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大明覆灭(一)

崇祯十五年十二月,京师紫禁城。

乾清宫中,崇祯再次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当中。

被他寄予厚望的刘锡命奏折到了,只不过奏折中的事情却让崇祯沮丧万分。

“臣泣血上奏,十月中,张献忠领贼兵三十万围攻武昌,臣以曹变蛟、邵荣二总兵兵马在外,郑才兵马于内,令着左良玉麾下败兵坚守内城,幸得陛下庇佑,保得武昌不失。”

“然则贼兵攻势甚急,即发水军于江面,猛攻武昌西门,又发猛卒于城南,强攻郑才所部,是时情况危急,臣不得已,只得令曹、邵二人驱兵奔袭贼兵后营,另发郑才部拼死冲锋。”

“此三总兵者诚然世之猛将,然贼兵甚众,几乎尽伤其兵,当此之时,有襄阳兵马应臣所招顺汉江而下,出其不意大破贼兵水军,武昌城外受此鼓舞,方能拼尽余勇驱退贼兵。”

“此战共计杀伤贼兵八万,实乃大捷,可惜天不遂愿,臣麾下战兵亦死伤甚重,战死者达五万之数,此战过后,臣只得七万兵马,武昌虽保,然大江以南亦难收复。”

崇祯哪里能想到刘锡命一直在虚报伤亡,照他这个说法,河南一战后他麾下便只剩四万人马,收得左良玉溃军八万,如今便只剩七万残兵。

真要按这个样子来看,别说攻打流贼了,能够将湖广等地坚守住都是烧了高香了。

然而崇祯还无法斥责刘锡命,一来朝廷本来在中原就没了什么底子,人家过去本就是接了个烂摊子。

二来刘锡命回回可都是打赢了,至于这伤亡过大一说谁能说得清楚,要是没有伤亡那还能叫打仗吗?

一旁伺候的王承恩看着崇祯面若死灰的表情心中不忍。

就在御案上,另一份写着加急的折子上面,赫然写着孙传庭陕西大败的事情。

王承恩心中一酸,只能一边悄悄抹了抹眼角,一边柔声道:

“皇爷,刘阁老还上奏了个折子,说是眼下各地官员已经无力控制地方,为了收集上钱粮来养军以图再战,他已然在湖广等地开展胥吏改革了,这您要看吗?”

崇祯毫无仪态地瘫坐在龙椅上,有气无力地摆了摆手,“不看了,不看了,随他做去吧,等有了结果再说。”

“急报,四川巡抚陈士奇来报,逆贼张献忠领兵二十万直奔重庆,似有入川之意。山西巡抚蔡懋德来报,逆贼李自成领兵三十万寇榆林,大有入山西之势。”

乾清宫外,一个小太监急吼吼地跑到宫外门口大声吼道,语气中满是惊恐之意。

“噗”

王承恩惊得回头一看,却见龙椅上的崇祯直接吐出一口鲜血出来,晕倒在了龙椅上。

“陛下!”

“快传太医!”

~~~

崇祯十五年十二月,在从武昌退兵返回长沙之后,张献忠率兵修整了两个月,一方面继续搜刮地方钱财,另一方面则不断扩充自己兵力。

两个月时间里,张献忠不仅将损失的十万人马补了回来,更是再次将兵力扩充到了五十万的规模。

眼下大西军已经占据湖广南部,江西西部和广东北部部分府县,可谓是雄踞一方。

不过张献忠可没有忘记对刘锡命的大仇,在再次派遣部队试探武昌兵力并且又吃了一次大亏之后,张献忠终于下定了决心。

提师西征,攻占四川。

这里面也少不得汪兆麟等人的劝说,四川天府之国,占据之后 进可攻退可守,无论是称王割据还是进取天下都是霸业之资。

一番说辞下来,张献忠怎能不心动。

正好此时江南官绅畏惧张献忠兵锋,上到南京各留守京官,下到江西、南直隶等各省府州县官吏,全都发动百姓拼死抵抗。

大西军在东线一直无法取得进展,至于南下攻取两广,大西军的精锐骨干全都是北方人,在南湖广就已经很不习惯了,更何况是更南面的两广。

不少人倒是颇为赞同攻打四川,到时候顺着汉中北上,大家岂不是还能够返回家乡耀武扬威。

正是在这多方的原因下,十二月初十,张献忠带领二十万大军于长沙誓师,沿长江朔江而上直奔重庆。

从荆州府到重庆府,长江北岸的府县还好说,因为有刘锡命麾下骑兵防御的缘故,大西军也不愿意再去惹霉头,但是长江南岸的州县就惨了。

面对大西军如同滚雪球一般不断壮大的队伍,巫山、万县、丰都等州县几乎全是不战而降。

崇祯十六年二月初七,张献忠带领的大军便已经抵达重庆城外。

重庆府城内,四川巡抚陈士奇早已移镇到此亲自指挥抗敌。

陈士奇原本是四川学政,和刘锡命还打过交道,不过此人终究是文人喜性,虽然他早已派遣参将曾英、赵 荣贵等人分守忠州、梁平等地,但是日常却更喜欢与重庆知府李平等人舞文弄墨,军备反而废弛了。

这就是眼下大明文人的通病,眼高手低不说,还总喜欢外行指挥内行。

一听说张献忠连破数县,兵锋已至重庆城外,陈士奇文会也不开了,诗也不写了,屁滚尿流地带着一帮文官赶忙去城头观望。

大江之上,张献忠带领的数十万大军遮天蔽日,再看看长江两岸扎下的营头,陈士奇等人更是面色惨白。

“未曾想贼寇迅猛若斯,对了,秦良玉秦总兵的兵马到了没有?”

陈士奇这会儿总算想起来调兵遣将来了,只是他这话一落,一旁的参将曾英一脸苦色道:

“军门,秦总兵镇压松潘兵变未归,怕是赶不上此次大战了。”

陈士奇面色大变怒骂道:“我川中难道就再没有兵马可以调来增援了吗?”

曾英看了看一旁的知府李平等人,支支吾吾提醒道:“也并非没有兵马,总兵官于永凯手下还有数万人马驻扎在顺庆府,但是此人跋扈嚣张……”

陈士奇哪里会管这些,当下直接一把抓住曾英衣领对着他脸上喷道:“速去派人,去将这于永凯调过来,若是不来,本官让他人头落地!”

曾英心中凄苦,这于永凯早就已经听调不听宣了,你老人家的威胁能有什么用。

听说于永凯目下已然聚兵五、六万人,雄踞川东北几个州府。

好在此人从不骚扰地方,加上这几年流寇时常入侵川中,人家也是屡立大功的,因此四川官员便一起闷不吭声按下了这个葫芦。

但是现在想要将于永凯调到重庆来,曾英自己都不抱希望,明眼人都知道张献忠现在势不可挡,谁还会专门过来送死。

不过说是这么说,曾英还是专门派出了几匹快马,再次前去顺庆求援。

