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庙堂江湖 看谁挥斥方遒

朝廷新一轮打击江湖游侠豪强的运动,是从长安城内开始的。接连发生的两场大火,让很多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高层背后的博弈和较量,寻常百姓无从得知。但在他们眼底发生的大追捕,却是雷霆霹雳,疾风骤雨!

无论是当了最终的替罪羊,还是早就有心把他们彻底的铲除,一些江湖游侠儿这次算是倒了大霉。在王太后看到她言之凿凿的杀人凶手并没有离开北疆回到长安的证据后,面对着皇帝的目光,她也只好闭上嘴巴。随后未央宫内统一了意见,江都王之死,与那些恃武而骄的江湖豪客们脱不了干系。满腔的怒火便倾泻到了所谓的“匪类们”头上。

既然有了这样的打击目标,尚是戴罪之身的长安府衙和巡武卫自然是全体出动雷厉风行。遵照朝廷和皇帝指令,进行了大肆的抓人。一时间,狱满为患。最后就连西凤卫也参与进来,对那些桀骜不驯的较为庞大势力,如关中的樊仲子,槐里赵王孙,汉中道的姚家诸雄,东南道仇景之徒,系于监狱,株连者众。随之,这次大追捕运动,开始从长安三县向天下郡县蔓延。

在未曾公开的皇帝朝堂训话中,这次制定的目标是十五万囚徒,而且明确指示,这些人都将被征发到草原上去筑城。当时第一次听到的许多大臣们不禁目瞪口呆。

征发罪犯刑徒进行劳役,这是从远古以来的一项传统。不管是商周战国,还是春秋秦汉,这种以役代刑的制度一直执行着。不过像这一次,一次性要根据皇帝陛下钦令征集十五万囚徒,却是前所未有的大行动。而且,这次的对象,是特定的江湖游侠辈们,就令人不免联想到许多。

听说前几天长乐侯府发生的事,就有许多江湖人的影子在里面。现在他们马上就遭到了无情的打击,如果说这里面没有元召的意志所主导,那是谁也不会相信的。

由丞相公孙弘和尚书令元召联合署名的奏报,在朝堂上,皇帝命令殿前侍从当着所有文武大臣的面,大声的诵读了一遍。所有人都听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可以说,这真是一次大行动了。如果真的能够在草原上筑起三座大城,把汉朝与匈奴的最新的疆界划至河套草原黄河岸边,那么就等于把匈奴草原一半儿的面积置于大汉兵锋的威慑之下了,战略意义无比重大。可是其中蕴含的风险,却又不得不多加考虑。

首先大声提出质疑的是御史大夫张汤。他的理由和丞相公孙弘最开始的顾虑是一样的,即在什么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想要在辽阔的草原上平地起城,所耗费的财力物力恐怕是国家不能承受的!

皇帝神色不变的点了点头,却并没有立即表态,他想要看看,自己的臣子们到底有多少人的眼光可以看透这暂时困难的遮蔽,真正的认识到大城建成之后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结果让他有些失望,经过一番议论之后,认为弊大于利的还是占了大多数。这其中除了一些持重的老臣之外,就连部分他亲自挑选提拔的新进臣子们也表现出了顾虑重重,提出了许多在平常人眼中看来确实是难以克服的困难。

当然也有许多大力支持和赞成的。尤其是中大夫司马相如站了出来,以他治理西南夷新郡的经验,大声的表达了自己的赞同之意。西南夷叛乱平定,划郡而治后,也曾在扼守战略要地的地点修筑了两座新的城市为郡所,很快就成为了各方面的中心,对于震慑不臣归附民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西南夷地方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两三年时间之内,就迅速的平定并且繁荣起来,这方面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

其他表达赞同的还有汲黯、石宽、终军等人。他们大多是出于对元召素来的信任,相信他既然提出来了这个建议,就一定会有合理的办法,绝对不会因为修筑这几座雄城而弄得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的。

而太中大夫郑当时的考虑则较为周全。作为朝廷重臣,谁不希望大汉朝向北开疆永固国土呢!可是,一些实际存在的困难,不得不提前考虑到。尤其是他作为主管国家财富的人,当然要为朝廷提前算好这笔账。

皇帝刘彻终于听完了他的大臣们的议论,然后他的脸上露出令人奇怪的表情。彷佛是暗中赞叹,又好像是惊奇某人的未卜先知。他伸出手示意侍从官把案上的另一份东西再好好的念给下面的大臣们听听。

