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吕宋汉王(五)

看着眼前朝气蓬勃的文武团队,苏谨心中一阵感叹。

不过他心中更多的还是激动,刘锡命专门要求此次候鸟行动由苏谨亲自来坐镇指挥,并且叮嘱他在攻占广州的第一时间便要登岸向武昌进发。

这里面的政治意义苏谨何尝不明白,只是可惜了陈翊定。

想到这个老搭档一脸苦水地不情愿留在吕宋主持大局的样子,苏谨心中由不得哈哈大笑,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更加可期起来。

六月二十日。

郑森和郑鸿逵正在澎湖整肃队伍,突然听得一声惊叫,全岛警钟更是一直长鸣。

澎湖东面二十里,吕宋人的庞大舰队遮天蔽日而来!

快马回到马公岛上,郑森和郑鸿逵看着这一幕张大了嘴巴。

“吕宋人不是说不打算介入明清战争吗?这是要做什么?”

“四叔,我们要抵抗吗?”

刚刚成为一名反清将士的郑森对此一脸迷惑。

郑鸿逵喟然长叹:“反抗,拿什么反抗,就靠咱们手上这些新军吗?”

闻着大海里熟悉的咸腥味,郑鸿逵面色沉静地持刀立马,谁都看不出他在想些什么。

“让儿郎们将吕宋人迎进来吧,他们的底细咱们清楚,好歹也是汉人,总比猪尾巴要好。”

孙武号上,看着郑家舰队一动不动地分守两边,游德高嘿嘿一笑。

“嘿,郑芝龙这个老子挺怂,没想到儿子却是个有种的。”

他看向船头身着一身紫色官服,负手远观的苏谨,“苏相,还请下令。”

“进港!”

马公岛码头上,吕宋舰队在一众郑家和澎湖岛百姓的注视下缓缓停靠了下来。

郑森和郑鸿逵两人一身戎装,在一众亲兵的护卫下大马金刀地坐在码头前方等候。

没想到,船上首先下来的是一队身着大红镶黄白色直排扣军服、手持火枪的吕宋将士,中间拱卫着一名同样身着华丽军服的青年军官。

这名军官手中还拿着一根黄金制成的节杖,节杖四周用红蓝各色宝色点缀,顶端是一个威严的龙头装饰。

“吕宋使节,海军都督府指挥使姜保林见过两位将军,我家总理相邀两位船上一聚。”

姜保林持节走向郑鸿逵和郑森面前,在众目睽睽之中将节杖竖向持立,一板一眼地对外宣布道。

郑鸿逵和郑森两人对视一眼,郑鸿逵皱眉道:“澎湖乃是我大明府县,贵使到我疆土,哪有让主人去客人处谈话的?”

姜保林微微一笑,“据我等所知,澎湖县此前属于南明朝廷,如今南京弘光、隆武二帝已然阵殁,南明已不复存在,那澎湖自然就是无主之地,何来大明府县这一说?”

郑森猛地起身,“南京朝廷虽亡,但武昌尚有我大明正统,如何说我大明已亡?”

“哦?福建何时向西明宣誓效忠了,我等却没有听过呢。”

“你……”

郑森还欲争辩,却被郑鸿逵一把拉住。

“算了,一个名头而已,不值得为此大动干戈。”

郑鸿逵安慰了郑森一句,抬头看向姜保林,“尊使,你方兵强马壮,我等不得不从,吕宋乃文明开化之国,想来不会做出诱杀我等的举措吧?”

姜保林心中大笑,这郑鸿逵分不清楚轻重,直接就将此事定下了调子,只怕将来要悔青肠子。

吕宋此行,根本就不是专门为了郑鸿逵和郑森两人的性命而来。

对于吕宋这样一个海外政权而言,最为关键的,是名分呐。

孔子云,必先正名乎。

澎湖是否有主,关系到南明是否灭亡,这是法理和法统的问题。

至于西明正兴朝,苏谨此去武昌就是要将其埋葬,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法理一说了。

姜保林没有对郑森两人细说,只是肯定地点头笑道:“我吕宋纵横四海,这点儿信誉还是有的,请两位义士放心。”

说完,姜保林朝两人比了个请的手势。

郑森两人没有注意到,姜保林的话中使用的义士一词,显然已经把两人视作无主之兵了。

面对吕宋人强大的气场,郑森和郑鸿逵两人不得不只带几名亲兵走上了孙武号战列舰。

来不及欣赏战列舰上令人窒息的武装力量,郑森和郑鸿逵两人首先入眼的便是身着一身紫色官服的苏谨。

他的身边,围了一大片或身着吕宋文官官服或身着吕宋军服的人。

“我吕宋即将攻伐天下,两位义士不肯委身靼虏,实在让我吕宋上下刮目相看、敬佩不已,此次请二位过来,便是替我主邀请你二位加入我军。”

根本不给郑森两人自报家门的机会,苏谨直接端坐身躯朝两人笑道。

郑森心中一抖,当即结结巴巴喊了出来:

“你,你们不是说,不参与明清战争吗?”

