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

人有尊卑贵贱,然为人父母者,对子女的疼爱却多是如出一辙的。

诸官学行将结束暑休之际,非但皇帝刘彻想着给自家儿子做顿好吃的,大农少卿苏媛亦是这般打算的,虽是公务繁忙,今日却是忙里偷闲,暮鼓刚是敲响,便即离开府衙,急匆匆的登车,回了自家邸第。

七月末,昼长夜短,酉时仍是骄阳似火的大白天。

苏媛刚入得赵府正门,便隐隐察觉出某种甚是压抑的气氛,她曾任羽林医官,又曾在长秋詹事府任事,懂得如何察言观色,看着下人们的躲闪畏缩的神情作态,必是有事发生了。

因着久居上位,她早已练就了遇事不慌的沉稳心性,只是微微颦眉,缓缓行过中庭的廊道,往正堂去了。

刚拐过回廊,她突是驻足止步,两道柳叶弯眉微微扬起,面色颇是沉凝。

偌大的进院,不见半个下人,唯有女儿赵婉正跪在正堂门外,不断用帛巾擦拭着眼角,却又不闻哭声,显是犟驴脾气又犯了,每当她受了责罚,觉得着实委屈时,便是宁可默默落泪,也不会哭出声来讨饶的。

换了平日,苏媛或许会因疼惜她而心生不忍,然此时却没这心思,盖因她深悉自家夫君赵立的脾性,若非女儿闯下大祸,他顶多用板子责打几下,出言训斥几句,反是在怒极之时,他不会说半句话,处置手段却更为狠辣。

右中郎将不言不语时,甚为残酷无情,这是郎署将士多年来总结出的真知灼见,各府署的不少官员也是对他的冷脸犯怵的。

现下看这情形,只怕夫君此时已然怒极,否则出身羽林卫的他,是鲜少会让人下跪的,包括自家女儿,盖因皇帝陛下最是不喜动不动就下跪之人,虎贲羽林皆是陛下的嫡系军伍,故而深受其影响,见到主帅都只拜而不跪。

女儿出世后,夫君对她宠溺得紧,每每她胡闹闯祸,夫君的责罚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更遑论让她罚跪。

念及至此,苏媛心里咯噔一下,料想女儿此番怕是真的闯下大祸了。

苏媛深深吸了口气,继续缓步前行。

赵婉正自黯然神伤,闻得身后熟悉的脚步声,便即扭头去瞧,通红的杏眼泛着浓浓的委屈,自是想向阿母寻求安慰的。

岂料苏媛硬是瞧都没瞧她,颓自行过她的身侧,入了正堂,脚步没半点迟疑停顿,这便是所谓视而不见了。

赵婉惊诧愕然之余,更觉委屈,今日的事本就不是她的错,怎的阿父竟如此不讲理,怎的阿母亦是如此?

想着此处,她更是悲从中来,本是绿豆大的泪珠子霎时变得如黄豆大小,不断被长长的睫毛刷出眼眶,簌簌往下落,滴落在地上,碎做无数瓣。

正堂内,正襟危坐的赵立冷冷的看着门外无声哭泣的女儿,对着迈步入内的苏媛微是点头示意,却仍是不发一语。

“她闯下甚么祸事?”

苏媛举步近前,出言问道,非是因心疼女儿而厉声质问,却是因担忧而急切询问,父母对子女的好,子女未必能真正领会到的。

赵立如万年坚冰般的冷俊脸庞终是露出些许神情,既有无奈,亦蕴着丝丝愧疚,女不教,父之过,也是他平日忙于公务,太过忽视对女儿的管束,才让她养着这般肆意妄为的脾性。

之所以要责罚她,非是全因随扈禁卫踹倒了贤王的嫡长女,此事或许错不在她,羽林军候也只是尽忠职守,反是翁主刘征臣举止孟浪,说难听的,也算自作自受的。

赵立真正恼火的,却是今日在宫宴上,他拉下脸面探听到的,自家女儿平日的诸多顽劣举动。

他将桌案上的一本厚实册簿递给行至身侧的苏媛,让她阅看。

苏媛忙是接过,也不落座,颇是急切的翻阅着那册簿,愈是往下看,脸色便愈发沉凝,黑得都要往外渗出墨汁了。

她对此类册簿的形制很熟悉,乃是虎贲羽林两军常年沿用的录事规制,大多用于向上官回报之用,此乃腾本,正本想来已然入库备查。

这本册簿,乃是羽林卫依公府调派,历次随扈赵婉的录事,但凡遇着甚么事,都会记录下来,虽说羽林左监乃至卫尉卿多是没甚么心思去看这些芝麻绿豆大的小事,然忠于职守的羽林随扈们还是会依职守条陈,将之记录下来,汇总呈报上去。

