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赌赛

大汉立朝后,选在龙首塬陆续兴建了长乐宫和未央宫,其后在龙首塬以北的渭水南畔增建官邸和民宅,惠帝即位后才紧挨着渭水修筑北城垣,因地形限制,长安城的北城墙不太规整,约莫可视为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斜线。

正因如此,长安城的西半侧较窄,最南端是未央宫,下得龙首塬则是北阙甲第,北阙甲第再往北则是东市和西市。

早年间,两大坊市和西侧北城墙间还建有不少民居,然因皇亲苑的兴建,再划设了长安商区和长安学区,加之各地王侯迁居入京,北阙甲第数度往北扩建,两大坊市也顺势北迁扩建。

北面原有的民宅皆是拆掉了,坊市建于紧挨着北城墙和西城墙的西北阙,如此既能为北阙甲第预留出更多的扩建空间,亦方便商贾百姓将货物从城外运入坊市,更便于中尉府的吏卒维持治安及城内的卫生环境。

无论是从西面的雍门还是北面的横门入城,皆可直抵坊市,无须经过居民区,远离南阙的宫城,大大减少了京卫稍嫌扰民的诸多盘查。

太上皇刘启禅位之初,太皇太后窦氏尚未崩殂,故紧挨着长乐宫的北墙修筑了太寿宫,即现今的承乾宫,故承乾宫与北阙甲第分居章台道的东西两侧。

长安的东北阙就是庶民聚居的北阙闾里,距离承乾宫的北宫墙不算远,京卫东营就囤驻在此,任何人未经宣召,皆不得随意靠近宫城,更遑论在附近瞎晃悠。

现今的长安城内堪称寸土寸金,偌大的地界空着不用未免可惜,故在数年前,皇帝刘彻想着要办蹴鞠联赛时,顺势让皇室实业在承乾宫和北阙闾里间修筑了一座环形大球场,连带北阙甲第内已落成多年的皇家马场等大型休闲场所亦迁去重建。

数年下来,环形球场周边已成为长安居民最好的休闲场所,无论是庶民百姓还是世家权贵,在这娱乐生活极度匮乏的年月,茶余饭后或休沐日有这么个好去处,皆是欢喜的。

人群汇聚之所,自是要考虑治安和秩序,故皇帝刘彻接受了中尉府的谏言,依照坊市的半封闭形制,以墙围之,使前来休闲之人须得经由各处坊门进入,既便于发生事端时封禁盘查,亦有利于实施宵禁等管制。

若是如后世那些开发式的广场,遇事时要进行交通管制,甚或要尽速擒拿贼人,着实太难。

饶是建立了坊墙,设了坊门,也不妨碍皇帝刘彻将此地称为广场,因位于长安东阙,故也不必费心命名,直接依循北阙甲第和北阙闾里的命名习惯,称作东阙广场。

年节将近,今日又逢休沐日,北阙闾里的不少百姓得闲,去坊市购置了些日常所需和要置办的年货,便是纷纷到东阙广场游玩嬉戏,顺带晒晒冬日的暖阳。

太子刘沐等人在东市用过早膳,也想着到东阙广场,倒不是要寻处好地方傻傻着坐着晒太阳,宫里园囿众多,亭台楼阁更是数不胜数,哪用得出宫晒太阳?

今日在皇家马场有场颇为特殊的马赛,乃是刘氏王侯们和诸多世家权贵的赌赛,上场赛马的骑手皆为黄埔军学的学员,刘氏子弟和世家子弟各自依照入学时间分作三队,每队三人,两两捉对比拼马术,决九场胜负。

学员参赌本是违反黄埔军学的铁律,然此次赌赛却是皇帝陛下特别批允的,一切皆源起于数月前那道震撼大汉朝野的圣旨。

准允年及束发的刘氏王侯子嗣入政经官学和黄埔军学,待其完成学业,成绩优异者,亦可如寻常世家子弟般,入仕任官或入伍从军。

朝廷的官位和军职是有数的,即便要增设官制或扩编军伍,也不会随意释出的大量官缺。

若有大批皇族子弟入仕入伍,就意味着抢了不少世家子弟的进身之阶,世家权贵们自然多有非议,却也不敢明着反对。

难不成要明着劝诫皇帝陛下,若让旁的刘氏宗亲手握重权,日后指不定要谋朝篡位?

此乃诛心之论,没有实证在手,是不能随便乱说的,即便皇帝陛下不怪罪,传扬出去也会背上离间皇亲的罪名,代表刘氏宗族坐镇朝堂的宗正卿刘歂怕是会最先跳出来,诛佞臣,清君侧!

世家权贵们明面上没甚么动作,心中却皆是腹诽不已,甚至是忿忿不平的。

与之相对,刘氏王侯们在欣喜之余,瞧着那些世家权贵明显不服的表现,亦是极为不悦的。

直娘贼!

