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督师中原(一)

次辅、建极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太子太太傅,赐尚方宝剑、王命旗牌,督师辅臣!

“哗”

一听到崇祯的任命,这下子,一帮群臣顿时按捺不住了。

任次辅、建极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太子太师,这可是多少大臣梦寐以求都求不到的位置啊。

今天就这么给了刘锡命这么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年轻?

这帮大臣可没谁考虑刘锡命要去中原督师的事情,一个个首先想到的便是不服气。

凭什么,论资历,论本事,什么时候轮的到刘锡命啊。

然而诡异的是,虽然不少大臣全都心中腹诽,竟然没有谁急切地跳出来反对。

原本属于朝廷上的杠精,东林党人此刻竟然也沉默了。

此时刘宗周已经被复职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他此刻便默默地站在朝臣队伍的最前列默不吭声。

黄宗羲、黄宗会三兄弟全是他的亲传弟子,这三人又都与刘锡命交好。

尤其是黄宗会,更是只差和刘锡命穿一条裤子了,有这一层关系在,刘宗周怎么可能专门为难刘锡命。

更何况与一般的东林党人稍有不同的是,刘宗周虽然也是杠精中的南波万,而且为人也迂腐保守,但是忠君这一条他可是不曾有过半点动摇的。

如今刘锡命既然愿意到中原这个大火坑里去,至少说明人家忠于王事,这种情况下就更没有必要阻拦了。

刘宗周不发话,他身后的一帮东林中人便也纷纷熄火。

至于其他朝臣,楚党自杨嗣昌死后,姚明恭勉强担任了一回儿楚党领袖,只不过他年纪也大了,去年便已致仕,现在还指望刘锡命那点儿香火情救命呢。

四川、陕西等官员就更不用说了。

倒是都察院中几个齐党的年轻御史还没发觉不对,跃跃欲试地想要出来打个头阵博个清名。

哪晓得这时站在朝臣最前列的首辅周延儒突然咳嗽两声,直接缓步站了出来持笏拱手道:“陛下用人有方,臣也以为新安伯乃是督师中原的最佳人选,至于担任次辅,虽说新安伯年纪尚轻,不过也不打紧。”

周延儒看了看身旁不远处的一个长脸短须的红袍官员,再次朝众人笑道:“魏师令才华卓绝,陛下不以其资历尚浅,便能委以重用,从这段时间来看,陛下识人颇准。新安伯数立大功,此次又是前去拯救危局,再怎么任职也不为过。”

魏师令就是魏藻德,这家伙也算是崇祯朝的传奇人物了。

崇祯十三年才中状元,今年的时候,因为建虏围困锦州和宁远,为了避免明军支援,特意派遣兵马骚扰京畿,崇祯因此向朝臣咨询兵事。

魏藻德就是这个时候凭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获取了崇祯的信任,直接从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擢升为东阁大学士,成功进入内阁。

将来这位牛人还会更进一步,成为大明朝最后一任首辅。

刘锡命当时都忍不住感叹,谁叫人家口 活儿好呢,不过这事让他去干他也不会愿意,凭白得一个幸进的名头可太划不来了。

可惜魏藻德的人品就和崇祯的识人之能一样糟糕,李自成刚打进京师,这位首辅就屁颠屁颠儿的前去求官去了,可谓明末无耻文人的典范。

“可是,这总归还是要廷推一下吧?”,都察院的队列方向悠悠传出这么一句,也不知道是谁说的。

周延儒故作随意地往声音传来的方向瞟了一眼,朗声笑道:“廷推乃是在人选较多时才用,如今诸位大臣中可有人愿意接下去中原剿贼的大任吗,若是有的那便请站出来,老夫自然会奏请陛下廷推。”

此话一出,皇极殿内鸦雀无声。

中原现在糜烂至斯,人人都避之不及,谁还愿意到那里去。

周延儒毕竟是首辅,他一开口,基本上就将此事板上钉钉了,崇祯满意地看了看无人吭声的朝堂,越发觉得自己做的是正确的。

当即他便看向刘锡命道:“卿家所陈之事朕已全部准奏,等你从京营选好兵马,朕亲自为你壮行,祝你早传捷报。”

刘锡命挺身而出躬身束手,“臣必不负陛下厚望!”

