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金融问题

“这又是要整哪一出,不是已经谈完了吗?”

刘陈氏都站起来半截了又被儿子这话喊了回来,她转头嘀咕道。

刘锡命有些奇怪,老娘这是怎么了,不过现在当着众人的面他也不好直接问,干脆装作没听到讲起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家里面发放月饷全都是用现钱来发放,听说账房这几个月一直在叫苦连天是不是?”

夏明知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这叫苦连天最凶的人可不就是他嘛,本来度支局的事情是于巧曼带着人在干,但是她毕竟年纪小,要处理这么多银钱铜板的发放也确实有些力不从心。

等到夏明知升官了以后,刘陈氏就顺水推舟地将这活儿交给了他,现在村子里将近一万人在领取工资,每天搬钱都要十几个人,这可真是个苦差事。

刘锡命瞥了一眼账房众人深有同感的表情笑了,“正是考虑到这个问题,我打算以后先在家中推行钱票制度。”

嗯?

开会的众人一下子来了精神。

“年前的时候不是让值房给大家都派发了布票吗,根据商房的反应来看,布票便于携带,使用起来极为方便,因此我便有个想法,单独开发出一种钱票出来代替银两铜钱。”

苏谨犹豫了一下问道:“少爷这钱票是不是就像宝钞?”

“没错。”

“哗”

“这不太好吧,宝钞现在都没人愿意要了。”

“就是,用这个恐怕村民们都不太会认。”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讨论的声音,不过能被刘锡命留下来的都可以算是心腹,到还没有人想要专门拆台,大家单纯只是在就事论事而已。

“少爷,倘若使用钱票,有两大弊端难以解决,一是村民信任问题,朝廷的宝钞年年贬值,现在一两银子的宝钞值不了一百文现钱,二是防伪问题,眼下使用当然还好,但是日子久了难免有人打起伪造的歪心思,不知少爷可有考虑?”

苏家以前家大业大,苏谨对于宝钞这种东西可算是深恶痛绝,拿到手里就贬值,若非官府强行推广,恐怕没人愿意使用。

他生怕刘锡命是因为惜财才想出的这个办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搜刮民财,为了不让刘锡命使出这个昏招,他赶忙将其中的问题点了出来。

“先生放心”,刘锡命笑着对苏谨,“你方才所说的这些问题我都考虑过了。”

“首先一点,纸钞代替银两铜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刘锡命耐心地给在座的高管科普一下金融知识。

“和银子相比,纸钞的制作成本更低,也更易于携带和保管,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黄金、白银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所以将来纸币一定会全面取代黄金白银。”

“那朝廷推广宝钞几百年了,为什么大家还是不愿意用呢?”,陈翊定有些疑惑地问道。

“这关系到货币的本质问题,钱这个东西只是交易的媒介,它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在人类早期,大家甚至用贝壳来充作货币……”

“理论上来讲,有国家信用作为背书的宝钞,具备成为唯一货币的潜力,但是大家都知道官府是什么德行,太祖皇帝只要缺钱了就会印制宝钞,最终导致宝钞的数量远远超过黄金白银的储备量,最终导致整个货币价值的崩盘。”

听到刘锡命给大家讲的这些基础金融知识,苏谨真是越听越震惊,本以为自己已经将二少爷估计的够高的了,却没想到还是小看了他。

他忍不住朝旁边的周良才低声问道:“此等经世济民之学,莫非是玉丹先生所授?”

周良才合上自己张大的嘴巴,努力吞咽了一口口水,苦笑道:“如此道理我闻所未闻,哪里有本事传授给他,古人常云有生而知之者,吾今日方知其言不虚。”

“所以大家明白了吧,我们刘家村的钱票是以自身拥有的金银数量为依据发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村中交易和减轻账房的工作量,所以币值可以得到确保。”

“话虽如此,但是百姓可不一定会认啊?”,刘锡禾自己也是普通人家出身,对一般小老百姓的心态可是一清二楚,哪怕刘锡命说的天花乱坠,但是大家都怕惯了,这事也不一定能推得下去。

刘锡命嘴角一咧,这个问题在其他地方是个难题,但是在刘家村却不一定。

要知道刘家村现在实施的是什么经济制度,是公有经济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的执行力远远超过萌朝的小农经济体系,全村所有的消费场所都掌握自己手里,如果这些地方都只收钱票,那最后会是个什么情况。

“这个简单,等到钱票实行以后,所有人员的月俸都用钱票来发放,村子里的消费场所也只收钱票,另外账房下属新设一个钱票局,专门负责为离村办事的村民提供银两兑换服务,但是离村必须由其所属各房开具离村说明书,没有归属的人员则由值房来开具。”

刘锡命这句话一下子将他的目的暴露无疑,刘家村现在就像是一个单独的小社会,实行钱票以后,相当于将他手里的银钱全部腾挪了出来,到时刘家村的对外采买和投资就更加宽裕了。

