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南北1

战争一开始,华军立刻展开凶猛的攻势。

江淮一线,华军兵分三路进攻,由4万人组成的第一军团顺着运河南下,直扑长江进攻金陵。

4万人的第二军团负责进攻庐州,5万人的第三军团负责长江上游的襄阳方向。

周军方面,童贯率领的禁军部队分头堵口,但是区区十五万兵分散在数千公里长的战线上,处处布放的结果就是处处兵力不足。

进攻开始仅仅十天,华军全面突破淮河防线,除了襄阳之外,战线寸寸断裂的童贯不得已下令部队开始撤退,尝试寻求徐世松机动部队的保护。

另外一方面,大周荆湖路经略使徐世柳宣布反正,荆湖军改旗易帜加入华军当中,随后六万荆湖军与华军第三军团会师。

徐世柳的行动切断了襄阳以及川省一代与大周朝廷的联系,让华军轻易完成对襄阳合围的同时,华军得以控制长江上游。

最后一路,华夏海军从台岛出发,与五月二十五日占领崇明,并在岛上建立中转基地。

六千海军陆战队直接从这里乘坐中小型船只进入长江,开始尝试切断大周的长江航运。

战争一开始,华军就尽显优势,徐世松那个以禁军为盾,迟滞华军,以新军为矛,进行防守反击的策略从一开始就被证明不成功——原本被认为有些战斗力的禁军根本连迟滞华军片刻都做不到,只是因为华军下手不够狠,让大部分禁军得以安全撤退。

华军的推进速度并不快,他们每占领一地,首要工作不是清除大周的武装力量,而是任命官吏、严肃镇压违法乱纪行为,同时统计本地库存物资。

如果粮食布匹等民生物资储备不足,还要从本土调运一部分补充,以保证市面稳定。

为了确保战争期间不出现大的动乱,所有新领土的原大周官员一律暂且留用(如果他们没有逃走或者为大周殉死的话),之后如何处理这些官员,则要等待本土调查团的审计审核工作。

让徐世杨感到欣慰的是,虽然华军进攻过程中有人逃往深山,也有报告说一些年轻女子躲在家里,脸上抹了锅底灰,但并未出现民众大规模南逃的现象——相对四十多年前大周南迁,数百万江北民众一齐南逃,之后每年还有大量民众南迁的景象,这次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当然,大周也不是一个忠臣都没有。

至少襄阳城守将吕文焕坚决拒绝投降。

吕文焕在襄阳还算得军心民心,战前他在城中大量储备粮草,足以供应全城军民十年之用,同时他还整顿城防,在原有的城墙基础上继续加高,同时疏清护城河,以扩大地利优势。

为了对抗华军的炮兵,吕文焕准备了超过三百架八牛弩,又从大周朝廷获得了数十门各种型号的火炮和大量火枪。

吕文焕认为,如果凭借襄阳城三面环水,一面有山,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他可以在襄阳防守十年以上——当然,前提条件是朝廷能保证长江上游水道的畅通,能够通过水路运来补给和援军。

第三军团不可能允许自己继续进攻的时候,背后还有这么一个大钉子,因此襄阳—樊城成了华军南下过程中,南北双方爆发第一次真正大战的地方。

这个时代的襄阳—樊城其实是一座母子城,襄阳在汉水以南,樊城在汉水以北,护卫犄角。

其中樊城看起来像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地形南高北低,但她南部紧靠汉水和襄阳,不比担心背后的攻击,只需要防守北面的低地。

