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方寸之间飞寒芒

曾几何时,发生在长安未央宫宣室阁中的一场君臣对谈,现在天下知道的人还并不多。在如今国家形势下,关于这一次大汉尚书令元召根据皇帝询问,所做出的对匈奴政策的详细解释,以及随后决定下来的重大决策,还是属于最高的国家机密。

由侍中东方朔和太史令司马迁共同做记录整理而成的君臣对奏,被皇帝陛下亲自收在宝阁,和许多重要的文件一起属于忠心耿耿的西凤卫特殊保护下。

这份旨在稳妥处理汉族与其他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元公奏议,当在不久之后汉匈大局已定,终于流传天下的时候,听闻其详细的有识之士,无不赞叹佩服。

《大汉帝国史》郑重的在外交关系篇中不惜篇幅把元召的原话做过详尽记载。之所以如此做,就是为了给后世留下一个范例,让后来的执政者,知道怎样才能把这其中的关系处理好。

“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只依靠绝对的武力,是无法做到完全和平相处的……就算手上的力量再强大,也压服不了异族之间内心的不服和无时无刻不在的抗争……不要暴力要合作!只有利益的双赢,才是维系和平与友好最牢固的纽带。所以我们开通西域,就是想做一个探索和实验。在这个包括匈奴人在内的多民族地域,开创出一条全新的道路。经济、文化、民族交往、财富共享……利用汉朝强大的实力和后盾,把影响力到达的这些国家都牢牢的吸附在大汉帝国的周围……到那个时候,还需要劳师远征兵戈之利吗……?当然,在此之前,还需要依靠大汉将士们手中的刀去威服怀远。是要白刃相加还是要杯酒欢好?相信到时候只要想好好生存的国家和民族都会做出正确选择的……。”

元召的这种思想,影响深远。后世的从政者,无不奉为圭臬坚决执行。也就是从这次西征开始,大汉朝的对外政策,就完全地走上“刀与蜜”的道路。顺从意志者,结为互利互惠的友邦,共享繁荣。而悖逆不从、明犯吾大汉者,虽远必诛之!

当然,在皇帝和极少数知道这项政策的人心目中,虽然知道这是十分激励人心的目标,但大多数都认为,想要达成并不容易。国战之胜最起码需要时间,即便是乐观的估计,恐怕也要几十年后才能初见成效。那也已经是了不起的伟业了!

只不过,他们并不知道,有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元召才没有那些耐心等待几十年的时间。有些事,不做则已,既然决定做了,那就用最简单彻底的手段,来个天翻地覆慨而慷,山河变色朝夕间!

如果说西域是一盘散棋,那么这中间最关键的一局棋盘劫杀,就是和匈奴人的较量。桀骜不驯的族群,只把他们打败是不行的。草原的辽阔,足以让他们很快的恢复实力。元召不想汉匈之间的战争如同历史上那样衍变成长期之战。所以他才亲自来到了西域,来到了这次大战的最关键地方。成败也许就在翻手之间,就看能不能把握得住了!

当元召踏入西域戈壁黄沙中的时候,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可能详细地搜集到了所有想知道的各方情况。

有一个最关键的盟友,来到了他的身边。那是长期滞留在大月氏国的匈奴王子余丹。将近七八年的流亡生活,让这位匈奴王子早已经成熟起来。而今,在他的心中,之所以帮助元召,连他自己也有些分不清,到底是心中对单于羿稚邪的仇恨还是因为昔日眼前好友的情谊。

当李敢率领探路的飞骑在无意之中捕捉到两个汉军游骑的时候,经过详细的讯问,才知道他们是奉令去往匈奴浑邪王军中通传消息的。在身边众人愤怒之余,元召敏锐地意识到,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近在眼前!

于是,经过周密的策划后,元召以信使的身份单骑来到了浑邪王和休屠王的大军之中。并且与西域各国使者们一起随在军中,从头至尾的看到了赤火军与两万匈奴骑兵的激烈拼杀。

汉家将士的英勇无畏视死如归,让他既为之骄傲又为之悲悯。然而这是必须要做出的牺牲。他们的热血与生命,不会白白牺牲,魂兮不远,且待归来!

浑邪王看着手下的残兵败将狼狈不堪的跑了回来,简直是气急败坏。当着休屠王和西域各国使者的面,这让他素来以西部王者自居的傲慢情何以堪!

“传令左右两翼,分别包抄,以箭射之。中军出击!给我把对面的汉军踏为肉酱!”

浑邪王大声喝令。他就不信了,汉军就算是再厉害,然而在十倍于敌的情况下,还能得活?不要说是厮杀了,就算是只用弯弓攒射,也能把他们人马都射成刺猬!

