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汉中风云(三)

龙骧旅营地里灯火通明、香气四溢,刘锡命也没闲着,趁着烤全羊还没熟的功夫,他将同样望眼欲穿盯着烤肉的苏谨找过来问话。

“行之再回故土,有何感想啊?”

苏谨有些恋恋不舍地将目光从篝火架子上挪了回来,顿时又被刘锡命这话勾起了一丝哀伤。

“物是人非,情难自已”,苏谨一声长叹。

“想当日老父蒙难,如今恐怕连尸骨都无法寻得,我这个做儿子的实有锥心之痛,古之不孝莫过于此。”

刘锡命见苏谨陷入情绪中,赶忙上前拍打着他的后背安慰。

“此乃天灾人祸,非人力可挡,既然来了,咱们便到洋县去看一看,也算了却你的心结。”

“多谢主公”,苏谨的长须都有些哆嗦。

刘锡命随意地挥挥手,“如今汉中已然残破,但是我家要想沟通陕西,必然要从汉中而过,这其间免不得要做点儿事情,你觉得你家在这里还有什么关系可用吗?”

苏谨陷入沉思。

良久他才回道:“当年考取举人后也算结交了不少友人,只是不知我从贼一事有没有在府里传开,不然岂不反而误了主公大事?”

刘锡命心中无奈,好在他并未将希望完全寄托在苏谨身上。

谢家经营陕西商路多年,多少有些助力能够用的上。

自己马上就要成为谢家姑爷,请老丈人家帮忙毫无负担。

一行人在沔县城下休息了一晚后,天刚一亮就拔营朝汉中府城所在地南郑县而去。

汉中平原上的城市主要是沿汉江而建,端的是膏腴之地。

刘锡命知道,这里是中国最早发展农业的地区之一,勉强也称得上是华夏民族的发源地。

但是一路行来,汉江两侧的良田倒还好,基本都有人在耕作,只是这些农人全都是面黑身瘦,不复有盛世景象。

离汉水稍远一些的地方,只要需要兴建水利设施才能确保收成的,大多都已荒废。

一路上除却那些明显是地方豪族修建的邬堡之类的村落以外,自耕农聚居的村落大多已经破败不堪。

龙骧旅里的年轻小伙子们大多都是农家出身,看到这样的膏腴之地荒成这样,一个个心中微痛。

邵德容和李彪等人见状,则抓紧这个机会在夜间扎营时搞了几次思想学习,让大家记住现在的好日子都是从哪里来的。

对此,刘锡命表面上没有说什么,心底却是非常满意。

南郑位于汉江北岸,城墙高达三丈,周长有九里左右,跟顺庆府城不相上下。

这里的人烟明显较其他地方要稠密许多,商旅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但是城外依旧跟刘锡命去过的几个府城一样,不少流民聚居在城墙外围,让原本肃穆的氛围变得有些悲凉。

刘锡命这一行虽然还是有些打眼,但是终究还是顺利地进入了府城。

谢家早就安排了人在城门处蹲守,等到接上头,直接将人马带到谢家店铺附近安顿。

刘锡命早就和谢成周商量过重组商路的事情,谢家果然本事颇大,当天晚上竟然将知府衙门的几个师爷和府县两级的一些主簿之类的小官全都请来宴饮。

只是这帮人吃喝全然不拒,但是一说起能否买地建庄却有些不置可否。

刘锡命的条件是希望能够按照顺庆一般,建庄但是不纳粮,哪怕掏出一些钱财喂饱下面这些胥吏也行。

这帮子汉中人却只是笑着摇头,言道若是想要不交粮的话,那便只能不办田册户籍。

刘锡命怎么可能干这种蠢事,虽说自己有兵有粮,但是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若是回头这帮子胥吏将自己的田地偷偷划到他们的名下,那自己怎么办,难道要直接开战吗。

一顿饭下来,刘锡命把汉中的情形摸了个底掉,但是他想要在汉中再建一个据点以保护商路的想法却难以达成了。

正因为如此,刘锡命等人只在汉中待了两天,和杜良骥、赵向阳等人参观了一圈汉中的几处景点便再次动身前往洋县。

“往左边走”,原本坐在马车上苏谨此时已经跑到了队伍的前方指路。

汉中平原一马平川,也不用担心被人埋伏偷袭,因此龙骧旅一路上用不着派出多远的警戒队伍。

一行人在快到达洋县的时候,从官道上转道北上,一个破败的村落渐渐在众人眼中呈现。

“这就是你家?”

刘锡命打马上前和苏谨并驾齐驱道。

苏谨看着眼前的景象,眼中露出一丝凄凉。

他默默点了点头,“这里叫魏家村,不知道还有没有人住这里,我记得当晚山中虎部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想来逃出去也没多少。”

刘锡命一甩鞭子打马向前,“进去看看就知道了,顺带看看有没有苏太公尸骨的下落。”

刘锡命等人走进的关头,魏家村里竟然升起了几缕炊烟,看得众人精神一振。

然而等苏谨走近村子才发现,这里人烟倒是恢复了一些,但是却没几个是他认识的。

发现有大队人马靠近,整个村子也被弄得鸡飞狗跳。

等到刘锡命走到村子时,发现村子里仅有的百来号人早已经聚集在村口一边瑟瑟发抖一边眼带畏惧地看着自己等人。

一个像是领头模样的老者哆哆嗦嗦地站在队伍前列朝刘锡命等人作揖:“大老爷,我等山野荒村,只有些老弱在此苟延残喘而已,还请大老爷饶命。”

“老丈,你从哪里看得我们像强人?”

