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吏治改革(二)

相比于鼓楼下其他士子还在纠结廪膳一事,熊伯龙心中想的却要更多一些。

当然,这些想法中主要是以惊讶震撼为主。

如果他刚才没有听错的话,这位罗书办说的是,刘阁老打算在湖广全省推广普及教育?

这是要让所有人全都读书吗,那田谁去种,织布养蚕谁去做?

自古以来何曾听过这样的怪事,真要按照刘锡命这个做法,将来自己这些士人还能有什么用呢?

当下,熊伯龙马上将这些疑问问了出来。

鼓楼之上,罗永寿看向熊伯龙的目光充满赞赏。

“这位熊生员确实想的长远,不过你所担心的问题,在阁老看来却不是什么问题。”

“方才我便说过,天下之所以不靖,便在于人之不平等,以至于聪慧者欺凌愚笨者,身强者欺辱体弱者,推行普及教育便是为了消弭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距。”

“至于熊生员所担忧的天下读书人太多的问题,刘阁老早就提出,天下之所以发展,治政者固然重要,但是那些精于百工之人也同样重要。”

“如今天下间的读书人想的都是去做官在,这官位无论如何分派都会不够,以后读书人再多起来,便可以去钻研百工、商旅、乐理等事,如此一来人人都有钱赚,岂不快哉。”

“混账东西,我等读圣贤书怎么能和百工这样的贱民混为一谈!”

罗永寿不说还好,这话一出口,鼓楼下面不少士子更加愤怒。

“放你娘的狗屁!”

突然,人群外传来一声惊天怒骂声,直接将鼓楼外的声音全都压了过去。

方才出言不逊的那名士子顿时脸色气得通红,直接涨红着脸气势汹汹地四处张望。

“谁,谁敢口出狂言?”

人群中突然分出一条大路出来,身着大红蟒袍的刘锡命在一众亲兵的护卫下大步威严走了出来,何腾蛟等几位湖广官员唯唯诺诺地跟在身后。

刘锡命阴着一张脸,一进入人群便直接怒道:

“方才是本官说的,你待怎地?”

卧槽!

鼓楼下方的一众士子包括熊伯龙等人在内全都赶紧躬身拱手施礼,“武昌府士子拜见刘阁部。”

刚才开口怒骂的那名士子面色瞬间从面红耳赤变得面色煞白,一时间呆呆地楞在了那里。

刘锡命不满地瞥了他一眼,冷哼一声转身看向围观的众士子道:

“本官方才怒骂的并非针对他本人,而是他口中荒谬之言,什么叫百工商旅皆是贱民,照你们这么说黄帝发明车子,神农尝遍百草,燧人氏发明取火,这些都是贱民所为,那他们也都是贱民吗?”

“照你们这个说法,我华夏百姓全都传承自炎黄帝,那我们都是贱民,你们又有什么资格在这里盛气凌人!”

刘锡命勃然大怒的表情让在场士子全都心惊肉跳,只听得他继续怒道:

“一个二个动不动就是什么读圣贤书,学治国策,我呸!”

“现在这朝堂里的全都是你们这样的人,这个国家被治理好了吗?现在满天下贪腐之风盛行,有谁有记起自己学的圣贤之道了吗?……”

刘锡命足足骂了十几分钟才停歇下来,不过他倒是爽了,周遭一帮围观的士子可就脸如猪肝之色一般。

这位督师辅臣太特么狠了!

好在刘锡命也知道今日主要是吏治改革的事情,骂完一通后脸色终于恢复了平静道:

“此番话也并非针对你们个人,本阁入朝为官之前也是个有志青年,然而官场就是一个名利粪坑,足以把所有人都染成恶臭难闻。”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本阁才对你们寄予厚望,说话也就难免语气重了一些,还是那句话,湖广生员在本阁心目中还是有很多可造之才的,你们放心,本阁绝不会因为吏治改革一事坑了你们,你们放心去报考便是。”

刘锡命说完脸上露出一丝艰难之色,最终咬牙道:

“本阁也知道,家境富裕的生员毕竟是少数,现在许多生员家中都生计困难,为了体现本阁爱惜士子之心,所有成功考上的生员,本阁再从军费中挤出一些钱粮来,为每个生员发放二钱左右的特殊津贴。”

“阁老当真?”

刘锡命此话一出口,不少生员全都面露喜色惊喜问道。

就算是一些不太关心钱粮的,也都展颜而笑,这倒是足见刘阁老诚意了。

刘锡命双手往身后一背,内阁次辅的气场十足。

“本阁身为朝廷宰辅,岂会做此食言而肥之举?你等放心就是。”

“哗”

“多谢阁老体恤!”

看着说完转身就走的刘锡命等人,熊伯龙抬头望了望鼓楼陷入沉默起来。

他看向他身边的几位好友,谭凤祯谭明进、张三异张鲁如。

“明进兄,鲁如兄,你们觉得这招考吏员一事如何?”

张三异也就是此前在人群中为熊伯龙等人留下位置那人,见熊伯龙发问,他砸吧了一下嘴道:

“你不会真想去报这劳什子胥吏吧,有这功夫,多为科举操心岂不是更好?”

熊伯龙正准备开口,突然警觉地看了看身边其他围观讨论的学子,拉着谭凤祯和张三异几人出了鼓楼。

几人辗转几圈绕到黄鹤楼附近,就地寻了人少的茶摊坐了下来。

等到茶摊子老板上来奉茶之后,几人叮嘱他勿要打扰,一边喝茶一边闲聊起来。

“实不相瞒”,熊伯龙端起粗茶碗喝了一口,“愚兄以为,这科举也不见得就靠谱。”

张三异吸了口凉气,“嘶,此话怎讲?”

