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四处扩张1

确定了属国、蕃国的权利和义务后,接下来就是趁机对帝国国内进行整合。

首先,皇帝宣布取消北方已经实行了快二十年的全民兵役制——在江北,每一个人都是有军衔的,帝国政府工作人员之前实行的工资薪金待遇,也是跟着军衔制定的。

在之前,帝国根本没有几品几品的官级说法,倒是有上尉知县少校知州。

帝国统一,外部军事威胁基本消失之后,这种军国Z义满满的做法显得太过不合时宜,因此取消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军队依旧实行帅、将、校、尉、士、兵的军衔制度。

但民间官衔则由比较传统的品级制度取代。

帝国的最高统治机构为内阁,内阁由皇帝、太子、首辅大臣、两位次辅大臣、六部尚书共11人构成。

六部中,户部负责人力资源(包括妇女工作)、财政、农牧业、银行业和商业等方面的工作。

工部负责营造(路、桥、水利、房屋宫殿等)、工业。

兵部负责海、陆军、预备役、民兵方面的建设工作。

刑部负责司法。

吏部负责官员升迁、考核。

礼部负责教育、祭祀(比如这次祭天)、外交等方面的工作。

各部下设司,分别处理这些具体工作,每司设立一位侍郎主官。

侍郎以下官员不表。

全国行政区划分,由上到下是省(布政使)、府(知府)、州(知州)、县(知县)、乡(乡长)、村(村长)。

至县一级为止,地方行政也要模仿内阁,设立小六部,分管辖区内各项工作。

乡地方要简化为十人以内的领导班子,村成立三人委员会负责具体工作。

内阁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把触角直接深入到村,以取代地方上传统的宗族统治。

想法不错,但是比较困难,现在也只不过算是开了个头,开始干这件事而已。

官衔和行政区结构确定之后,下一件重要任务是确立帝国的都城。

统一之前,华夏帝国其实是没有都城的。

两个重要的行政中心,泉城是皇帝行在,燕京是太子行在。

泉城能够成为行政中心,一个原因是帝国起家在齐省,泉城是帝国控制的第一座大城市,经济恢复最早,也显得比较繁华。

另外泉城在运河旁边,在大周还存在的时代,这座城市作为应对江南的核心是有道理的。

但现在,江南已经完全并入帝国,泉城的政治地位瞬间降低,作为皇帝行在已经不合适了。

考虑到接下来要大力发展江南的工业和经济,以及针对南洋的扩张,把帝国的行政中心迁往江南势在必行。

当然,以上这些理由都是徐世杨的,皇帝徐睦河同意迁往江南的唯一原因是江南足够繁华,他去了可以好好享福……。

帝国的第一个都城,定在金陵。

这座城市背依长江,影响力可以辐射整个江南和大部分江北地区,而且海运方便,徐世杨认为这也有助于沪州府的发展。

说是定都金陵,但其实帝国依旧要维持双头龙的姿态——太子行在依旧设在燕京,这里也依旧是帝国军事中心。

这是因为察哈尔蒙兀的威胁依旧存在,而且帝国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力量,在这里震慑多如牛毛的各种外蕃。

