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国伊予

阳春三月,北海水师的六百余艘战舰纷纷集结,前往玄菟郡东暆城外的军港搭载六万乌桓将士,随即扬帆出海,将他们送往倭奴列岛中最大的寇奴(本州)岛。

庞大的战舰群直接驶向朝鲜半岛的东部外海,航行千余里,直抵寇奴岛西南部的海岸,乌桓将士登岸后便可杀向鸟取平原。

在大汉海疆志中,寇奴岛西南部名为出云,出云地区多山地,当地倭奴皆聚居于川流冲积出三大平原,米子平原、仓吉平原、鸟取平原。

占据着三大平原的倭奴部族名为意宇、须佐、杵筑,现下皆已立国,其中杵筑倭国居于沿海,算得上是海洋部族,其族民多以出海渔捞为生。

五年来,八万朝鲜仆从军虽竭尽全力清剿倭奴,完全清洗了四大倭岛中的筑紫(九州)岛,且占据了寇奴岛西部沿海的大部分地域,唯有出云地区的倭奴部族难以剿灭,盖因出云地区群山环绕,南面是连绵不绝的崇山峻岭,北面更是难以逾越的火山带。

鸟取沙丘,延绵着白砂青松的秀丽海岸线,成为了乌桓大军征伐出云地区三大倭国的绝佳登陆地。

朝鲜仆从军已是接到汉廷军令,命其分兵合围出云地区,待得乌桓大军登陆,便由各路朝鲜兵马从东,南,北,三个方向焚林烧山,将出云地区的外围山脉尽皆焚成荒山焦土。

虽不指望烧死出云地区的倭奴,却也能让他们在日后逃难时无处藏身,甚至活活饿死!

皇帝刘彻早已体认到,光靠八万朝鲜仆从军想完全清洗地形复杂的倭奴列岛是不太可能的,且这些年来的战略想定太过简单,有些操之过急,反是事倍功半。

朝鲜仆从军战力虽远超倭奴,但想要尽数剿灭百余万倭奴,靠狗撵耗子似的老方法,只能在来回折腾中空耗时间,难以取得较大成效。

饭要一口一口吃,地要一块一块洗。

出云地区环山面海,这山,这海,本是三大倭国最为倚赖的天然屏障,在汉廷改变清倭战略后,却是彻底断绝了三大倭国的逃生之路。

乌桓战马的铁蹄踏上鸟取沙丘的那一刻,出云地区二十余万倭奴土著的命运便已成定数。

偌大的寇奴岛,非但西南部的出云地区面临滔天血劫,其东南部更早已硝烟弥漫,尤是奈良地区的邪马台国,大半国土已然沦陷。

邪马台国,在百余倭国中数一数二的大国,属民已近愈二十万,称霸倭奴岛东南部的大片山林和谷地。

朝鲜仆从军不是没想出兵征讨邪马台国,奈何兵力有限,军需运送又颇为困难,故只能将主攻方向放在寇奴岛的西部沿海。

如此一来,诸多西部倭国纷纷覆灭,侥幸逃生的倭奴大多都逃亡东部,被邪马台等东部倭国收容吸纳。

在意图清洗倭奴列岛的汉廷看来,这无疑是个恶性循环,时间拖得愈久,东部倭国就有愈多时间互相征服吞并。

面对亡国灭种之祸,难保倭奴土著们不会突然开窍,搞甚么抱团取暖,甚至是时势造枭雄,冒出个厉害角色,将寇奴岛东部的诸多倭国给彻底统一了。

为避免出现此等情形,皇帝刘彻去岁在四大倭岛中的伊予岛布下了枚棋子,现今已是到了小有收获之时。

昔年的汉将秦立,如今的倭奴八岐,率领“穷凶极恶”的两千死囚,仅用了大半年光景,就已彻底占据伊予岛,不但征服了岛上的诸多土著部族,更已立国称王,国名便是伊予。

伊予岛是倭奴四大岛中面积最小的,且向来颇为闭塞,鲜少与寇奴岛上的倭国往来,然这不代表邪马台等国会坐视旁人独占伊予岛,更遑论在此立国称王。

邪马台国称霸寇奴岛东南部,闻得伊予立国,便是遣使前来,出言威胁自封为王的八岐,意图使其归顺臣服。

这如意算盘打得倒是不错的,若是伊予国肯臣附,邪马台国无须不费一兵一卒,便能每岁坐收大量伊予国进贡“生口”(奴隶)和财货。

然而,邪马台君臣万万料想不到,倭王八岐是何等疯狂的角色。

伊予国不是寻常国度,倭王八岐从未想过甚么休养生息,发展民生,立国理念唯有八个字“全民皆兵,以战养战”。

在此等疯狂国策下,被征服的所有伊予土著部族皆被迫迁到伊予岛北部,无论男女老少,尽皆征召“入伍”,襁褓中的婴儿,牙牙学语的孩童,步履蹒跚的老人,若无人愿意看顾,就任其自生自灭。

四万余伊予土著,倭王八岐从中选了三千多精壮男子,与尚留得性命的千余死囚混编为亲卫校营,配备了汉军战舰运来汰换兵械,只要效忠八岐王,只要作战勇猛,女人,财物,从不吝啬。

除却五千亲卫,余下的伊予土著皆是木弓竹镞,压根就没人敢造反作乱。

在此等情形下,刚建立的伊予国无疑是畸形产物,完全没有留后路,没人耕作,没人渔猎,不去征战,不去抢夺,现有的食物撑不了多久的。

给邪马台国进贡?

笑话!

