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正道

陆谦抱着胳膊,静静听完了几个帮闲乱七八糟的叙述。

之后这家伙点点头,对这些青皮说道:

“先把衙内送回家,最近暂时不要上街了。”

“我不我不我不!”

高衙内蹬着腿,在众目睽睽之下哭叫道:

“我要那美娇娘!我要杀了那打我的混蛋!”

陆谦额头上青筋直冒。

这种事怎么能在大天广众之下说出来?

但是他又不敢违逆这二世祖,只好蹲在高衙内面前,好生劝道:“不就是个小娘子吗,属下一定能让衙内得手。”

“真的?”

“真的,那个打了衙内的家伙,三天之内属下也一定能要他的命。”陆谦小声说道:“只是这种事不能在这说,请衙内先回府上,让属下布置一番。”

“说好了,三天,三天我就要那小娘子!”

“是是是,三天!”

陆谦觉得自己就像是在哄小孩,还是哄一个超级大号熊孩子。

然而这熊孩子不哄还不行,高衙内毕竟是陆谦上司的螟蛉,伺候不好他,将来在军中的发展就是个大麻烦。

陆谦可不想自己永远局限在虞候这样低级的职务上,为了一个更好的前途,他愿意牺牲自己的尊严委身讨好高衙内这样智障的二世祖,自然也不在乎牺牲陌生人的生命,或者朋友妻子的尊严。

……

徐世杨没有立刻回文家,不过经历一次这样的事,悠闲逛街的时间也只能结束。

他雇了一辆骡车,跟赵琳去了临安城外的一片街坊,那里是军器监工匠们聚居的地方。

在这里,他跟几个大周军器监的大匠谈了一下,当然,招募他们是不可能的,徐世杨拿不出足够的利益,人家也没沦落到必须冒着生命危险去江北吃徐家这口饭的地步。

所以徐世杨也就直接不去开口,免得自取其辱。

不过,这些属于国家的工匠有一些好处,他们靠山吃山,可以拿一些军器监的下脚料(有时候不算下脚料)回来做些私活,赚些钱粮。

这些工匠的手艺是没问题的,又有材料支持,只要钱给够,他们能实现徐世杨的许多想法。

比如徐世杨向这里的工匠承诺购买所有附和标准的铁管,只要公差不超过自己的要求,完全来着不拒。

工匠们不清楚这些铁管是做什么用的,不过既然不是弓弩刀剑之类的军器或违禁品,那么他们做起来自然毫无心理障碍。

徐世杨要求他们制造好一百根符合要求的铁管,就把它们全都运到文家,由徐世柳接收,此项目长期有效。

对于这种没有风险的项目,工匠们给出的价格比较低,只是徐世杨一再强调,所有铁管都必须附和公差要求,否则视为废品,是拿不到货款的。

……

晚间。

临安城最著名的姬馆樊楼内,文仲正和一些年轻的主战派官员饮酒作乐。

所谓樊楼,可不是当初汴京城那座堪称天下第一的姬馆,那座樊楼早就已经毁于兵灾。

现在这座樊楼,是大周南迁之后,由原来樊楼的主人迁到临安的,因而被人称为小樊楼。

虽然已经不复当初的胜景,不过依旧能稳坐天下第一的名头,也就依旧能引得一众才子倾心。

此时,已是酒过三巡,一位拥着美姬的主战派官员问文仲道:“文兄,听说住在你家那个江北来的武夫,今天又惹事了?”

“那是世柳的兄长。”文仲笑道:“翁兄不可如此说他。”

“一个武夫而已。”

发言的人是翁书平,目前的官职是给事中、太常博士,一个正七品的小官。

但再小也是文官,天然的瞧不起徐世杨这种武夫。

他之前跟徐世杨喝过几次酒,每次行令饮酒,轮到徐世杨,这家伙就直接牛饮,跟一众文士参加的游戏显得格格不入,可偏偏这莽夫还受到文相公的其中,因此翁书平就愈发觉得徐世杨不顺眼了。

“他是武夫没错,不过,如今朝廷就是需要这种能打仗的武夫。”

文仲说道:

“若是人人只能负手清谈,家父北伐中原的景愿何时能够实现?”