人群之中,黄宗会和杜良骥两人隔空相望一眼,眼中全是忍不住的激动之色。

~~~

京师京营中。

身着大红蟒袍、威风凛凛的刘锡命在周遇吉、江德参等将官的簇拥下大步迈入京营大军驻地。

往常素来威严沉默的周遇吉此时脸色却显得有些复杂,刘锡命一边走一边观察着众人脸色,看到他这个样子忍不住失笑道;

“怎么,萃蓭可是知道本阁的来意了?”

“嘿嘿,伯爷荣升阁老的事情现在都在京城传遍了,您要去中原督师的消息那也是人尽皆知,门下就算消息再不灵通,那也不至于不知道啊。”

自从跟着刘锡命打了几场仗,后来又被他调来调去帮忙之后,眼见刘锡命这官儿越当越大,越当越顺当,周遇吉也就理所当然的将自己视为刘锡命的门人了。

这个称呼还是好听的呢,当年戚继光在张居正面前还要自称门下走狗小的戚某,可见在权贵面前,尊严一文不值。

刘锡命似笑非笑地看向周遇吉,“既然知道了本阁要去中原督师,那你想来也知道陛下准我从京营调遣五千将士,你这个表情是愿意去啊还是不愿意去啊?”

“嘿嘿,阁老有召,门下便是赴汤蹈火也要赶过来啊。”

周遇吉慌忙表明态度,不过才一说完他便又犹豫道:

“只是门下有些不解,中原如今糜烂至斯,官军几无战力可言,阁老何必现在往里面跳呢,这件事不止门下摸不着头脑,其他将官们也有些担心呢。”

刘锡命闻言故作不爽地瞟了一旁跟着的参将江德参一眼,“怎么,你们都是这么想的?”

“嘿嘿嘿,阁老去哪儿属下们跟着便是,属下可没这么想过。”

周遇吉马上一巴掌拍在江德参脑门上,“混小子,你这是在阁老面前拆我的台不成?”

“小子哪敢”,江德参连忙叫屈。

刘锡命却不怒反笑,“哈哈哈,一帮混球。”

也就是知道刘锡命和善,周遇吉才敢有如此动作。

紧跟着一帮神机营、三千营等将官看到这一幕又是羡慕又是幸灾乐祸。

羡慕的是周遇吉等人竟然和刘锡命这个大红人关系这般密切,幸灾乐祸的自然就是中原的事情了,刘锡命此来总不会是随便看看的。

有外人在场,刘锡命也不好表现的过于自信,当即他捋须凝声道:

“我乃国家大臣,又承蒙陛下信赖,此时当然要尽力效忠,不过你等也不用惊慌,中原并非无药可救。”

他看了看周遇吉道:“你还记得上次我等伏击建虏之事吗?”

“曹阎罗?”,周遇吉惊喜地脱口而出。

“呵呵,正是,曹总兵及邵总兵等人还有不少精兵,只要能够用策得当,未必不能保住中原元气。”

周遇吉等人这才心头一松,你老人家有准备就好。

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刘锡命等人已然走入了军营校场之中,周遇吉早将上次跟随出战的七千将士集结起来,等候刘锡命训话。

旌旗招展的校场上,刘锡命大步走向前台,看着台下乌泱泱一片人头,他深吸一口气提声道:

“将士们,承蒙陛下信任,着本阁统领京营兵马前往中原督师,京营位于天子脚下,世受皇恩,现在正是你们报效的时候到了……”

一通大义凛然的话说完,刘锡命笑了笑道:

“官话说完了,咱们就说点儿私房话,在场的将士不少人我都熟悉,废话老子也不多说,你们就自己想想,跟着我可曾吃过亏?这次南下名额只有五千,愿意去自己去营中报名。”

“哈哈哈,阁老威武!”

不出刘锡命所料,这帮子京营将士那是刘锡命精挑细选出来,早就被江德参等人渗透成了筛子,听见刘锡命接地气的话数千顿时都哄笑起来。

不少人当场就喊了起来,“愿随阁老出战!”

刘锡命转头看向周遇吉等人,仿佛在思索什么一般,等了片刻才对众人道:

“这次出战中原,萃蓭肯定是要跟着我去的,至于江参将你们嘛,这次便留在京中吧。”

“啊?”

江德参一脸大惊,他还以为刘锡命回趁着这个机会将好不容易拉拢过来的京营将士全都带走,却没想到还要让自己等人留下,这是为什么?

第九十七章 学子聚会 三第六百九十一章 驱逐鞑虏(三)第四百零二章 安抚后院(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意呆利人第十二章 明确志向第二十一章 正月拜年第一章 魂入明朝第八十九章 制作火器 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救疫河南(二十九)第三百章 献忠兵至(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府城来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次相遇第二百九十四章 锦衣生变第六百四十八章 联姻公主(一)第九十章 整顿村庄第二百零七章 崇祯八年第二百八十三章 府城角力(五)第五百二十六章 占领台湾(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救疫河南(四)第五百三十一章 日本开关(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救时司徒(二)第八十二章 城镇规划第三百八十二章 京城盘桓(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攻略安南(六)第五百一十五章 争夺海权(七)第一百一十二章 鼓舞技能第六百二十三章 吏治改革(四)第六百零九章 督师中原(十)第六百七十八章 吕宋汉王(十九)第一百八十七章 