加上樊城城墙的高度,从北面进攻樊城就相当于仰攻高地,地利上吃亏很大。

而且樊城与襄阳之间有浮桥连接,可以随时撤出伤员并得到来自襄阳的增援和补给。

至于襄阳城本身更加易守难攻,经过吕文焕的加固,其城墙高度在8米以上,周长上千米,把整个襄阳城护在当中,此外还有引来汉江水形成的宽达数十米的护城河。

这样的城市,在冷兵器时代,若是防守者意志坚定粮草充足,而进攻者没有强大水师以控制江面的话,无论多么大的兵力优势都难以攻克。

从这一点上来看,吕文焕的信心不能说是狂妄自大。

如果换上一个同时代的对手,他大概真的有很大机会守住。

可惜的是,他的对手与周军并不处在同一个时代。

在得到荆湖军的支持下,华军得以轻易控制襄阳周边的几个制高点和关键位置。

随后华军从陆路运来一些大舢板,用以封锁汉江水面。

六月十二,华军开始第一攻击襄阳。

华军在襄阳以南的虎头山制高点上部署了六门三十斤臼炮,直接凭借高度优势和高弹道射击襄阳城。

在臼炮的掩护下,华军攻城炮兵越过西面的万山,在襄阳西门附近强行布置攻城炮兵阵地。

吕文焕集中所有炮兵试图阻挡华军,但是他手中的炮兵无法攻击有效射程之外的华军炮兵,而华军臼炮却可以在观察员的校正下一步步摧毁周军炮兵。

华军炮兵的射程优势让吕文焕十分后悔过于轻易的放弃南山制高点,然而大错已经铸成,后悔也无用。

十四日,吕文焕派兵出城野战,试图阻碍渐渐成型的华军攻城炮兵阵地,但主动出城的周军被华军野战炮兵轻易击溃,不得已退回城内。

十六日,一支满载援军和补给的周军船队从长江下游逆流而上,进入汉江,尝试对襄阳进行增援,但在半路上就被华军内河船队和部署在汉江两岸的陆基炮兵击溃,援军中两千多人战死,五千多人被俘,全军覆没却没有一艘船冲破唐白河口,更别说达到襄阳了。

十七日,华军攻城炮兵部署完毕,当天发动总攻。

华军连续轰击两个小时,在襄阳西门城墙上打开一个巨大的豁口,随即陆军乘坐大舢板强渡护城河。

吕文焕命令守军使用八牛弩对华军船队射击,给华军造成一定伤亡,一艘舢板被投石机砸中翻沉。

但华军不为所动,继续进攻,第一艘舢板在火枪和大炮的支援下与襄阳西城附近靠岸,随即用刺刀冲击城墙。

第654章 南北1第323章 亏空第17章 莒州徐家第225章 拦截第463章 辽阳之战2第329章 旅顺3第314章 教育第424章 要赢了第366章 盈利第497章 新春4第508章 各方2第47章 互相忌惮第75章 张家第599章 倭奴战争3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65章 冬季2第84章 六家联盟第56章 破寨3第263章 战黄河6第441章 齐第165章 主战派第468章 28级第300章 海盗行动1第180章 青州军第613章 西域2第250章 乡绅第83章 结盟提议第660章 大案第260章 战黄河3第118章 当家主当了叛徒第515章 仅剩一张皮第562章 北行记2第355章 登陆第135章 乃服第275章 换命第336章 下一个目标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202章 团结第61章 公审第523章 一个老实农民引起的小插曲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121章 徐家重组1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51章 杀第761章 暹罗第354章 绕过第275章 换命第61章 公审第611章 平夏战争3第147章 净海王第510章 各方4第627章 海外王第325章 炮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401章 江华和约第386章 灭蝗3第109章 坞堡血战2第194章 没事了第596章 从一而终第725章 麻六甲2第627章 海外王第180章 吾剑未尝不利!第414章 高丽1第333章 金州2第760章 和虎第198章 回程第105章 背叛第294章 忠臣1第668章 金陵之战,其实没打起来1第507章 各方1第461章 布局3第688章 四处扩张2第277章 最后一口气第83章 结盟提议第144章 福船第502章 新一年1第216章 祝家庄3第236章 工厂1第420章 移民1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25章 未来2第220章 士兵徐世桢第384章 灭蝗1第69章 女权2第684章 求情1第586章 沙尘之中第317章 战1第370章 弃守第357章 劫掠2第716章 大帝国1第166章 死谏第373章 财政2第562章 北行记2第599章 倭奴战争3第402章 帮助高丽重组军队第246章 牵制第324章 布局第128章 训狼第319章 战2第682章 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