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

今岁三伏,皇子刘沐未再跟随帝后前往南山河谷避暑,而是与四位伴读留在长安,与黄埔军学的学子一道,进行暑训。

非但是皇子殿下,刘氏王侯子嗣近年已形成惯例,年满八岁,又未及束发之年的男孩皆得参加暑期军训。

刘彻虽不欲采取残酷的斯巴达式教育,将男童丢到冰天雪地任其挣扎求生,得以优胜劣汰,但男孩本就该多吃苦,天家子弟既不宜穷养,那就该在其它方面更为严格要求,尤是铁血尚武的汉魂,不能丢!

刘沐的伴读虽仍是四位,却是换了个人,李陵已满虚年十五,前些日子行过束发礼,便是正式入黄埔军学就读,除却休沐日入宫陪皇子殿下修习武课,旁的日子便与同窗常宿军舍,不得外出。

新换的伴读出身卑微,宗亲长辈和群臣得知皇帝陛下挑选此人为皇子伴读时,皆是大为意外,毕竟他们不晓得,这个虚年九岁的小家伙,在后世史籍记载中有着何等威名。

封狼居胥,破胡虏;功冠三军,冠军候!

霍去病!

霍去病本是河东平阳侯府的奴生子,现下却已脱去了奴籍,成为正经百八的世家子弟。

这自是大汉皇帝暗中的安排,朝廷颁布京居令后,各地王侯迁居长安,河东彘县霍氏亦举族迁来帝都,霍氏家主霍渠虽只是区区关内候,却在彘县有封邑,故也在京居令的限定之列。

霍氏为大汉没立甚么大功,没得封列候,却为何会有封邑?

此事得从彘县的历史沿革说起,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其弟叔处于霍,称为霍国,因境内有彘水,故又名彘。春秋时期,晋献公率军灭霍,霍地由此归晋,称为霍邑。秦统一全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霍邑属河东郡。

换句话说,彘县霍氏实与周天子系出同源,大汉取秦而代之,不会对秦朝宗室有甚么优待,但出于某种考量,对大周帝裔还是挺尊重的,至少表面如此,故而高祖刘邦虽将霍邑改为彘县,但还是给霍氏封了个可世袭的关内候,且赐下处不大不小的食邑。

霍氏传承千余载,子子孙孙也算枝繁叶茂,霍去病的生父霍仲孺若将族谱往上翻个十余代,约莫是能和现下的霍氏本家搭上关系的,就是八竿子能打着的那种远亲。

平阳县与彘县同属河东郡,且是紧挨着的,约莫都在后世山西临汾周边,故霍仲孺跑到平阳县做了个刀笔小吏,后不知怎的与平阳侯府的女奴卫少儿瞧对眼了,两人便是暗中私通。

卫少儿千方百计瞒着主家,偷偷生下霍去病,便想着“母凭子贵”,非要霍仲孺为她赎身,迎娶过门。霍仲孺虽是小小县吏,然祖辈却是阔过的,何况若娶了女奴,未免坏了官声,若认下霍去病这儿子,更是会爆出私通之事,教平阳侯晓得还能饶了他?

总之此事不认,霍仲孺虽是出赀替卫少儿赎买了奴契,却没收她过门,便连侍妾的名分都不肯给,故而霍去病也是背着私生子的身份活了好些年。

霍去病自幼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想尽法子,央着邻里叔伯教他骑马、射箭、击刺等各种武艺。

大汉铁血尚武,男子又都要服两年兵役,故老百姓多是能耍几招,闲暇时教教邻家小屁孩自是不难。

于是乎,霍去病在暗卫的默默监控下,渐渐成长起来,到得去岁虚年八岁,又入了官办蒙学,并迅速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

