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东郡油田

三伏未半,皇帝刘彻却已提早摆驾回京,盖因突是得到呈报,东郡郡治濮阳县郊疑似挖掘到了石油。

这无疑是件大事,刘彻虽晓得华夏后世油田大致分布,然限于大汉现有的技术水准,除却上郡高奴县的那些浅层自流井,余者几乎无力开采。

别提甚么石油开采污染环境,也别扯甚么去中东的露天油池舀石油,对急需资源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大汉而言,若境内发现浅层油井不开采,那无异因噎废食,搞不清状况的蠢货。

东郡位于大河下游平原,居中原腹地,若真能开采出大量石油,就能与关中的上郡油田并举,成为支应大汉石油需求的两大支柱。

若东郡油田产量充裕,则大汉至少在十数年内是无需担忧出现石油资源短缺的,足以为石油开采技术的跃升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时间。

刘彻急召尚在南山避暑山庄休歇的少府卿陈煌和江都王刘非返京,连带刚远游归来的国舅田胜也被召入未央宣室殿。

田胜去岁远赴岭南四城游历,之后又从番禺城乘船出海,沿海上商路北上福榕城,温鹿城,琅琊郡,东莱郡,再沿大河溯流而上,足足花去年余光景,虽舟车劳顿,却是收获颇丰,已对岭南及沿海各郡县的情形了然于心。

此番入宫面圣,田胜端是神采奕奕,就想着趁机向皇帝陛下讨些恩旨,好让田氏商团得以更为迅速的展开在沿海郡县的偌大布局。

待入得宣室殿,他才发现陈煌和刘非亦是来了,且瞧着两人大汗淋漓的模样,显是闻得宣召后,在这酷热的三伏天尽速赶来的。

刘彻见得三人来齐,便是将东郡太守呈来的奏章交由他们传阅。

奏章写得颇是简洁,遣词用字没甚么虚华辞藻,皆因两年来朝廷给各郡县仆射长官开了政令讲席,要求奏章及治政公文需杜绝虚言清谈,字句通顺,数据详实即可。

东郡太守今岁也被收拾惨了,数篇策论接连被皇帝陛下打回重写,从正朔大朝会后足足写到四月中旬,这才勉强过关,得以返回治地。

此次呈回奏章,他是真不敢再高谈阔论,简单平实的写了数段话,就将事情讲述清楚了。

在东郡郡治濮阳城的南郊,有大片地势低洼的农田,若引外渠灌溉,又唯恐大河丰水期会导致渠水暴涨,将此地尽数淹没,故当地农人多有掘池蓄水之举。

今夏趁着池中水浅,农人索性放水摸鱼,顺势掘泥清淤,岂料略微深掘后,竟有黑水涌出,脂水腻浮水上,如漆,短短数刻便浮盈全池,恶臭冲天。

农人大骇,以为挖断地脉,引黄泉恶水现世,忙是报官自首。

东郡太守闻讯,自是不敢怠慢,亲领诸贼曹前去察看,取少许引火,脂水可燃,应为上郡太守近年不断拿来向其余郡守炫耀的甚么石油。

东郡太守还曾特意去看过京畿的炼油作坊,更曾想着若自家治地也能掘出此等宝水,那该能收到多少商税?

没瞧见过往苦哈哈的上郡太守,现下腰杆子多硬么?

大汉的税赋制度有些类似后世的双轨税制,朝廷国库征税时,会依相应比例留出部分给当地官府,甚至存在些许府衙小金库的状况。

皇帝刘彻向来觉着水至清则无鱼,只要官员们不贪污渎职,又能大力发展民生,使得百姓日益富足,那适当宽松的公务支出还是要预留给他们的,好歹逢年过节能给官吏们搞些福利甚么的,也算活络当地经济了。

昔年匈奴势大,上郡乃是囤驻重兵的边郡,非但要抵御匈奴犯边,还得支应大量边军所需,上郡的官吏们日日操心劳神,着实没甚么轻省的时日。

现下雍凉与河朔尽数纳入大汉疆域,上郡成了安全无虞的内郡,又有了石油这个大进项,采油井,炼油工坊,沥青工坊,处处皆上缴着高额商税,且又吸引着更多商贾百姓蜂拥而至,使得上郡的商贸愈发繁荣。

故而上郡太守及其治下官吏近些年过得很是滋润,每岁返京述职皆是红光满面,瞧得其余封疆大吏皆艳羡不已。

如今东郡太守就在自家郡治濮阳城的南郊发现石油,欣喜之余自是要遣快马,数千里加急给皇帝陛下呈报奏章。

这是要发啊!