刘锡命仔细看了看魏家村的这百来号人,发现确实如这老者所说,大部分都是年过半百的老者,年轻的男女也就三十来个的样子。

这么冷的冬天里,这帮人竟然还都穿着单衣,一个个嘴唇被冻的发紫。

刘锡命温和的态度让这老者心头一缓,他赶紧下跪作揖道:“原来是过路的贵人,本村已无余粮,请恕小的们无力款待贵人。”

刘锡命叹了口气没有说话,只转头看向苏谨。

苏谨轻轻翻身下马将那老者扶起:“老丈,你们都是新搬来的吗,这里可还有原魏家村的村人在?”

那老者见苏谨过来扶他,吓得他赶忙往后躲。

“当不得,当不得,小的身上脏,怕污了贵人的手。”

“小老儿们确实是新搬来的,这魏家村的人”,老头用浑浊的双眼看了看苏谨。

“听说都已经死的死,散的散,应该没什么人了。”

苏谨脸上露出懊恼的神色。

这时这老者身后的人群中一个半大小子突然冒了句话:“阿爷,村里那个残废不是说是魏家村的人吗?”

“什么?人在哪儿?”

苏谨和刘锡命异口同声地开口道,两人脸上尽是欣喜之色。

那老者使劲拍了怕脑袋,“年纪大了,人越来越糊涂了,村子里确实还有个人是原魏家村的,只不过今年摔断了腿,现在只能在家里躺着,估计也快断气了。”

苏谨一脸焦急:“快,快带我去看看。”

说完不等这老者同意,他一把便拉着这老者朝村子里走去。

刘锡命给魏敬国递过去一个眼色,他赶忙带着两个亲卫跟上架起这老者就朝村子里走。

第四百一十七章 武当山上(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收获丰富第六百二十章 吏治改革(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争夺海权(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争夺海权(九)第五百九十四章 朱仙之败(一)第八十五章 制衡之道第二百四十五章 家中日常(一)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覆灭(五)第三百五十六章 逆案中人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明丞相(二)第六百零五章 督师中原(六)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中乱起第三百五十一章 复社大才第六百八十六章 攻取江南(六)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堂争斗(一)第五十八章 连夜遁逃第三百七十八章 崇祯问策(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龙归大海(一)第一百七十章 突袭庄园(三)第七百章 驱逐鞑虏(十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鏖战山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同之道第四百二十七章 钦点状元(三)第六百八十三章 攻取江南(三)第五十一章 以直报怨第九十九章 再斗黑虎 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战水匪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明覆灭(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督师中原(十六)第四百七十七章 四处扩张(三)第九十七章 学子聚会 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另立新君(五)第六百五十七章 改换衣冠(一)第六百零四章 督师中原(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巡按急招第六百七十五章 吕宋汉王(十六)第三百五十四章 苏州香君第五百二十章 争夺海权(十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图谋宗室(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朱仙之败(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旁征博引第一百九十八章 守株待兔(四)第五百二十九章 关于治理(二)第二百八十章 府城角力(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柳氏主仆第三百七十八章 崇祯问策(一)第五章 发现空间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堂争斗(一)第六百一十章 督师中原(十一)第五百一十三章 争夺海权(五)第五百四十六章 救疫河南(八)第二百九十章 清理行动(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恐吓清军(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驱逐鞑虏(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德荣从军(三)第七百零五章 登基称帝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中头名(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争夺海权(三)第四十一章 打击报复第二百二十四章 龙骧升格第七百一十章 新朝气象(五)第三百七十章 驰援凤阳第四百五十一章 攻略安南(三)第七百一十九章 征服蒙古(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包藏祸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突袭庄园(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分房计划第八十四章 理念冲突第九十二章 城中来信第一百八十二章 路遇盗匪第三百三十三章 德荣从军(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准备院试第五百三十六章 日本开关(六)第一百一十八章 处理俘虏(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汉中风云(二)第三十一章 贵客来访第六百二十五章 吏治改革(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苏氏兄弟第五章 发现空间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明覆灭(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舅老爷第七百零六章 新朝气象(一)第二十九章 稳定人心第六百七十七章 吕宋汉王(十八)第四百零一章 安抚后院(一)第六百零四章 督师中原(五)第五百三十七章 日本开关(七)第四百一十四章 俘获闯王(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救疫河南(三十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下大乱(二)第七十六章 老刘救美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藩日本(二)第三十四章 做戏全套第二十章 崇祯七年第五百零五章 赈济京城(七)第四百二十二章 弹劾天官(二)第三百章 献忠兵至(六)第三百八十二章 京城盘桓(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另寻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