼的皆为嫡系血亲或老宗正刘通等德高望重的刘氏宗亲。

束发礼上,汉帝刘启倒是省事,连替自家儿子用緫带束发的功夫都免了,直接把刘彻平常戴的那顶紫金束发冠往他早已自行梳好的发髻上一套,插上簪子便算完事。

刘彻倒也不以为意,跪久了膝盖也疼,稍微做做样子就行了。

在旁观礼的皇后王娡自是苦笑不得,这父子俩也太随便了,没瞧见老宗正已气得连翻白眼,连胡子都翘了起来。

行完束发礼后,刘启命宫人摆了筵席,摆了场小小家宴,让宾客们吃饱喝足后就告退出宫。

总之太子刘彻的束发礼办得比寻常世家子弟都简单得多,若非观礼的宾客皆是身份显赫,说是寒酸都不为过。

翌日清晨,没能入宫观礼的朝臣们皆是议论纷纷,猜想着太子殿下束发礼的场面。见得老宗正刘通面色不善,他们也不敢出言询问,只能暗自揣测是否出了甚么岔子。

待得宦官宣群臣入殿,他们见得高居御座的汉帝刘启时,更是讶异不已,心道今日是刮得哪股邪风,皇帝竟然亲自临朝了?

直到闻得掌印太监孙全宣读圣旨,诏令太子刘彻率虎贲与羽林两校前往武威城巡视军务,即刻启程时,朝臣们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皇帝临朝,原来太子殿下已然离京了。

瞒得还真严实啊!

群臣皆是暗叹,皇帝和太子压根没必要瞒着他们,如今的大汉谁敢动太子殿下,谁又能动得了太子殿下?

他们并不知晓,自打出了项氏余孽那档子事,汉帝刘启便命郎中令给刘彻加派了十名郎官,皆是自幼由郎中令秘密培养的死士,堪称万里挑一的好手。

刘彻曾亲自出手试过,正面硬刚的话,他还真刚不过。

论起正面搏杀,这些经过严酷训练的精锐死士并不比他这后世的国际佣兵差,甚至远胜于他。没有热武器在手,他刘彻的武力值尚远远排不上号。

长安西郊,刘彻领着虎贲和羽林卫,加上诸曹辅兵,将将三万骑,踏上了平坦宽阔的京武大道。

这条从长安直抵武威城的沥青大道,见证了刘彻数年来的努力,他真正改变了历史,让匈奴再不敢南下牧马,使得大汉愈发强盛,百姓愈发富足,算是没白穿越一遭。

大汉立朝以来,常年与匈奴作战,京畿三辅皆屯驻重兵,周边百姓们对大军出行已是习以为常。沥青大道上的商旅和行人纷纷避让,将大道中央空出,以便骑军通行。

大道虽是宽阔,但三万骑兵仍是绵延数里,毕竟是在繁华的京畿之地,而非地广人稀的大草原,大道两侧皆为农田,汉军不会为加速行军,纵马践踏大汉自家百姓的庄稼。

中军处,刘彻打马缓行,刘越和刘寄亦是骑马紧随,诸多郎卫则在三人周边不断游弋,时刻保持着戒备。

前后两侧皆由羽林精锐骑营拱卫,任何人冲撞阵型,不问缘由,就地斩杀。

刘寄刚离京时尚是兴奋不已,骑马赶了半天路,却已有些发蔫,满脸百无聊赖的神情。他的脾性与生母王皃姁颇像,新鲜劲来得快去得更快,

刘彻见状,笑着打趣道:“怎的,烦了?此时后悔还来得及,孤王让郎卫护送你回长安。”

刘寄挠了挠头,讪讪道:“自是不会后悔,只是骑得太慢,闷得慌。”

“嗯,出得京畿便好,入了草原便可散开军阵,任你驰骋。”

刘彻顿了顿,沉吟道:“不若让仓素领你去亲身体验羽林卫的各类职守,如何?”

刘寄陡然精神大振,急忙问道:“当真?”