皇帝刘彻本想再等些年,让霍去病再磨练磨练,然恰好李陵年满十五,要入黄埔军学了,自家傻儿子少了个伴读。

更为重要的是,宣曲骑营奉诏返京囤驻,宣曲左监卫青因功升迁,取掉了“暂代”的帽子,正式升任宣曲校尉。

做为精锐骑营的执掌仆射,卫青已算是高阶将领了,约莫等同后世华夏的野战军司令,虽其功尚不足封侯,但也封了第十八级大庶长的上爵,且获赐少许皇室实业的份子。

卫青得为上爵,自要荫蔽家人,不可能再让父母和兄弟姊妹为他人奴仆的,故便是为他们赎买奴契,尽数迎入自个在北阙甲第的新府邸。

平阳侯等握有卫青家人奴契的权贵,非但没刻意刁难,反倒是主动将人好生送来,免得得罪这位正如东升旭日的军中将领。

监控霍去病的暗卫得知此事,忙是向皇帝陛下奏报。

皇帝刘彻自不希望霍去病和卫青走得太近,多年来,暗卫更是想尽法子离间霍去病与卫氏的关系,使得这小屁孩对卫氏诸人压根亲近不起来。

现下得到暗卫奏报,刘彻不欲让霍去病被接入卫府,故而吩咐郎中令齐山去寻彘县霍氏的家主霍渠,好生处理此事。

齐山是何等身份,自不会亲自登门拜访霍渠,而是发了帖子,让他过府相叙。

霍渠虽刚迁居长安年余,却也晓得郎中令齐山统辖暗卫和内卫,尤是那暗卫,王侯权贵提起来皆是头皮发麻。

接到齐山的帖子,霍渠可没觉着受宠若惊,而是两股战战,险些吓尿了,过往被暗卫请去“喝茶”的权贵,大多都是再也回不来了。

现下自个要被暗卫的头头请去喝茶,那焉能保住老命?

霍渠虽是畏惧不已,却也不敢不去啊,去或许是九死一生,不去可就真是十死无生了。

霍渠抱着上刑场的心情进入齐府,拜见过齐山后,却得了个让他既惊疑更惊喜的大消息。

齐山告知霍渠,他颇是看好一个霍氏男童的心性资质,想倾力培养他,然此子出身卑微,使得他未免有些顾虑。

齐山见得霍渠目瞪口呆的神情,又是肃容道:“此子日后必成大器,若你能给他个好名分,本官或可将他收为义子,并向陛下举荐,让他得为皇子伴读。”

霍渠闻言,仿似耳边炸响惊雷,嗡嗡作响。

郎中令义子,皇子伴读!

不管那娃娃是否真是才智过人,但只要得了郎中令乃至天家青睐,前途自是不可限量。

天家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齐山见他那呆愣的模样,也不欲再废话,让下人送客,好不容易得了休沐日,他还与佳人有约呢。

没错,齐山现下正和卫府小姐打得火热,也就是太学祭酒卫绾的嫡亲孙女,先前随祖母去椒房殿赴宫宴那对双胞胎中的阿姊卫敷荣。

这对双胞姊妹虽是容貌相同,然脾性却是天差地别,阿姊卫敷荣沉稳内敛,妹妹卫敷华却是爽朗直率。

齐山的脾性和身份,注定他是不会选择卫敷华的,倒是卫敷荣宜为贤妻,少和旁的世家宗妇交际,懂得谨言慎行,才能做好郎中令府上的夫人。

卫敷荣对齐山亦是心仪,齐山不但官居高位,且心思通透,喜好读书,脾性亦不似寻常武将般莽撞粗鲁,最难得的是相貌清隽,气质儒雅,全然不似权贵们口中那个执掌暗卫的阴鹜权臣。

这条件没得挑,虽是岁数稍大了些,但这压根算不得甚么,年近而立的齐山可比长安城里四处晃荡的那些纨绔二世祖好太多了。

别说卫敷荣,就是其妹卫敷华对齐山都是仰慕不已,战功赫赫的羽林英杰,风度翩翩的儒雅智将,怀春少女谁能不动心?

然齐山是个正派人,不想弄出甚么双娇入怀之事,且着实接受不了卫敷华的跳脱性子,故对这未来的“小姨子”多是退避三舍。

前些天得知卫敷华已陪着卫绾夫妇去了南山避暑山庄,卫敷荣则暂时留在长安,齐山便是提前相约,邀她今日一道出游。

大汉民风开放,未婚男女虽不宜私下幽会,但若多人同游,且无肌肤之亲,长辈们还是挺看得开。

齐山虽鲜少与权贵交际,但好歹出身羽林卫,在昔日袍泽中还是有不少好友的,想多邀些人,找个适宜的由头相聚出游有甚么难的?

