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学

黄埔军学毗邻未央宫北,丈许高的蒙铜大门南朝宫城,朴实、厚重、粗犷、气势雄浑。

郝任驻足阶下,只觉腿肚子阵阵发颤,也不知是被气势所慑,还是太过激动的缘故。

怎能不激动?

这可是黄埔军学啊,现今汉室两大军学之一,唯有琅琊郡的水师军学可与之勉强并举,且朝廷近年虽是大力发展水师,却仍是以骑军为作战主力的,故黄埔军学的地位是无法撼动,亦无可取代的。

郝任本是出身塞北乌桓,昔年能得归化入汉,现今更有机会入黄埔军学就读,皆因自家阿父有本事。

郝父昔年领着麾下的乌桓骑射,随卫青征伐百乘,在攻破百乘王都之战立下大功。

汉廷将历年归化的胡骑打散混编为七支戍边骑营后,用大批根正苗“玄”的汉将,牢牢掌控着戍边骑营,然为保障军令畅通,除却让胡骑将士都必须苦学官话,亦是保留了部分归化胡将。

这批归化将官,皆是权衡过往昔战功,经过严苛的思想核鉴,确是忠君爱国且有真本事的,才能重新给予军职。

郝父昔年得任昂骑军候,在诸多新近归化的将官中,几乎算是最高的军职了。

然而,就在月余前,太尉府颁下敕任令,着他升任昂骑左监,秩六百石。

这就再不存在甚么“几乎”,至少在归化入汉的乌桓将士中,他的军职就是最高的。

秩六百石,且是骑营将官,公府自是在北阙甲第为其划拨了官邸,直系军眷的户籍自也尽数迁至长安。

这是天家对军中将帅的恩赏,自然也不乏某种不言自明的意味,倒也没人傻到去说破。

郝任乃是嫡长子,且深得郝父看重,昂骑数度轮驻边郡,皆是将他带在身边,却也没耽误他学业,皆在骑营囤驻之地的官学就读。

郝任已满虚年十五,三月间行过束发礼,去岁就已结束了官办预学的课业,郝父本是正在犯愁,到底是让自家儿子到精锐骑营应募入伍,还是再带在身边多教导几年,再长长身体。

然待得敕任令颁下,得升任昂骑左监,他突是福由心至,抱持着“成之则喜,不成便罢”的心态,为自家儿子向公府申了个黄埔军学的入学名额。

没曾想,公府还真是转呈黄埔军学,着军学内部对此子进行入学核鉴。

家世核查、思想审议、过往的官学评鉴、乃至心智、体魄和抗压力等一系列严苛核鉴,足足用了大半个月的光景,莫说郝任自身,就是家中长辈们都被闹得精疲力竭。

然而,当接到那道入学的令符时,多日来吃的苦受的罪,都值得了。

非但郝任激动得浑身发颤,便连又已领军出塞的郝父,在接获快马传来的“喜报”后,八尺高的糙汉子硬是当着众多袍泽的面,满脸涕泪横流。

昂骑将官们倒是能理解的,没人会笑话他,反是纷纷向他由衷道喜。

子弟入得黄埔军学,对大汉世家亦是值得庆贺的大喜事,对于归化未久的郝氏而言,就更是意义重大了。

这代表着认同,非止是地位上的认同,更是身份认同。

汉人歧视乃至排斥外族,乃是举世皆知的。

虽说汉人和汉廷素来秉持现实主义,该通商就通商,该善待的也善待,但从骨子里,就是瞧不起且深深提防着外族的。

没办法,官办蒙学的教材,开篇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甚至没开蒙的,刚牙牙学语的婴孩,都能跟着长辈学嘴,这种观念早是根植在亿万汉人心中,入骨入髓,抹不去的。

汉军,无疑是对外最为强硬的汉人群体,甚么民族仇恨,甚么家国大义,且不去提,砍头计功的军功爵制度,注定了秦汉两朝的将士必定好战嗜杀。

黄埔军学已然成为汉军将官培养体系的基石,对郝任的接纳,无疑也是对郝氏归化入汉的肯定和接纳,其重要性不比郝父这昂骑左监的军职来得低。

况且,昂骑将官们对郝任这小子还是颇为熟识的,晓得是个能成器的,入得黄埔军学,今后就更有机会出息了。

没瞧见么,现今各支军伍的将官,多半不是曾在黄埔军学就读,就是曾入军学“进修深造”的,譬如骠骑将军卫青,年少时入伍,立下战功,在晋任军候前也曾得入军学进修。

前任的昂骑校尉彭策,更是所谓的黄埔一期,现今得升迁为建章校尉,继任昂骑校尉的,却也是黄埔十期的孙骁。

孙骁年岁多大?