刘彻耸耸肩,径自让郎卫去唤羽林右监仓素前来。

刘寄满脸喜色,一旁的刘越亦是满眼期待,硬着头皮道:“皇兄,我……”

“你也一同去吧。”

刘彻微是颌首,复又出言嘱咐道:“但孤王有言在先,男儿做事当有始有终,需得将仓素安排给你俩的职守尽皆做好了,不可半途而废。”

两人忙是应诺,兄弟俩对军功赫赫的羽林卫本就颇为好奇和崇拜,只是在黄埔军学中,那些教官和参谋鲜少提及羽林校的内情,任学员们如何恳求,就是不肯透露半点口风。

愈是如此,学员们对神秘的羽林卫就愈是心生向往。

他们很想见识见识,羽林卫使出那些擒拿搏杀之术时是何等狠辣凌厉,只可惜教官们从未全力出手,只道学员们没资格让他们耗费更多的力气。

学员们虽是心有不甘,但确实是打不过教官,百余学员围攻十名教官都没打过,反被揍得鼻青脸肿。若是真手持利刃生死搏杀,怕是只需五名教官就可以把他们尽皆杀了。

不多时,仓素已被郎卫唤了来,刘彻让他策马近前,将事情交代仔细。

仓素对太子殿下向来是绝对服从,毫不迟疑的拱手领命,便即领着刘越和刘寄告退而去。

刘彻望着两个小屁孩儿渐渐消失在前方军列中,不禁摇头失笑,等他们吃足苦头,就晓得当兵打仗不是闹着玩的了。

刘彻在为两小费心劳神,皇亲苑里的阳信公主也不轻省,左手拉着南宫公主的袍袖,右手拽住阿娇的胳膊,不让她们离去。

阳信公主出言呵斥道:“太子出巡武威乃是军务,你俩跟着闹腾甚么?”

她早猜到这两人若是得知太子出巡之事必要闹腾,故而待她们刚下女学,便径自接来阳信公主府,让下人将门窗死死关牢,方才极为婉转的将此事告知她们。

南宫公主满脸不甘道:“小十一和小十二都能随行前往,本宫凭甚不能去?”

阳信公主翻着白眼道:“他俩能住军营,你能住么?”

南宫公主无言以对,便是想要拉帮手,冲阿娇道:“你怎么说?”

阿娇学着刘彻的习惯性动作,耸了耸肩,摊着手反问道:“你想让我怎么说?”

南宫公主讶异道:“太子不辞而别,你竟是不恼?”

“心里自是恼的,但即便怒容满面,也是于事无补,不妨先默默记在心里,待他回来再细细算账。”

阿娇唇角微勾,扭头冲拽着她的阳信公主潋滟一笑,娇嗔道:“表姊拽便拽了,何必使那么大的手劲,我这胳膊应是青紫了。”

“……”

阳信公主忙是松开她的胳膊,面色讪讪的问道:“你真不会为此事闹腾?”

南宫公主则是挤眉弄眼,只道她是为脱身而随口扯谎。

“闹腾?”阿娇掩嘴而笑,摇头道:“太子已然离京,现下找谁闹腾去,皇后,陛下还是太后?”

两位公主皆是杏目圆瞪,她们与阿娇自**好,知她向来莽撞憨直,今日却不知怎的竟转了性子。

阿娇见得两人神情,自能猜出她们的心思,颇是无奈的自嘲道:“莫非本翁主在两位公主眼中,竟是莽撞到会因些许小事惊扰长辈的愚笨之人么?”

第七百七十五章 寻获玉米第十章 天上人间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阵决战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惊雷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六百二十章 冲撞太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七百八十三章 与子逛街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阳孔仅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七百八十三章 与子逛街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创四赢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第三十章 长安望雪 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后之事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酱血案第四百一十四章 组建暗卫第七百六十五章 为官为臣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来婆家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机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术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二十二章 军法组织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骑出路第五百九十四章 终有回报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随任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一百五十章 丰年秋收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过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师范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当第六百六十七章 汉学当立第二百五十六章 对朝方略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尽除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机第二百二十章 秭归项氏第二十一章 高额月例 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阳南侵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二百六十四章 开发湘南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七百八十三章 与子逛街第五十三章 内院探奇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二百五十一章 监察体制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三百五十八章 刘舜请旨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节将近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惊现第九十章 火烧密林 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饰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阵决战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车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十三章 骑兵利器 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阴船厂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联赛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准府司第五百八十六章 驰道驿站第五百七十章 佛国寻衅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导舆论第二百四十七章 贵妇入伙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众第四百七十六章 惊见罂粟第五十三章 内院探奇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安四月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四百七十八章 对马清倭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二百五十六章 对朝方略第七十二章 艾格连锁 第六百零三章 三国密约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三百七十九章 两军伐谋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城大捷第七百四十八章 见见族嫂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后主谋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为倭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准备第二百六十四章 开发湘南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见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战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