斗智斗勇第五百三十一章 日本开关(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朝堂争斗(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飞天乏术第四百二十四章 同道中人第四百零三章 开始造船第六百八十一章 攻取江南(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路遇盗匪第五百零七章 治理吕宋(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占领山西第六百八十二章 攻取江南(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京城盘桓(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吓清军(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柳公弄权第五百六十章 救疫河南(二十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吓清军(四)第五百五十五章 救疫河南(十八)第二百零六章 村中祠堂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覆灭(八)第七百零二章 驱逐鞑虏(十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京城盘桓(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勾连外界第三百九十五章 刘家生变(六)第六百九十七章 驱逐鞑虏(九)第四百二十四章 同道中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尾随而攻第五百四十六章 救疫河南(八)第三百一十八章 汉中风云(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长腿美女(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争夺海权(十五)第二百零九章 金融问题第六百零九章 督师中原(十)第三百四十七章 取道湖广(三)第五百五十一章 救疫河南(十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耶稣会士第四百一十章 刘家大婚(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吏治改革(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苏州绣庄第四百零九章 刘家大婚(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占领吕宋(九)第四百七十二章 占领吕宋(十五)第六百三十六章 另立新君(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县令雷洪(三)第十一章 府城见闻 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占领吕宋(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永凯当官(五)第七百一十九章 征服蒙古(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名振府县(六)第四百七十四章 固守吕宋第一百五十三章 击退贼寇第三百二十章 汉中风云(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恐吓清军(一)第二百零九章 金融问题第四百二十八章 谋划布局(一)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覆灭(五)第二十六章 必先正名第三十章 队伍训练第三百五十八章 怒为红颜(一)第五十九章 趁夜杀贼第三百二十一章 汉中风云(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吃相难看第六百六十七章 吕宋汉王(八)第五百二十六章 占领台湾(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取道湖广(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围攻武昌(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锦衣卫所第十三章 卖菜冲突第五百一十六章 争夺海权(八)第二百三十章 夜间突袭第三百四十章 贿赂中官(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准备院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