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人不人,鬼不鬼

霍去病不喜欢这种狩猎式样的作战,他的军事高贵病一旦发作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可挽救的余地。

身为一个枪骑兵,霍去病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冲锋,多年的兄弟了,云琅对他这个坏毛病深恶痛绝。

说过无数次,他依旧没有改正的意思。

他就是喜欢举着长枪带着部下排成阵列,冒着箭雨龙卷风一般的杀进敌阵。

然后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从而让他的男性荷尔蒙的分泌达到最高……

没错,霍去病说过,他就是喜欢这种感觉,自从上回在甘泉宫这么干过之后,他就永生难忘。

李敢居然也说他喜欢那种感觉,至于曹襄,更喜欢站在坚实的刀盾兵后面看着对面的敌人被他指挥的弩箭彻底覆盖。

如果一次覆盖之后,敌人死不完,他不介意再来几次,直到最后一个敌人被弩箭杀死。

如果可能,不跟敌人接阵就杀死敌人是他平生最大的希望。

匈奴人偷袭的时候正是五更天最黑暗的时候,那些黑乎乎的尸体刚刚被打捞上来,天边就出现了一丝鱼肚白。

十四个人……

军卒确定没有别的匈奴人了,就这十四个人。

云琅看了两三个,就叹息一声离开了。

谢宁面无表情的道:“匈奴人就不会游水,所以,来偷袭的只能是汉奴!”

曹襄也没心情看了,随着云琅去了河边洗手,霍去病倒是看得很仔细。

不仅仅看了面容,还仔细的研究了这些死人的手脚,然后对谢宁道:“都是战士!”

谢宁有些尴尬的道:“应该是投降匈奴的韩王信部族的后裔。”

“韩王信啊……杀了那就杀了吧。”

云琅在听说这些人是叛徒之后,心情就好了很多。

韩王信可不是愿意遭受胯下之辱的韩信,不过,这两人的下场都不好。

这家伙早在太祖高皇帝时期就已经投奔了匈奴,作为匈奴人的先锋部队,骚扰汉境,论起凶恶,这些人尤甚匈奴。

这是一群鬼!

他们既不是匈奴,也不是汉人,是游走在匈奴与汉人之间的恶鬼。

他们没有任何信仰,没有希望,自然也没有了人性。

匈奴人不把他们当人看,汉人对他们恨之入骨,大汉朝军队中的七杀令,第一条就是——凡投匈奴之叛贼,人人得而诛之!

汉军对这些人痛恨至极,以至于连收敛尸体的兴趣都消失了,这些人的首级不值钱,杀了他们朝廷没钱给!

这就像荒原上的鬣狗一般,不杀它,它处处惹人厌,处处祸害别人。

狮子弄一点食物它们来一群过来抢,豹子弄一点食物他们也来抢。

杀了它们也是一桩很没意思的事情,鬣狗的肉腥臭难闻,狮子没有饿到极点,是不会碰的。

十四具尸体重新被丢进了瞎子河,爱漂到哪里就漂哪里。

“韩王信啊!”

谢长川看了裴炎一眼。

裴炎叹息一声道:“怎么办?杀呗,为了这些人耗费兵力实在是不值得。”

谢长川点点头,丢出去一支令箭,传令官就拿着令箭出去了,他知道这支令箭该是谁的。

“这么多年以来,这些人为什么还没有死绝?”谢长川喝了一口云琅孝敬的茶水。

“怎么会死光呢?韩地总有人觉得当匈奴比较好,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喜欢抢劫啊,觉得跟着匈奴人能抢到东西……”

“抢?现在真的能抢到?”

“没法子,抢了一回就没法子收手,就从人变成了鬼,回不到人世间了。”

云琅的铁桥依旧在不断地成型,当他开始铺木板的时候,一座桥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

铁索桥最大的毛病就是不够稳定,虽然桥的自重很大,看不到摇晃的样子,不过呢,当一个骑士骑着马上了桥,这座桥就会左右摇晃,战马会受惊,仅仅是实验阶段,就有四个骑士被战马丢进河水里去了。

自从开春之后,瞎子河水就一直在上涨,这也不是一个好兆头,如果说刚开始的时候,匈奴人丢进河里的巨木对铁索桥没有多少影响,现在就很麻烦,匈奴人居然知道在巨木上堆积燃料,然后讲巨木从上游放下来,用巨木上横枝拖住铁索桥,想要烧毁掉。

这样的智慧不该是匈奴人该有的,尤其是带着明显工匠匠作痕迹的巨木,也只有那些鬼才能弄出来。

霍去病请命扫荡,被谢长川严词拒绝,他认为固守的军队就该固守,出击的任务应该是别人的。

白登山的防守就像是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该怎么动弹,必须谢长川说了算,就这一点,谢长川从未妥协过。

