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遗孤内院

在皇后王娡与太子刘彻的心照不宣下,春狩事件被汉帝刘启刻意淡化,渐渐的落下了帷幕。

太子仆被查出在汗血宝马上做了手脚后,选择了咬舌自尽,和上林苑的罪官一样,被夷灭了九族。

太子詹事陈煌,由于刘彻的求情,虽免去了御下不严的罪责,保住了詹事的位置,但也被狠狠打了三十廷杖,皮开肉绽,在床榻上整整躺了数日。却没等伤势完全好,就咬着牙坚持回到工作岗位,用实际行动报答太子对全家老小的救命之恩。

这倒也没错,毕竟依照汉律,他这个东宫的大总管(不是太监哈)该至少定个抄家的罪。

刘彻对陈煌的敬业精神也表示欢迎,因为太子府上的宫人也都经过了一番严密的盘查和大清洗,如今只留下绝对忠诚可靠的人手,少了陈煌这个大管家,事务多少会有些混乱。

毕竟东宫里有诸多不为人知的隐秘,若新派上另一名太子詹事,一时半会是掌控不了的。

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但刘彻却恢复的很快,不知道是因为练习了前世祖传的内功,或是小孩子的恢复力强,抑或是皇室的药材年份足,总之在服用了半个多月自己配置的中药后,刘彻就又能活蹦乱跳了。

想到自己在上林苑受伤后,被裹成木乃伊的样子,刘彻一阵恶寒,才刚刚恢复,就赶紧默写出了一本小册子,召来张骞细细交代了一番。

南山脚下的遗孤院如今的规模逐渐的扩大了起来,按照刘彻最初的构想,分成了外院,内院,待业院等几个区块。

从山上远远望去,偌大的遗孤院形成了数个分隔开来的巨型庄园。

遗孤院的内院今日新建成了一个大大的院落,门上挂着大大的牌匾,写着“医学院”三个大字。

内院的孩子们对此早已见惯不怪,内院时不时就会营建一些新的院落,用来供先生们传授些与众不同的学问。诸如格物学院,术数学院,生物学院,地理学院,农学院和军事学院等,林林种种十余类。

孤儿们进到遗孤院后,会在外院经过一个月的短暂学习,然后需要回答先生们提出的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表现优秀的就会被选拔到内院中的不同学院,学习这各种不同的学问。

虽然各个学院教授的学问都不同,但却有一个相同的规矩,每个月先生们都会将那些学的很慢又不够用功的孩子送到遗孤院的待业院去。

待业院的孩子不再需要学习各种学问,而是学些一般的农事和工匠手艺,以备将来成人后能自食其力。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内院的孩子们虽然还不完全了解待业院是什么概念,但却隐隐感到进了待业院就不能再学学问,只能漫无目的的混到成年,成为一般农夫或工匠,至少是比不上农学院和格物学院的学子的。

这种朴实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孤儿们在面临到残酷的淘汰竞争制度时,爆发出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如饥似渴的吸收着刘彻从两千年后带来的各种基础知识,以求能继续留在内院。

刘彻原本也不想让他们小小年纪就面临残酷的竞争压力,毕竟这多少会对他们照成不小的心理阴影。他甚至担心会培养出一些未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变态。但他实在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缓慢推进社会进步,而且遗孤院可是付出了巨大的投入,总要有点回报的。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饱受苦难的孩子们神经强悍得惊人,实在比后世那些小皇帝小公主要强上不少,整个遗孤院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

赵立已经分派到军事学院一个多月了,也搬进了军事学院里的大通铺。

作为军事学院第一批学员中学得最快,训练最为刻苦的赵立,今日被分派到新建的医学院维持秩序。

在许多学员眼中,这是一份能逃避魔鬼教官训练的美差,还能混上两顿学院食堂专门为先生和教官们开的小灶。但在赵立的眼中,先生的这份特别奖励根本和惩罚差不多,落下一天的课程,就意味着自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请教先生和教官,免得跟不上进度,落到别人的后面。

穿着玄色作战服的赵立和另一名优秀学员周从如门神一般,直挺挺的站在医学院的院门外,试图诠释一个多月来教官严格要求的军姿军容。其他学院的学员从他们身前走过,都会不由得投上羡慕不已的目光。

不得不说,军事学院的学员是整个内院最特殊的存在。

和内院其他学员全部样式一致的本色麻布服饰不同,军事学员身上都是特制的玄色作战服。

太子刘彻以军事学员是预备兵士的身份,变相的避开了汉朝对平民服饰的严苛管制,将后世特种部队的训练服和作战服融合成独特的汉朝版作战服,使之适合骑步两用。

等到医学院的新生们缓缓来迟时,赵立终于明白教官为何要派出近百名军事学院的优秀学员来维持秩序了,医学院的学员竟然有为数不少的女孩子!

