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商讨出兵

刘彻向来信奉实力至上的原则,鲜少摆派头逞威风,此番诏欧复鸣和邹馀善入京朝贡,非是为甚么宣扬国威,而是确有要事与他们商谈。

两人抵京的翌日,刘彻便在未央宫宣室召见了他们。

欧复鸣和邹馀善皆是初次入朝拜见大汉皇帝,一路行来方体会到汉疆辽阔,且是国富民强,近月行程途径的十余郡县内,即便在寒冬腊月仍是百业兴盛。尤是京畿之地,漫天飞雪的日子亦车马喧嚣,巍峨雄壮的城池更非东瓯和闽越可比。

待见得大汉天子,他们更是讶异不已。

近年汉帝刘彻的诸般作为被汉民广为传颂,皆道其仁德贤明,文治武功皆丝毫不逊已禅位的太上皇刘启,欧复鸣和邹馀善亦多有耳闻。

他们虽知刘彻是年少即位,却没料到十来岁的少年会有这般威仪,尤是那对微微眯起的狭长凤眸,泛着鹰隼般锐利的光,面上虽是笑着,却让人不敢直视他那尚待几分稚气的眉眼。

“外臣欧复鸣见过大汉皇帝陛下。”

“外臣邹馀善见过大汉皇帝陛下。”

两人皆是初次面圣,依着规矩做足礼数,行了拜伏大礼。

刘彻心安理得的受了大礼,方才摆手道:“免礼,起身入座吧。”

“谢陛下赐座!”

两人忙是谢恩,起身入席,像模像样的正襟危坐着,不敢有半分失礼之处。

刘彻对二人的恭顺甚是满意,出言道:“朕晓得你们皆是爽快人,便也不虚言废话,此番召你二人进京,乃有要事相商。”

邹馀善心思机敏,忙是道:“陛下言重,有甚么事只管吩咐就是,我闽越上下定竭心尽力,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欧复鸣赶紧出言附和道:“没错,我东瓯亦是如此,亦是如此。”

“如此便好。”

刘彻缓缓颌首,复又意有所指道:“朕得了细作回报,南越王赵佗今岁秋冬之际便缠绵病榻,如今已三月有余,尚未病愈……”

邹馀善眼神微亮,闽越毗邻岭南之地,自赵佗占据岭南自立为王,建立南越国,便屡屡出兵侵占闽越国土。两国交恶近七十载,结下的仇怨除了你死我亡,便再无化解之法。

欧复鸣倒是不太在意,东瓯和南越间隔着个闽越,要提到心怀戒备,他倒是对闽越更忌惮。

两人的神情逃不过刘彻的眼睛,其表现亦未出乎他的预料。

他的视线淡淡扫过二人的面庞,缓声道:“你们以为朝廷是否该趁机发兵征讨南越?”

“……”

欧复鸣和邹馀善万没料到大汉皇帝会问得这般直白,丝毫不加掩饰,一时倒不知该如何作答。

刘彻倒是不急,端起茶盏,满满呷着热茶。

宣室殿内骤然安静下来,气氛颇是沉闷,只闻得紧闭的殿门外寒风呼呼刮着。

“陛下,对朝廷应否出兵南越,臣不敢轻言置喙,然若朝廷需我闽越出兵助阵,只需陛下一声令下,我邹馀善必倾举国之兵,以为先锋!”

邹馀善是识时务的,短短片刻心念便已转了数转,忙是出言表忠心道。

他深深知晓,待大汉征服南越后,极有可能会对东瓯和闽越动手,换了他是大汉皇帝,亦不容他人酣睡卧榻之旁。

然而若他不帮着大汉征讨南越,大汉难以绕过南方五岭进军岭南,必定先在东瓯的协从下灭掉拦着路的闽越。

顺从大汉还能多苟延残喘数年,日后即便难免被吞并的命运,好歹也能做个大汉诸侯王;若是忤逆大汉皇帝,待得兵临城下,只怕再想出城投降都是奢望,只能落个国破家亡的凄惨结局。

