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击发枪1

包拯曾经做过临安知府,在位期间断过很多积年大案要案,因而被坊间百姓称为包青天。

这样一个断案的老手,文及甫才不信他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事是谁干的。

“彻查是为了给圣人一个交代,圣人很喜欢这个善保。”

包拯悠悠的回答:

“另外,不管怎么说,临安一下死了三个人,其中一个死的还这么惨,不查个水落石出是不行的。”

文相公笑了一下,没有继续纠缠这个话题。

他刚才明明说了自己知道是谁指使的,包拯却把话题转移到彻查此案的意义,仿佛根本没听清自己的话一样。

包青天包大人已经把他自己的态度表露的很明显了。

“文相,此时可以交给下官查办,但有一件事还望文相知晓。”

包拯继续说道:

“江南已经没有鞑子了,下官希望这次的案件是最后一次。”

文相公差点笑出声来。

搞了半天,文仲以为徐世柳派人做这事,他文及甫是幕后主使啊?

“老夫也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文相公意有所指的说道:“不过,查这种大案,老夫一个致仕的老头子,怕是力不从心啊。”

包拯惊讶的看向文相公。

如果他说的是实话,那么这只能证明徐世柳其实不在文相公的掌控之下!

更别说齐王和徐世杨了。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女真鞑子灭亡的现在,大周危矣!

心急如焚的包拯再也没有心情打哑谜了,他直截了当的问:“江北齐王那边,对朝廷到底是什么态度?”

“文相,如今不过天下粗安,若是……若是爆发兄弟阋墙之事,恐非天下万民之福啊!”

“包大人,此事老夫说的不算,您说的也不算,得看官家到底是什么态度。”文相公严肃的说道:“你刚才说官家很喜欢昨天死掉的那个鞑子?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包大人深得民心,可您知道如今坊间如何议论这事的?”

包拯当然知道,所以他才以宰执身份强行接管了昨夜的凶杀大案——原本他的身份已经不需要再去断案的。

“老夫今日请求陛见……,陛下没有见老夫,只是赐下些身外之物,如今老夫还能做什么呢?”

“唉……,要是圣人一开始就不承认那善保的使者身份就好了。”包拯失望的小声嘀咕着。

“那个时候伪金还没有灭亡呢。”文及甫摇摇头:“咱们的赵官家,不论当初是主战还是主和,坐上那个位置后就都变了。”

徐世柳曾经很不客气的评价这是“遗传软骨病”,文及甫表面上不说,心里还是有几分认同的。

“文相,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包拯言辞恳切的说道:“如今的天下,真的经不起波折啊!”

文及甫看着包拯,什么话都没说。

与文及甫这种传统型文官不同,包拯是典型的事物官,虽然也是进士,但他确确实实是从底层一路用实干的功绩爬上来的,这样的人,真正关心的对象一般是老百姓——而非儒家文人口中的“天下”。

就像当初文及甫与秦会之之间的政争,包拯向来是谁都不支持——主和派固然卖国求荣,但以大周官兵的战斗力,真要按主战派所坚持的那样出兵江北,只会劳民伤财之后损兵折将,让这个国家的老百姓付出更大代价。

现在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大周自始至终就没赢过金军,那么他们哪来的胆子去挑衅灭了鞑子的齐国?

若是天子脑袋一热,真的派兵收复江北攻击齐国……,最后苦的不还是为官军出粮出丁的老百姓?

