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

(抱歉,抱歉,又断更了,前天坐动车戴口罩,竟然晕车想吐,差点被列车员小姐姐逮起来,在车站折腾了好久,耽误了行程,造成连锁反应,昨天半夜才回到家,悲催!)

世间有许多事儿,乍是一想,挺难,用心再稍稍琢磨,觉得也不是完全摸不着头绪,真正专心去捣鼓,往往才发觉,也就那么回事罢了。

关键还在肯不肯下力气,花功夫。

烧制玻璃的法子,大汉工匠已掌握二十余年,手艺虽愈发的精湛,甚至能纯手工研磨出合格的透镜来,然想从根子上提高品质,却非寻常匠师能办到的。

玻璃中的气泡和原料杂质带来的异色,想要真正得到解决,还得用化学方法。

帝国科学院的博士们,总有比这更重要的科研项目要攻关,且过去二十余载,饶是望远镜乃至简陋的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对玻璃的品质要求也不算严苛的,勉强够用了。

毕竟,汉人用天文望远镜赏月观星,也就是瞧个新鲜,难不成真要研究甚么红移,观测甚么黑洞啊?

直到前年夏天,帝国科学院高聚物研究所无心插柳,试制出了感光涂料,清河王刘乘欣喜之余,又捣鼓出了胶片和相纸,这才发觉,照相机的镜头对透镜的焦距、折射度和透明度要求都颇高。

黑白艺术照,朦胧就是美,可也不能张张都朦胧啊。

皇帝刘彻是不怎的在意,毕竟上辈子学化工的,超大型透射电镜都摆弄过了,不比全幅单反高端大气?再清晰的相机还能照出分子链和原子簇啊?

当然,这是玩笑话。

只是上辈子活在美颜相机和靓照抠图横行的疯狂年代,刘彻对现今大汉如此劣质的相机和相片兴致缺缺,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子所不欲,未必旁人所不欲也。

就现今这年月,对相机和相片感兴趣的人数不胜数。

尤是瞧出远大“钱景”的贤王刘非和国舅田胜,争先恐后的为帝国科学院“捐资助学”,捧着重金请求产学合作。

清河王刘乘本也对此兴致勃勃,故而一拍即合,在继续改进感光涂料之余,更调拨了不少奴匠,对玻璃的品质提升进行攻关。

为甚是奴匠,却不是诸位博士?

盖因没有太大必要。

澄清剂和脱色剂的大致配方,在相关理工典籍中皆有所提及,关键是在现有条件下,用甚么添加原料和配比,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和提高品质。

澄清剂,氧化砷没法弄,用氧化锑和硝酸盐也是可以的;脱色剂,二氧化锰等产生互补色的物理脱色剂不好弄,用硝酸钠和硝酸钾等化学脱色剂也没问题。

相关配比和用量,就得靠无限穷举和对照试验了,纯粹的水磨工夫。

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效率自然颇高。

过往二十余年没能解决问题,非因太难,实则就是没必要也没意愿去解决罢了。

短短两年出头,就已有了不小的成果,烧制出的玻璃无色透亮,再无黄绿杂色,也瞧不出有甚么气泡了,甚至因添加了硼酸,与过往的纯碱同时作为助熔剂,适时适量添加,使得玻璃的透明度和机械强度都大幅提升,更因降低了熔点,更便于烧制成型,后端对透镜的研磨加工自然更为省事。

化学这玩意,若是摸着了门道,实则就是这么回事,不断的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罢了。

宏观性质的转变,究其本质,也无非就是微观变化的集合表征。

自然科学如此,社会人文亦如是。

帝国科学院成立将满二十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踏踏实实的钻研典籍,归纳理论,不断试验印证,加之官学大兴后,不虞后备人才,终归到了厚积薄发的时候。

皇帝刘彻对此颇感欣慰,一人成木,众人成森,若无足够的技术人才,甚么工业化都是空中楼阁,无法大力推进,将来更难以为继。

正因如此,他近年来已鲜少亲自动手捣鼓甚么了,放手让刘乘去掌舵帝国科学院,亦大力倡导产学合作,科技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实务为本。

至少在现今的大汉,暂时没必要去研究甚么量子力学之类的,要晓得,刘彻上辈子遇着这门课都得懵圈。

两股战战,头晕目眩,恶心反胃,闻之欲呕。

言归正传,话说从头。

玻璃的品质大幅提升,研磨透镜的成本和人工大幅下降,为相机的量产提供了绝佳的助力。

量产,要考量本益比,打造出来的相机肯定比不得少府精心制作的那批,然放在这年月,在汉人眼中,那真真是稀罕物件了。

商贾,本就是疯狂追逐利益的物种。

研磨透镜耗费人工?

不打紧!

虽说劳力匮乏,但若能牟取暴利,莫说十人百人,就是成千上万的人手,皇室实业和田氏商团都能调拨出来。

当然,实际上也没那般夸张,拨出十来个作坊,若干匠师和千余奴隶就足够了。

每磨出块合格的透镜,匠师赏百钱,奴隶的伙食加块油汪汪的大肉,成本能高到哪里去?