皇帝陛下闻之此事,还特意让齐山携美入宫,到未央沧池游玩,甚至让宫人今日替他“清场”,还特意调拨了艘画舫游船供他使用,谁还敢在背后嚼舌根?

奉旨泡妞,奉旨泡妞啊!

不得不说,皇帝刘彻着实称得上体恤下属的好领导。

嗯……扯远了,言归正传。

霍渠魂不守舍的出得齐府,坐上车驾,待得回到自家侯府方才醒过神来。

他忙是遣人去打听那个叫霍去病的孩童,郎中令适才也只略微提到了此子的出身,并未多作详谈。

平阳侯府也在北阙甲第,此事要从下人处探听不难的,霍渠不多时便得了家老的回报。

“我霍氏竟有这等不顾父子亲情的不肖之人?”

霍渠听罢回报,脊背直冒冷汗,不禁怒喝出身,骂得自是霍去病的生父霍仲孺,若这头蠢驴在他眼前,只怕会被活活踹死。

说实话,霍仲孺的作法实属寻常,对世家分支子弟而言更算得上明智之举,然错就错在那霍去病得了郎中令看重,且似要倾力栽培,若让此子对霍氏心怀怨忿,待他日后飞黄腾达,霍氏如何自处?

“赶紧遣人回河东,将霍仲孺给老夫绑来,让他尝尝祖宗家法!”

霍渠急声喝令着,却又随即叫住那家老,吩咐道:“将族老们都唤来,老夫要让他们去河东接回那苦命的娃娃,且让人先扫洒祠堂,召集嫡系子嗣,老夫要让那娃娃认祖归宗!”

家老听愣了,心道家主莫不是魔怔,难不成是先前在郎中令府上被吓疯了?

“愣着作甚?快去!”

霍渠见得家老的神情,怒气更盛三分,此事半点耽搁不得,若是教卫氏知晓,只怕要动手抢人,可不能便宜了卫青那小子!

半月后,霍去病得以风光进门,在霍氏祠堂认祖归宗,甚至直接过继到霍渠膝下,成为辈分极高的嫡裔子弟。

旁的霍氏族人多是心怀不满,觉着家主真是老糊涂了,然待得数日后,郎中令齐山将霍去病收为义子,且将他直接举荐为皇子伴读,霍氏族人这才暗赞家主英明,着实太英明了!

凭着霍去病现下的身份,再放眼其光明前景,霍氏嫡系子弟别说要叫他伯父叔父,就算天天叫小祖宗也行啊!

世人就是这般现实,不是么?

第四百四十五章 长安学区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帐暖第五百二十八章 册立储君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业发展第四百六十二章 单车问世第七百章 注辇岁赠第六百七十二章 骑军借道第四百二十四章 丝丝春愁第八百三十六章 离京赴任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势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术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调控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导舆论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娇妻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设兵团第七百四十章 购奴门路第四百章 隆冬腊月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酱血案第五百一十七章 汉为刀俎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气象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五百二十三章 举步登楼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七百三十二章 张笃遇袭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为拘束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爱无言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缠绵第五百二十五章 贼子就擒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难为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卫赶至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区第八百二十八章 长安会谈第七章 太子废立第四百三十五章 鲜卑南迁第八百零八章 新妇难为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议始开第七百九十章 诸般应对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亲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赠娇妻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发电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十章 天上人间第二百八十八章 齐力防灾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设兵团第五百八十一章 赢家为谁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师母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七百七十五章 寻获玉米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爱无言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诱第二百六十章 侵扰朝鲜第六百四十六章 亲王召见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当第七百六十七章 罗马兵变第四十五章 刘荣归国 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复国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骄女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泽重见第八百一十章 天罗地网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为拘束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儿第八十四章 发行股份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议政第四百八十五章 齐山婚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乌桓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儿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三百三十章 商讨出兵第八百三十六章 离京赴任第七百六十四章 开凿运河第一百二十章 两军对垒 第十一章 父子摊牌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气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兴第二百零一章 简单粗暴第九十二章 帝国物流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五百一十七章 汉为刀俎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五百六十三章 冲撞体制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气象第七百二十八章 归化名额第五百四十三章 吕宋淘金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节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设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