“唉……”

过了片刻,没有从文及甫那里得到任何承诺的包拯深深叹了口气,起身向文相公行了一礼,无奈的说道:

“如此,下官告退了。”

“包大人请便。”文及甫也起身回礼。

在包拯离开文府前,文相公最后说道:

“包大人,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老夫是要为大周尽忠的。”

“而且,若是齐王能给老夫三分薄面,老夫也愿意劝齐王殿下少造杀孽。”

“再多的,老夫就真的做不到了,老夫真无法劝齐王自觉归顺,当今天子也不愿意听老夫的劝——自古天无二日,这大势,真的挡不住。”

……

徐世杨并不知道江南发生了什么事,他现在甚至并不清楚有个能言善辩的鞑子使节到过江南,然后被徐世柳派人宰了。

对现在的徐世杨来说,女真鞑子不过是一群丧家之犬,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已经不在这方面了。

隆道六年二月初五,在辽阳完成给齐军将士授勋,为烈士送行,任命了部分地方官等一系列战争收尾工作后,徐世杨返回齐省。

返回根据地后,他首先顺道视察了海军兵工厂。

在这里,他见到了一种新式步枪,不,这么说并不准确,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新型枪机安装在老旧的15毫米制式燧发枪上。

这是一种撞击式击发装置,设计者采用海军兵工厂弹药属最近发明出来的雷贡,设计出撞击式火帽以替换制式火枪的火石击发装置。

按照兵工厂方面的说法,安装击发装置的新式火枪,可以用一枚铜制火帽来代替燧发枪的击发火药,不仅装填步骤相对简单了些,而且射手们不需要在紧张的战斗过程中注意燧发枪药池的火药装填量——只需要每次射击安装一个铜制小型火帽即可。

这将使新式火枪的射速和击发效率大大提升,使得新型火枪战斗力远远超出老式燧发枪。

徐世杨从兵工厂厂长汤隆手里接过击发枪后,第一个动作是把它倒过来看枪口。

嗯,没有线膛,这是一柄火帽击发的滑膛枪。

不过没有关系,这很正常,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这种武器曾经占据很高的地位——1840年阿片牛就是用这玩意打开满清国门的。

再把枪倒回来仔细看击发装置,嗯,也许科学的设计都是想通的,这是很典型的火帽击发枪:击锤在后向前敲击火帽,引爆火帽里的雷贡从而点燃发射药。

相对还要往药室里倒击发药的火绳枪和燧发枪,开火前的准备工作确实简单了不少。

第64章 我喜欢战争第586章 沙尘之中第508章 各方2第106章 哨骑第353章 疑虑第683章 直白第420章 移民1第363章 激战1第385章 灭蝗2第39章 备战2第431章 踏阵第185章 正道第64章 我喜欢战争第696章 吉尔吉斯山1第309章 市场第184章 英雄之意不在美第352章 返回第500章 春天7第222章 续战第212章 清仗田亩第149章 双屿港第94章 李逵斗解珍第527章 晋省2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625章 扶桑局势第301章 海盗行动2第582章 为什么第216章 祝家庄3第241章 回家3第709章 南征9第39章 备战2第433章 仙酿第727章 父子第514章 试射第295章 忠臣2第568章 北行记3第168章 动容第442章 贺使1第239章 回家1第642章 父亲第321章 交换第730章 登封第292章 胜利2第8章 得失1第241章 回家3第158章 知耻而后勇第116章 坞堡血战6第179章 解决问题的方法第381章 狙击手第561章 北行记1第724章 上升渠道第402章 帮助高丽重组军队第498章 新春5第135章 乃服第359章 炮击第548章 国制第 544章 无心插柳第593章 反华夏包围圈第498章 新春5第530章 少年兵1第52章 炮灰1第645章 秦军2第300章 海盗行动1第158章 知耻而后勇第425章 决心猛回头 作者:陈天华第434章 齐王第116章 坞堡血战6第311章 水利第396章 降服2第609章 平夏战争1第717章 大帝国2第151章 投资第78章 获胜第4章 夜战1第382章 背叛第178章 收容所第624章 医药第624章 医药第364章 摘果子第523章 一个老实农民引起的小插曲第694章 开明士绅第741章 南洋大陆第 544章 无心插柳第231章 天下1第609章 平夏战争1第113章 坞堡血战4第78章 获胜第123章 新军第305章 兵变2第366章 盈利第19章 坞堡主们第463章 辽阳之战2第745章 机枪第639章 际遇第291章 葬礼第204章 炮击第309章 市场第355章 登陆第389章 伐高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