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军事行动从来没有简单的

“陛下在卫将军府衙睡了一觉之后,就把卫将军所属全给睡服了……

司马,你是不是应该快快记下来,以后好记入史册啊?”

曹襄不知为何开始发脾气了。

云琅倒是没有生气,举着手里的半拉虎符仔细看,卫将军的虎符,确实比他受降城城守的虎符要大,也精致的多。

被人摩挲的铜色都出来了,黄灿灿的。

云琅用一段丝线绳子穿过虎符上的孔洞,最后绑在脖子上,才算放心一点。

用力的拉扯两下,发现没有被拽下来的可能,这才松口气问司马迁:“你说以前那些被人偷走虎符的人都是干什么吃的,这样了还能被偷走?”

司马迁笑道:“都是被女人偷走的。”

曹襄看看云琅胸口挂着的虎符道:“你看见陛下临走时给你虎符的模样了么?”

“看见了。”

“那有多么不屑才能随手把虎符丢给你啊,你就没有一点被羞辱的感觉?”

云琅摇头道:“没有,卫将军虎符自大汉建国以来,只交付给臣子三次,第一次的主人是韩信……”

“被弄死了!”

“第二次的主人是周勃!”

“差点被弄死!”

“这第三次的主人就是我永安侯云琅!”

“福祸难料!”

云琅每说一句话,曹襄就在后边评论一句,弄得场面尴尬,李陵等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云琅自然不在乎曹襄的乌鸦嘴,举起手里的虎符对李陵,李勇,李绅,孙大路下令道:“司马迁,孙大路统领两千兵马守城,其余一万人空群出动,新丰市扎营。”

司马迁,孙大路轰然领命。

李陵,李勇,李绅却有些犹豫,从扶荔宫到新丰市,至少有一百里,此时已经日上三竿了,想要走到新丰市,全军就不用休息吃饭了。

见云琅并没有改变主意的意思,李陵只好咬咬牙领命,带着两位堂兄安排出兵事宜了。

“你在报复他们是不是?”曹襄对于自己今天也要跑一百里地很不满。

“既然知道了还要说出来?”

“有本事你学细柳营旧事,不让陛下进城!”

“文皇帝被周亚夫挡在细柳营外,还被文皇帝称赞一声‘真将军’,你猜我要是这么干了,会有什么下场?”

曹襄一边向外走,一边气咻咻的道:“天亮之后就会有临近的左大营兵马来攻打我扶荔城里的叛匪!”

刚刚被皇帝打过气的将士们,虽然一夜没睡,精神依旧饱满,即便大部分都是步卒,云琅这些骑马的将军,也需要策马小跑才能与大军保持同步。

与云琅、曹襄两人顶盔掼甲的模样不同,东方朔一身青衫,坐在马上随着战马奔跑的身形起伏不定,手里还握着一柄巨大的鹅毛扇,不时地格挡一下路边垂下来的树枝。

心情似乎非常的好。

云氏的马车就跟在后面,明明,云琅,曹襄两人已经困倦的东倒西歪,却不敢下马坐到马车上去。

大汉军律森严的有些变态,云琅曹襄在卫将军府衙还能放纵一下自己,如今,领兵在外,军中司马可不会因为你是主将就不会在小本子上记录你的过失。

而这个专门记录主将过失的司马,正是这个该死的东方朔。

骑马骑的痛苦不堪的曹襄哀嚎一声道:“我们为什么不能从扶荔宫这边直接开始向北搜查,为何一定要跑到最北边,再一路南下?”

云琅没工夫理睬他,这一回大军在大路上行军,游春马跑的又平稳,正好睡一会。

在战马上睡觉的本事,云琅早在白登山就已经习惯了。

东方朔摇着鹅毛扇笑呵呵的道:“不把所有叛逆都逼迫到一个地方,如何能将他们一网打尽呢?”

曹襄怒道:“这个法子,怎么听怎么愚蠢。”

东方朔摇摇鹅毛扇道:“卫将军属下没有见过血,无论如何都需要打一场,还需要彻底的胜利,不这样,就提不起这些郡国兵,封国兵的心气。”

“这些奴贼如果四处劫掠呢?”

“上林苑已经三年不问战事,卸甲的军卒也没有被征召,都在家里种地发财呢,如果他们不知道保护自己的家,被人杀了都是活该。”

曹襄还想说一些丧气话,猛地闻到了一阵腐肉的气味,抬头看,才发觉,大路两边,时不时地就会出现一两个木头架子,上面吊着一两个匈奴人的尸体。

“有匈奴奴隶的人家已经开始自查了,但凡是发现有不安分的匈奴奴隶,就会自行处决。”

“那就用不着我们这样奔波了吧,那些奴隶主会把我们要干的事情干完的。”

东方朔摇摇头道:“没那么简单,你有空去问问军中的检校校尉,他应该是绣衣使者,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云侯应该也知道一些。”

“他没说过!”

“那是你没问。”

曹襄看看坐在马上动摇西晃却总不会掉下马的云琅,摇摇头道:“阿琅没有告诉我,就不该是我知道的。”

似乎在睡觉的云琅睁开眼睛道:“还记得消失在太行山的那支匈奴么?”

曹襄差点大叫出来,云琅又道:“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我大汉国明明国富民强,纵横万里的国土却像是一个烂筛子,谁想进来就进来。”

曹襄一句话都不说了。

只是神情显得更加颓废。

云琅笑道:“你跟代王刘共很熟?”

