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惊见罂粟

(特别申明:本章内容资料不好查,查到也不好写,大家若要订阅,别较真,别抬杠,也请勿有过激评论,免得本书再被封禁,敝人感恩拜谢。)

阳春三月,正是百花争艳的好时节。

皇帝刘彻忙里偷闲,寻了个休沐日与妻儿到御苑观鸟赏花,虽说御苑就在未央宫内,然离椒房殿也不算近,宫城可不似寻常官家府邸,走走就到的。

况且刘彻向来不喜乘坐辇舆,就算去太寿宫和长乐宫向长辈问安,多也是从连通宫城的廊道步行,久而久之,便连皇后阿娇和皇子刘沐也都不太乘辇了,只不过阿娇反是屡次在宫城纵马疾驰,可没少被诸御史劾举。

刘彻倒也没怎的责备她,秦汉宫阙向来讲究宏伟大气,不似明清宫城般紧凑逼仄,光三座大宫就占去长安城超过半数的建地,着实太过空旷,凭着阿娇的骑术,撞不着甚么人的,至于那些繁琐宫规,就别太计较了。

太皇太后薨逝后,太上皇刘启待得居丧期满,便是从太寿宫迁到了长乐宫,盖因长乐宫和未央宫皆建于高高隆起的龙首塬上,比周边地势都高,本就寓意天家尊严。

昔年刘启禅位给刘彻,若非未央宫内有中央官署,是为天子治政之宫,刘启可真不愿兴建地势较低的太寿宫,并迁居进去,老子住得比儿子低,这像话么?

如今太皇太后辞世,就算太上皇刘启自身不欲迁居,御史府和宗正府也绝对会劝谏其迁入长乐宫的。

依照太皇太后遗诏,长信宫包括长信詹事府的所有珍宝财货皆分给了馆陶公主,皇后和南宫公主,太上皇刘启携后妃迁入后,长乐宫和太寿宫的宫藏和宫人皆来了个大调换。

服侍太皇太后多年的长信府宦官和内宰皆凭自愿,意欲出宫的则赏赐丰厚赀财,意欲留在宫里的,则转去打理太寿宫了。约莫有半数的宫人选择留下,刚好够维持太寿宫人手,毕竟太寿宫暂时没了用途,必要封些宫室,无需太多人手打理。

与之同时,太寿宫与长乐宫和未央宫连通的廊道亦暂时封禁,若无太上皇和皇帝的手谕,应是无人再能由此通行了。

禅位数年来,太上皇刘启在太寿宫的林苑种了不少珍奇花卉,迁宫后有些舍不得,就吩咐御苑的花匠将之移栽到长乐宫,只是长乐宫的林苑本也栽种有百花,地方有些不够摆,若勉强挤着种,反倒显得俗气,失之雅致。

故而刘启索性将部分花卉赐给自家那皇帝儿子,嗯……其实就是看上了未央宫的御苑够大,为他那些宝贝花卉找个移栽好地方,也不必担心宫人不用心照看。

在位时狠辣阴戾的刘启,禅位后竟同后世华夏诸多退休老干部般,痴迷于种花养鸟,只不过他地位足够高,赀财足够丰厚,摆弄的花鸟皆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不说种那梅竹兰菊,光是鹞鹰就养了三十余只,刘彻每每瞧见自家老爹喂鹰就跟喂鸽子似的,眼皮就得抽搐老半天。