既是拿着优渥的军饷,出随扈任务时又有额外的“出勤贴补”,总得尽职尽责,不是么?

于是乎,赵府小贵女拳打侯府嗣子,脚踹名门闺秀的事,桩桩件件皆记录在册,时,地,人,事,物,无一疏漏。

厚厚的册簿,说是小贵女的案底未免太过,但无疑堪称黑资料,黑历史。

似此等录事,涉及诸多世家贵胄的日常行事,自是严防泄密的,除却撰写呈报的羽林随扈,也唯有羽林左监和卫尉卿能自行查阅,入库备查后更是仔细封存,若非如此,诸多权贵岂愿自请公府遣人随扈自家子女。

当然,亵玩倡伎,欺压良善,调戏民女之类的破事,贵胄们也不会在随扈禁卫面前做的,更遑论世家大族里的那些阴私事了,故而大多权贵不觉这些册簿有甚见不得人,只因其涉及私隐,终归不要外泄为好。

赵立虽官居右中郎将,然郎署和卫尉府是互不隶属的,彼此向来泾渭分明的安守本分,井水不犯河水,他自然无权调阅这些录事册簿。

然今日皇帝陛下在椒房侧殿摆下宫宴,与众位羽林出身的武卿飨饮,酒过三巡时,陛下有意无意的提到赵婉的羽林随扈踹倒翁主之事,嘱咐赵立无须在意,也不要太过责难赵婉那小妮子,此事错不在她。

涉事的羽林军候陈関亦在席间,不愿因自个稍嫌急躁的行事而累得那小贵女遭了训斥责罚,虽没为赵婉说甚么好话,却是揽下了所有的责任。

奈何赵立心思细腻,从陈関的言谈间察觉出了某种耐人寻味的意味,便在酒酣耳热时刻意套话。

陈関作为羽林军候,虽说鲜少亲自随扈贵胄,却也从部属的呈报中,闻得赵府小贵女私下的做派,也晓得她近来可闹出了不少事儿,只是没人与她这黄毛丫头计较罢了。

既然赵立问起,念及彼此间的袍泽情谊,陈関也不好再多作隐晦,终归是将自身知晓的事儿一五一十的说与他听。

宫宴上探口风的赵立,就如现下在翻阅录事簿的苏媛,真真愈听愈臊得慌,当着皇帝陛下和诸多袍泽的面,简直是无地自容,若非不得执兵入殿,他当时真是生出引颈自戮的想法。

他们夫妻俩皆为军中遗孤,历尽苦难,故对穷苦人家向来多有布施,每岁还向长秋基金捐出大笔善款,对府中下人也很体恤,鲜少打骂,故两人虽鲜少在外交际,然赵府的名声还是不错的,至少在诸多将门中,赵府的家风真真堪称“克己良善”。

万万没料到,自家女儿竟在外头如此肆意胡闹,且他们为人父母的,竟对此毫无所知。

赵氏没甚么大家底蕴,尚不敢说甚么败坏门风,然即便是寒门庶民的女儿家,也不能如此没规矩,不是么?

赵立羞惭之余,便是恳请昔日的老长官卫尉公孙贺,希望能从卫尉府调阅自家女儿的随扈录事册簿。

公孙贺自是不会推拒,毕竟赵婉乃是赵立的亲闺女,要调阅她的录事簿不算坏了规矩,且皇帝陛下也是听到了,却没多说甚么,显是持默许的态度,他也就索性做个顺水人情。

酒宴过后,公孙贺亲自带着赵立去调出录事簿,并让他带走了一份腾本,也就是现下苏媛正在翻阅的这本厚实册薄。

苏媛阅罢,又闻得自家夫君强抑着怒火讲述了今日宫宴上的情形,亦是又愧又恼。

“翁主虽稍嫌孟浪,然依着陈関所述,翁主与婉儿应是熟识的,想来两人过往也是时常胡闹。今日陈関是因婉儿神情惊慌的返身奔逃,唯恐其受到贼人惊吓,才没顾得上理会来人身份便急于出手,故翁主遭创,婉儿也难辞其咎!”