“文兄,就怕有这样一个打仗的好手,对朝廷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翁书平说道:

“若论武夫,鞑子全都是武夫,可鞑子的狼子野心如何,我们都看的都很清楚。”

“徐家在江北,到处招兵买马,我们在江南还要供给其军粮军衣,若是无手段制住他们,就怕将来又成另一股鞑虏!”

他说的这话,就是文人压制武人的传统理由——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武人造反可就不一定了!

对统治阶级来说,这是非常现实,而且有效的理由。

“徐家在江北已经坚持了十多年,未拿朝廷一文钱粮,如此好汉,翁兄何故如此污人清白!”

跟徐世杨关系较好的章明义不满的说道:

“难道我大周就不能有忠君爱国之士?”

“哼,御街上跨马唱名的进士才是真好汉!那徐世杨不过以莽夫而已!”

翁书平不再理会章明义,转头对文仲继续说道:“世柳兄的文才,吾是十分佩服的,不过这徐世杨……,文兄送给他不少书吧?见他读过吗。”

文仲没有说话,只是叹息着轻轻摇了摇头。

“看?”翁书平对着一众主战派同僚说道:“为将者不读书,不过一匹夫尔!”

“翁兄,你觉得我们不该支持徐家?”文仲问道。

“该支持,不过不该支持徐世杨。”

翁书平回答:

“我看,徐家能在江北坚持下来,正是因为有徐公睦河那样的进士,以及世柳兄那样的文士!”

“我等圣人子弟,应当让徐家走在正道上。”

“如何做到这一点?”文仲问道。

“我们既然徐家粮草支持,那徐家军就应该服从我们的命令。”翁书平又喝了一杯酒,情绪有些激昂的叫道:“我们应当向江北派遣监军!”

“另外,我记得徐家不止徐公睦河一位进士,徐公睦江也是吧?”

“是,徐世杨的大伯,徐公睦江与其弟同为庆元九年进士。”

“那不就简单了?”

翁书平笑道:

“对这些武夫,大小相制,方为正道!”

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359章 炮击第658章 塑料友情第240章 回家2第407章 宣传第145章 畅快的海战第693章 南下北上第544章 军改1第335章 克金州第143章 遣周船第527章 晋省2第566章 惠泽万世第307章 利益交换第171章 人第735章 要严!要打!第292章 胜利2第233章 天下3第93章 李逵第679章 邕州3第407章 宣传第369章 喜忧第126章 生产第48章 追击第76章 开打第471章 边境冲突第691章 河中—碎叶3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450章 对扶桑政策第672章 南方第472章 汉不可辱第242章 进军1第430章 两难第234章 分裂第201章 朝阳第569章 辽北攻略4第74章 争执第182章 诸位,起舞吧!第649章 政策第622章 闲暇第5章 夜战2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336章 下一个目标第457章 生女真第716章 大帝国1第336章 下一个目标第274章 猪突3第119章 战利品分配问题第426章 战争之神第719章 粮食第517章 世侯1第441章 齐第644章 秦军第158章 李飞龙第593章 反华夏包围圈第555章 开打第270章 反击1第746章 殉爆第706章 南征6第204章 炮击第56章 破寨3第540章 兵力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655章 南北2第381章 狙击手第150章 抵税第519章 最后通牒第528章 坏消息第587章 沙尘之中2第643章 父亲2第451章 周军的实力第96章 我敢!第233章 天下3第129章 联盟之首第662章 暴秦2第435章 兵役制度第549章 帝国第68章 赵琳的努力第154章 生意第84章 六家联盟第176章 黄河大侠第470章 巡逻队第438章 会议季1第701章 南征1第395章 降服1第58章 扩散第403章 再扩军第475章 和平第115章 坞堡血战5第472章 汉不可辱第727章 父子第696章 吉尔吉斯山1第501章 春天8第724章 上升渠道第394章 伐高丽6第624章 医药第596章 从一而终第536章 到处都是机会第209章 武器生产第248章 登州第676章 17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