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安之行

汉中前往关中有几条路,最近的自然是离苏家村不远的傥骆道。

但是此路颇为险峻,对于刘锡命这种带着不少马车的行人来说却不是太友好。

最终,刘锡命选择还是沿着洋县向东,走子午道进入关中,从这里出去不远就是西安。

苏谨正好还需要到陕西学政衙门办一下手续恢复自己在学政衙门的登记。

等到刘锡命一行走出洋县,齐文滨等人还以为有机可趁。

哪晓得一番查探下来才发现,不光刘锡命带走的那一千多人,苏家村里竟然还有全副武装的一千多人在警戒防守。

齐家、余家等派出的哨探才稍微靠近苏家村十里的范围,就被龙骧旅布置在周围的斥候凶狠驱赶。

几个跑的慢的还被打中了几枪,苏家如此模样,再次将洋县众人唬住了。

齐文滨等人刚刚升起的心思一下子又被扑灭了。

刘锡命收到苏家村传来的汇报只是轻蔑一笑,直接将纸条扔进了火盆里,士绅们的色厉内荏他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自然对此早有防备。

子午道全长千里,刘锡命一行紧赶慢赶依旧花了十五天时间才从秦岭中走出来,就连过年都是在山岭中度过的。

子午道的尽头是鄠县,再往北走就是西安。

刘锡命一行走出秦岭便觉得有些不对,原本应该是沃野千里、百姓富庶的关中竟然显得残破如斯。

不止土地被抛荒的现象比汉中还要严重,一路上更是多有倒毙在道路两旁的尸首。

一群群秃鹰之类的食腐动物在尸体上空不断盘旋,哪怕龙骧旅已经饱经战阵,看到这一幕依旧有些胆寒。

更不用提一群群披头散发、面目衰败的流民了。

才走出没几十里,刘锡命终于有些忍不住了。

“传令下去,准备救济沿途百姓。”

杜良骥等人纷纷赞扬道:“无疆兄真乃仁义之士。”

倒是苏谨一把将刘锡命拉住劝道:“主公,瞧陕西这状况,只怕流民不下百万,光靠我等如何救济得过来,还请主公三思。”

刘锡命长叹一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如今你我有余力,何不行此积德之事,行之先生不用再劝,就如此办吧。”

“哎”

苏谨叹息一声也只好跟着去安排。

刘锡命做这些倒并非突发善心,他可没忘记此次到陕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通商路,获取棉花等重要原料。

有了大同社在顺庆府的先例,他自然知道名声在一个地方的重要性。

再说了,他的空间里现在装着各种粮食十万多石,去除掉留给苏家村的口粮,足够消耗一阵了。

随着龙骧旅在道路两旁支起粥铺,原本四下游荡的流民渐渐在龙骧旅身边逐渐汇聚起来。

等到刘锡命一行到达鄠县时,已经有超过一万多人闻讯赶了过来。

即便是加强了控制,龙骧旅每天依旧要用掉粮食70余石。

好在刘锡命这番大动作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听说有个自四川来的大善人沿途施粥,鄠县县令张宗孟还亲自接见了刘锡命一行士子。

刘锡命才刚刚进入关中,名声就开始在关中士林流传起来。

苏谨等人也没闲着,趁着施粥的功夫,已经将流民的底细摸了个遍。

对于那些符合刘家招募条件的流民一一进行了筛选,并且发放了凭证。

带着这么庞大的流民团队,刘锡命一行人继续沿途北上。

越是临近西安,刘锡命的心情就越激动。

他在现代也曾到过西安,但是那毕竟是完全现代化的城市,与他想象中的汉唐盛世自然有很大差别。

然而等他们一行人赶到西安时,刘锡命有些失望了。

这个年代的西安甚至还不如他在现代看到的模样。

苏谨看出了他的郁闷,问清了之后才笑道:“本朝正是在以前基础之上修建的西安城,据说规模不过是唐时长安的皇城大小而已。”

倒是谢文乐不知道刘锡命为啥郁闷,他远远望去,西安城如同一头巨兽一般虎踞在地平线上。

“西安之城不下于成都,都是难得一见的大城,天下间除了两京以外哪里还有这般巨城,你可知足吧。”

李彪在一旁憨憨道:“嘿嘿,咱们刘家村全建成的话应该也跟这差不多吧。”

“哈哈哈”

刘锡命大笑着拍了拍李彪肩膀,因为汉唐遗风不再而产生的郁闷烟消云散。

是了,有自己在,即便是再造盛唐又如何。

“进城”

“且慢”

刘锡命一脸嘚瑟地正打算骑马进城,谁知道一声大喊传来,七、八十个文人士子从城门洞里走了出来。

当先一个青年锦衣玉袍,头戴貂皮暖帽,一张轮廓分明的脸上满是厌恶之色。

“你就是那个从四川来的暴发户?”

