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杀人

(哎,又有三章惨遭屏蔽,现在写起来束手束脚的,感觉很累,又得改大纲了。)

注辇王喀珮卡楠此番接见汉使季籍,没摆甚么大阵仗,王宫大殿内除却侍卫,就仅余数名重臣,毕竟是被逼无奈才接见他的,终归落了下乘,喀珮卡楠身为人君,在众目睽睽下,必是拉不下脸来与季籍好言相谈的。

说实话,喀珮卡楠没提刀找上门去砍了他,已算是够沉得住气了。

季籍亦是深悉人心,登殿参见是颇是谦恭,没摆出甚么倨傲模样,倒非是怕掉脑袋,死国没甚么大不了,只怕惹恼了注辇君臣,反是坏了陛下的谋划。

对于大汉水师强行禁海之事,季籍自是早就知晓的,实则何时行事,正是他与此番统领舰群的水师稗将议定的,大汉使团登岸后,若三十日内不遣人传讯回去,水师舰群就会依计行事了。

季籍官居行人令,直属于掌身毒诸国邦交的大行丞窦蟠辖下,跟着窦蟠驻在巽加国都已有数年之久,惯常与轮驻仰光的水师将士接触往来,偶尔还送些身毒特产去劳军的,彼此间的配合自然默契得紧。

倒非甚么了不得的计谋,正是汉廷在身毒诸国用顺了手的“以战逼和”罢了。

汉军固然强悍无匹,然有些仗能免则免,没必要付出无谓的牺牲,依着皇帝陛下的谋划,非但不会真的对注辇国动手,实则连必得征讨的百乘王朝,都不会让汉军充当主力的。

喀珮卡楠却是不知汉人谋算,见得季籍登殿,不待他行完礼,便是出言怒斥道:“本王且问你,你大汉边是遣使递来国书,想与我注辇国缔交修好,却又怎敢出动数百战船犯我海疆,戮我军民?”

他虽有给季籍下马威的盘算,却也是真的怒火中烧,神情没有半点作伪,是真的怒发冲冠,目眦欲裂!

季籍晓得注辇王城府甚深,此时他若故作不知,反倒会被喀珮卡楠抓住话头,不断的逼问呵斥,倒不如明着说,既然喀珮卡楠主动召见他,那明摆着就是心有忌惮,不敢杀他,免得和大汉愈发交恶。

“大王此言差矣!我大汉皇帝陛下早在国书中言明,世间万邦,与我大汉,非友即敌,让大王尽速决断。”

季籍躬身作揖,复又起身直视王座上的喀珮卡楠,朝天拱手,肃容道:“我大汉皇帝金口玉言,言出则必践,容大王仔细思量三十余日,已是难得了。”

“放肆!”

数位重臣皆是齐声呵斥,觉着汉人实在是太过狂妄了。

季籍两手一摊,无奈长叹道:“良言逆耳,大王若觉我所言刺耳,那便将我头颅斩下,唯望大王能让人将我这颗头颅悬挂在东城门上。”

喀珮卡楠冷哼一声,嗤笑道:“你竟也知道,若不将你的脑袋挂在城头示众,难平我注辇臣民的愤恨?”

“大王此言亦是差矣!”

季籍不禁摇头失笑,出言解释道:“数百年前,我华夏仍是群雄并起的大争之世,其时以吴越两国最为强盛,彼此相攻。吴国有绝世名将,名为伍子胥,屡屡向吴王夫差进谏良策,奈何吴王忧谗畏讥,非但不纳良谏,更是听信谗言,逼迫伍子胥自戮。伍子胥死前留下遗言,让人将他眼睛剜下,悬挂在吴国都城的城门上,以便日后亲眼见得越国灭了吴国。”

喀珮卡楠闻言,面色愈发铁青,他又不傻,自能听出季籍既是语带讽刺,更蕴着赤果果的威胁。

季籍却是毫无惧色,继续出言道:“大王乃是英明有为的君主,我才敢直言相劝,我大汉皇帝在国书里已说得明白,你我两国非友即敌,是友是敌,全在大王一念之间罢了。”

喀珮卡楠再度嗤笑出声,带着浓浓的讥讽意味,半晌都没搭腔。

古外今来,搞外交的大多脸皮厚,若没点唾面自干的心态,光凭甚么不卑不亢,甚么有礼有节,那是难成大事的,痞里痞气的张仪和堂堂正正的苏秦,就是最典型的对照,三寸不烂之舌,还要配上三尺厚的脸皮,那才真正管用。

季籍就是实打实的外交人才,在大行府熬了二十余载,一路摸爬滚打出来的,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功夫杠杠的,仿若没听出注辇王那笑声中的讥讽,自顾自的往下说:“大王啊,我大汉是真想与注辇国结为兄弟之邦,便如同巽加人那般友好亲近啊。”

此言一出,喀珮卡楠瞬间敛了脸上的冷笑,殿内众人皆如死一般的沉寂。

这若不是威胁,甚么才算威胁?

这厮真是活得不耐烦了,不断挑战大王的耐性啊!

注辇重臣们皆是缩着脖子,觉着这位大汉使臣不是疯了就是傻了,哪有这样上赶着找死的?

“如此说来,你大汉与巽加便是那甚么兄弟之邦了?”

喀珮卡楠两眼微阖,下意识的用手摩挲着王座的金扶手,淡淡道:“怪不得你大汉战船会帮着巽加载运大军,征伐我注辇的属国啊。”

“确是如此!”

季籍仿似个听不出好赖的愣头青,毫不迟疑的颌首应是,却又随即意味深长道:“然若注辇与我大汉亦为兄弟之邦,那便是难分亲疏远近了,或许你我两国更为亲近,也犹未可知啊。”

“哦?”

