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盖世名将李广利

“击破匈奴事优先!”

与丞相公孙贺奏对的时候,刘彻回答的非常干脆。

“钱庄不过是小事,不破不立,即便尽数关张,匈奴事了,朕也能重建。

爱卿不必忧虑过甚。”

公孙贺拱手道:“臣知道了。”

刘彻见公孙贺还有未了之言,就挥挥衣袖道:“爱卿且去,永安侯素来大度且一心为国,区区钱庄不过是他游戏之物,不足论!”

公孙贺再次施礼,匆匆的离开了犬台宫。

才出大殿,就看见李广利身着戎装扶着一杆大戟站立在甬道上,就冷冷的道:“一介掾吏也敢挡我去路?”

李广利抱拳施礼道:“丞相一身功业全部来自于马上,起始之地尚不如我,如今因何会小觑我等掾吏?”

公孙贺道:“某听闻犬台宫守卫已经尽数归你统带,陛下也称赞你治军有方。

难道因为这些事情,我就要高看你一眼吗?

要知道某家眼中早就被冠军侯,永安侯等惊才绝艳之人充满,还容不下撮尔小吏。”

说罢就扒拉开李广利,便扬长而去。

李广利瞅着公孙贺的背影恶狠狠地道:“总会有一天你的眼中只会有我李广利。”

被人轻看,其实对李广利来说已经习惯了。

同样是外戚,最强大的却是卫青,霍去病集团,排名第二的就要算云琅集团。

一个出自现任皇后卫氏,一个抱得是废后阿娇的大腿,最让李广利郁闷的是,不论他的妹子长得如何美丽,也不论他的妹子有多么温柔。

直到现在,也只有夫人之名,并无实际封号,李夫人多次希望皇帝能够封她为婕妤。

这是一个仅在皇后之下的妃位,乃是宫中妃嫔之首,尊荣堪比上卿,列侯。

每次李夫人提起此事,皇帝都顾左右而言他,将这件事糊弄过去。

这让李氏兄妹极为不安。

因为外戚强大的缘故,卫皇后的位置稳如泰山,因为坐拥长门宫的关系,阿娇更是融入了大汉朝的血脉之中,成了不可替代的一环。

在没有准备换皇后的情况下,婕妤的位置还不能交给李夫人。

如果李师兄妹能够看得远一些的话,就不会埋怨皇帝,他们会发现,这是皇帝真正喜爱李夫人才做出的安排。

不论是卫氏,还是阿娇,她们之间或许会相安无事,一旦再插进来一个婕妤,那两个女人就会合起来对付新来的敌人。

就算是皇帝,在面对这两个女人的时候,也需要三思。

“云琅大胆!隋越可恶!”

正在批阅奏章的刘彻,忽然将手中的军报丢了出去,怒气冲冲的站起来,还在奏折上狠狠地踩了两脚。

刘彻盛怒的时候,犬台宫中的所有宦官,宫娥,武士齐齐的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

李夫人也跪拜在地上,即便她怀中还抱着幼子,她此刻只希望幼子千万莫要哭闹出声。

大殿中只有刘彻呼呼的喘着粗气的声音。

“传桑弘羊,汲黯,董仲舒!”

过了半晌,刘彻平静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钟离远这才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应诺一声,匆匆的去宣旨了。

汲黯就在左近,听到皇帝宣召,就匆匆的来到大殿。

此时,云琅的那封内容为——追击绞杀匈奴人,而不是直面堵截匈奴人的奏章重新铺在桌案上。

汲黯匆匆看了奏折之后,拱手道:“微臣敢问陛下所思!”

刘彻淡淡的道:“云琅还不至于怯战,却害怕部属牺牲,聪明人总是这样,总想以最小的代价收获更多的成果。

却不知有些事无法避免,无法退让,今日你让匈奴逃出生天,明日匈奴人就可能卷土重来。

想在军国大事上投机取巧,他想错了。”

汲黯拱手道:“奏折上所书,匈奴人百万余众正在阴山一线,此时可否属实?”

刘彻的腮帮子动了几下,涩声道:“属实,刘陵所统御的匈奴人数不少于百二十万。

其中,控弦之士不下五十万。”

汲黯再次拱手道:“敢问陛下,我大汉国在西北荒原上可否有坚城可供藏身?”

刘彻摇头道:“只能是一场野战!”

“敢问陛下,冠军侯,永安侯大军的援兵可曾出发,几时可以出发,冠军侯,永安侯需要阻拦匈奴大军多久?”

刘彻叹口气道:“我们押错了方向,大汉重兵都在司马大将军,以及大行令李息麾下,云霍二人只有可战之兵不足五万。”

汲黯再次逼问道:“陛下可曾想过,在冠军侯,永安侯以及五万将士战死荒原之后,陛下是否还有可供使唤的人手,继续镇守河西四郡?”

刘彻黑着脸道:“没有!”

汲黯笑着朝皇帝施礼道:“既然如此,陛下为何还要怪罪云琅更换战术一事呢?

这可是五十万急着逃出生天的匈奴人,并非是草原上的普通牧人。

永安侯应该衡量过匈奴人此时的战力了,如果不是情非得已,他如何敢推翻陛下已经安排好的事情。

而且,微臣还在奏折上看到了博望侯张骞,大长秋隋越的印鉴。

博望侯张骞乃是我大汉国最了解匈奴以及西域的人,而大长秋隋越更是陛下身边的奴婢。

微臣不认为这两个人会对陛下有所隐瞒,臣以为,奏折中所说的事情,必然是他们看到的实情。

既然陛下并不怀疑冠军侯,永安侯会怯战,以及他们的能力,也不怀疑博望侯,大长秋二人的忠诚。

此时,陛下只需要做出一个决定,战还是衔尾追击。

若陛下选择战,冠军侯,永安侯以及我汉家五万儿郎竭力死战便是,后果由陛下来承担。

若是陛下同意永安侯衔尾追击的想法,那么,就让他们这样做,如果有差池,斩首永安侯问罪便是!