徐世杨认为,这种双都的形式应该维持很长时间,直到帝国彻底消化辽东、蒙兀和西域为止。

甚至如果有必要,徐世杨还打算在长安设立第三都城,以应对西北方向的安定和扩张,只是这事暂时还没有正式提出罢了。

虽然大部分事都是以前就已经开始做过准备的,但以上这些工作仍将占用接下来几年,皇帝的大部分时间——估计干满五年能把这些工作理顺就不错了。

而对于徐世杨来说,帝国的扩张步伐仍然不会停止。

晋王徐世柳在川省击退了吐蕃本部的进攻后,正在川康一代集结兵力,囤积物资,准备进攻吐蕃本部——按照皇帝的意思,整个青藏高原都将成为晋王的封地。

在扩张方面,徐世柳有他自己的独特优势——原大周的荆湖军是他一手组建的,足足六万兵,经过换装新式武器后,这些兵马就是他征服高原的资本。

当然,在高原打仗不比平常,徐世柳必须做一些针对高原反应的准备。

比如准备大量可以用来缓解高原反应的红景天等药物,再比如一步步向高原方向推进,让士兵逐渐适应高原气候。

以及,大量征召青海的外蕃吐蕃士兵,参与到这次的征服行动中来。

晋军方面预计要参战的兵马可以达到八万人,这阵容可比秦军西出葱岭的时候阔绰多了。

理所当然的,徐世柳身边也会有一队近卫军轮换保护(也有监视职责),这将是秦军中唯一的帝国正规军。

除了晋军即将开始的扩张,已经在碎叶城站稳脚跟的秦军也要面对开春之后,帕尔斯军的全力反扑,以及接下来继续向西扩张的行动——徐代炫希望能在接下来的2、3年内,把秦国的势力范围扩张到河中府(撒马尔罕/寻斯干)一代。

那一带有中亚最肥沃的土地和牧场,控制那里,意味着只凭秦国自己的力量,就足够压垮整个帕尔斯。

要做到这一点,徐代炫希望秦军能有一些兵力上的加强,比如汉兵人数最好能达到一万人,其他各族兵力最好也能增加一些。

徐代炫的目标是六万兵马,但这似乎不太现实。

因为西域蕃国的兵力已经差不多被调空了,青海蕃国需要集中精力支持晋王的扩张,辽东的索伦百户和草原的蒙兀蕃部要准备参与针对札木合的军事行动。

最重要的汉兵,也没法给秦王多少,因为西域的宁、夏等省份汉人基数太少,有愿意去西北定居的汉人,也要先满足这些内地省份。

因此短时间内,徐代炫没法得到他所期望的援军了。

徐世杨在5月份从南方返回燕京,他将亲自主持针对札木合的战争,消灭察哈尔蒙兀。

这是北方最后一个对手,消灭札木合,北方的边患问题就将得到解决(当然还没根治),徐世杨对这件事十分重视。

因而,他把对桂省一带蛮洞和交趾的报复战争交给冯三虎去独立执行。

第6章 胜利第297章 改编1第703章 南征3第463章 辽阳之战2第715章 最后机会第235章 马第335章 克金州第43章 坞堡民兵第306章 风暴第344章 辽南布局第304章 兵变1第260章 战黄河3第52章 炮灰1第616章 兴灵3第597章 战争1第716章 大帝国1第459章 布局1第240章 回家2第590章 陇西之战2第370章 弃守第528章 坏消息第495章 新春2第1章 鞑子来了第194章 没事了第377章 兵力第695章 对交趾政策第329章 旅顺3第124章 宣言第761章 暹罗第72章 进军第315章 马贼第602章 倭奴战争4第700章 战利品第81章 暴打族叔第645章 秦军2第526章 俘虏第750章 徐世杨的意见第101章 备战3第5章 夜战2第296章 忠臣3第681章 大捷2第79章 畅快第701章 南征1第181章 笨拙的战争第29章 包围第31章 一个不留第57章 胜利第309章 市场第42章 分享第716章 大帝国1第395章 降服1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302章 铁山海战1第234章 分裂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552章 野店1第724章 麻六甲1第567章 根绝完颜第411章 开城之战1第204章 炮击第589章 沙尘之中4第577章 海岛攻略第618章 兴灵5第759章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第584章 世界那么大第427章 占领盖州1第667章 暴秦7第104章 开始第200章 盛宴第503章 新的一年2第385章 灭蝗2第620章 兴庆府1第199章 局势第237章 枪与枪第524章 话剧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180章 青州军第710章 升龙府1第152章 采购第64章 我喜欢战争第57章 胜利果实1第421章 移民车队2第101章 备战3第526章 俘虏第620章 兴庆府1第411章 开城之战1第49章 破寨1第598章 奴隶战争2第673章 惨案第231章 江南乱局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283章 虎头蛇尾第61章 公审第306章 风暴第503章 新的一年2第669章 金陵之战,其实没打起来2第693章 南下北上第404章 替代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