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武当山上(一)

湖广襄阳府,武当山。

武当山修道的风气虽然由张三丰在宋代开启,但是真正的兴盛还是得到明朝。

因为是真武大帝山门,而永乐皇帝朱棣起兵北方,正合真武大帝的另一个名字玄武大帝所管辖的北方,是以自永历朝开始,武当山便一直被视为大明皇室的龙脉所在。

在一代代大明皇帝的青睐下,随后几百年间时间里,武当山更是逐渐成为大明皇室家庙一般的存在,已然兴盛至极。

如今的武当山上,早已是宫阁高耸,仙风凛然。

这一日,武当山玄元观高功董扶舆一时兴起,向方丈师兄卢绍岐请辞以后,独自一人做闲云野鹤状下山游历。

武当山山下均州城外,一系素色道袍的董扶舆眼见前方有一处茶棚,一路疾行之下他也觉得口中乏渴。

“小二,来一碗茶。”

茅草做成的茶棚里人来人往很是热闹,披着搭肩的小二赶忙应了一声,一边招呼董扶舆坐下。

“听说了吗,南面新建了个村子起来,叫什么汉川村的。”

“知道啊,不是说是从河南过来的流民新建的吗,这有什么稀奇的?”

“嘿嘿,流民?你没去他们村子看过的吧,那围墙修的老高了,据说里面的人一天要吃三顿饭呢。”

“嘶,这么享受,这还是流民吗?”

……

坐在一旁的董扶舆一边品茶一边听着铺子里的闲谈,随着深入了解,他对这些百姓所说的汉川村也渐渐升起了兴趣。

“小二,钱放在这儿啦。”

董扶舆几口将自己剩下的茶水喝完,起身走到身前那一座前边唱了个喏道:“几位居士,不知你等所说那个汉川村是在哪个方向,贫道想去云游一番。”

均州附近道士本就很多,因此见到董扶舆前来打听,交谈的那两个老头子也不惊讶,直接笑嘻嘻地替他指明了方向。

董扶舆道了声谢,径直朝着汉川村的方向而去。

沿着汉水而下,差不多一天多的功夫就到达了汉川村。

站在村子西南边的山坡上朝下看去,精通风水的董扶舆只觉得一阵阵怪异之感。

“这村子背山傍水,按说风水应该是极好的,但是这东西两头如同起子一般的形状,却让顺汉水而下的龙气受阻。”

董扶舆一派仙风道骨的模样摸了摸自己的胡须,“如此来看,恐怕汉水所至的湖广百姓都要因此受难啊。”

不过这么一来,董扶舆顿时对这个汉川村更加感兴趣了,眼见村子虽有高墙,却人来人往颇为热闹,他便抬步向山下走去。

林安原本是湖广人,因为张献忠流窜湖广,被流贼大军裹挟加入流贼,最终又在蓬州被龙骧旅所破成了刘家俘虏。

好在他年纪小,脑子活,趁着刘家普及教育的功夫肯下苦功,最终还被选拔进了龙骧旅里当了个三等兵。

哦对了,现在应该叫龙骧师了,想起四川传来的消息,林安心里一阵美滋滋的,在到明年自己就该升二等兵了,到时饷银又能长上一分银子。

也是因为是湖广人的原因,汉川村组建时,他便被派了过来,今天正好是他值勤。

一天闲来无事的守门生活让他有些百无聊奈,只不过龙骧师的规矩让他动也不敢动,老老实实地带着五个哨兵盯着门口进出的人员。

“兀那道士,站住,你是做什么的?”

董扶舆走过来的时候,林安远远便瞧见了他,见这人张头探脑地朝村子里打望了一阵便朝门口走来,林安赶忙开口唤住了他。

门口这六个如同青松一般矗立的卫兵早就吸引了董扶舆的注意力,见那如同小队长一帮的人唤他,他赶忙停下脚步行了个合十礼。

“太上无量,贫道乃是武当山玄元观的高功,名叫董扶舆,路过此地想到村子里讨口水喝。”

“这样啊”,林安有些为难地抠了抠脑袋。

“这位道长,我们汉川村都是河南来的难民,为了避免麻烦,本村不对外开放,实在有些抱歉了。”

林安说完似乎又觉得有些对道爷不敬,经历了刘家村经常举行的封建迷信活动拜紫微大帝之后,刘家村里无论是信道还是信佛的,对于道士都是从心底的敬畏。

“这样吧,你在这儿等着,我去哨亭里给你打碗水来。”

见林安转身就走,董扶舆只好再次合十道了声谢。

不一会儿的功夫,林安提溜了一个葫芦出来。

“董道长,这个葫芦与你,里面装的都是白开水,方便你路上喝。”

董扶舆含笑接过葫芦,想要再跟林安攀谈攀谈,找个机会进村去看看。

只是这一聊不要紧,几眼看下来,董扶舆却是心中大惊。

怎地眼前这小伙子面相如此怪异,天庭缺陷,应是早夭之相,但是如今却有印堂放光,更兼官禄一格微微凸起,却是有官至郡县之命。

一注意到这个,董扶舆忍不住朝门口那另外五人看了看。

这一看不得了,面前这些人竟然个个都是当官之相,最不济的也得是个七品。

董扶舆心下微颤,他身为玄元观高功,端的是功力高深,风水堪舆无一不精,却从未见过这般景象。

就在这时,一个彪形大汉身穿一身青色劲装,带着三四百人从村子里齐队而出,一边还喊着口号,“一二一,一二一”。

许是见到门口站了个外人,而且还是一身道士打扮,那大汉跑过门口时停下了脚步,朝林安问道:

“林安,这是怎么回事?”