如何决定,请陛下圣裁。”

刘彻叹口气道:“朕以为冠军侯,永安侯二人总有出人预料之举,如今看来,也只是常人。”

汲黯放声笑道:“他们本来就是常人,虽说这二人一勇猛一聪慧。

但是啊,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除过死战别无他法。

玉门关外乃是一望无际的荒原,在这里没有山峦水势可以利用,不毛之地又将火攻水淹这两个可以以少胜多的条件排除。

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占。

云琅即便是有惊天的才能,也要面对匈奴骑兵的马蹄!

以微臣之见,云琅能够大胆推翻陛下的布置,已经算是一个合格的将领了。”

刘彻愤愤的在桌案上捶了一下道:“匈奴人施加在我大汉国身上的羞辱,倾尽三江四海之水也难以洗涮。

只有血,只有血,才能祭奠无数年来被匈奴杀死,奴役的大汉百姓!

朕真的希望,上苍能给朕降下一个人才,好扭转这个不利的局面!

让朕得偿所愿!”

刘彻失态的咆哮起来,眼看着匈奴人就要灭绝了,现在却因为自己当初的一念之差,将兵力配置错误,给了匈奴人逃出生天的机会,这让他如何能够接受。

他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个慷慨激昂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陛下!冠军侯怯战,永安侯无智,两个浪得虚名之辈如何能为陛下分忧。

请陛下派遣末将出马,定能将匈奴人一网打尽!”

刘彻精神一振,却看见董仲舒与桑弘羊二人联袂从门外皱着眉头走了进来,在他们身后,跟着一位身穿金甲的将军。

汲黯定睛一看,原来是李夫人的胞弟李广利。

汲黯大怒,顾不得君前失礼,挥舞袍袖吼道:“滚出去!”

刘彻低下头一言不发,他也很失望。

董仲舒双手插在宽大的袍袖里白眼看天一句话都不说。

只有桑弘羊对梗着脖子不愿意离开的李广利道:“出去吧,别惹怒了陛下。”

李广利的身体虽然在向门外退,口中继续禀奏道:“匈奴人如今不过是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只要我军众志成城,集中兵力攻击匈奴单于大帐,未必就没有取胜的机会!”

第一五六章平天下?第八十章 镇界尺第四十八章一入侯门深似海第三十八章大改变第一三五章谁能说的清楚?第二十七章一头雾水第十六章人俑的骨架第四十五章艰难的钱庄生意第二十六章 画舫劫第九十三章告御状的高世青第七十九章 破幻阵第一二四章小心过度第一零四章刘彻的大裁军第九章霍光还京第七十四章阴险的云琅第九十二章长大成人的刘据第八章偷袭第一六一章安宁的日子第九十一章老成谋国之道第五章愤怒的阿娇第九十四章贪婪?不一定吧!第八十九章美人的威力第一零六章石破天惊第一四二章来自董仲舒的恶意第七十六章 世之主第一零六章臭嘴曹襄第八章偷袭第二十八章危险的东篱子第二十九章人傻天照顾第一一三 章脆弱的夏侯氏第九十二章圣人出(1)第一五五章改良的蒙学第七十九章 破幻阵第五章愤怒的阿娇第一三一章论阿娇第三章行路难,难于上青天第三十七章姑臧城的传说第二十六章魔窟第一零四章镇山之宝第一零四章镇山之宝第八章偷袭第一三二章不给第五十六章 曹襄的胆量第三十五章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第三十五章回家(3)第四十二章蓝田的使命第一一八章孟大的理想(继续战斗求月票)第二十章被俘等于背叛?第一二二章走偏了的敦煌壁画第一五三章无所事事的霍去病第八十八章利益者鄙第九十二章金权第一五七章 傻乎乎的大汉人第一五六章刘彻四问第一三一章论阿娇第一八八章刘彻的误解第十二章雷声大,雨点小第一四八章限制跟教育第九十六章刘据的坚持第一六零章讲道理啊第八十九章 金球钓龙第三十一章汉代厚黑学第六十五章受尽委屈的东方朔第一百章月色如水第三十五章回家(3)第五十四章 尊长风第一五四章济水之神第一二九章有心无胆第二十六章新发现第九十一章 大侠就是圣人第三十四章强人的心第六十三章仓促的开端第十章事态很严重,少年当小心第七十一章一切都回到了从前第六章统一战线第一一四章有苗不愁长第一三五无兄弟,不远征(9)第一零八章谁是奸商?第九十九章青楼与学堂第六十九章利益是拿来交换的第一三八章混乱,极度的混乱!第一百章深潭第八十八章利益者鄙第一六五章右贤王要回家第六十一章想发财的勋贵们是可怕的第一七六章与身份匹配的好安排第八十二章大汉技术最先进的工坊第五章讲道理的人第八十二章肺腑之言第一一六章于无声处听惊雷第九十一章我高兴第十八章迂腐的云哲第一二一章苏稚的喜事第一六零章云氏法度第七十九章螳螂的婚礼第五十章人生处处有惊喜第五十章良心,是赚钱的毒药第一四三章毕竟东流去(2)第四十六章老情人第一七九章内讧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