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立功受赏 一

整个顺庆府城里算作官儿的也就十来人而已,其他的都是不入流的胥吏或是差役,知府张立诚几下子将城中诸人安排妥当,又让各级官员各自领了一些牵头的事,顺庆府城里便开始井然有序地布置起来。

后人总以为古人当官儿的都是些不知庶务的书呆子,其实这都是谬传,要知道像知府、知县这般的主官一般是进士出身才能做的。

但是中了进士以后也不是直接授官,而是要先由吏部将其派到各个部门去观政几月,也就是后世的实习,等吏部考核确实合格后才会下派为官。

这年头一个知县就相当于后世的县委书记、县长一把抓,真要是什么都不懂的就放下来做官,明清两朝还能玩儿这么久吗。

不过由于知府、知县这种主官是三年一迁,又都是外地人任官,往往情况还没摸熟就被调往其他地方了,因此一些具体的事务被当地士绅和胥吏勾结隐瞒这倒是真的。

这一众大小官员领了差事忙完,便在城中提心吊胆地等了起来,整个城墙上也是灯火通明,所有丁壮彻夜防守。

哪知熬了一夜,也没见到流贼大军的影子,等到后半夜时,终于有派往城外的探子回来回报。

“报,禀诸位上官,贼军已然别城而走,府城无恙矣。”

“哈哈哈,好事,好事啊,唔,本官早就说过,区区流寇,不成气候,诸君还不以为然,现在如何啊?”

顺庆府知府张立诚闻言欣喜不已,差点手舞足蹈起来,想起还有诸多下属在场,赶忙又装作气定神闲的样子调侃起众人来。

“还是明府远见卓识啊,我等自愧不如。”

“太守大敌当前,依旧安稳自如,真乃人中豪杰也。”

堂中大小官员纷纷拍起马屁道。

张立诚得意的捋了捋胡须,继续问那探子道:“这贼军因何变了路线?现如今去往何处了?”

“禀府尊,贼军行至半途,保宁卫前队兵马尾随而至,双方小战几场,不分胜负,又因保宁卫后队人马将至,贼军问讯往广安州方向逃窜。”

“唔,有保宁卫兵马随剿,本府无忧矣,至于这股贼寇,哼,殊不知副总兵侯良柱所部正在东川剿贼,去往此处也不过是飞蛾扑火而已,哈哈哈。”

堂下一干人等听得他这么说,总算放下心来,一帮老爷养尊处优惯了,熬了一宿已经是难得了,这才纷纷告辞回家休息。

至于其他丁壮嘛,谁知道贼人会不会再杀回来,知府老爷一句话下来,大家还得在城墙上熬着。

等到第二日早上,更多的消息也传了回来,流贼大军确实已经退走,只不过唐家湾、金竹庵、正源乡等地据说是被祸害的够呛。

南充县衙里。

“曾县尊,奉张太守令,着令南充县衙诸官查访诸乡情状,若遇小股流贼,则令自行剿灭。”

知县曾述尧坐在县衙正堂上,听府衙中来人说完知府张立诚的命令,顿时变得脸色铁青。

天杀的泼才,流贼才走便要让我等去巡查,这不是让人送死吗。

曾述尧也不管府衙的人还在现场,气的他狠狠地拍了几下桌子,本来他还想骂几句,却被旁边师爷咳嗽提醒,这才板住脸闭口不言。

见师爷拿眼挑了挑堂下县衙诸官,曾述尧会心一笑,面色转缓过来,满脸严肃地对旁边谢成周吩咐道:“本县昨夜感染风寒,身子有些沉重,这巡查乡里之事,便由县丞代劳吧。”

曾述尧一说完,瞧见谢成周脸色一变,也不等他拒绝,继续说道:“此乃张太守之命,实难违抗,县丞放心,眼下府城无恙,县中人手你尽可多带一些。”