汉朝虽然对男女之防并不如后世历朝历代那般重视,但是在已达近万男孩的遗孤院突然出现了数百个小女孩,不得不说是对青春期荷尔蒙的一种强烈刺激。

一时间,大量的人潮涌向了医学院的大门外。

当然,这并不是说内院里的男性学员们想干些什么龌蹉的事情,但好奇心总归是有的,再加上一部分看热闹的心理,不免照成了一些混乱。

此时,军事的优秀学员们就体现出了一个多月军事教育的成果。

在短暂的讶异后,他们就恢复了冷静,有条不紊的维持着现场的秩序。数十个学员将手中的长棍横在胸前,将人潮不断的向外推,以便给院门前留下足够的空间。

大部分的学员都很配合的向后退,毕竟很少人敢得罪这些穿着玄色作战服的煞星。偶尔碰到一两个刺头故意退得慢些,就会有其他军事学员赶过来,一顿爆揍,根本不担心对方会还手。

遗孤院有着很严苛的管理规定,逞凶斗狠更是绝不允许的。一旦发现,轻则打上几杖,重则赶出遗孤院。只有军事学员在执行任务时,能适当使用武力,这也是军事学员们被人敬畏的主要原因。

当然,权利愈大责任就愈大。

军事学员不但要完成日常的学习和训练,还担负责内院内一些简单的巡视和执勤的任务。而且对他们的管制更为严苛,严重违反规定的,最高刑罚就是死刑,压根没有赶出遗孤院的说法。

赵立和周从在军事学员中都是顶尖的人物,不但训练出类拔萃,智商也很高。从来到遗孤院算起三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已经能认不少字了。

故而教官特意安排他们站在医学院门口,根据手中的名册,对照新学员的手牌,让医学院的学院入学。毕竟这种活,让医学院的老先生们来做,就显得太不尊重了。

在遗孤院,先生们的地位是很高的,吃饭有小灶,住宿也有自己的漂亮房子。

赵立在找先生私下求教的时候,曾经到先生家的房子摆放过,各种其所未见的精致物件差点把他吓傻了。后来听耿老爹说,先生们的房子比长安城里最奢华的天上人间都要漂亮。

赵立二人一丝不苟的检查着新学员的手牌,还真遇上几个不怕死的男孩,想混在医学院的新生队伍里,进去看看新鲜。他们的下场很悲惨,不但要被拖走暴揍一顿,还要押送到内院的管理处,至于要接受什么样的处罚,就不是军事学员们关心的了。

这些分到医学院的学员,显然刚通过外院一个月的学习,经过选拔后刚刚进入内院,对内院的一切都很陌生而且颇为好奇。

几个早熟的小女孩更是围在一起,对威风八面的军事学员们指指点点,时不时还会红着小脸捂着嘴偷笑。领队的是遗孤院的一个女先生,年纪倒也不大,据说是太子专门派来监督医学院教学的。女先生对小女孩们倒是很放任,不但没有呵斥她们,反而加入了讨论的行列。

周从看到原本很整齐的队伍又变得有些凌乱,皱了皱眉头,却不敢呵斥。他平日没少被军事学院里的老先生打手板,多少留下些心理阴影。哪怕现在面对的是个年轻的女先生,还是有点惧怕的。

周从用胳膊顶了顶正专心检查手牌的赵立,用眼神示意他去管管。赵立是军事学院里出了名的倔脾气,平日执勤时,对不守军纪的同伴丝毫不留情面。特别是在一次训练中,毫不犹豫的指出教官的疏漏,更是被哈哈大笑的教官冠以“冷面将军”的戏称。

赵立抬头看了看,二话不说,径直走到女先生的跟前,干脆利落的行了个军礼,冷着脸严肃道:“先生,请遵守秩序,否则学生有权向内院刑司检举!”

女先生闻言一愣,她可是太子专门派来的,这遗孤院的总管事见到她都礼让三分,谁知竟然被一个小毛孩子教训了,不由又好气又好笑。

但她自幼侍奉太子,如今也有好几年了,多少懂些这里的规矩。

太子身边的亲侍清楚知晓,他对这遗孤院的内院有多重视,且极为不喜臣属打着他的旗号在外面耀武扬威。

此事本就是她的不对,万一闹将上去,挨廷杖都是轻的。

想到此处,不由轻笑颌首,示意自己明白了,乖乖的站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经过这件事,医学院的新生队伍变得秩序井然,毕竟都看到那个身着黑衣的冷面男孩一句话就把女先生压下去了,谁还敢找不痛快。

赵立面无表情的继续回去检查手牌,丝毫没有理会周从偷偷伸出的大拇指。但他不知道的是,刚刚吃瘪的女先生正满眼笑意的打量着这个有趣的毛头小子,心中盘算着如何好好戏弄他一次。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古人诚不欺我!千万不要得罪女人,尤其聪明的女人。

第一百五十三章 梁国风起第二百二十章 秭归项氏第十二章 虎贲羽林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当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办蒙学第八百零六章 储君大婚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四百五十八章 胶漆娇妻第六百零三章 三国密约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二百二十八章 枭雄殒没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来第八十四章 发行股份第七百一十六章 离京赴滇第一百章 企业划分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六百三十七章 铁道竣工第三百八十八章 两军接战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城大捷第一百五十一章 挣钱差事第七百零六章 考较太子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须多言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两关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贼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获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渐涌第六百一十一章 贵女出府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宫观礼第六百章 非友即敌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筛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条约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六百七十章 来复火枪第四十六章 工业模式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战骤起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凉畜牧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亲第四百八十一章 赵王西巡第八章 宫廷宴会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惊现第七百九十二章 刘兴教妻第八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儿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驾出行第三百三十九章 虽远必诛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葱岭第二章 吴楚之乱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诸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贲兽第二百零五章 调教萝莉第三十一章 特种作战 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二百七十五章 发行邸报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风寒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转型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儿打靶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来第二百四十章 朝鲜作妖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还汉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三百零六章 商贾世家第二章 吴楚之乱第二百八十八章 齐力防灾第五百六十七章 北粟南稻第八百一十九章 进逼龙城第九十三章 无奈秦立 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铁路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国内附第九十八章 酷吏张汤第五百九十九章 经略外夷第一百六十章 慑服中原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五百七十一章 汉使窦蟠第七十七章 暗流汹涌 第五百九十一章 刘乘之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六百一十二章 闹出大事第七百六十四章 开凿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