东郡太守倒不在乎甚么赀财,但若东郡日后真能如上郡般百业兴盛,他这仆射长官必是少不得大政绩,加官进爵就在前方不远处了。

陈煌,刘非和田胜更深知石油产业能获取暴利,此时见得这奏章,皆是面色潮红。

“昔年父皇已着廷尉府制定了石油律,汉境油田的所有权和开采权尽数收归国有,却严禁大农府办石油作坊,不得与民争利。”

刘彻瞧着他们的奸商嘴脸,出言警醒道:“帝国石油既由皇室实业,田氏商团和少府,三家共同出赀合办,那东郡油田便由你三人去与大农令东郭咸阳协定立契,朕自当避嫌,免得引来各世家大族不满,也不利帝国石油日后的发展。”

刘彻近年已逐步剔除少府负有的“半国企”性质,争取与大农府乃至朝廷完全脱钩,成为大汉皇帝真正意义的私府。

石油乃是重要的国有资源,大汉油田的所有权是不可能放给私企的,开采权倒可采用授权易换方式,通过特许供油的方式,换取帝国石油等私企为大农府免费开采石油。

油田就摆在那,帝国石油旗下的炼油工坊想用多少,就自行开采多少,但要由御史府和大农府共同派任的石油监进行监察记录,依照大农府制定的油价,足额支付购油之赀。

此等作法虽不算完善妥当,却是当下最合宜的处置方式。

单凭大汉朝廷的国库岁入,是无法支应各式工业齐头并进的,必须依靠更多的民间力量。

譬如油田开采,日后非但是帝国石油,朝廷或许还要扶持更多的私人油企,以便与帝国石油形成良性竞争机制,相信各世家大族也是很有兴趣的。

只是现下其余世家大族尚缺乏炼油和制取沥青的工艺和经验,建立的相关工坊更难达到刘彻制定的环保标准。

尤是东郡此次发现的浅层油井离大河不过二百余里,开采时若不小心些,怕是会污染水源,便连浅层地下水都要考虑进来的。

濮阳城乃东郡郡治,是人口密集的大城,百姓富得流油是好事,但若家家的水井里咕咚咕咚往外冒石油,那可就太惨了。

东郡油田暂时还得交由经验丰富的帝国石油进行先期开采,上郡油田倒是可以让各大世家进来试试水,好歹能积累些经验。

大汉的石油产业若尽数被帝国石油垄断,长此以往可不是甚么好事。

汉七十年,七月十四。

三伏休朝结束的次日,大汉皇帝当殿向群臣明言,东郡掘出石油,已命大农府与帝国石油协商开采之事。

朝臣们皆是欢欣雀跃,随着炼油工艺的不断改进,帝国石油的诸多工坊非但能从原油中获取沥青及甘油,更已能分离出灯油和火油等多种民间日用油品。

旁的不说,光是入冬后用以点柴取暖的火油,每岁就能为帝国石油赚取万金巨赀。

皇室实业在帝国石油中有两成份子,而大汉权贵们能皇室实业获取巨额红利,自是对此事喜闻乐见。

然皇帝陛下又是颁下圣谕,提出更令他们兴奋欲狂之事。

帝国石油因将大举投入东郡油田的开采,并在东郡广设石油工坊,故上郡油田日后的油业发展需引入更多民间商家。

少府会主导此事,为有意从事油业的商家提供有偿的技术转让乃至工艺指导。

刘彻唯恐群臣听不懂这些新名词,特意宣少府卿陈煌上殿,让他负责向朝臣们仔细讲述上郡油田的“招商方案”。

担保金,监督机制,惩处条陈……

如此种种,陈煌足足讲了近两个时辰,群臣们却没有半分不耐之色,皆是认真聆听,中间还不时出言发问,生恐理解岔了。

待得陈煌讲述完毕,群臣皆是眼神大亮。

皇帝陛下果是散财童子,此等独门生意都舍得分润出来,不吃独食,着实太豪爽了。

此等让利于“民”的大善举,自是没有朝臣反对的,诸御史也不好拿甚么商贾贱业说事,着实不宜在此处给两眼放光的满殿群臣添堵,毕竟此举符合不与民争利的国策,且没坏了甚么祖制规矩。

下得漫长的早朝,群臣们仍是议论纷纷,回到中央官署也是心不在焉的。

待得暮鼓响起,大臣们皆是急急离署出宫,多有相邀过府商谈者。

七月中下旬,诸多关中世家分别联手,由府内心腹家老出面,成立数家新商户,与少府签订所谓的技术转让契约,并上缴为防泄密而设置的大笔担保金后,纷纷在上郡兴建油业相关的工坊。

与此同时,帝国石油经过仔细探勘和初步规划,也已着手试采东郡的新油井,并广征中原各世家协从兴建各类工坊,使得他们也能从中获利,顺带积累相关经验。

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钱 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业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师整军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贲兽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虚置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一百三十六章 丧钟敲响第六百九十二章 与汝还家第七百零六章 考较太子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当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两关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编码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八十六章 西北状况第二百四十九章 为人媒妁第一百零二章 东市巧遇 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车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九章 创立太学第二百四十二章 谋取王位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三百六十五章 离京出狩第三百三十四章 铿锵玫瑰第七十七章 暗流汹涌 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时节第二百零五章 调教萝莉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七百零六章 考较太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过后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儿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敌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税新法第二百六十三章 锑矿之用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议政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三百四十章 经济作物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议政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五百九十四章 终有回报第八十四章 发行股份第三百三十四章 铿锵玫瑰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来婆家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战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二百二十六章 群臣哗然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军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三百六十一章 脱岗培训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证确凿第三百七十九章 两军伐谋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四百一十章 长秋医学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团入城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车轮船第五百二十七章 对外贸易第三百五十三章 议定发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群臣哗然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乌桓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换血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兴第三百一十一章 长安械斗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三十七章 遗孤内院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训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安四月第七百一十四章 为子作揖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访第六百三十七章 铁道竣工第九章 创立太学第三章 册立太子第七百章 注辇岁赠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临朝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扩张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四百五十章 公孙裂变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儿打靶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