不过他才说完,偏头便看见谭凤祯也是一脸深以为然的表情。

张三异面上随即露出惊恐之色,伸手指着熊伯龙结结巴巴道:

“莫非,莫非你们觉得这朝廷要……”

“要完?”,再次四处张望一眼,张三异将头往桌子方向凑了凑,小心谨慎地低声开口道。

“不是我们觉得,而是眼下事实就是如此啊”,熊伯龙再次感叹道。

“如今闯贼在河南称王,前一阵子据说已经大败了三边总督孙传庭,现在据有河南、陕西大部,而且还在向山西挺进。”

“至于南面,张献忠这逆贼也在长沙称王,南湖广,江西大部都被他所占据,这局面怎么看也是典型的乱世啊,这种时候,咱们还去朝廷凑什么热闹?”

“可是,可是,刘阁老不是才数败贼寇,而且还守住了武昌城吗?这不正说明朝廷还有机会?”

张三异还有些就接受不了朝廷药丸这个事实,当即下意识地反驳道。

熊伯龙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刘阁老确实是天纵之才,但是据说他虽然将贼寇抵挡下来,自身手下的兵马也损失了数万,现在却也无余力反攻。”

“但是流贼可不一样,现在全天下都是吃不饱饭的人,张献忠等贼寇走到哪里都能拉起一票人马起来,要不然怎么会剿贼剿了十几年,贼寇反而越来越壮大?”

“愚兄此前还没有这么想过,但是在张李二贼连续称王之后才突然发现,这天下已经变得危在旦夕了。”

张三异一边按捺住心中惊慌,一边奇怪道:“可是如此一来,那不是更不应该去应考这什么胥吏了吗,万一流贼打过来,那咱们岂不是要成刀下之鬼?”

一旁不吭声的谭凤祯突然笑着接话道:“老张啊老张,你这是糊涂啊。”

“没错,眼下刘阁老手下是没了足够的兵马反攻流寇,但是现在中原之内除了他以外,那个封疆大吏手里面还有兵马,他打不了流寇,可流寇也打不了他啊,此时的湖广反而是最太平的。”

“除此之外,今天的事情难道你还没看出来,那何军门贵为一省巡抚,却在刘阁老面前唯唯诺诺,我看,这湖广早晚要姓刘。”

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明丞相(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府城角力(八)第五百三十五章 日本开关(五)第二百六十六章 准备院试(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攻略安南(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名振府县(九)第二百八十九章 外援赶到第九十六章 学子聚会 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分房计划第七百二十五章 朝鲜安南(三)第四百零四章 乡试期近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名深陷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明覆灭(六)第五百四十四章 救疫河南(六)第三百四十四章 唐王聿键第三百四十六章 取道湖广(二)第六十二章 智退敌兵第六百三十四章 另立新君(一)第四百零二章 安抚后院(二)第四百九十章 卢象升死(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救疫河南(二十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攻取江南(一)第三百三十章 寻路蓝田第三百四十一章 贿赂中官(二)第二百九十章 清理行动(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返回顺庆(二)第六十二章 智退敌兵第四百二十三章 弹劾天官(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结社!结社!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唱一和第二百四十六章 家中日常(二)第八十二章 城镇规划第五百五十九章 救疫河南(二十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占领台湾(一)第二百一十章 玉落钱票第四百四十五章 香港海战(二)第三百零六章 名振府县(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恐吓清军(三)第七十二章 装神弄鬼第八十六章 炼制钢铁 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图谋宗室(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占领台湾(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董家小宛(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图谋宗室(五)第三百一十七章 动身北上第三百零七章 名振府县(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吏治改革(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永凯当官(六)第五百二十五章 占领台湾(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流贼再起第六百八十三章 攻取江南(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中头名(一)第一百八十章 再遇卢家第四百六十四章 占领吕宋(七)第六百五十七章 改换衣冠(一)第九十五章 学子聚会 一第五百零九章 争夺海权(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俘虏闯王(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日本开关(五)第五百四十二章 救疫河南(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汉中风云(六)第六十八章 招揽人手第三百二十五章 汉中风云(八)第七百零六章 新朝气象(一)第五百一十三章 争夺海权(五)第二百五十章 长腿美女(三)第二十九章 稳定人心第七十七章 登堂入室第一百八十三章 飞天乏术第三百四十二章 贿赂中官(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纷至沓来第三百二十一章 汉中风云(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转道向东第三百六十四章 董家小宛(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救疫河南(四)第九十七章 学子聚会 三第二百零七章 崇祯八年第六十三章 拯危救难第二百二十一章 高中头名(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多方角力第四百七十二章 占领吕宋(十五)第三百一十五章 订亲谢家第八十章 初谈地理第三十二章 真假难辨第一百三十八章 青楼遇险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发冲冠第一百九十八章 守株待兔(四)第二十三章 脱身逃命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西炮台第五百二十五章 占领台湾(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图谋宗室(八)第四百七十章 占领吕宋(十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飞天乏术第四百四十二章 武装交易(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驱逐鞑虏(七)第五百零六章 治理吕宋(一)第四百零六章 大获全胜(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下大乱(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清除隐患第六百七十四章 吕宋汉王(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