大汉的江山社稷是我刘家老祖宗打下来的,你们这些外姓旁人跟着喝了肉汤还不知足,甚么好事都想独占,吃嘛嘛不够,到底晓不晓得尊卑,到底还要不要脸?

过往历代汉帝对宗亲子弟入仕入伍多有顾忌,而刘氏王侯又有各自封国,不愁膝下子孙日后出路,然现今王侯迁京,且王爵虚置,皇帝陛下削藩削得毫无顾忌,毫不手软,各封国已是名存实亡。

虽说刘氏王侯们得了不少皇室实业的份例作为补偿,每岁能分到大笔红利,非但自身不愁花销,更能攒下巨亿身家,留给子子孙孙,然依着那推恩令,王侯府中不管嫡子还是庶子都可继承家业,这意味着皇室实业的份例也会代代分割摊薄。

刘氏王侯们不傻,且汉人向来重视香火传承,若是自身逝去后,子孙落魄了,每岁谁来祭祖,谁来烧寒衣,谁会供奉香火?

不是人人都似贤王刘非般擅长打理产业的,若刘氏子弟日后能入仕入伍,好歹多了出路,不用终日混吃等死,眼睁睁见得坐吃山空!

可怜天下父母心,无论是刘氏王侯还是世家权贵,皆是为自家子孙的出路费心盘算的。

对皇帝刘彻而言,此等情势正中下怀,却也要控制好尺度,不可让刘氏王侯和士大夫阶层真正爆发冲突,导致朝局动荡。

既是彼此不服气,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晓得了。

大汉铁血尚武,且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比文采太过主观,难以分出高低,索性就比武,也无须真刀真枪的伤了和气,赛马,赛马!

皇帝刘彻再次让群臣见识到老刘家的无耻,狗屁的文无第一,现今的刘氏王侯中,除却梁王父子和贤王刘非精通辞赋书画,旁的还能数出谁来?

若真要比文采,市井起家的老刘家如何能敌得过诸多底蕴深厚的诗书世家,输定了!

刘彻压根不在意群臣的心思,不容置疑的定下这赌赛,赌注亦颇为特殊——举荐任官的名额。

政经官府和黄埔军学每岁可择取部分学业优异的学员,向公府举荐,经公府评鉴适任后,便可拔擢派任位秩较高的官职,无须如大多数学业平平的学员般,要从底层官吏做起。

华夏官场历来如此,一个萝卜一个坑,对年龄相仿的同辈而言,端是一步先,步步先,大器晚成和后来居上者不是没有,然终究是少数。

政经官府和黄埔军学每岁的举荐名额颇为重要,诸多世家权贵也正是怕刘氏子弟入学后会仗着皇族身份,占去大半举荐名额。

皇帝陛下也姓刘,难保不会偏帮,不是么?

刘彻对此心知肚明,早已谋划妥当,让刘氏子弟和世家子弟各出九人,捉对竞技,决九场胜负,以划分明岁政经官府和黄埔军学的九成举荐名额,余下一成则留给各地官学推荐入学的寒门士子们。

是的,寒门士子!

所谓的“各地官学”自也包括南山遗孤院在内的少府办学,刘彻苦心谋划多年,徐徐图之,可不就是为了让寒门士子能有入仕为官,一展长才的机会么?

一成名额,或许不多,却已是刘彻费尽心机,逼着世家权贵活生生吐出来的。

治大国如烹小鲜,急不来,不容易!

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军集结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敌第二十一章 高额月例 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泽重见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设兵团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线出击 第五百八十五章 细君翁主第四百零一章 今岁除夕第一百七十五章 东郭农丞第三百五十四章 亲王选妃第一百二十六章 关城血战第五百零五章 大农六部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军制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二百零五章 调教萝莉第四百三十六章 腊月返京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问第八百零六章 储君大婚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岁三伏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后主谋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临城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马青梅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谒公婆第三百五十四章 亲王选妃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滩登岸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七百一十六章 离京赴滇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护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军迟来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凉畜牧第五百零二章 增设预学第五百六十三章 冲撞体制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五百八十一章 赢家为谁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第二百六十三章 锑矿之用第三百零九章 麦棉复种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骑出路第八章 宫廷宴会第三百八十一章 击溃前军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诱第二章 吴楚之乱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敌都第五百七十四章 劳工权益第五百八十章 或为帅才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五十八章 皇家马场 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业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国邮政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团入城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设计第四百四十四章 军事预算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怂恿第八百零八章 新妇难为第五百零七章 罂粟之岛第二百一十四章 挥师出塞第七百八十章 迈向成熟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问世 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气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随任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五百七十二章 岭南铝业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阳南侵第五百零四章 伴读入宫第八百零六章 储君大婚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刚结束工作回饭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二百一十四章 挥师出塞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证确凿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赐笄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识人第三百零四章 雍凉乳业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一百七十五章 东郭农丞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为皇商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隐患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异动第六百八十八章 牵马归府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监国第六百九十四章 极大诱因第一百七十七章 发行国债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兽犹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