刘彻此番到未央御苑赏花,除却是想陪傻婆娘和傻儿子游玩,也是想看看自家林苑被太上皇老爹折腾成甚么模样了。

说实话,刘彻除了幽兰和翠竹,也就喜欢藤蔓类植物,对姹紫嫣红的花卉着实是没兴趣,真怕那御苑被弄得花团锦簇的。

期望是美好的,现实却往往很骨感。

到得御苑,放眼望去尽是百花斗艳,空气中混着各种不同花香,熏得嗅觉颇是敏锐的刘彻险些打了踉跄。

阿娇和小刘沐倒是欢实,不断笑闹着。

阿娇最喜欢瑰丽灼目的色调,便连猎装也多为鲜红色的,倒是符合她的脾性,在以黑灰等暗色调为主的大汉宫城内,见着这满苑春色,自是欢喜得紧。

小刘沐却不是爱花之人,之所以欢腾雀跃,反是因又得着“辣手摧花”的机会。

别瞧他年岁小,好歹自幼与太上皇祖父亲近,已能分出不少花卉的种类,也晓得宫城里的花卉不似南山河谷里的野菊,可随他糟践,故平日他若手痒,多只能找簇翠竹,用那大宝剑去劈竹子。

竹子太硬,大宝剑又是无锋木剑,就算劈到他虎口红肿,也没甚么效果,哪来的乐趣?

唯有到得御苑,只需避开那些专门栽种着珍奇花卉的园圃,旁的花花草草足以让皇子殿下斩个痛快,看那落英纷纷,着实有不小的成就感。

刘彻瞧着自家疯狂挥舞着大宝剑的傻儿子,觉着这小屁孩浑身的暴力因子,也不晓得是遗传了谁。待得回头瞧见自家呵呵傻乐的婆娘,又看到脸色如屎尿裤裆般惶恐的花匠,刘彻就知晓了答案。

阿娇的爱花和太上皇的爱花是完全不同的,阿娇见得喜欢的花卉,不惯三七二十一就往下掐,大把大把的抓在手里。

旁边的花匠本在为皇后讲解各式花卉,原以为是个能得赏赐的好差事,万万没料到皇后会去掐下那些珍奇花卉,这花匠乃宫里老宦官,为太上皇打理了好些年花卉,是太上皇特意遣来照看他的诸多“小宝贝”的。

现下皇后掐了这么些太上皇的“小宝贝”,若教太上皇晓得,皇后摆出小儿女的姿态撒撒娇就糊弄过去了,遭罪的可不是他这小小宦官么?

花匠在服侍太上皇多年,对天家之事了解颇深,晓得皇后脾性是说不通的,倒是皇帝陛下向来对宫人和颜悦色,鲜少随意打骂,故而他便扭脸望向皇帝刘彻,意欲恳求陛下劝劝皇后。

岂料他刚是扭脸,便瞧见皇帝陛下满脸震惊之色,狭长凤眸中更是泛着凛冽寒光。

“此花从何而来?”

刘彻迈步近前,从阿娇手中的花束中硬是抽出株殷红的花卉,冲着神情惊恐的花匠问道。

花匠吓得两腿发软,打颤的嘴唇尚未挤出话来,便闻得皇后的抱怨声。

“陛下若喜欢这花,跟臣妾说便是了,抢个甚?”

阿娇捂着手掌,嘶嘶倒吸着凉气,语调中虽蕴着几分撒娇,却也难掩些许不悦。

她原本抓在手里的花卉散落一地,盖因刘彻抢去那花开得大,且花茎粗长,他将此花抽去时又过于急切,连带将旁的花卉也外带,阿娇猝不及防下,没来得松手,手掌虽未被划破,却也磨得生疼。

“是朕过于急切,你先忍着些,待会再说。”

刘彻虽也有些愧疚心疼,却也没如过往般哄着她,只因他现下心绪急转,暂且无暇去管她。

此花非比寻常,乃是罂粟,是罂粟啊!

上辈子他做过国际佣兵,自然见过罂粟,不会认错的,罂粟花虽因品种多样而色彩纷呈,然共同的特定就是花色艳丽,就算是白色的花朵也分外耀眼夺目。

古埃及人将罂粟视为神花,欧洲人则以之为妖花,在此花美丽的外表下,蕴着多少罪恶,称为恶之花也不为过啊。

诚然,世间万物皆有好坏两面,却看执之在手之人是善是恶,又如何去使用。

罂粟可用来熬制鸦片乃至提炼出成瘾性更大的毐品,但也可用来制作麻醉剂和止痛药,野史传闻东汉某年的神医华佗就曾以罂粟汁制成麻醉汤药,为病患疗伤,尤其是治痢疾的特效药,对痢疾横行的古代是有极大效用的。