赵立微是停顿,复又如是道。

“然事已至此,为之奈何?”

苏媛轻点臻首,显是认同自家夫君的看法,说实话,若将责任尽数推到翁主和陈関身上,他们夫妻俩皆是过意不去。

尤是尽忠职守的陈関,若因此事开罪了贤王府,他们身为羽林前辈,实在无颜再见昔日袍泽了。

“上门赔礼吧,然我官居右中郎将,不宜登门拜会王侯,还得委屈你带着婉儿,以拜会贤王妃和翁主为由,到贤王府走上一遭……是我对你不住。”

赵立冷峻的神情缓缓崩解,眸中蕴着浓浓的疼惜和不舍,家中遇着大事,本当是他这一家之主出面应对,况且此番是要登门赔礼的,指不定要受人冷眼,还得忍气吞声,他却因身份敏感而不能亲自前去,反倒要让自家婆娘为女儿收拾烂摊子,心里着实难受得紧,羞愧得紧。

“夫妻本是同体连心,说这话作甚?”

苏媛伸出纤纤玉手,抚着他那紧握的拳头,出言宽慰道:“我待会便让家老去贤王府给王妃递拜帖,我与王妃也是熟识的,她颇是贤淑温良,乃是出了名的好脾气,想来不会为难于我,况且我乃医官,对跌打创伤也是在行,正好能去为翁主治伤,若真无大碍,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赵立默然颌首,松开拳头,翻过满是老茧的粗糙手掌,将她的纤柔小手握在掌心,却是没再说话。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甚么甜言蜜语在此时都未免显得多余了。

诶,只不知怎的养出个终日只会胡闹的闯祸精,真真愁死他了,因着自幼孤苦,他不懂得如何教育女儿,好吃好喝好穿都给她买了,还延请良师用心教导。

万万没料到,在父母师长视线不及之处,她竟会是这等野性难驯的放肆德行!

今日罚跪,只是前菜而已,待到贤王府赔过礼,必得再好生责罚她,非将她的歪风邪气给生生掰正不可!

第三百一十章 营养早膳第三百三十二章 宫寒之症第四百三十四章 发条玩具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复国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准府司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为何来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发电第七十二章 艾格连锁 第五百二十三章 举步登楼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学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运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骄女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一百五十章 丰年秋收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合常理第七十一章 所谓伊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渐涌第七十二章 艾格连锁 第五百四十章 凤翔珠宝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货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布阵第八百零六章 储君大婚第一百九十七章 谋算诸越第五百章 夷灭东鳀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论理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设兵团第一百二十章 两军对垒 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二百八十八章 齐力防灾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二百九十八章 无心插柳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战骤起第七百六十四章 开凿运河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七百二十七章 电力发展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七百五十二章 东风客运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岁三伏第四十一章 九王齐聚第五百四十章 凤翔珠宝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车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宫观礼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三十六章 背后真相 第六百零七章 巨头齐聚第七百二十七章 电力发展第四百六十二章 单车问世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连连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五百章 夷灭东鳀第八百二十六章 贵女愁绪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二百四十七章 贵妇入伙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战况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门探望第三百零六章 商贾世家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请罪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锅第二百四十七章 贵妇入伙第二百五十三章 惊闻身毒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见习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闯禁区第三百七十二章 鲁图图鲁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四百一十章 长秋医学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八百三十六章 离京赴任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七百六十八章 欧亚大战第六百九十六章 欧亚烽烟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书台阁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阴狠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论理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离京第八百二十八章 长安会谈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一百章 企业划分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游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四百四十三章 东郡油田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国邮政第五十三章 内院探奇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电机第五百六十一章 驰道路轨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六章 未央风起第三百八十三章 帐內定计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