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选择

如今的王启年,只要一声唿哨,上马贼就能凑出三千骑着马,带着弓刀的好汉。

其中大概能有五百左右的平民,其余都是庶民,公、平民带来的奴隶,以及外蕃来投靠王启年的夷人。

王启年很喜欢夷人手下,首先这些人大多弓马娴熟,战斗力虽然不如带着枪的平民,可也不差。

其次这些人更好管理,哪怕是死了,只要给点烧埋钱就算的上仁慈的主子了,不像华夏公、平民,你得给他们买保险,你得对他们保持尊重,他们还有最低工资待遇和抚恤金,而且他们的人身权利在总参登记,任何一个人战死都得上报,总参也有随时把他们调走的权利……。

汉人兵战斗力是强,可王启年总觉得用鞑子兵更顺手。要不是总参给上马贼的规定是必须有一定比例的汉人以保持队伍的纯洁性,否则王启年肯定除了自己的上马贼老兄弟外,一个汉人都不用。

即使有这种规定,王启年也是卡着最低限度,其他都是尽量招募死起来不心疼的夷人。

这种情况下,王启年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自由选择上马贼的攻击目标——只要是华夏的敌人就可以了。

实际上总参攻打西夏的计划中并未考虑王启年的队伍,但上马贼大当家打算自主参战,因为他觉得攻打伪夏有很大油水。

即使不算横山蕃和西域的伪夏朝贡国,单单伪夏自己,少说也有三十万户,一百五十万到两百万人口。

再去掉其中的汉人(汉不为奴),其他党项、羌、回鹘、高昌等可以为奴的民族,八十万到一百万人口是有的。

华夏缺劳力,一直都缺。若是能抓上几千上万口,卖给国内的矿山、大农场之类的企业,绝对能赚上一大笔。

更别说还有党项贵族的积攒,嵬名、仁多、没藏,伪夏国中一个个贵胄大姓,无不聚拢了庞大的财富,随便打开一家,都是一辈子吃穿不愁的宝藏。

这块肥肉,王启年无论如何都是要分一口的。

只是上马贼现在的实力,要参加这场饕餮盛宴似乎还是有些不足,王启年不想只是跟在野战军主力后面捡些残羹剩饭,他想要上席,想要敞开了吃大餐,就得趁现在全面战争还没开打,尽量多聚拢兵力。

为此王启年放开自己尽量不招募汉人的限制,一口气把上马贼中的公、平民成员扩充到一千人,以这些带枪好汉为核心,王启年又亲自跑到草原上招炮灰来了。

如今蒙兀人只是名义上统一在古尔汗札木合麾下——实际上因为札木合之前几年面对女真和华夏的连续失败,其权威受到下面部族的很大质疑。

以前札木合刚统一蒙兀的时候,他有山陕世候的支持,单凭察哈尔就能压服其他三家。科尔沁、喀尔喀、土默特诸部别管心里怎么想,那个时候至少表面上是服从札木合的。

但现在确实不行了。

目前,札木合能直接调遣的,实际上只剩下察哈尔蒙兀,而其他的部族,科尔沁和喀尔喀蒙兀都有向华夏靠拢的想法——科尔沁靠近辽东,女真人在的时候他们是挨揍最狠的,华夏灭亡女真等于给他们报了仇,而且他们从辽蒙私下里的榷场贸易中赚了不少好处。

蒙兀人吗,有奶便是娘。

至于喀尔喀蒙兀,这些北方荒原上挣扎求生的穷狗(在蒙兀人眼里他们也是穷狗),谁能丢给他们哪怕一根骨头,他们就会倒向谁。

还有土默特蒙兀,实力上并不弱于察哈尔,因此对札木合一直很不服气。

这就给了王启年很大的操作空间。

因为没有炼铁技术,又失去了山陕的供应,现在蒙兀人的装备普遍不好,王启年以前就跟他贸易的蒙兀人抱怨说现在九十头大牲口才能换一套铁甲。

不过蒙兀人的马非常非常多,在冷兵器时代这就是很大的优势,何况只是缺少铁甲武器的话,王启年背后的华夏帝国有的是这些用不着的玩意,其中很多还是当初从女真人手中缴获的呢。

不是说九十匹大牲口一套甲吗?给我三十匹就能换一套,剩下的差额来给我打工,跟着我去打党项人好了!

