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攻略安南(九)

眼下已经到了郑家生死存亡的关头,黎文晓又是儒家文士,他也不讨价还价,直接将自己所想的银钱数目报了出来。

这番姿态让刘锡命颇为满意,不过离刘锡命心里的底线还有一些差距。

“黎先生果然是爽快人,不过这价钱还是有些太少了,如今我军军容正盛,郑家危在旦夕,只花三十二万两银子就想保得江山不失,未免有些太过便宜了吧。”

黎文晓眉头一皱挺起身道:“将军容禀,我主领有朝政久矣,辖地百姓数百万,带甲之士十数万,如今虽然战场失利,但是尤有可战之兵。”

“况且自义安以北,人人皆心向我主,将军越是统兵北上,越有可能为我国臣民所抵制,马上就要进入夏季,我安南多雨湿热,对于将军更是不利。”

“将军至此不过为了钱财而已,何必为那阮氏白白消耗自家子弟,还请将军三思。”

这人口才还真是了得,刘锡命心中感叹。

他围着帐篷内的主桌转了一圈,抬起头看向黎文晓道:

“这样吧,我也不说虚的,你家拿出四十万两银子来,我这便去找阮氏商议退兵一事,这一万多俘虏也全数归还你家,你觉得如何?”

黎文晓毫不犹豫地点头道:“好,就按将军说的办。”

“哦,对了,还有一件事情”,刘锡命脸上露出一丝坏笑。

“你家需不需要购买棉布?”

啥?

黎文晓脸上露出一副茫然的表情。

刘锡命跟着笑道:“此次我本就是为了贩卖棉布而来,只因阮氏与我做了生意,买了我十五万两的布匹,所以我才答应他一起攻郑,这有过合作关系的就是不一样,下次嘛……”

黎文晓心中一阵无语,说不定把刘锡命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了。

就为了售卖什么狗屁棉布,你便带着人将我家打的头破血流,天下还有这么丧心病狂的事情吗。

不待刘锡命说完,黎文晓眼角一边猛地抽搐一边马上抢问道:

“不知将军家的棉布如何售卖,若是可以,我郑家也不是不能买上一些。”

“嘿嘿,好说好说,德高,让沈怀带些样品过来。”

经历一番讨价还价之后,黎文晓总算心满意足地出了刘家大营回家去禀报自家主君决定。

过了半个时辰的功夫,郑梉也确认了交易内容,刘郑两家这才算达成了协议。

郑家一次付给刘家四十万两退兵费和赎买费,另外再购买三十万两银子的刘家棉布,条件是刘家以后不能再相助阮氏。

刘锡命自然点头应允,这作为雇佣军打仗的事情来一次便好了,来多了不仅掉价,还容易造成地区间的不平衡,有些得不偿失。

到了第二天天一亮,刘家的使者便找上了阮氏大军,直接送上了刘锡命关于退兵的决定。

没想到阮氏君臣不仅毫不奇怪,反而也颇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其实昨天战场之上,不只郑家看出了刘锡命故意保存实力的做法,阮氏作为盟友更是心里门儿清。

当晚陶维慈便向阮福澜提出,刘家可能有了其他想法,不只要提防他家想要退兵,更要提防他家反戈一击。

到了晚上时分,一直盯守刘家大营的阮氏探子发现了黎文晓一行,更是坐实了阮氏君臣的猜测。

因此整个晚上,阮家军队全都枕戈待旦,生怕刘家突然翻脸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现在听到刘锡命直接宣布退兵的消息,听使者明说刘家不愿接受郑家反戈的建议,只是考虑到人员损失,这才想到退兵,阮福澜反而觉得刘锡命果然是诚信君子。

当着使者和自家一众臣子的面,阮福澜不断夸耀刘锡命言而有信,有古君子之风,那样子就差和刘锡命拜把子结成兄弟了。

其实阮氏此时也巴不得歇兵休战,阮家毕竟比不得郑家,本来此次北伐就比较仓促,光是占领广平和河静两省就已经让阮氏心满意足了。

况且阮家的兵力因为战线拉长的原因严重不足,此时再行北上,阮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二月十七日,经历了一个多月大战的郑阮两家在刘家大军的见证下正式议和。

此次作战,郑家输了面子和里子,军队损失近三万人,更丢了河静、广平两省以及义安省的首府,但是保住了大部分实力,将来必定还会卷土重来。

阮家倒是大赚特赚,领土增加了两个省的地盘,更是重创老对头郑家,将战线从灵江推进到了兰江一线,可以说大获丰收。

但是阮家也损失了七千多人的军队,对于本就兵少的他家来说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一场战役中,只有刘家算是圆满获胜。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刘锡命先是通过出售棉布获得了四十五万两银,阮家军费以及河静两省的缴获再入账三十八万两左右。

加上郑家另外付出的四十万两退兵费,刘锡命总共入账123万两银子,真是吃的满嘴流油。

不过最终刘锡命也没能将这些银子全数装进兜里带走。

难得来安南一趟,兜里又装满了银子,他自然要大加采购一番。

尤其是现在安南的米价便宜到令人发指,相比中原一两银子一石多的米价,安南只卖二钱五分银子一石,这一转手就是四倍的差价。

为此刘锡命又强行要求郑阮两家按照平价卖给了自己四百万石大米,以及各式宝石、香料、燕窝海参等特产。

这些采购基本上又将他这一百多万两银子花了出去,他甚至还多掏了几十万两出来。

郑阮两家巴不得刘锡命同意以货抵账,如此一来可谓是合则两利,这两家简直是举全国之力抽调货物,几天的功夫就按照刘锡命的要求备齐了,只不过还得需要他自己去各个港口取货。