于是,不管是刚才表达赞同还是反对意见的,也不管是提出了什么样疑问和顾虑的人们,便都听到了长乐侯元召在他附加的这份奏章中,对于这一切的完美解答。

“……此三城的重大作用以上皆是,就不必再细说了。至于说种种不便之处,臣已经为陛下列好了详细的解决之道……筑城所需者,不过是人力、物力、财力和运输罢了……人力方面,十几万劳役足矣,想来陛下自有办法。财力方面,朝廷库府只需出一半即可,另一半由臣自行筹措解决。北地有的是商贾豪门,参与这件事的热情都很高,朝廷无需多管,以后分与其部分利益就好……。”

听着大殿之中侍从官在抑扬顿挫念着元召的原话,所有人都挺直了身子,竖起耳朵在认真听着。一条一条的详细记述中,自己曾经担心的问题,都有着圆满的解决办法。许多人都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那个小侯爷虽然身在千里之外,但此刻好像他就站在面前,在回答着每一个人的问题。

“……这三座城,臣打算尝试一种新的建筑方式。当年臣无偿献给朝廷的那种水泥,正好可以利用起来。另外还有一种烧制窑砖的新技术,臣也会把它们传授给朝廷派来监督筑城的相关人员,用此等主要材料筑城,可固若金汤。而且可以就地取材,减少运输的繁琐……至于另外一些需要从中原运来的建筑材料和各种所需物资,也无需担心千里转运的艰难。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沟通各大水系的漕运早已四通八达,运输船队从关汉之地溯江而上,至高原诸河流发源地,然后转入黄河直下千里到达河套草原,这就是最简捷的一条运输线路了……。”

计划都做得这么详细了,方方面面都考虑的准确周全,听到这里,无论是对元召怀有怎样态度的人,都不得不深深的叹服了!在他们眼中,困难重重而且弄不好就有可能会重蹈秦朝修筑长城覆辙的一件事,在元召轻描淡写的分析中,竟然是如此的易如反掌。

世界上的人在做事之前,有些人会说的天花乱坠夸大其词,实际操作起来根本就是空中楼阁,不可行。而有的人则说得细致入微条理清楚,一听就知道是最可行的办法。在座的人当然都有自己的分析能力,也有着清醒的判断力。他们只要略一思索,就已经明白,元召所说的一字一句绝对不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而是马上就可以着手去做的现实。

所以,当殿前侍从官念完这份从千里之外传来的奏章后,这件事已经有了定论。没有用皇帝多费一点儿口舌,也不需要再进行激烈的辩论,不到千字的一份奏章,就统一了所有大臣的思想。

没有一次的朝廷决议如同这次一样达到空前的一致。即便是心有不甘的某些人,反对的意见也绝对再说不出口。于是,大朝会散去之后,很多与江湖上有着密切联系的侯门高官门第都密令手下,迅速去斩断与他们的一切联系通道,要做的干脆利落。顺便不防把一些情况和信息暗中提供给已经开始行动的朝廷人马。古往今来都一样,已经没有用了的这些江湖客、杀人刀,还是送他们去应该去的地方吧!

无数的丢车保帅、卸磨杀驴、出卖与背叛、冷血与无情……从长安到天下郡县,陆续的上演着。在这样的大势面前,个人的武勇什么都做不了,就算是再厉害的江湖豪客帮门势力,也没有办法与朝廷的意志对抗。似乎唯一的反抗手段,就只有逃亡了。

可是逃得了吗?皇帝陛下的严厉命令下,朝廷有的是对付他们的手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西凤卫、廷谓府、郡县府衙、地方驻军联合行动下,出塞去修筑三城的十五万“劳改犯”很快就凑齐了。

长安城外,浑身是血趁着夜色终于拼杀逃亡出来的朱安世,圆睁着愤怒的双眼 ,最后看了一眼那座巍峨的城墙,心中怀着无尽的仇恨,单身踏上逃亡天涯的道路。

由于受到庇护他们的背后力量的出卖,九州隐门在长安城内的所有人在这次行动中差不多都被一网打尽。父亲朱雄死去后留下来的那些兄弟们,死的死,被抓走的抓走,只有他一个人逃了出来。怀有深仇大恨的这个人立下泣血的誓言,再次归来时,长安城,必将血流成河!