王启年的计划很简单,从草原上招募几千骑兵,加上他手下的三千五百好汉(多出来五百汉兵),在野战军从南向北进攻的时候,直接从蒙兀草原出发,由北向南进攻伪夏的黑山威福军司,把丰饶富裕的黑山党项生剥活吞!

……

江南,临安,禁城。

年轻的隆道皇帝最近三天两头的召见枢密使徐世松,他似乎又对北方有了新的野心,但徐世松不是童贯,完全没有配合的意思。

隆道皇帝问:“徐卿,你还是不同意北伐?”

徐世松淡淡的回答:“陛下,那不是北伐,那是送死。”

“可朕听说江北只有十万兵,现在去西北五万,去高丽也有两三万,剩下两万兵你都打不过吗?”

“上次童相公连两万敌军都没见着就输了,输的那么彻底。”徐世松语气依旧平淡如水:“北方不是只有表面上那十万野战军的,陛下,北方现在仍然是人人为兵的制度,他们每一个男子,甚至很多女子都会开枪,他们也真的有枪,所以江北其实有百万大军,而陛下您只有一套家当,不能去送死。”

“一套家当?朕富有四海!”

“但只能养得起目前臣刚练出来的这点兵。”

“徐卿,朕现在很怀疑,你到底是真的怕打不过你那兄弟,还是你心里其实向着你的家族?”

“臣愿意为大周尽忠,这一点陛下早晚会知道的。”

徐世松还是那一副无所谓的表情和语气,看的让人直想收拾他:

“臣也不怕打不过三弟,但是臣现在真的打不过他,所以臣反对现在出兵江北,这除了给徐世杨一个解决我们的借口,什么都做不到。”

隆道皇帝认真的看着他,一言不发。

“陛下,有时候,人的一生只有一次做出抉择的机会。错了就没法改正了。臣的抉择是在忠孝之间选择了忠,不管对错臣都要走到底,而陛下您呢?如果您强令北伐,那臣就去,不过臣可以断言,此战必败。”

“这次不打,以后还有机会吗?”

“不知道,但这次不是机会,是陷阱。”

第655章 南北2第272章 猪突1第541章 落幕第632章 南下1第580章 新的战争第551章 孩子与孩子们的相遇第695章 对交趾政策第387章 道义与利益第343章 女真的应对第80章 别矫情第346章 未雨绸缪第113章 坞堡血战4第649章 政策第592章 陇西之战4第373章 财政2第142章 谈话第406章 徐世杨的野心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557章 1790年第45章 互啄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115章 坞堡血战5第716章 大帝国1第755章 最后一年第616章 兴灵3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619章 兴灵6第258章 战黄河1第142章 谈话第624章 医药第441章 齐第72章 进军第302章 铁山海战1第436章 收支1第738章 阴谋2第137章 私仇第618章 兴灵5第689章 碎叶-河中1第174章 人市第161章 临!安!第214章 祝家庄1第599章 倭奴战争3第583章 产业链第466章 卫生第135章 乃服第590章 陇西之战2第4章 夜战1第74章 争执第360章 血河第 86章 第一次扩军第150章 抵税第442章 贺使1第702章 南征2第698章 吉尔吉斯山3第755章 最后一年第674章 豺狼当道第387章 道义与利益第545章 军改2第667章 暴秦7第364章 摘果子第227章 留人第531章 少年兵2第435章 兵役制度第85章 家主的决定第141章 起航第579章 江淮防线第591章 陇西之战3第420章 移民1第290章 劝进第341章 要变天了第610章 平夏战争2第107章 来了第271章 反击2第134章 执干戚舞第751章 民心1第411章 开城之战1第601章 濑户内海海战2第559章 三沙1第248章 登州第727章 父子第406章 徐世杨的野心第253章 大生产2第172章 困难第64章 冬季1第476章 齐蒙互市第221章 破庄第550章 有个野店第742章 允许试错第656章 南北3第701章 南征1第529章 抓机会第237章 枪与枪第453章 铁钱第753章 霸权1第732章 名门正派1第713章 胜利果实2第423章 叛徒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8章 得失1第697章 吉尔吉斯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