林安立马双脚并拢,提胸昂首,右手捶胸大声回道:“报告营长,这位是武当山上的董道长,过来讨口水喝的。他想进咱们村里看看,被我阻止了。”

“唔,做得好。”

这人正是刘锡命派驻在汉川村的军事负责人魏敬国,听到林安这话,他满意地点点头,转头看向董扶舆。

“董道长”,魏敬国抱拳行礼,“我们汉川村不对外开放,这并非是针对你一人,还请见谅。”

早在魏敬国过来问话的时候,董扶舆便在仔细观察他的面相,如今凑的近了,看得更加清晰。

这分明是王公贵胄之相!

董扶舆心中惊骇超过方才,眼前这个被称着营长的人至少也能博个公侯之位出来。

可是……

“怪哉,怪哉”,董扶舆终于忍不住了,直接围着魏敬国转了一圈念叨起来。

“这位小哥,贫道看你本属苦命之人,13岁之前理当靠行乞过活,13岁以后则要为奴为婢,20岁时理当殒命,怎地如今却有如此际遇。这,可是有人替你改命?”

魏敬国还没说话,林安听到却脸色大变赶忙拉住董扶舆。

“道长,你可不要乱说,我们魏营长命好的很,哪是什么为奴为婢。”

说完他赔笑着看向魏敬国,“营长,这老道得了失心疯了,说不得是个骗子,我这便赶他走。”

说完,林安便上前想要拉着董扶舆往外走。

“慢着”,魏敬国粗狂的大嗓门突然响起。

他脸上不见有气愤之色,反而有些讨好地笑着上前朝董扶舆再次施礼。

“这位道长,你眼光恁地准呢,小子十三岁之前可不是在街上厮混,靠着四处行乞为生么,只是你说现在有此际遇又是怎么回事?”

第六百三十六章 另立新君(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怒为红颜(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收获丰富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覆灭(八)第五百二十一章 争夺海权(十三)第八十五章 制衡之道第八十五章 制衡之道第四百零三章 开始造船第五百五十五章 救疫河南(十八)第五百一十二章 争夺海权(四)第五十一章 以直报怨第二百九十章 清理行动(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家旧宅第一百八十四章 怒不兴师第一百一十一章 村庄激战第二百章 守株待兔(六)第五百一十六章 争夺海权(八)第七百零二章 驱逐鞑虏(十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献忠兵至(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尝试调查第三百五十四章 苏州香君第五百三十章 关于治理(三)第五十三章 师出以律第六百四十九章 联姻公主(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战水匪第六百六十八章 吕宋汉王(九)第六百一十一章 督师中原(十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守株待兔(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终除祸患第四百八十九章 京营点兵(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图谋宗室(四)第三百三十九章 讨要屯田第四百五十八章 占领吕宋(一)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气象(九)第六百二十章 吏治改革(一)第一百六十章 永凯当官(一)第二十六章 必先正名第五百二十三章 争夺海权(十五)第二百三十章 夜间突袭第四百六十章 占领吕宋(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西炮台第四百九十五章 传檄京师第六百五十七章 改换衣冠(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堂争斗(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救疫河南(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另立新君(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斗智斗勇第三百零六章 名振府县(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京城盘桓(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崇祯问策(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府城角力(八)第六百五十三章 恐吓清军(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明覆灭(七)第六百四十七章 驱贼渔利第七百二十二章 征服蒙古(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中贩布第四百六十三章 占领吕宋(六)第五百九十一章 图谋宗室(八)第三百七十四章 拯救皇陵(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县试开始第一百八十一章 纷至沓来第五百六十二章 救疫河南(二十五)第二百八十四章 府城角力(六)第五百三十章 关于治理(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龙归大海(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下准备第六百五十一章 恐吓清军(一)第二百八十五 府城角力(七)第四百零二章 安抚后院(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下准备第六百一十二章 督师中原(十三)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气象(四)第五百六十六章 救疫河南(二十九)第二百六十章 无心之祸第二百八十九章 外援赶到第五百五十四章 救疫河南(十七)第三百二十四章 汉中风云(七)第五百一十六章 争夺海权(八)第六十四章 立功受赏 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占领吕宋(七)第四百七十章 占领吕宋(十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救疫河南(二十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村庄激战第六百七十三章 吕宋汉王(十四)第六十三章 拯危救难第四百二十八章 谋划布局(一)第八十章 初谈地理第五百零九章 争夺海权(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继续北伐第五百八十九章 图谋宗室(五)第三百五十六章 逆案中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图谋宗室(九)第六百九十七章 驱逐鞑虏(九)第一百九十八章 守株待兔(四)第九章 府城见闻 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浙江宗羲(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青楼遇险第四十一章 打击报复第二百六十九章 仓皇而逃(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长腿美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