匈奴三军,左右骑射手,中军最精锐!眼见三军一起出动,赤火军插翅难逃。然而,浑邪王的命令并没有被传令的勇士传达到军中。因为有一个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他的身边,只冷冷地说了一句话。

“别轻举妄动呢!否则,脑袋就搬家了。”

浑邪王和休屠王并马而立,中间相隔了不到一个马身的距离。在他们的周围,密密麻麻的簇拥着千百护卫的草原勇士。这些都是忠诚的战士,绝对的心腹。可是,满含杀气说话的人,就在他们身边,咫尺之间,杀机顿起!

不管是两个匈奴王还是他们麾下的将士,从来没有想到,这世间竟然会有敌人能在数万大军之中悄无声息的来到了他们身边。所有听到说话声音的人猛然抬头去看时,无不大惊失色!而在不远处的西域各国使者们,则早已经是呆若木鸡,眼睛连眨都不敢眨的盯着就在眼皮子底下发生的突变,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怎样可怕的事。

数万匈奴骑兵严阵以待的军前,只见在猎猎风中的大王旗下,有一个做普通汉军士卒打扮的人,就那样长身直立在浑邪王的马后背上,随手抽出了所佩汉刀,寒芒吞吐,数十丈之内,所有人的生死都在其掌握之中!

一片寒光闪动,大声的怒吼和愤怒的咆哮同时响起。负责护卫的匈奴勇士们纷纷亮出了刀剑,这是怎样的耻辱!千百人的保护中,竟然让自家王爷的安全受到了威胁,无论来的这个人是谁,必定把他乱刃分尸,这是所有人的第一念头!

最贴身保护的几名匈奴人反应最快,他们都是草原上修为高深的家伙。虽然感受到来袭敌人的神出鬼没和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很可怕,可是他们并不曾犹豫,在察觉形势不妙的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反击。

他们长期保护匈奴王的安全,彼此之间早已经默契于心。猝遇大敌并不慌乱,其中四五人纵身跃起,手中刀从不同的方向攻击敌人的要害,这几把刀端的厉害,如同泼洒的刀河,在那人的身前形成了一片刀光的瀑布,利用这种形式把浑邪王与其隔离开来。而另外的两人则扑向马背,准备把浑邪王拖下马来,先保证他安全万无一失,然后再合力围杀来袭之敌。

他们的反应不可谓不快,施救手段也不可谓不及时正确。七八个一流勇者联手之下,就算是草原上的最强者,那位飞火大漠神墨云白在此,恐怕也难以抵挡得住!

然而,在下一刻,这暴风骤雨般的攻击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电光火石之间,周围的人都慢了半拍,甚至没有人看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好像轮回的巨手把时光拨慢了半寸,然后又倏然前进一般。眼花缭乱之间,只听得惨叫声响起,血花飞溅如同雨点……!

发难与救援,这一切都发生在眨眼之间。有忠诚护卫的血溅到脸上时,浑邪王直到现在,才终于反应过来。那个早些时候来报信通传汉朝叛将意思的无名汉军小卒,挥手之间就把自己身边最厉害的几个高手护卫给干掉了!而且……他感到脖子上寒芒刺骨,似乎那把滴血的刀,正在寻找可以一刀砍掉脑袋的地方!

这种随时濒临死亡的体验,让浑邪王感觉到亡魂大冒。身后的巨大压迫感,使他根本就不敢回头。在急切之间,拼命去回想那个汉军士卒到底是如何模样时,却拼凑不起半点儿印象。此时此刻,仿佛有一头洪荒猛兽正张开了锯齿獠牙,就盘踞在他的马后。也许下一刻,就会把他吞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你是什么人?!简直是大胆包天。赶快放开浑邪王兄,否则让你死的好看!”

出言恫吓的是休屠王。他心中也吃惊的厉害。虽然没有看清楚刚才对方是如何杀人,但只这种可怕的手段,他相信,包括自己和浑邪王在内,处在那把长刀范围内的所有人,都逃不开他的挥刀一屠。

“死的好看?呵呵!这句话还是留给对你自己说吧……休屠王,我跟你说啊,你马上就要死了,而且会死在你最好的王兄刀下!提前告诉你这个结果,会不会很惊喜呢?”

带了一丝嘲笑的话语中,只见那年轻的汉人打了一声呼哨,一只雄鹰从天空中扑下来落在他臂间。然后只见他撕下一指布条,指尖蘸着被杀者的血迹随手写了几个字,系在鹰腿上,轻轻一托,那鹰振翅而去……!