刘彻抓着这株罂粟,就如同拿着个潘多拉魔盒,打开或不打开,这是个大问题。

依照资料记载,罂粟原产地为西亚,先传到北非和南欧,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人就已将罂粟汁制成普遍饮料,并因其致幻坐拥,将之称为“忘忧药”,公元前二世纪,古希腊名医就已用罂粟制作出多种药品,用来医治癫痫,中风乃至麻风病等诸多病症。

西汉时,此等罂粟成药就已传入华夏,然真正的罂粟植株,约莫到东汉末年才在华夏留下种植的记载相关。

华夏用罂粟制作的鸦片的记载,是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所写:“阿芙蓉(即鸦片)前代罕闻,近方有用者。云是罂粟花之津液也。罂粟结青苞时,午后以大针刺其外面青皮,勿损里面硬皮,或三五处,次晨津出,以竹刀刮,收入瓷器,阴干用之。”

由此可见,在明朝之前,华夏百姓尚未真正接触乃至吸食鸦片,直到十六世纪,荷兰人通过台岛把北美印第安人的烟斗连同烟叶传入华夏,华夏才出现了大量鸦片吸食者。

鸦片,羸弱了清末国人身心;鸦片战争,敲碎了华夏民族的脊梁!

想到华夏百余年的耻辱,想到“东亚病夫”的名头,刘彻岂能不恨?

刘彻虽理智到冷血,却也是个偏激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此仇不报,枉为人!

他拽紧手里的罂粟植株,正欲再度追问来源,却见得那花匠两眼翻白,竟是活活吓晕过去了。

刘彻讶异的瞧着昏厥倒地的老花匠,又扭脸去瞧眼神怯懦的傻婆娘,不禁揉了揉自个的脸,无奈苦笑道:“朕适才神情果真骇人?”

阿娇难得的畏缩,战战兢兢的点了点头,轻声道:“臣妾可从未见过陛下这般模样,仿似要吃人似的。”

刘彻见得她那可怜兮兮的小模样,忍不住挤着眉眼调笑道:“待得入夜安寝,且看朕如何将你生吞活剥。”

“陛下又说浑话!”

阿娇瞧着刘彻恢复了往日那惫懒无赖的神情,欢喜之余又是羞怯,恼得啐了啐,却是不觉着手疼了,近前拽着他的袍袖直晃,俏脸染了层薄薄红晕,端是秀色可餐。

刘彻叹息道:“诶,你就似这罂粟花,艳丽,有毒,戒不掉!”

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五百六十一章 驰道路轨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战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三十章 长安望雪 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军制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第六百一十一章 贵女出府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五百二十八章 册立储君第三百八十三章 帐內定计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五十五章 草原马贼 第六百九十二章 与汝还家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应对第二百三十三章 师徒相见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准备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动 第三十五章 大难不死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诸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过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广致仕第六十五章 雁门行商 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七百六十四章 开凿运河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赠娇妻第三百五十四章 亲王选妃第三百三十二章 宫寒之症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第一百三十八章 协从理政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训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闯禁区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灭佛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准府司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一百三十一章 谋划丝路 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三百五十四章 亲王选妃第三十二章 王婶还乡 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为倭第二百一十六章 贺兰在望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业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第四百五十八章 胶漆娇妻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罴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壮大汉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节将近第四百九十八章 张骞出使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编码第五百零四章 伴读入宫第四百三十五章 鲜卑南迁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骑出路第三百章 采菊东篱第七百一十三章 诸事妥当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八百三十六章 离京赴任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团 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处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为帝第三百七十二章 鲁图图鲁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五百六十二章 筑路实践第三百三十四章 铿锵玫瑰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五百九十四章 终有回报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四十七章 厂房落成第一百七十章 齐王献国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怂恿第二十章 造纸办学 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围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胶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号传输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导舆论第五百二十七章 对外贸易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五百二十七章 对外贸易第三百二十二章 铸钢为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