“是,是,我东瓯亦如此,亦是如此。”

欧复鸣是个莽夫,没邹馀善那么多花花肠子,但莽夫有莽夫的好处,就是尊奉强者,尤其是大汉皇帝这等至强者。

莽夫的想法很简单,打不过就老实听话,免得白白挨揍,还是往死里揍。

刘彻见得事情远比预想中要顺利得多,便是笑着嘱咐道:“很好,待正朔大朝,你二人上殿朝拜后,便可启程返回国,整军备战,等待朝廷的诏令。”

欧复鸣忙是欣然应允。

邹馀善反是略带迟疑道:“陛下,恕臣直言,有道是兵贵神速,且赵佗老贼又重病在身,朝廷若不趁机尽速发兵,待得老贼病愈,怕是会错失良机啊。”

刘彻摇摇头,意有所指问道:“你应曾入山捕猎,朕且问你,熊罴是冬日好捕还是春日好捕?”

邹馀善微是愣怔,沉吟不语。

欧复鸣不解其言外之意,忙是插话道:“回陛下,自然是开春好捕些。”

刘彻微是扬眉,复又笑问:“哦?熊罴需冬眠不食,远比往日瘦弱,气力亦所剩无几,为何反不如开春吃饱喝足后好捕?”

欧复鸣不假思索道:“陛下这话就有些外行了,熊罴冬眠时最是警醒,被惊醒后更是暴躁,就如受伤的山猪般,会红着眼,发疯般的跟猎人拼命,最是不好对付。”

邹馀善闻得这话,仿似想通了甚么,露出几分恍然之色。

刘彻将他神情的变化尽收眼底,觉着他倒真算得上心思通透之人,无怪乎上上代闽越王本就想让他继承王位,而非他那志大才疏的兄长邹郢。

“东瓯王说得不错,虚弱的野兽最是警惕,唯有待其渐渐恢复,却又尚未完全恢复时,方才是捕猎的最佳时机。”

刘彻不再绕弯子,坦言道:“赵佗患的不是急症,又唯恐大汉趁机挥师南下,故已在各边城关隘屯驻重兵。然赵佗年近百岁,此番又是久病,其子孙已然坐不住了,私下频频动作,待他病愈后,南越国势必乱上许久,到时才是出兵征讨的良机。”

“陛下英明!”

欧复鸣和邹馀善忙是出言附和,没有半分作伪,而是真心觉得大汉皇帝阴损。

刘彻虽未明言,但两人都是王族出身,自是熟识王族里的猫腻,昔年汉廷能遣张骞出使两国,说服他们弑兄篡位,今日自也能派人撺掇南越王族中人作乱。

毕竟赵佗偏宠王太孙赵胡,其余子嗣却对他让赵胡日后继承王位大为不满,见得赵佗久病不愈,自然会生出旁的心思,趁机发展势力,甚至觊觎军权。

即便赵佗病愈,再想重新稳定政局,收拢军心,怕是再没那般容易了。他过往威望再高,若令不出王宫,那又有甚么用?

王权争斗本就是你死我活,赵佗若有半分处置不好,硬把其余子孙逼到墙角,被人领军逼宫都不是不可能的。

刘彻见二人这般顺从,满意的点点头。

他自不会将心中盘算全数告知他们,征服南越虽势在必行,汉军却不宜在岭南造下太多杀戮,否则他早已挥师南下了。

毕竟对诸越百姓需要融合,而非血腥屠戮。

昔年秦军征伐楚国时,为震慑楚国君臣,屡屡大肆屠城,方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说。