然每台相机,贩售的价格高达十金,合十万钱,千石粟谷,够一头奴隶吃一辈子的。

大批廉价劳动的重要性,端是展现无遗。

隆冬腊月,年节将近。

相机的销量异常火爆,莫说长安权贵,就是返京述职的各郡县仆射长官,也都纷纷找门路,在没铺货上架前,就已提早订购,免得苦哈哈的去排队抢购。

相机已问世两年有余,莫说王侯权贵,就是寻常百姓都早已从报纸中知晓了世间有这等好物件。

要晓得,现今大汉已非昔年般唯有长安周报独占鳌头,许多商团也纷纷涉足报业,虽由太常府严格控管,不得擅自议论国事,却是刊载着各地风土民俗,趣闻轶事,商贾讯息,或为朝廷宣导些国策政令,引导社会舆论。

在民间娱乐极度匮乏的大汉,读报纸愈发成为种乐趣,饶是目不识丁者,也能凑过来听旁人念,就跟看戏和听说书似的。

别说,还真有不少落魄士子,靠给乡里村民读报,挣到了茶水钱。

两年多的光景,足以让大汉臣民从报纸上了解到何为相机了。

尤是京畿百姓,务农者有农闲,务工者有休沐,闲着没事就听人读报,家赀富余者也未必凑不出十万钱来买台相机耍耍。

更有精明的商贾,抢购到相机,就靠替百姓照相挣钱了。

皇帝刘彻闻之此等情形,不禁摇头失笑。

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蛇有蛇路,鼠有鼠道,总有各自的活法,总能寻到各自的出路。

少府卿陈煌无疑也是如此,虽说少府没掺和到相机行当中,然他对牟取暴利的皇室实业和田氏商团并不眼馋。

感光涂料、胶片的片基、相片的纸基,两大商团虽也能制作,然品质想赶上少府名下的工坊,那可差得远。

就如制作香皂芳馨浴用,若离了石化工坊提供的物美价廉的甘油,用动物脂肪去庖制,那非但要成本暴增,品质也无法保障。

甚么相机,甚么香皂,在陈煌看来,都是陛下所谓的“一锤子买卖”。

尤是相机,贩售出去后,两大商团还得提供“售后服务”。

高达十万钱的金贵物件,坏了不管修?

若被人申告到大农府商部,不得活活罚死你!

这是早有先例的,少府工坊为“东风客运”打造的万台蒸汽机车,也都提供售后服务,否则现今这年月,上哪寻摸到民间修车匠?

若非少府与东风客运立契时就定好了相关条陈,东风客运的东家们不怕少府日后在遣人修车时漫天要价?

过往二十余载,少府和四大商团就是大汉营商典范,现今大汉商家的绝大多数形制条陈,包括契约和账目的规制,十有八九都是先照搬再依实际情形进行微调的。

保修若干时日等售后服务的条陈,也渐渐为汉商所吸纳,尤是极为重视商誉的各家商团,并不介意耗费点小钱,换取良好信誉。

要晓得,现今包括朝廷公府和各地官府的“外包标案”,对前来竞标的商家也常要考量过往商誉。

毕竟上有御史大夫,下有巡察御史,没有汉官愿教悠关自身仕途的标案让无良商贾标去,否则若是出了甚么岔子,都没处喊冤去。

少府不掺和相机行当,只贩售品质最好的胶片和相纸,自是没太多顾虑。

甚至于,胶片和相纸都卖得不多,光靠皇室实业和田氏商团提供感光涂料、片基和纸基,就能挣得钵满盆满。

王侯权贵们不差钱,且不少宗妇贵女时常入宫赴宴,两年来惯见皇后摆弄捣鼓相机,耳濡目染下也都很是了解,晓得好胶片和相纸的重要******善其事,必先利器。

这道理,谁还能不晓么?

第二百二十四章 鱼饵香甜第三百九十四章 长辈震怒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安四月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战骤起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贵女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国伊予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盘算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六百一十一章 贵女出府第八百三十章 长安协定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师母第六百二十六章 无忧翁主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马青梅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五百八十五章 细君翁主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六百六十七章 汉学当立第五百四十三章 吕宋淘金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凉畜牧第一百三十章 举国欢腾第四百二十一章 诸将迁调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冲突第八百零八章 新妇难为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新书征询,免费章节,请大家务必看看,拜托!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敌都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三百五十八章 刘舜请旨第一百七十五章 东郭农丞第八十四章 发行股份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四百四十五章 长安学区第二百零一章 简单粗暴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请战第六百零七章 巨头齐聚第四十七章 厂房落成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布阵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设军校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来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业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饰改制第七百三十二章 张笃遇袭第四十章 王府缉凶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师母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报传来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复国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一百四十三章 长安献俘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随任第一百二十章 两军对垒 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处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发第三百章 采菊东篱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团西行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四百七十八章 对马清倭第三百四十六章 琐碎诸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战第三百五十三章 议定发兵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寻仇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庄第六百九十七章 发展代价第二百零五章 调教萝莉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难为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现世第五百二十三章 举步登楼第八百三十六章 离京赴任第二十章 造纸办学 第一百九十八章 贵女登门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气象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摄政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阳南侵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区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国来朝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处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择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国石油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