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围攻武昌(一)

十一月初八,刘锡命带领的邓州大军总算再次回到了邓州。

内乡的民团在此前追击李自成时就已经遣散回县,等到刘锡命返回邓州时,除了数千105师的官兵,其余兵马全都再次分散到了邓州各地。

邓州城里,刘锡命此时却又抠起了脑袋。

邓州民团狙击李自成部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不像朝廷上奏,不说李自成部已经向湖广方向流窜,就算河南本地的官员也早晚会听到风声。

与其平白惹的别人生疑,还不如刘锡命自己先将此事平息一下上报上去。

思来想去了半天,刘锡命终于咬着笔头写道:

“臣刘锡命顿首,自上月以来,中原六省疫情已大为好转,臣殚精竭虑,筹得粮草药物,以备决战疫情。然则天灾不断,人祸亦凶,有流寇李自成者,率贼从陕西出,危急邓州。”

“事急之下,臣只得调集全州百姓来战,幸得陛下洪福,民不畏死,臣于七月十八日于内乡丹阳小胜贼兵,斩得首级五千七百有奇,贼兵遁走湖广,此战中邓州知州窦玉泉、内乡知县雷洪诸官,并力相合,同仇敌忾,实有大功……”

刘锡命洋洋洒洒近千字下来,将功劳削减了大半,其余大部分功劳也都分润给窦玉泉等人。

正好,窦玉泉、雷洪等已经三年任满,马上就要调任,有了这一战的功劳,加上刘锡命本就打算将防疫的许多功劳安在他们头上,想来到时能有不少操作空间。

在刘锡命想来,最好能够直接将窦玉泉推到南阳知府的位置上去,到时整个南阳盆地才算是控制在了自己手中。

不过这件事在刘锡命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毕竟知府是正四品高官,知州不过正六品而已。

正是存了这个心思,刘锡命的这封奏折便晚了一段时间才呈递上去。

眼下中原抗疫已经取得了硕大成果,在隔离等手段指导下,六省疫情正在进入消退阶段,到时候一起报功岂不是更好。

只是刘锡命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后来寄出这封奏折没多久,几件大事的发生将再次深刻地改变大明政治生态。

崇祯十三年,新安伯、中原巡抚、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刘锡命奉命赈济中原六省疫情,至年底顺利消除瘟疫,活人数以百万,天下由是称颂,曰“刘菩萨”,中原数省私立祭祀者络绎不绝。

刘锡命所创格物学一说,也因此而大噪天下,在中原报的多番宣传下,原本沉迷于经史子集的大明士人不少都开始转而研究此道,刘锡命在士林之中也颇有独创一派的趋势。

~~~

崇祯十三年四月初七,辽东沈阳,鞑清的盛京城内。

早已从崇祯十二年的败仗中回过神来的鞑清君臣上下元气满满地聚集在崇政殿内。

多罗贝勒多铎出列奏道:“大汗,宁锦一带的情形已经探听清楚,汉狗中原再起事端,不少兵将都被调往中原镇压流寇,眼下从锦州到山海关一线明军不过三四万人,正是我军出击之时。”

稳坐皇位的黄台吉偏头看向群臣之首的郑亲王济尔哈朗,“郑亲王,义州城修建如何?”

“臣启陛下,义州城已然修筑完毕,可以作为进攻锦州的跳板。”

自从多尔衮等人带兵退回辽东,黄台吉便没有放下过再次攻明的打算,至于和明廷签订的和约,在黄台吉看来自然是废纸一张。

建州起自苦寒之地,讲的就是弱肉强食,和约算是什么玩意儿。

因此自崇祯十二年末开始,黄台吉便遣济尔哈朗等人在锦州城东面的大凌河畔筑城,名字就叫义州。

按说义州城就在锦州攻击范围内,满清本不应该如此轻易地就完成了筑城。

但是谁叫大明皇帝和杨嗣昌等人都对和约看的紧,三番五次申令不许锦州守军挑衅战端。

这就给了济尔哈朗等人绝佳的机会,哪怕天寒地冻,凭借着驱使奴役到辽东的大明百姓,满清依旧在崇祯十三年六月前完成了筑城工作。

听到济尔哈朗确认,黄台吉顿时大喜。

“哈哈哈,天助我也,我等与明人乃是世仇,明国一天不亡,我等便如芒在背,如今其国动 乱,正是我兴兵之时。”

黄台吉忽地起身,壮硕的身材在大殿中形成强大的压迫感。

“诸将听令,朕意已决,即刻发兵攻明,我大军分作三队,轮番围攻锦州,此次作战务必将明国在关外的据点全部拔出,不胜不归。”

“大汗万岁!”

崇祯殿内,阿济格、豪格等军方大将全都爆出一声欢呼声,明人孱弱,打仗就意味着会有俘虏,这是建州八旗扩张势力最直接的手段。

四月十九日,还在山海关总督军务的蓟辽总督洪承畴接到快马来报,建虏出兵八万轮番攻打锦州,辽东战事再次触发。

大惊之下的洪承畴赶忙调集人手,集合山海关总部、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等部驰援锦州。

然而建虏对此早有准备,明清双方你来我往之下,辽东战场进入了持久作战的阶段。

辽东的噩耗才传入京师,引得崇祯和一帮朝臣悔恨交加且不说,很快从中原战场上又传来了一个更大的噩耗。