刘彻可不想在诸越百姓心中种下对大汉军民的血海深仇,否则日后怕是难以化解的。

对付南越的计划他已筹谋良久,挥师犯边,攻城掠地的事交由东瓯和闽越来做,至于南越国都番禺城,未必需要跨越南方五岭,个中计较自是不能向欧复鸣和邹馀善说的。

他们只要顺从诏令,待得大汉征服南越后,再协助朝廷将东瓯和闽越缓缓融合入华夏圈子,进而由藩属国平稳过度到诸侯国,刘彻自然会保他们及两国王族享尽富贵荣华。

若他们这能协助刘彻完成这两桩大事,必定名垂汉史,这是比为大汉开疆拓土更大的功绩,值得后世子孙永远铭记的。

要让驴拉磨,最好的法子不是鞭打,而是在其前头吊根萝卜。

接下来的日子,刘彻特意吩咐赵王刘彭祖带两人在长安内外四处转转,看看北阙甲第和长安商区,看看四大商团的诸多产业,看看作坊遍布的泬西邑。

欧复鸣和邹馀善这才真正见识到大汉的繁华富足,光从百姓们的衣食住行就全方面体现出对东瓯和闽越压倒性的优势,更遑论贵族世家那种精致到奢侈的生活方式。

棉纺作坊飞速运转的纺车和纱锭,一车车的纱线和布匹;制衣作坊源源不断缝制出的新衣;清河百货琳琅满目的各式货品,不乏闻所未闻的西域珍品……

尤是寻常百姓都能到清河百货购置大批年货,拉着自家的独轮车满载而归,大汉百姓的富裕程度端是让两大藩王咂舌不已。

只是他们心中亦多有腹诽,清河百货那些货物的品质和价格他们皆是多有留意,这才晓得诸多边市的汉商们将他们坑惨了。

一斛饴糖在边市要价百余钱,在清河百货才卖十钱,还是放在边角出售,大汉百姓多是买雪白精细的砂糖,要价也才三十钱每斛。

更遑论精制海盐了,八十钱每石,一袋袋盐包摞在角落里,买的时候无需称量,每袋一石,有多无少,付款即可搬走。

“赵王殿下,这海盐论石卖,百姓们吃得完么?”

欧复鸣见着大汉百姓皆是整袋购买,不由嘴角抽搐着问刘彭祖道。

“东瓯王有所不知,近来朝廷已向民间释出部分马匹等牲畜,百姓们买盐多是心疼牲畜,平日将之混入精料,牲畜吃了才有力气干活。”

刘彭祖笑着解释道,他不时帮着刘非打理些皇室实业的事务,帝国物流近来也从太仆府的马苑购置了不少汰除的战马,故才晓得这些事。

“……”

两大藩王在心里啐骂连连,那些边市汉商竟将粗制海盐以数百钱每石的高价卖给他们,感情他们连畜生都不如啊。

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陈仓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乌桓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陈仓第六百零九章 官办医馆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阴狠第十三章 骑兵利器 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迹降临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见习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号传输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才是举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办蒙学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发电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团西行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换血第四百零一章 今岁除夕第二百六十八章 黄埔军学第四百二十四章 丝丝春愁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过后第四百二十章 创投基金第四百九十二章 卫生防疫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线通讯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门虎子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二百一十四章 挥师出塞第二百九十章 渡过天灾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间第七百九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二百一十四章 挥师出塞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二章 吴楚之乱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四百二十一章 诸将迁调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节将近第三百三十三章 两代医者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阴狠第七百七十五章 寻获玉米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训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敌都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设慈济第三百五十五章 为越正名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线出击 第三百四十章 经济作物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国内附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阵决战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医官第一百三十一章 谋划丝路 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铁路第四百九十二章 卫生防疫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六百七十二章 骑军借道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变第四百二十一章 诸将迁调第七百三十一章 汉帝之谋第七十四章 工业血液 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一百七十七章 发行国债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禅第一百四十三章 长安献俘第三百二十三章 难得糊涂第三十七章 遗孤内院第六百二十五章 电力照明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线通讯第四百五十一章 鸣炮贺寿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六百五十三章 两国王储新书征询,免费章节,请大家务必看看,拜托!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请战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二百四十六章 内鬼现身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问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七十四章 工业血液 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为帝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二十六章 营建之事 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