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厂房落成

凭着穿越众的优势,刘彻将整个硫酸制作流程全部系统化了,工匠只需控制最前端的反应釜和最后端的收集罐。

为了避免爆炸或因气体泄漏发生太大危险,刘彻将反应釜设计成小型“由”字釜,釜顶是可以关闭的进料口。

工匠从进料口倒入胆矾粉料,旋紧螺丝状的釜盖后,就可以在釜底进行加热了。虽然釜盖并不能达到完全密封的效果,但是由于三氧化硫气体比水蒸气重,会先从靠近釜底的出气阀排出,所以倒也不需要太担心会出进料口大量泄漏。

刘彻又将单个反应釜的体积限制在水缸大小,即使泄漏也死不了人,但职业伤害是肯定避免不了的,刘彻颇为无奈的如是想。

现在去考虑这些还太早了,刘彻不是圣人,当初欧洲的工业革命死了多少人,哪怕刘彻再牛,也不能违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只能提升工匠的薪俸和福利,当做高危职业的补贴,另外吩咐他们要经常换岗,不能长时间呆在厂房内。

整整十个蹭光发亮的反应釜排成一排,让刘彻觉得有了几分后世地下三流化工厂的样子。

三氧化硫气体从反应釜的出气阀出来后,会进入冷凝陶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金属冷凝管道,刘彻设计的冷凝管是“L”型陶质管,每段管内都塞进了铜质散热片,不但利于导热,还能有效减缓气体流速。两个冷凝管之间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对接,形成了连续的“几”字形弯曲冷凝管道。

连接后长达数丈的陶制冷凝管道,需要经过铺设了瓷砖的冷却水池,方才连接到冷却池对面的收集阀门。冷却水池与室外的宽阔水渠相通,以保证水温能及时调节。池边甚至准备了硝石,必要时,可以强制降温。

收集阀门的另一端,连接着数十个半人高密封陶罐上的进气口,陶罐上端安装了入水阀门,下端则是出水阀门。显然是用来溶解经过冷却和减速后的三氧化硫气流,制取硫酸的收集罐。

十个反应釜和数十个收集罐,都自带阀门,能独立运作,这就保证了不管是往单个反应釜换料还是从单个收集罐取硫酸时,整个系统都能依靠其他设备继续维持运作。尽可能多的提升生产效率,是工业生产模式的明显表征。

当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化工硕士,刘彻还必须解决废料问题。肆意倾倒化工废料,显然不在未来帝国皇帝的选项内,变废为宝才是最佳选项。

反应釜中的胆矾分解完后,工匠会从进料口往釜内注水,同时打开釜底的废料阀门,大量带着粉料的废水通过排水管流入废液渠。废液渠中安排了数层起着过滤作用的竹筛,将废液中的氧化铜过滤出来。

氧化铜可是好东东,能用于有色玻璃、陶瓷釉彩的着色剂。每年少府的陶窑瓷窑都要消耗大量的氧化铜,如今倒是提他们省下了大笔的开销,刘彻觉得自己真是个大汉版的活**。

而剩下的废液将流入几个各自独立的析出池,数块巨大的铁板从池边延伸到池子深处。这是刘彻参考后世的“热得快”设计出来的,通过烘烤铁片,达到加热池中废液的目的。

由于废液的成分大部分是硫酸铜溶液,可以在注满后封闭的析出池内,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把硫酸铜溶液加热,一直加热到蓝色晶体比较多出现时,就停止加热,然后等待剩余的水被蒸发干,就可以得到硫酸铜晶体,回收使用。

当刘彻用特制的玻璃杯从收集罐中采集到油状的溶液时,紧紧的攥着拳头,激动不已。成了!就这么个小小的厂房,作为工业生产模式的示范版,为刘彻提供了工业发展的思路。单纯的抛出各种跨时代科技是不够的,必须传递科学的思维和先进的生产理念。

科学思维的传递,在田胜的私学和遗孤院的内院中,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而先进的生产理念,就需要跟随着新技术的传播,慢慢普及,刘彻觉得自己仍然任重道远。

无论如何,拥有了硫酸的刘彻,终于推开了大汉化工的大门。

平抑下激动的心情,他吩咐太子詹事安排专人负责硫酸的制取和保存,必须严格按照他预先定下的章程,一丝不苟的执行。随后,又安排了几个侍卫把守此处,不许闲杂人等入内。

毕竟硫酸不是一般的玩意,特别是浓硫酸,可不好让人碰。

第七百四十八章 见见族嫂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达云中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六百章 非友即敌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议政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贵女第十三章 骑兵利器 第三百五十三章 议定发兵第五百零二章 增设预学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钱庄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训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国来朝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三百五十七章 刘舍辞官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岁三伏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请罪第五百七十章 佛国寻衅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七百四十八章 见见族嫂第四十七章 厂房落成第四百三十章 惊闻卫青第八百二十八章 长安会谈第四百二十一章 诸将迁调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势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军第六百三十八章 国之重器第七百三十八章 汉已八旬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势第四百七十八章 对马清倭第一百三十章 举国欢腾第七十四章 工业血液 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一百六十四章 筑路立法第五百七十一章 汉使窦蟠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胶第一百五十章 丰年秋收第六十二章 蹛林云中 第四百七十六章 惊见罂粟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布阵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六百六十七章 汉学当立第二百五十一章 监察体制第五百六十七章 北粟南稻第四十章 王府缉凶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业发展第五十八章 皇家马场 第六百六十章 贵女求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群臣哗然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一百零二章 东市巧遇 第一百九十八章 贵女登门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庄第二百九十八章 无心插柳第五百三十九章 长安坊市第三百七十二章 鲁图图鲁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霉药膏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宫观礼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战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渐涌第三百章 采菊东篱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一百七十章 齐王献国第四百五十二章 刘沐封王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节将近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将领命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钓 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动 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四百七十六章 惊见罂粟第五百八十五章 细君翁主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杀人第七十二章 艾格连锁 第三百二十三章 难得糊涂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动 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四百二十一章 诸将迁调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三百八十章 城头失守第二百七十六章 阳春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