谢成周见推脱不掉,一边心里骂娘,一边无奈接令。

听到县丞招集人手去正源乡等地查探,别人避之不及,李勇等人却直往上凑。

他们几人想着此去正好一并将那小贼拿下,况且此刻兵荒马乱,若是出个意外什么的,嘿嘿。

~~~~~~~~~~~

刘锡命等人忙了一晚上,竟然从废墟里救出四、五十人来,但是大多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势。

等到天亮后,逃散的乡人见乡中没了喊杀声,纷纷返回。刘锡命此刻聚拢了几十人,便找了些热心肠的乡民一起帮忙烧些开水替伤员处理伤口。

“二哥,这些东西直接用水冲掉便是,何必非要沸水这般麻烦?”

穆敬难见现在到处都被烧的差不多了,刘锡命还非要用开水来清理伤口,十分不解地问道。

刘锡命停下手中的活计,看见龙骧队众人听了穆敬难的话都有些疑惑,想到正好普及一下医疗知识,便对众人说道:

“佛家有云,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水看似至清无物,实则暗藏无数细蛊,若不经猛火煮沸,人畜饮之则易生病,如今治伤亦然,若以生水冲洗,则细蛊透入肌肤,直入我等体内,届时更易生病。”

看见众人脸上露出不太相信的表情,刘锡命微微一笑也不多解释,人总是更相信自己的眼睛,回头找块水晶磨个凸透镜出来让他们自己看看就好了。

当下又给大家讲起如何包扎,哪里有血管之类的医学常识来。

就这么一直忙活到快到晌午时分,期间刘陈氏等人得了报信,还给他们送了些吃的过来。

“有好多人过来了”

突然人群开始有些骚动起来,靠外边的几个村民大声嚷嚷起来。

李敬思因为手上受了伤,此时正在外边守备,这会儿也一溜烟跑了过来对刘锡命道:

“二哥,像是县衙的人来了。”

刘锡命有些惊讶,这帮人竟然来这么快,赶紧去将周良才搀扶起来,和一群乡民站在乡口一起等候。

此行来的正是谢成周等人,一群人远远瞧见正源乡中还有一股股青烟冒出,走近了更是发现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毕竟是同县之人,看得大家都有些唏嘘。

李勇混在人群当中,竟然瞧见刘锡命等几人站在乡民最前列,当下一声狞笑,拉着几个衙役直接冲了过去要抓他,一边回头冲谢成周喊道:“谢二尹,昨日正是这些人殴打官差,哎哟。”

刘锡命见他这么冲过来,想起周良才和谢成周都在附近,心里可不怵他,趁他回头的功夫,一脚将其揣了几个跟头,于永凯等人有样学样,也准备要和另外几个人打上一场。

“住手”

“放肆”

周良才和谢成周才反应过来纷纷吼道。

这时李勇已经被踢了一个跟头,听见谢成周开口,马上哭丧着脸对谢成周道:“二尹你可亲眼瞧见了,这帮刁民现在还想殴打官差。”

谢成周没好脸色的对李勇道:“混账,本官说的是你,未得本官下令,竖子安敢动手?”

这时周良才也挪动身子,艰难上前将几个衙役拨开,走到谢成周马前拱手行礼,凄惨道:“明公此来晚矣,正源乡已惨遭贼寇肆虐,乡中大户张氏并一干乡民皆遭杀戮,多年积蓄掳掠一空。”

“至于这位差人所说殴打官差之事更是荒谬,若非我这弟子星夜赶来,妙计退敌,只怕县丞今日再难见老朽及场中众人矣。”

“明公有所不知,昨夜贼军纷至,正源乡及周遭村落皆被袭扰,我这弟子所在张家湾村亦有贼兵数十人……”

周良才立刻绘声绘色地将刘锡命等人昨晚的作为一一说了一遍,另外又将死在张家大宅中的贼人也算在刘锡命等人头上,他本来就是乡中塾师,口才自然是没得说的,只把谢成周及身后一众人等听得荡气回肠,一个活脱脱的英雄少年形象浮现在大家眼前。

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气象(九)第四百零一章 安抚后院(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钦点状元(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玉泉入村第五百一十章 争夺海权(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图谋宗室(五)第二百八十九章 外援赶到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发冲冠第七十六章 老刘救美第六百零七章 督师中原(八)第五百五十五章 救疫河南(十八)第一百三十八章 青楼遇险第六百九十四章 驱逐鞑虏(六)第一百一十五章 夺命时刻第六百七十二章 吕宋汉王(十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救疫河南(十八)第二百四十六章 家中日常(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朱仙之败(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玉泉入村第五百七十一章 围攻武昌(三)第六百一十七章 督师中原(十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汉中风云(四)第四百八十四章 武当来访(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下广东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明覆灭(六)第九十九章 再斗黑虎 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义愤填膺第六百九十二章 驱逐鞑虏(四)第九十三章 村中风貌第六百五十一章 恐吓清军(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日本开关(六)第三百二十四章 汉中风云(七)第二百五十四章 旁征博引第二百五十九章 逃亡之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崖州基地(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再次寇关第六百八十一章 攻取江南(一)第三百零八章 名振府县(三)第十三章 卖菜冲突第五百一十二章 争夺海权(四)第三百一十四章 名振府县(九)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覆灭(八)第五十八章 连夜遁逃第四百六十五章 占领吕宋(八)第六百八十九章 驱逐鞑虏(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斗智斗勇第三百三十一章 拯救官军第三十八章 张氏子弟第三百二十九章 国之脊梁第四百二十四章 同道中人第二百零二章 思想问题(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献忠兵至(五)第七百零三章 驱逐靼虏(十五)第四十一章 打击报复第七百二十二章 征服蒙古(六)第六百六十九章 吕宋汉王(十)第二百一十二章 多方角力第五百五十四章 救疫河南(十七)第三十章 队伍训练第二百九十三章 结社!结社!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覆灭(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谋划布局(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占领吕宋(十四)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覆灭(五)第六百三十七章 另立新君(四)第四十七章 修墙建房第二百八十六章 府城角力(八)第五百九十六章 朱仙之败(三)第六百九十八章 驱逐鞑虏(十)第七百二十三章 朝鲜安南(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四川学政第三十四章 做戏全套第三百零三章 献忠兵至(九)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明丞相(二)第五十九章 趁夜杀贼第三百二十三章 汉中风云(六)第三百一十三章 名振府县(八)第三百零四章 献忠兵至(十)第四百六十二章 占领吕宋(五)第三百七十九章 崇祯问策(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固守吕宋第一百零五章 整顿流民第一百三十八章 青楼遇险第二百七十二章 返回顺庆(二)第二百零一章 守株待兔(七)第四百七十八章 四处扩张(四)第八十章 初谈地理第四百二十八章 谋划布局(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崖州基地(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复社众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改换衣冠(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路遇盗匪第六十七章 购买田地第六百五十三章 恐吓清军(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争夺海权(十四)第九十五章 学子聚会 一第二百零二章 思想问题(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追兵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