现今在汉军中,凡遇着“黄埔系”的将官,只须晓得其“黄埔几期”,就能估算出其大致的年岁。

正常晋入黄埔军学者,多是虚年十五入学,黄埔军学于汉六十二年建校,今岁整好满二十载,故孙骁今岁估摸也就二十有五。

弱冠之年的骑营校尉,过往虽不鲜见,却也终归不多,细数那些“猛人”,现今多半都已官居高位,深得天家信重了。

由此可见,孙骁也很猛,亦可见得入黄埔军学就读或进修是何等重要。

郝父知晓,自己这辈子多半就这样了,郝氏的将来,还得指望郝任光耀门楣。

郝任不晓得自己将来会如何,然此时却是遭了大罪。

黄埔军学的学制与旁的学府没多大不同,皆是授业三年,每岁寒暑休,二月初至冬月末算完整学年。

这意味着,此时入学的郝任已比同期,也就是黄埔二十期的同窗们,落了上半学年的课业,饶是刨除正月和暑休占去的小半六月,也足有四个半月。

黄埔军学的规矩,是不论出身,不看过往,不问缘由的,落后就是落后。

“挨揍也活该,谁教你落后?”

此乃军学祭酒刘越的名言,昔年他以皇子之尊,不也因自幼身体瘦弱,在入军学后,在武课对练时被同窗屡屡揍的鼻青脸肿么?

郝任的体魄无疑比昔年刘越强健不少,且与人打斗也算“家学渊源”,虽说是上不得台面的野路子,遇着学了擒拿格斗术的同窗有些吃亏,但终归没输得太狠。

关键还是兵法军略之类的课目,饶是废寝忘食的苦读,每日央着先生们开小灶补课,却仍觉时间不足。

要晓得,黄埔军学如所有的官学般,每岁皆有年考的,且每岁年考皆会留下评鉴和记录,对未来影响很大。

八月初入学,冬月末就要年考,拢共不到四个月光景,郝任自是要玩命了。

“这小子还成!”

途径廊道,远远瞧见池畔榕树下,郝任没有午休,而是全神贯注的捧着厚厚的书册诵读,督学赵立对身侧的军学祭酒刘越道。

“可惜年岁尚幼,尚不堪大用。”

刘越微是颌首,却又略显遗憾道。

他是晓得赵立为何看好此子的,绝非是甚么慧眼如炬,亦非是因督学的职守而识才惜才,而是以太子少傅的身份,觉着郝任他日或许有用。

“不急,马踏漠北本就用不上,塞北乌桓却也要未雨绸缪,虽已不断削弱,却终究得寻着合宜由头,真正釜底抽薪才成啊。”

赵立虽是武将出身,但好歹昔年也是遗孤内院的军事学院出来的,又是老羽林,绝非有勇无谋的莽夫,否则皇帝刘彻岂会挑了他做太子少傅?

现今太子刘沐形将完成军学的学业,且已入太尉府见习,皇帝刘彻却仍让赵立却仍兼着督学,除却是方便他与刘越研拟完善对匈军略,实则也有让他为储君继续发掘未来的将帅之才。

倒不是说让他现下就冒着忌讳,大肆招揽和栽培,只是默默旁观和审视,做到心里有数,待得将来储君即位,才晓得甚么人值得重用。

一朝天子一朝臣嘛,不早些寻摸些得力人手,将来如何倚为臂助,借以稳固朝局啊?

“嗯,依着诸般核鉴所示,此子确是心向大汉,兴许真是可用,只不知对昔日同族痛下狠手,会否心有挂碍。”

刘越摇了摇手中的羽扇,暑热虽已渐渐消散,然正午时分仍是闷湿。

“正因是昔日同族,反是更得下得狠手,如若不然……”

赵立言犹未尽,刘越却已是会意了。

君不见,前有公孙氏,后有卑禾候,对匈奴和诸羌,可都是杀得最狠的,一来是向汉廷和天家表忠,二来是真想灭尽昔日同族。

世间若再无匈奴和诸羌,他们也就不算归化之人了,而是无比纯粹的汉人了,不是么?

大汉现今若想要诛绝塞北乌桓,无疑是轻而易举的,然好歹是数十万附庸之民,没来由的就出兵屠戮,非但有损大汉天子的仁德之名,更会令诸多属国兔死狐悲,恐慌惊惧。

汉人素来重信受诺,汉廷的诚信,更是举世称道的。

第三百零四章 雍凉乳业第七百零二章 广设书院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择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缠绵第四百二十章 创投基金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诏第八十章 密林设伏第三十一章 特种作战 第七十一章 所谓伊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汉已八旬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请战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择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九十四章 齐聚一堂 第六百零三章 三国密约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师徒相见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导舆论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六百一十一章 贵女出府第七百九十章 诸般应对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四百六十二章 单车问世第三百三十九章 虽远必诛第三百五十章 诸越形势第八百一十九章 进逼龙城第二十一章 高额月例 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氏阿娇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运第五章 金屋藏娇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圣战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认怂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战骤起第四百二十章 创投基金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九十章 火烧密林 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敌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贲兽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五十一章 诸般算计第七十七章 暗流汹涌 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为皇商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设兵团第一百五十八章 刘荣投缳第一百七十七章 发行国债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胶片第五百四十八章 请款筑路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仅入士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号传输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二十三章 保住弃子 第一百五十章 丰年秋收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布阵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五百九十四章 终有回报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电机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敌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儿套狼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为何来第四百三十章 惊闻卫青第四百九十八章 张骞出使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三百二十二章 铸钢为犁第六十四章 诛心之言 第一百三十章 举国欢腾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异第七十三章 化工环保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导舆论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钓 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帐 第二十八章 烧制玻璃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陈仓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六百九十二章 与汝还家第五十一章 诸般算计第六百二十一章 鲜衣怒马第二百二十六章 群臣哗然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