喀珮卡楠面色稍霁,扬眉问道:“若真如此,你大汉战船可会即刻北返?”

“大王说笑了,我大汉向来极重信诺,岂能背弃邦约,将那两万巽加将士扔下不管呢?”

季籍忙是躬身回话,心下却是冷笑,大汉水师舰群若是驶离保克海峡,注辇国必定即可发兵渡海,前往斯里兰卡岛驰援狮子国。

注辇国不怕巽加王朝,更不怕远在万里之外的大汉,却是怕巽加兵马和大汉水师联手,若非注辇君臣有此忌惮,他季籍的小命只怕也留不到此时。

此时背弃巽加人,等若自断臂助,即便他季籍答应,大行丞窦蟠也不会答应,远在帝都长安的皇帝陛下更不会答应。

若是此时应下注辇王,坏了大局,他季籍怕不得要落个枭首夷族啊?

喀珮卡楠又是沉默不语,却是睁开半眯着的眼睑,不再掩饰双目中的凛冽杀意,冷冷的注视着玉石台阶下的季籍。

季籍虽是头皮发麻,却是面不改色道:“恕我直言,大王何必如此在意那小小的狮子国,若你我两国真能交好,大王想借我大汉之力,夺取更大的疆土,也不是甚么难事。”

“呵呵,便如巽加人这般么?”

喀珮卡楠已算不清自个今日被这厮气笑了多少次,想着若真杀了他,得先将他那条舌头给活生生拔出来,如此才能解恨啊。

“大王又想岔了,巽加此番出兵征讨狮子国,实非意在开疆拓土,而是诸位婆罗门圣僧意欲清洗叛族叛教的僧伽罗人罢了,巽加王是抵不住诸位圣僧的请托,才答应劳师远征,却也仅遣来两万兵马。”

季籍忙是出言解释道,说的也不算是假话,虽说少不得有大行丞窦蟠的怂恿,然出面“请”得神谕,逼着巽加王案达罗迦出兵的,也确实是众多的婆罗门僧侣贵族。

“多说无益,你大汉既是有意襄助巽加人征伐我注辇属国,就休要再谈两国交好之事。”

喀珮卡楠抬手重重拍在王座的扶手上,沉声喝道。

季籍却是不惊反喜,盖因他听出注辇王的语气已然有所变化,不再似先前般冷嘲热讽,却也不似要斩杀他,这就是要讨价还价,有的商量了。

如此便好,遇着想议价的聪明人,总比遇着只会喊打喊杀的莽货要好得多。

“大王息怒,与其在意那小小的狮子国,大王何不与我大汉联手,兴兵北伐,夺回泰米尔人的祖地呢?”

季籍终是不再绕圈子,径自直奔主题道。

“呵呵,原来如此,你们汉人倒是好算计啊。”

喀珮卡楠愣怔半晌,随即仰头大笑,与其说是讥讽季籍,倒不如说是自嘲的笑,笑自个怎的没早些想到,汉廷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原来竟是想借刀杀人啊。

泰米尔人的祖地,是身毒半岛中部的高韦里水流域,昔年泰米尔人的祖辈被雅利安人屠戮和驱逐,才不得不迁徙到身毒半岛的最南端。

然随着孔雀王朝的衰败分裂,现下的身毒中部已不归雅利安人占据,而是落到了百乘人手中,并建立起了现今的百乘王朝。

虽说百乘人和泰米尔人同为身毒土著部族,然身毒人与华夏人的家国民族观念是完全不同的,虽说不上势同水火,但也是老死不相往来的。

高韦里水流域自古丰饶,百乘人岂会拱手送回给泰米尔人?

大汉与百乘王朝交恶的消息,早已传遍身毒诸国,喀珮卡楠岂会不知晓,只是万万没想到,汉人竟将主意打到注辇国的头上,显然是想让注辇将士凭白为他大汉冲锋陷阵啊。

天下还有这等好事?

真当我泰米尔人都是傻的么?

注辇王喀珮卡楠确实不傻,然大汉皇帝刘彻却也没真将他当傻子,之所以遣使前来,自然是能给出注辇君臣都无法拒绝的条件了。

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庄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二十章 造纸办学 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众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为拘束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国石油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驾出行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动 第七百六十章 不负相思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七十一章 所谓伊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赠马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战况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七百六十四章 开凿运河第三百八十章 城头失守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虚置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五百四十章 凤翔珠宝第一百零四章 验证炸药 第四十三章 悲催刘德 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税新法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二百二十六章 群臣哗然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谒公婆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灭乌孙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诏第二百一十四章 挥师出塞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第六百六十章 贵女求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虽远必诛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军集结第五百七十章 佛国寻衅第三百四十章 经济作物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复国第三百零九章 麦棉复种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风寒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应对第四百一十一章 刘乘飞天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娇妻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后主谋第一百三十一章 谋划丝路 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布局第二百六十四章 开发湘南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盘算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气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认怂第七十三章 化工环保第一百零四章 验证炸药 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业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风寒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为何来第二百二十四章 鱼饵香甜第四百九十一章 残暴奴律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儿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十一章 父子摊牌第三百零八章 速难平原第三百二十六章 雇佣战舰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间轶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细君翁主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训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电机第八百二十六章 贵女愁绪第一百一十七章 刘彻领军第五百七十章 佛国寻衅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为何来第四百零八章 半岛烽烟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气象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云动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三百二十四章 调控畜牧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军改制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纵马第八百三十六章 离京赴任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二百三十一章 枭首腰斩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三百五十五章 为越正名第六百三十八章 国之重器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