~~~

十一月二十七日,湖广武昌府。

往日里商旅繁茂的武昌府城外已经变得一片肃杀,城外密密麻麻地屯驻起了几十万大军,将整个武昌府包围的水泄不通。

整个武昌府外的部队泾渭分明地分成了四块,西面是李自成,北面是曹操罗汝才,东面和南面则分别被张献忠以及革左五营包围。

原来被刘锡命带兵一路驱赶南下后,李自成率部直奔湖广襄阳,杨嗣昌的剿寇大营便设在此处。

但是眼下杨嗣昌手底下的各路大将全在各省追击流寇,反而造成了襄阳府军力空虚。

加上去年张献忠等人再次起兵之时,就曾经打破襄阳府并将襄阳王全家斩尽杀绝,因此直到此时襄阳都还没有缓过劲来。

面对李自成十万大军威逼,杨嗣昌指挥左良玉、猛如虎等部勉力抵挡了一阵,但是由于势单力薄,最终也不得不再次弃城逃亡到了武昌。

李自成部顺利占领了襄阳,在这里得到了有效补给,听闻罗汝才、张献忠等部也在湖广活动,遂约书几人一起攻打武昌城。

等到十一月十四日时,曹操罗汝才带领七万流寇从汝阳而来,张献忠则带着十二万大军从岳阳向北,加上老回回马守应等人的五万兵马,整个武昌城下的流寇人数高达三十四万人。

武昌城高达三丈多的城墙上,杨嗣昌已经显得灰败苍老的脸上泛起一丝深深的无力感。

临危受命,本以为自己能力挽狂澜,谁能想到今日剿贼的却让贼兵给围住了,看流寇的这个架势,恐怕是不死不休了。

再次长叹一口气,杨嗣昌转头看向湖广巡抚傅宗龙。

“仲纶,楚王还是不肯出钱助饷吗?”

傅宗龙也是当世名臣,生的器宇轩昂不说,更是有文人少有的那种果断气质。

听到杨嗣昌发问,傅宗龙坚毅的脸上露出一丝愤然,他跟着叹气道:“傅某已经苦劝了四次了,但是楚王依旧不肯从内库中掏钱,他说养兵乃是朝廷之事,与他们这些宗藩无干。”

“除此之外,楚王反而还多番训斥我等,说我等辜负朝廷重任,不能剿贼反而为贼所困,这要掏钱也该由我等官员来掏。”

跟着杨嗣昌在城头视察城外军情的还有武昌知府王维屏等人,听到傅宗龙此语,一帮人无不愤然。

圆脸大耳的王维屏身着正四品大红官服,对着城里楚王府方向怒骂道:“真乃守财之奴也,武昌若亡,他楚王府何以独活,这种连平民百姓都知道的事情,他堂堂一介亲王如何能够说得出口这话。”

王维屏这话已经颇为无礼,但是城头一帮本该维护礼法的朝廷大臣却无人对其进行呵斥。

城外一片片联营数十里的流寇大军时刻都在提醒着武昌各级官员,眼下已经到了最为危急的关头。

就连杨嗣昌听到这话也满面怒色道:“真是不当人子,如今流寇数十万大军在侧,若不发动全城百姓,如何能够守得住城,走,本官亲自前往促请楚王开仓。”

第三百五十九章 怒为红颜(二)第三百零六章 名振府县(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救疫河南(二十五)第五百八十章 救时司徒(三)第七百一十八章 征服蒙古(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怒为红颜(四)第六百二十六章 大明覆灭(一)第十八章 还清欠债第一百四十一章 追兵又至第四百五十一章 攻略安南(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击退贼寇第五百九十三章 图谋宗室(十)第一百四十八章 意呆利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幕不断(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图谋宗室(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天下大乱(五)第六百五十一章 恐吓清军(一)第二十章 崇祯七年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下大乱(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长腿美女(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四川学政第一百三十四章 吃相难看第六章 我是地主第六百四十九章 联姻公主(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联结楚党(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中头名(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家旧宅第一百零五章 整顿流民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唱一和第八十五章 制衡之道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气象(四)第八十章 初谈地理第二百八十二章 府城角力(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贵人相助第二百九十三章 结社!结社!第六百九十二章 驱逐鞑虏(四)第五百六十九章 围攻武昌(一)第六百五十章 新式科举第四百五十八章 占领吕宋(一)第三章 恶客上门第六百九十三章 驱逐鞑虏(五)第二百六十章 无心之祸第二百一十二章 多方角力第三百零五章 再见总兵第六十八章 招揽人手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师中原(十九)第五百八十章 救时司徒(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救疫河南(二十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永凯当官(六)第五十二章 家丁乱战第五百二十四章 占领台湾(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献忠兵至(二)第一百五十章 打道回府第二百八十三章 府城角力(五)第四百九十五章 传檄京师第三百九十八章 修建船厂(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争夺海权(十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救时司徒(五)第五十七章 今事急矣第三百零一章 献忠兵至(七)第二百七十五章 尝试调查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堂争斗(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驱逐鞑虏(一)第二百零四章 思想问题(三)第五十六章 差役上门第四百一十七章 武当山上(三)第四十五章 军事理念第六百一十九章 督师中原(二十)第五百五十九章 救疫河南(二十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县试消息第二百八十五 府城角力(七)第一百八十七章 斗智斗勇第五百四十四章 救疫河南(六)第一百四十章 其间缘由第四百四十一章 武装交易(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下大乱(三)第九十一章 编练曲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技术研究第五百二十一章 争夺海权(十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图谋宗室(三)第一章 魂入明朝第二十章 崇祯七年第三百六十二章 怒为红颜(五)第六百零一章 督师中原(二)第四百零五章 大获全胜(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恐吓清军(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本色尽显第二百七十五章 尝试调查第五百章 赈济京城(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卢象升死(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攻略安南(四)第七十五章 再临府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救疫河南(十八)第四百五十四章 攻略安南(六)第四百五十九章 占领吕宋(二)第八十九章 制作火器 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受封伯爵第三百七十六章 受封伯爵第四十四章 人心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