曹襄摇头道:“代王这个王位虽然没有实权,却非常的尊贵,当年文皇帝在未曾登基之前,就是代王,后来因为宠爱刘武,就把代王的封号给了刘武,再后来刘武去了更好的睢阳国,先帝就把太原国,与代国合二为一给了太原王刘参,因为代国比较大,刘参也就改封号为代王,刘参死后,他的儿子刘共就任了代王。

刘共是一个胆子很小的人,代国也是一个很穷的地方,他也不修武备,常常被陛下责骂,奇怪的是,陛下却从未惩罚过他。”

云琅笑道:“我们这几年过的太舒坦,几乎忘记了刘陵这个女人。

你知道的事情,刘陵也该知道,再加上鬼奴军全部出自太原之地,代国不出问题才是怪事。”

曹襄摇头道:“我不信刘共在陛下如日中天的情况下敢背叛陛下,再说了,代国的权力都掌握在国相刘杰手中,刘共的地位跟刚刚被周鸿他们弄死的浑邪王差不多,他没有能力干这样的事情。”

云琅笑道:“不知道陛下为何要把我们跟去病给调开,反正啊,消失在在太行山的匈奴人太诡异了。

太行山的守军,穷搜了快一年,依旧没有发现任何大队匈奴人,既然如此,我前些时间看了邸报之后,就给陛下上了奏折,觉得匈奴人之所以突然消失了,最大的可能就是,那些匈奴人出了太行山之后,就变成了汉人。”

曹襄看看四周低声道:“你怀疑进入大汉国的匈奴人其实是鬼奴军?”

云琅道:“既然已经排除了其余的可能,那么,剩下的就该是最有可能的。

现在明白,陛下为何一定要我们肃清匈奴叛逆了吧?”

曹襄苦笑道:“怪不得昨晚隋越说,我们如果不能肃清这些匈奴叛逆,陛下就会处死所有匈奴奴隶了。

原来陛下担心被人里应外合打一个措手不及!”

东方朔将鹅毛扇扣在胸口,瞅着路边的死尸道:“跟以前比起来,陛下这才算是真正的成了帝王。

他思虑周密,行事滴水不漏,每一个举动都有特殊的意义,再不是当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治国方法了。”

曹襄拍拍脑门低声道:“代王刘共是陛下的血亲……”

云琅无所谓的道:“当年,太祖高皇帝分封刘氏子孙,相约共守刘氏天下。

不论那一朝那一代都没有只享受荣华富贵而不付出的道理。

在陛下眼中,没有谁是不能牺牲掉的。”

第一一四章明珠暗投?这是必然第一六二章歇斯底里(四更求月票)第五十八章 兴汉世第五十八章不好,也不坏第四十三章万事就怕认真第一六七章泰山上(上一章章节名错误)第九章表决心的代价第三十二章乱云飞渡第三十七章明察秋毫王温舒第三十章变化无常第九十七章槛车底下的人第四十七章可怜的人第七十四章阴险的云琅第一一一章财富的本质第五十章 轮回柱第五十五章河曲城第五十四章 赤胆忠心第六十五章银壶杀君王第五十二章成为怪物的刘陵第一零九章肉体毕竟是事实存在的第六十四章关系复杂的二代们第五十七章变化不一定每个人都有第二十一章值钱的云琅第一六一章谁是大英雄?第一一六章于无声处听惊雷第九十八章 不一样的庆典第一二二章战争后遗症第一四八章 谁的日子都不好过第四十七章 玄幻世第五十章良心,是赚钱的毒药第四章自杀者的尊严第四十七章刘据的城第一一六章坚持底线的人是痛苦的第一三零章无兄弟,不远征(4)第一七零章杀奴(3)第九十章世上最执着的感情是仇恨第一五零章谁对谁错?第一六三章忙碌与庆典第七十七章 各神通第一三三章云家的新农业(继续四章求月票)第一一二章山居图第一一九章蹦跳的猴子第一一六章刘彻的王霸之术第二十九章人傻天照顾第一一四章明珠暗投?这是必然第一三六章 鹊巢鸠占第一五五章光与暗第一三八章完美无缺的红袖第一三二章阿娇的大水池第一七三章四个红盒子第一章匈奴女人第一六四章顾头不顾腚第一八零章阿彘与刘彻第七十七章飞蛾扑火第九十九章 攻伐第九十八章 不一样的庆典第九十四章好事当前又远遁千里第八章一发不可收拾第四十六章我真的是无心的第一六六章始皇陵的后时代开发第十五章 曹襄的高端见解第二十四章刹帝利第一四五章毕竟东流去(4)第一六三章别把自己当人第十六章泾渭分明第五十一章第二次刺杀第一七六章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第九十七章继续在工匠的道路上狂奔第九十八章真本事第一四四章逆反心理 (第三章)第一六三章 婚礼?婚礼!第三十六章 这片江湖第一三二章倒霉的人是王温舒第六十二章天不罚,我罚!第三十章 争名之战第一六九章尔虞我诈第一六七章泰山上(上一章章节名错误)第一一八章自讨没趣第二十七章一头雾水第一七九章凿空西域第二十三章不安第七十三章漂亮的鼻子第二十章残酷到底第十四章羽林郎第七章媒人难找第八十八章利益者鄙第一二零章 丧心病狂的云琅第一一六章于无声处听惊雷第三十四章 白冥第一七六章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第三十七章回家(5)第五十九章绣衣使者也是有传承的第五十一章第二次刺杀第一八三章好人就该被奖励第一八七章全是表演啊第五十五章处世之道第一六四章每个人都是该死的第七十八章死心眼的老秦人第四十五章 上古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