西域大地,龙腾虎跃,煞气冲天的匈奴铁骑军中,有人正好整以暇的掌握乾坤,胜券在握。

第六章 潜龙沉渊底 平湖暗潮生第七百五十七章 东海尊者第二百九十七章 百舸争流战永川第八十二章 万字平戎策 一语定兴衰第五百六十八章 铁甲风尘归长安第三百七十二章 玉笛挽 人倾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御剑斩破摧人胆第九百九十一章 铁骨柔情兮第五百一十六章 九劫不悔尚从容第七百七十一章 帷幕密议第八百六十章 刀头血是英雄血第六百九十五章 忠烈春秋第六百三十三章 生死存亡第四百六十六章 九劫不悔 唯吾尚且从容第十九章 鸣镝风雷动 刀光霹雳惊第二百五十八章 猎狐岭 飞鹰袍第六百九十八章 名将选择第五百二十二章 气塞西北何人剑第七百三十七章 危在旦夕第八十九章 刀光藏魅影 剑气碧烟痕第三十九章 风动惊飞鸟 夜凉隐笛声第六百三十四章 龙章凤印第七百七十一章 帷幕密议第五百四十五章 单于成擒作汉囚第七百六十八章 琅琊王府第九十九章 挽弓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第一百六十四章 万千朱紫 一人白衣第七十七章 长安书锦绣 年少已封侯第二百二十二章 运筹帷幄有奇谋第七百五十一章 借刀刑天第六十六章 灯火明又灭 残夜已阑珊第四百一十四章 系入诏狱 其中多少冤魂第五百一十一章 号令天下莫不从第三百一十八章 强兵遇 杀对决第八百零一章 未央宫深寻旧恨第六百零六章 刀兵相向第二百九十三章 潮头浪尖斩神魔第二百三十三章 风云万里飘渺客第一百九十二章 陌染风华 何惧秋霜第一百九十六章 美人如剑 刻骨无痕第二百七十二章 踏雪拭剑琉璃白第八百四十五章 酒中豪情似海深第四百五十三章 长安新府 美人笑靥如花第四百八十五章 危难之际 家国舍我其谁第五百一十一章 号令天下莫不从第三百二十章 酒意多 人成魔第七百二十章 春雪飞煞第五百九十三章 叶底藏花待时开第六百六十六章 风起青萍第四百三十章 烈烈风尘 壮士埋骨黄沙第四百三十五章 千乘万骑 杀场傲然红衣第五百五十一章 蛮族可驱之以方第四百零二章 若许恩仇 也只淡若云烟第四百四十五章 文韬武略 青史篆刻潇洒第一百零六章 世间传说 灼灼其华第五百零二章 丰碑铭刻未染尘第三百三十九章 辽东雪 塞上风第三百七十二章 玉笛挽 人倾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龙城风 关山月第六百九十二章 名剑锋芒第五章 时有纨绔子 一 骑争道先第五百八十五章 马踏如雷草木惊第八百七十五章 酒泉归路马不行第四百三十一章 煌煌大汉 岂容小丑跳梁第四百九十九章 壮志凌云 王城铁骑惊梦第四百二十三章 山水重叠 桃花落阵成行第八百八十五章 铁骑飞渡珞珈山第十七章 大雨临将至 情尤埋怨生第二百三十二章 红尘从此作传说第一百八十六章 余生风雪 初见不忘第八百四十九章 单骑连城啸西风第四百三十五章 千乘万骑 杀场傲然红衣第七百一十四章 四海之外第一百八十二章 芳华如梦 得失随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凝花 满倾城第八百一十四章 满座衣冠朝天阙第四百四十六章 归来长安 原是故地情深第五百一十八章 塞上长城当自诩第七章 小楼名梵雪 有女字灵芝第四百一十六章 斑斑青史 自能重见天日第一百零八章 神兵利器 九臂连环第五百二十六章 千秋大业半壶酒第三百六十章 遇英雄 当折腰第三百一十九章 灾无妄 祸因果第四百四十一章 侠骨柔情 仁义重于生死第五百五十四章 风过无痕密谋划第四百八十章 大战起时 千骑万弩激发第九十章 红缨染白雪 素手破锋芒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甲长安第六百二十九章 霹雳横生第六百四十五章 朝会开始第六百三十六章 无药之疾第二百三十章 善恶成败翻手间第八百七十三章 烈焰腾空焚甲兵第二百四十四章 天外更有天外天第三百二十六章 英魂去 骨留香第八百五十三章 人生难免是无常第八百七十八章 天地豪情在我胸第三百八十章 倾城立 有佳人第六十九章 彼岸花事了 人间缘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