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昭日月第二百五十八章 猎狐岭 飞鹰袍第三百一十三章 生死叹 杯酒间第五十一章 白马踏梦境 心字点朱砂第五百八十一章 惊雷起处似无声第八百六十七章 征程远在山海间第四百八十六章 清眸淡漠 细把岁月雕琢第八百四十章 生死咫尺战天涯第六百六十六章 风起青萍第四百零八章 白头似雪 灞桥俯首牵马第一百二十六章 空城妙计 兵法传奇第六百八十二章 霜刀似箭第六百四十九章 短兵相接第四百九十一章 下弦月落 大漠雄风似刀第四百七十三章 由来赌局 从容暗藏玄机第二百八十三章 笑谈天下布棋局第八百七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彩云之南 烽火连城第六百九十五章 忠烈春秋第二百四十二章 画屏深处起天澜第七百零八章 钩弋宫深第一百七十七章 扬鞭策马 所向披靡第二百五十六章 战龙在野血玄黄第六百四十四章 权力之途第二百二十二章 运筹帷幄有奇谋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雄枭雄第二十二章 惊若飞鸿影 血浴暗花形第八百零三章 不负生死守家门第九十六章 遥望关山远 隐约星斗寒第七百九十一章 人心所向第八百七十二章 杀伐果断笑谈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泾渭之水 泽被众生第一百零七章 英才天纵 舍我其谁第四百三十四章 众生蝼蚁 不过枉自算计第四百九十七章 男儿慷慨 不过策马弯弓第三十五章 英雄多落寞 豪气易摧折第六百一十七章 巾帼红颜第七十三章 授我仙人术 巧手去顽疾第一百八十三章 月夜射虎 故人西来第一章、前尘疑是梦 今生犹未知第六百五十一章 甲兵入殿第六百三十三章 生死存亡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日誓言第六百二十三章 风起云涌第七百二十八章 长歌英雄第一百六十六章 沧海横流 英雄本色第四百三十八章 铁蹄汹涌 大地风雷忽动第八百四十九章 单骑连城啸西风第六百二十一章 密语惊风第三百二十九章 识时务 为俊杰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秋功业 且待从头第二百五十四章 英武飞扬逆征尘第四百七十三章 由来赌局 从容暗藏玄机第七百一十三章 一骑绝尘第一百九十三章 盛世山河 妙手补阙第八百三十九章 雄霸之图将崩塌第六百章 龙吟清啸入长安第三百零五章 人北顾 烽烟暮第二百一十六章 潇潇风雨长乐宫第八百零七章 铁甲征尘入长安第八百零五章 雄鹰展翅傲风云第三百六十八章 马蹄烈 真如铁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下棋局 若似掌上烟云第二百八十五章 浴血辽东染冰花第五百六十八章 铁甲风尘归长安第五十五章 好价且待估 奇货亦可居第五百七十九章 生死允诺此身轻第四百四十四章 浮生若梦 守你盛世容华第一百二十五章 千骑飞过 万箭难发第九百九十三章 星火传日月第七百零九章 锋刃之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白刃噬血不沾衣第四百九十章 红尘丹心 照破山河万朵第五百八十四章 刀光剑影显神兵第七百零五章 祸起萧墙第四百三十三章 巾帼红颜 为谁红尘一瞥第七十六章 黄沙埋玉骨 草木葬红颜第五百四十七章 杀王夺命消怨恨第六百零七章 剑拔弩张第七十章 胸怀江山卷 清吟第一声第八百二十一章 霹雳烈火显威风第二十八章 谁知画心影 结缘在红尘第三百七十四章 刀藏笑 袖底花第四百零七章 曾经留得 世间功名传说第七百四十九章 山崩地裂第一百三十五章 赤胆雄心 烈焰追魂第一百零九章 飞羽流云 弹指杀机第四百二十二章 南顾北望 东西纵横商略第六百九十一章 步步杀局第三百八十八章 飞雪迹 刀痕轻第九百九十五章 华夏传承者第四百二十三章 山水重叠 桃花落阵成行第八百五十五章 华夏龙腾风云上第五百零六章 祁连山下甲光寒第七百一十章 气若山河第六百八十五章 剑拔弩张第一百一十一章 山盟犹在 锦书难托第二百七十六章 回首长安烟云暮第二十一章 薄暮风云起 杀机迷雾生第一百九十二章 陌染风华 何惧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