“那防伪怎么办?”,苏谨还是就他刚才的问题问道,“还照着布票来办恐怕不行,如果今年再进来几万人,里面可保不准有没有会造假的。”

“这事我有考虑”,刘锡命说着说着闭上了眼睛,心神沉入空间之中。

现在空间已经有340亩土地,除了200亩用来种植棉花外,其余140亩中大头是种植水稻,其余还种着茶树、桑树等经济物种。

刘锡命控制着思绪飞跃白茫茫的棉田和金黄的稻田,来到空间的南部边缘,这里与别处不同,竟然种植着一片绿意盎然的竹林。

早在龙骧曲时代,刘锡命就已经在空间中试种过竹子,以此作为龙骧曲竹盔竹甲的主要原材料,后来空间扩大,这片竹林的占地面积也随之增长。

刘锡命站在地上,灵气变幻为刀,轻轻斩断一根竹子并将其拾起来。

这空间选育出来的竹子与外界普通的竹子大为不同,整根竹子上面通体晶莹、隐隐泛出一股碧绿的色彩,断面处的纤维也不像普通竹子那样呈现木质化,而是像黄中带绿的蚕丝纤维。

“你们看看这个”,刘锡命心神回到身体,手里突地多了一根碧绿的竹子,一边传给在场众人查看。

大家早习惯了他的神神秘秘,这会儿竟然没有人关心竹子哪里来了,注意力全都放在这明显不同于普通竹子的奇物上。

“这,如此宝物,用来造纸,是否有暴殄天物之嫌?” ,苏谨小心翼翼地接过仙宫竹,脸上忍不住露出迷醉的神色,最终有些舍不得地说道。

“哈哈哈,这仙宫竹在我等看来是宝物,在仙界却不值一提,除了好看也并没有什么用处。就这样吧,行之先生,工房腾挪一块地方出来新建一个造纸坊,先试着看看能不能制出纸来,到时候再说其他事情。”

“是”,苏谨有些无奈地点头答应,心里却想的是将这手里的竹子多把玩几天再说。

第六百九十七章 驱逐鞑虏(九)第一百六十九章 突袭庄园(二)第六十五章 立功受赏 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救疫河南(二十八)第三百六十八章 应该如是(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救场之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继续敲打第三百七十三章 拯救皇陵(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中头名(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怒为红颜(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驱逐鞑虏(三)第一百七十章 突袭庄园(三)第五十六章 差役上门第五百九十章 图谋宗室(六)第三百零九章 名振府县(四)第三百七十一章 拯救皇陵(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吕宋汉王(十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俘虏闯王(三)第五百八十八章 图谋宗室(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永凯当官(四)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上京城第一百九十一章 包藏祸心第六百五十章 新式科举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时司徒(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柳氏主仆第四百六十四章 占领吕宋(七)第二百七十九章 府城角力(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攻取江南(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击退贼寇第五百七十六章 天下大乱(五)第二百九十八章 献忠兵至(四)第七百零五章 登基称帝第二百章 守株待兔(六)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取江南(八)第三百一十章 名振府县(五)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疫河南(十)第一百九十七章 守株待兔(三)第六百零一章 督师中原(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刘家生变(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修建船厂(一)第四百七十章 占领吕宋(十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联结楚党(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争夺海权(五)第六百六十章 吕宋汉王(一)第六百五十六章 江南劫难第三百八十章 崇祯问策(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称王建国第三百零三章 献忠兵至(九)第二百四十九章 长腿美女(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督师中原(十六)第五百五十九章 救疫河南(二十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有客到访第五百零三章 赈济京城(五)第二百九十章 清理行动(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继续敲打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气象(四)第五百一十四章 争夺海权(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玉泉入村第二百五十七章 锦衣卫所第四百七十二章 占领吕宋(十五)第二百九十八章 献忠兵至(四)第六百九十五章 驱逐鞑虏(七)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名深陷第一百二十八章 苏氏兄弟第五百一十七章 争夺海权(九)第七百三十章 南明离火(二)第五十九章 趁夜杀贼第三百七十一章 拯救皇陵(一)第七百二十六章 朝鲜安南(四)第四百八十三章 武当来访(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武当来访(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苏州绣庄第六百九十三章 驱逐鞑虏(五)第二百零五章 过年准备第五百三十三章 日本开关(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意呆利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战水匪第二百一十三章 救场之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救疫河南(二十五)第五十六章 差役上门第六百八十九章 驱逐鞑虏(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争夺海权(十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吕宋汉王(十七)第四百一十一章 俘虏闯王(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发冲冠第六百九十五章 驱逐鞑虏(七)第三百一十八章 汉中风云(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占领吕宋(九)第七十二章 装神弄鬼第四百八十七章 坐观其变第一百四十九章 跟踪迷影第一百九十九章 守株待兔(五)第二百零三章 思想问题(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谋划布局(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覆灭(八)第六百一十二章 督师中原(十三)第四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边攻防第四百八十二章 武当来访(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四处扩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