铁索桥没办法修改了,那么只能让战马适应桥,而且云琅规定好了,凡是上桥的的人,必须人马分离。

他没有心情去训练别人的战马,骑都尉的战马必须适应这座摇晃的桥,以后好方便快速进退。

一场春雨过后,草原上立刻开起了星星点点的花朵,放眼望去,一张绿色的毯子延伸到了天边。

以前只在草原上慢慢溜达的战马,如今开始奔跑了,半个春天过去了,它们已经长足了肌肉,再一次展现出了草原王者的气势。

战马开始奔跑了,就说明草原再一次活过来了。

草原活过来了,匈奴人也就活过来了,他们迅速的完成了从牧人向战士的转变。

钩子山附近开始有匈奴的骑兵出没,他们大声的吆喝着从山脚下呼啸而过。

虽然总有一两个被强弩留了下来,然而,匈奴人依旧没有停止在钩子山耀武扬威。

如果不是云琅在山上栽种了无数的木头桩子,这些勇猛的匈奴人甚至会有向山上冲锋的欲望。

在山上栽种木头桩子,对阻碍骑兵冲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这一点,谢长川在第一次观摩钩子山阵地的时候就赞不绝口,下令,在白登山的周围也栽满了木头桩子。

仅仅就骑兵一道而言,大汉骑兵虽然彪悍,还有新式马具辅助,只论对战马的操控而言,大汉骑兵依旧不如匈奴人。

这些匈奴在马背上披一张毛皮,就能长驱万里的本事,是他们的天赋本能。

因此,在防守的时候,大汉军队愿意更多的使用步卒。

霍去病长久的守在第一线,他希望能够得到谢长川可以出击的军令。

然而,等到匈奴人远去之后,谢长川依旧没有做任何的反应,他在评估了铁桥乃至钩子山一线的防御之后,给了一个很肯定的回答,就回去了白登山。

在他看来,不论是霍去病还是云琅,他们都在认真的做好了战争的准备,并没有多少可以让敌人利用的漏洞。

如果说还有什么让他担心的地方,那就是骑都尉们跃跃欲试的模样。

他们似乎很希望与眼前的匈奴立刻来一场大战。

这是一支新的军队该有的气势,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只要多经历几次战争,就会慢慢的沉稳下来。

战争终究会到来的……

谢长川知道,匈奴人正在做新一年里的第一次军事试探,一旦试探的差不多了,他们就会蜂拥而至。

那个时候,骑都尉想不参战都不可能。

云琅很紧张,曹襄也很紧张,两人都知道,战争马上就要到来了。

接下来的战争远远不是上林苑里的那场小规模的战斗能比拟的,一旦开始,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瞎子河水依旧在缓缓地流淌,高天上的飞鹰越聚越多,这说明,匈奴人的大军已经快要聚集完毕了……

第一零五章温润君子第五十一章群狼环伺第一七八章内讧第八十三章大胆的陈铜第一零五章温润君子第八十三章低级与高级第十五章干草地上说丰年第四十八章赵破奴带来的改变第一四八章引经据典第四十九章风吹云散第三十九章 剑与酒第一五四章英雄易老红颜难久第一五九章商业化养殖的初级阶段第一三三章无兄弟,不远征(7)第一七三章万全之策第一八二章参政的代价第一二六章皮袍下的小人物第五十章 平民化教育第七十九章刘陵的征程第一三六章鸿鹄焉知燕雀之乐第七十三章和光同尘第九十章看你咋了?第一七九章温柔乡拦不住刘彻第一一八章趁火打劫第一三二章羊盘查敌踪第二十五章求不得是一种痛苦第九十七章托孤第三十五章回家(3)第九十九章青楼与学堂第二十五章羞愧也能让人产生恨意第五十六章刘陵的进攻方式(第一章)第六十八章新事物的吸引力 (第一章)第五十五章 太虚境第十二章暗度陈仓的刘彻第七十二章神走了……第三十五章相对论第六十八章 天有道第一章匈奴女人第三十章刘彻的大道理第九十三章圣人出(2)第二十六章看风景第一八四章 待机而动第二十二章无聊的盛世第一四九章万千宠爱于一身第五十六章苏子良的处世之道第三十七章古人的夸大与内敛第一五九章不舍第一四零章西极天马第一四七章小人物跟神的差别第十二章雷声大,雨点小第十八章 神仙打架第一零六章云氏魔鬼第五十九章绣衣使者也是有传承的第十五章璇玑宫主人第一四一章公孙弘的奇妙之旅(2)第四十一章换心第一三四章逼迫第一七八章内讧第一五八章找到匈奴人了第一五九章商业化养殖的初级阶段第一四一章公孙弘的奇妙之旅(2)第一七六章儒家独大第六章破茧第四十九章扬眉吐气的李敢 (第三章)第一四二章公孙弘的奇妙之旅(3)第八十一章霍去病的见解第三十六章军事行动从来没有简单的第一四二章公孙弘的奇妙之旅(3)第十九章末位淘汰制第五十章 轮回柱第一三七章女子大丈夫第一九一章水落石出第一零三章利国利民的麻将第一四七章画蛇添足第一百五十一章小事情,大惩罚第一一一章生死两难全第五十二章松弛,松弛第五十五章河曲城第八十五章和睦总是没错的第八十七章用命出书的司马迁第一三零章 强悍的西汉贵妇(继续战斗,求月票)第一七五章边关无战事第一章出征自古都是悲伤事第一四一章事情的本质不能知第四十二章仁慈的苏稚第一六零章信任最难得第一八零章天理不容第十章事态很严重,少年当小心第八十章将军铁衣冷难着第一八一章不愿牺牲第六十二章恐惧的根源第四十三章万事就怕认真第一八五狮子大张嘴第五十五章河曲城第一三三章聂壹?第九十四章好事当前又远遁千里第一五零章最后的元朔年第六十一章人彘蚕室第一三九章甘州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