刘锡命一听这话有些不爽,他也不下马,直接居高临下翻了个白眼。

“好狗不挡道。”

“大胆”,跟在那人身后的一群士子纷纷怒道。

当场便有几个人想要过来抢刘锡命的缰绳,亲卫团怎么可能让他们得逞,马上便有人冲到刘锡命身前将他拦住。

那锦衣青年轻蔑地看了一眼李彪等壮汉,冲刘锡命冷笑一声,“果然是仗着有几个臭钱来显摆,这里是陕西,不是你们四川人该炫耀的地方,赶快滚。”

“对,滚出关中。”

七八十个人挡住城门大吼,顿时将城门附近所有人的目光全都吸引了过来。

守门的兵将本来还打算管管,但是瞧见这帮人的打扮,直接就缩头当做看不见,任凭他们将城门堵住。

这么大的动静让刘锡命有些心虚了,毕竟人生地不熟的,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

刘锡命心中叹了口气,仔细斟酌了一番还是翻身下马。

他轻轻推开挡在身前的亲卫团士兵,走到那锦衣青年前抱拳道。

“在下四川顺庆府生员刘锡命刘无疆,请恕在下眼拙,不曾记得和诸位学兄有过什么过节,不知道诸位这是为何?”

见刘锡命行礼,那锦衣青年神色不似之前那般倨傲,但是仍旧只是负手而立。

“我乃陕西孝廉秦仪秦公位,你就是这帮人领头的?”

秦仪冷哼一声,“难怪如此大胆,原来是仗着有功名在身,你一个外乡人恁地在关中搅风搅雨。”

秦仪说的是官话,但是带着明显的陕西口音,刘锡命仔细听完连猜带蒙才听明白。

这时苏谨和谢文乐等人也从后面围了上来,一众人等的打扮明显让秦仪等人一愣。

苏谨上前和刘锡命并立朝众人拱手道:“汉中府孝廉苏谨苏行之见过诸位学友,诸位无端拦我去路,岂不更是无礼?至于你等所说之事,但不知可否详述?”

“汉中府举人苏行之?”

秦仪脸色微变,低声念叨了两遍后又恢复正常。

“你说是什么事,你们这帮外乡人仗着有几个臭钱就在关中大肆收买人心,意欲何为?”

“别以为我等不知道你们的打算,必是想从关中百姓身上搜刮油水,但是你们算盘可是打错了,有我等关中士人在,你等休想得逞。”

刘锡命有些气急,这个秦仪的话他听明白了,分明是嫌弃自己等人沿路赈济让关中士人丢了脸面。

这他娘的是什么狗屁道理,你们这帮吸血鬼舍不得花钱赈灾,别人出了钱还要被你们抵制?

第六百二十一章 吏治改革(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藩日本(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建虏请和第三百三十五章 德荣从军(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怒为红颜(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汉中风云(九)第三百九十六章 回村诱惑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断博弈第六章 我是地主第十六章 小人泼妇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疫河南(十)第五百六十四章 救疫河南(二十七)第三百四十章 贿赂中官(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锦衣卫所第八十四章 理念冲突第三百四十章 贿赂中官(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汉中风云(六)第六百三十九章 另立新君(六)第三章 恶客上门第六百四十八章 联姻公主(一)第七百一十章 新朝气象(五)第四百二十一章 弹劾天官(一)第七十七章 登堂入室第三百四十六章 取道湖广(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图谋宗室(四)第六百一十九章 督师中原(二十)第六百一十五章 督师中原(十六)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幕不断(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救时司徒(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堂争斗(一)第三百二十章 汉中风云(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取道湖广(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订亲谢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突袭庄园(二)第七十九章 顾盼生辉第二百二十章 高中头名(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名振府县(九)第四百章 建立船厂(三)第四百五十章 攻略安南(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京城盘桓(一)第八十七章 炼制钢铁 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村大会第五百零六章 治理吕宋(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下崖州第四百一十三章 俘虏闯王(三)第五十四章 战后总结第六百四十七章 驱贼渔利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时司徒(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城内暴动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明丞相(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争夺海权(十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钦点状元(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继续敲打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明覆灭(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临机应对第六百七十四章 吕宋汉王(十五)第七百二十六章 朝鲜安南(四)第五章 发现空间第七百零一章 驱逐鞑虏(十三)第六百一十九章 督师中原(二十)第三百七十八章 崇祯问策(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驱逐鞑虏(六)第三百五十五章 复社众人第二百四十章 商业联盟(一)第三百六十章 怒为红颜(三)第五十二章 家丁乱战第六百六十七章 吕宋汉王(八)第三百九十六章 回村诱惑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家旧宅第三百九十三章 刘家生变(四)第七百零八章 新朝气象(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联结楚党(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幕不断(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攻取江南(二)第十七章 张家大户第一百四十三章 四川总兵第六百二十三章 吏治改革(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龙归大海(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打凤阳第一百一十六章 战场扫尾第四百九十章 卢象升死(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奔赴府城第八十二章 城镇规划第七百三十二章 南明离火(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救疫河南(二十八)第一百三十九章 扑朔迷离第四百七十六章 四处扩张(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次相遇第六百二十三章 吏治改革(四)第四百六十章 占领吕宋(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明覆灭(四)第五百零四章 赈济京城(六)第一百四十二章 逃出生天第四百五十五章 攻略安南(七)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西商人第五百八十七章 图谋宗室(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怒为红颜(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分房计划第九十八章 私相授受第七百一十九章 征服蒙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