今岁刚是春暖花开,邪马台国没等到伊予岛送来的贡品,却是等来了伊予土著的弓矢刀剑。

濑户道,连通伊予岛北部和寇奴东南部的狭长山梁,数以万计的伊予土著经此疯狂涌入邪马台国的属地。

没办法,他们不想死在八岐王那五千亲卫的屠刀下,更不想活活饿死在伊予岛。

伊予岛多山地,岛上数条川流皆短小,淤积出的滩涂狭小且分布零散,实在不适合大量百姓聚居耕作,然八岐王却连各处滩涂都不允他们耕作,甚至四处纵火烧山。

春耕已误,山林已焚,今岁非但不会有收成,即便上山采集打猎,只怕都难以吃饱肚子,只能听八岐王的,到富庶的寇奴岛去劫掠。

烧光!杀光!抢光!

除却这六个字,八岐王没为伊予土著设定甚么兵略,便连进军路线都没有,仅是率领五千亲卫留到最后,将所有伊予土著都驱往濑户道,前往寇奴岛。

饿疯了的人,往往会失去理智,甚至泯灭人性。

疯狂涌入邪马台国属地的伊予土著们,彻底体现出人性的黑暗面,尤是在发觉邪马台国的百姓真如八岐王所言般不虞吃穿,能从其家中抢到足够的食物,人人皆是红了眼,分不清是饿的还是兴奋的,成群结队的四处烧杀劫掠。

倭奴可不似华夏,没有甚么民族的概念,向来闭塞的伊予土著更没甚么同胞感情,只要能吃饱肚子,在邪马台境内甚么杀人放火的事都能干得出来。

八岐王已不再是往昔的汉将秦立,故再不管甚么大汉军律,不但鼓动伊予土著在邪马台国烧杀抢掠,便连他麾下的五千亲卫,只要战时听从军令,旁的事就采取极度放任的态度。

甚么是所谓“旁的事”?

无非是将士们的所有需求,包括那些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需求。

在汉人眼中,所有的倭奴皆是化外蛮夷;在邪马台军民眼中,伊予土著也是化外蛮夷。

野蛮,疯狂,没有半点人性!

伊予土著的入侵虽是邪马台人始料未及的,然邪马台毕竟是个“强国”,迅速征调了三万兵士,四处剿杀那些来自伊予的乌合之众。

毫无组织的伊予土著确是难以抵挡,然邪马台君臣却是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八岐王还有足足五千亲卫。

这五千亲卫装备的虽只是汉军的汰换兵械,且仅有刀枪剑戟,没有甲胄,然对于冶炼工艺低下的倭奴诸国而言,已是锐不可当的神兵利器了。

况且八岐王麾下还有不少出身军武世家的亲信将官,加之有那千余死囚打底,等若老兵带新兵,别看那五千亲卫闲暇时行为放纵,但真是要作战时,也已能令行禁止了。

常言有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邪马台军队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没有提早打探清楚伊予国的军力,着实太过轻敌。

近愈二十万属民,被他国兴兵犯境,竟只抽调三万兵士,且还分兵清剿最早涌入境内的伊予土著们。

八岐王之所以率五千亲卫坠在后方,本就是为观敌动向,待闻知邪马台军队的诸般调度,他压根就没去进攻各处城寨,而是屡屡伺机出击,以局部优势兵力将邪马台分出的各路兵马逐一歼灭。

待得邪马台君臣察觉情势不对,却是为时已晚,早先征调的三万兵士已是死伤惨重,国境内端是处处烽火,属民纷纷逃亡,即便想再征兵,也是难上加难。

局势大好,八岐王却仍不打算进攻各处城寨,对邪马台的国都更是离得远远的,只是不断的钝刀子割肉,如盗匪般四处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甚至是转而进犯臣附与邪马台的诸多邻近小国和当地部族。

伊予土著虽是伤亡惨重,幸存下来的却能吃饱喝足了,觉得他们的王实在英明神武,带领他们来到这片“衣食无忧”的富饶之地,可比伊予岛好太多太多。

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四百零八章 半岛烽烟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筛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应对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军集结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胜还朝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节过后第一百三十八章 协从理政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间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二百九十章 渡过天灾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一百九十八章 贵女登门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学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宫观礼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二百七十四章 凛冬战事第五十三章 内院探奇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庄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第五百七十二章 岭南铝业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卖战俘 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隶第三百七十二章 鲁图图鲁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发第四百一十章 长秋医学第二百九十七章 经略南越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为拘束第八百零六章 储君大婚第二百四十四章 绿林好汉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娇妻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为皇商第七百六十五章 为官为臣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阳南侵第二百六十八章 黄埔军学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仅入士第三百五十八章 刘舜请旨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五百七十章 佛国寻衅第六百二十四章 国之爪牙第四十二章 路在脚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七百三十二章 张笃遇袭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须多言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腊第六章 未央风起第四十七章 厂房落成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锋抵达第七百二十八章 归化名额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祸相倚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达布山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庙及冠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军镇第四十七章 厂房落成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二百二十章 秭归项氏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卖战俘 第二百七十四章 凛冬战事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战骤起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一百七十章 齐王献国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阴船厂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三百六十五章 离京出狩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爱无言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气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两关第二百六十八章 黄埔军学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见第四百三十一章 骑营演训第一百四十七章 疯狂敛财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赠娇妻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围第一百三十章 举国欢腾第二百六十四章 开发湘南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七百九十章 诸般应对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第八百零六章 储君大婚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儿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来袭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节过后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国内附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围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帐暖第六百四十六章 亲王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