~~~

距离重庆府150里外的合州定远县,知县瞿永贞战战兢兢地从城墙上往外探出了脑袋。

就在定远县往北四里左右的地方,遮天蔽日地驻扎下了一大片军营,看得瞿永贞和一众县丞、主簿等官吏眼皮直跳。

“打听清楚了吗,确实是顺庆的官兵?”

“县尊,确实是顺庆的官兵。”

“他顺庆的官兵跑到我定远县来做什么,眼下重庆告急,就算要待也该在重庆待着啊,没由来地在这里吓人。”

听到瞿永贞抱怨的话,一帮定远县的官吏无不心中苦笑。

我的爷,人家顺庆兵马这是明摆着不想去趟重庆的浑水啊,至于驻兵定远,想来就是为了阻止张献忠的贼兵进攻顺庆的。

定远县以北的大军中,连接十几里的大营中高高地飘荡着于字大旗,却不是于永凯带领的大军还能是谁。

第九十四章 谢府谈话第三百三十九章 讨要屯田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略安南(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献忠兵至(四)第六百五十八章 改换衣冠(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江南劫难第五百一十四章 争夺海权(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断博弈第四百零二章 安抚后院(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振府县(七)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战水匪第二百三十二章 镇内大战第五百二十二章 争夺海权(十四)第七百零四章 驱逐靼虏(十六)第一百一十四章 引君入瓮第七百三十二章 南明离火(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二基地第五百五十九章 救疫河南(二十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覆灭(三)第五百零八章 治理吕宋(三)第五百二十章 争夺海权(十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救疫河南(二十六)第七十五章 再临府城第五百五十二章 救疫河南(十五)第二百四十章 商业联盟(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救场之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崇祯问策(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南明离火(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藩日本(二)第一百零六章 纺织工坊 一第四百一十章 刘家大婚(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守株待兔(四)第四百一十六章 武当山上(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覆灭(八)第七百三十一章 南明离火(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村中秀才第一章 魂入明朝第一百六十六章 巡按急招第二百九十七章 献忠兵至(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突袭庄园(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图谋宗室(四)第六百六十二章 吕宋汉王(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董家小宛(一)第九十二章 城中来信第五百五十二章 救疫河南(十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处理俘虏(一)第四十五章 军事理念第六百四十七章 驱贼渔利第一百零八章 突发警情第四百零四章 乡试期近第二百四十六章 家中日常(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献忠兵至(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取道湖广(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守株待兔(三)第七十五章 再临府城第二百章 守株待兔(六)第三百五十四章 苏州香君第九十五章 学子聚会 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返回顺庆(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救疫河南(六)第一百九十一章 包藏祸心第一百章 再斗黑虎 二第一百八十章 再遇卢家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明覆灭(六)第八十七章 炼制钢铁 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次相遇第一百七十章 突袭庄园(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另立新君(五)第五百六十八章 救疫河南(三十一)第四百六十章 占领吕宋(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县令雷洪(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请战建虏第一百零一章 再斗黑虎 三第五百三十六章 日本开关(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购买军械第三十六章 求学乡里第四百三十七章 朝堂争斗(四)第七百一十章 新朝气象(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成都府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另寻他法第九十四章 谢府谈话第三百一十章 名振府县(五)第四百二十六章 钦点状元(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救疫河南(二十四)第七百一十三章 新朝气象(八)第二百三十四章 追击逃贼第三百六十二章 怒为红颜(五)第七百三十章 南明离火(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沐甘霖第三百六十七章 应该如是(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耶稣会士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家旧宅第一百四十一章 追兵又至第四百四十五章 香港海战(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准备院试(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攻略安南(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驱逐鞑虏(七)第五百五十九章 救疫河南(二十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购买军械第二百四十章 商业联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