除了这个之外,伏波师也在安南战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刘家更是收获了安南地区不少地理信息的第一手资料。

不过有利也有弊,经过和郑阮两家的交易,刘锡命再次认识到了自己以往战略的弊端。

刘家村将棉布产业作为自己的主要财政支柱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要想指望海外贸易销售掉所有棉布却是有些天方夜谭。

安南整个一国也不到三百万人,光是刘锡命卖给郑阮两家的三百万匹棉布至少都能用个一两年。

如今郑家把持台湾海峡,通往日本和朝鲜的贸易几乎中断。

这两个国家眼下有两千多万人口,市场庞大,尤其是日本还是黄金白银的生产国,失去这两个市场的支持,刘家棉布销售面临困境。

所以从二月十七日到二月二十二日这五天时间里,刘锡命一边在义安等着郑家将银钱运送过来,一边还得琢磨自己空间里另外两千多万匹棉布到哪儿找到下家去。

刘锡命自己思考无果,只能将游德高、赵敬勇、刘德辉等一众军官叫过来商议。

见刘锡命不断唉声叹气,刘德辉索性建议道:

“二哥,要我说咱们不如先和郑家干上一场,就像安南一样,如果不让他们知道咱们家的厉害,这海上的生意便要一直被他们把持下去。”

赵敬勇竟然还认真思考起这个话题来,他不断摩挲着自己的下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提具体建议。

“唔,二哥,这事倒也不是不能做,咱们又没有具体的基地,先找着郑家的一些商船下手,一点一点的蚕食他家海上力量,长此以往未必不能将他们家磨死。”

刘锡命失笑地摇摇头,“郑家家大业大,大海之上又不好探明郑家船只动向,光靠这个法子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如愿,这个办法不可行。”

“那要不继续顺着东南半岛南下?”,游德高抠了抠脑袋,“二哥不是说那个什么占婆、暹罗什么的都在下游嘛,咱们可以到那儿去啊。”

“哎,占婆这些国家不过十来万人口,市场也很有限,暹罗到算得上是大国,但是也不如朝鲜,不过实在不行的话,也只能先去暹罗看看了。”,刘锡命感叹道。

第六百七十九章 称王建国第六百二十三章 吏治改革(四)第六百零五章 督师中原(六)第四十五章 军事理念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州新城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二基地第四百六十六章 占领吕宋(九)第八十八章 制作火器 一第四百零六章 大获全胜(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攻取江南(七)第二百六十九章 仓皇而逃(一)第八十九章 制作火器 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吕宋汉王(四)第一百零二章 再斗黑虎 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家旧宅第五百零二章 赈济京城(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复社大才第三百二十五章 汉中风云(八)第六百一十三章 督师中原(十四)第六百四十七章 驱贼渔利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下崖州第五百八十章 救时司徒(三)第四百五十二章 攻略安南(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救疫河南(二十)第四百六十五章 占领吕宋(八)第七百三十章 南明离火(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救疫河南(二十八)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下崖州第三百一十三章 名振府县(八)第三百六十章 怒为红颜(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仲春三月第五十八章 连夜遁逃第三百二十二章 汉中风云(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钦点状元(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安之行第三百一十三章 名振府县(八)第六百八十一章 攻取江南(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取道湖广(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凯当官(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谋划布局(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府城角力(五)第四百九十五章 传檄京师第五百零一章 赈济京城(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沐甘霖第三百三十七章 德荣从军(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细细查访第四百八十五章 再次寇关第八十四章 理念冲突第六百一十九章 督师中原(二十)第六百一十九章 督师中原(二十)第七十八章 有女倩兮第七百零四章 驱逐靼虏(十六)第四百零六章 大获全胜(二)第三十五章 杂事处理第五十四章 战后总结第五百六十三章 救疫河南(二十六)第一百三十一章 技术研究第一百八十七章 斗智斗勇第二百零六章 村中祠堂第五百三十五章 日本开关(五)第六百三十六章 另立新君(三)第一百四十章 其间缘由第七百一十三章 新朝气象(八)第三百一十七章 动身北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卢象升死(二)第四百章 建立船厂(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贿赂中官(三)第二百二十章 高中头名(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名振府县(八)第二十五章 家中安顿第三百二十三章 汉中风云(六)第四百零五章 大获全胜(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四处扩张(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浙江宗羲(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幕不断(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救疫河南(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驱逐鞑虏(四)第六百八十六章 攻取江南(六)第三十一章 贵客来访第五百二十五章 占领台湾(二)第三百九十章 刘家变故(一)第三百一十章 名振府县(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到达成都第六百六十八章 吕宋汉王(九)第五十九章 趁夜杀贼第一百一十一章 村庄激战第二百零三章 思想问题(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小战建虏(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怒不兴师第四百五十六章 攻略安南(九)第六百一十二章 督师中原(十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图谋宗室(二)第六百零三章 督师中原(四)第九十六章 学子聚会 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国之脊梁第五百一十四章 争夺海权(六)第一百二十一章 官不如匪第五十六章 差役上门第四百一十三章 俘虏闯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