苏谨身旁的游德高莞尔一笑,“不错,我等是不打算参与明清战争,但是此次我吕宋是为光复华夏而来,只是单纯与清军作战而已,跟明国没有什么关系。”

“什么光复华夏,武昌还有正兴帝在位,我大明并未灭国啊。”

郑森再次惊问道。

倒是郑鸿逵关注到了点子上,他敏锐地注意到了苏谨的用词,当即拱手道:

“苏总理谓之替你主邀请我等投效,不知你主是?”

苏谨突地站起身来,满怀豪情地环视孙武号上一众人等。

他伸开双手做出怀抱状,用充满激昂感情的语气大声喊道:

“从今以后,当叫我主之名响彻世界,我吕宋之主,姓刘讳锡命是也!”

“哐当”

跟着郑森二人的几个亲兵手中腰刀一下子掉在了甲板上,郑森等人更是张大了嘴巴。

孙武号上,近千吕宋将士振臂高呼:

“我主姓刘,讳锡命是也!”

欢呼声如同病毒一般,迅速传染到了其他吕宋战舰上,数万将士齐声高喊,声音响彻云霄。

孙武号上,郑森、郑鸿逵两人脸色惨白。

澎湖岛上,数万军民百姓胆战心惊。

吕宋数万将士欢呼高喊数声之后,声音才渐渐降低下来。

苏谨一脸沉醉地深吸一口气,双目如电般盯住郑森二人。

“怎么样,两位义士,我主必定入主华夏,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你二人既能得我主看重,必然有过人之处,还请你们尽快决断。”

“还请两位尽快决断!”

甲板上的游德高等人纷纷抱拳上前一步,给郑森二人以极大的压迫感。

郑森此时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有郑鸿逵涩声道:

“没想到,没想到,堂堂大明丞相,竟然是吕宋国主,这么说来,正兴朝……”

“尽是我吕宋部属,我家主公已经布局十年了,这天下逃不出我们的手掌心”,苏谨肯定地替他说了出来。

郑鸿逵深吸一口气,再次被刘锡命的宏大布局所震撼到了。

见郑森呆立当场,郑鸿逵立刻拉着他单膝向苏谨跪下。

“承蒙国主看重,我等愿意投效,吕宋万岁。”

“哈哈哈,郑 义士爽快。”

苏谨大笑一声看向还有些发昏的郑森,朗声冲他道:

“我主有令,若是郑氏子愿意投效,赐你名为成功,准你入武学读书,愿你马到功成。”

郑森原本黯淡的眼睛猛地一亮。

吕宋军队确实有备而来,郑成功等人一决定投效后,舰队中立刻便分出近千名军官下船,向澎湖的义军宣布他们归附吕宋的决定,同时对其进行整编。

留下郑鸿逵协助军队改编,苏谨带着郑成功,浩浩荡荡地再次向西方驶去。

庞大的吕宋舰队在出了澎湖列岛以西不远处便一分为二。

一支在赵敬勇的带领下直扑泉州,另一支则由游德高带领直接向广州而去,苏谨和郑成功就在前往广州的战船上。

第一百六十五章 永凯当官(六)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略安南(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董家小宛(三)第四十九章 县丞巡县 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表字无疆第五百三十六章 日本开关(六)第四百四十七章 崖州基地(一)第二百八十五 府城角力(七)第二十二章 黑虎帮派第二百六十章 无心之祸第一百五十七章 分房计划第六百三十五章 另立新君(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建虏请和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明丞相(四)第四百章 建立船厂(三)第六百一十四章 督师中原(十五)第六百九十四章 驱逐鞑虏(六)第八十八章 制作火器 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鏖战山中第四章 赚钱想法第六十一章 定计奔袭第七百章 驱逐鞑虏(十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上京城第六百七十五章 吕宋汉王(十六)第三百七十九章 崇祯问策(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争夺海权(四)第五十八章 连夜遁逃第五百五十八章 救疫河南(二十一)第四百零三章 开始造船第一百零一章 再斗黑虎 三第一百章 再斗黑虎 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临行安排第二百六十三章 浙江宗羲(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取道湖广(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改换衣冠(二)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气象(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怒为红颜(四)第六百一十一章 督师中原(十二)第四百三十章 谋划布局(三)第九十五章 学子聚会 一第五百零九章 争夺海权(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钦点状元(二)第三十一章 贵客来访第二百三十八章 收获丰富第一百八十五章 县试消息第三百二十章 汉中风云(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取道湖广(一)第七百零四章 驱逐靼虏(十六)第八十二章 城镇规划第六百一十七章 督师中原(十八)第六百七十四章 吕宋汉王(十五)第四章 赚钱想法第二百六十三章 浙江宗羲(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浙江宗羲(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救疫河南(二十四)第十七章 张家大户第四百六十三章 占领吕宋(六)第四十八章 县丞巡县 一第一百一十章 阵前交涉第一百八十二章 路遇盗匪第一百三十一章 技术研究第六百五十九章 改换衣冠(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吕宋汉王(十六)第二十八章 制作火药第八十五章 制衡之道第二十七章 转让交易第六十二章 智退敌兵第三百六十章 怒为红颜(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争夺海权(五)第一百章 再斗黑虎 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福建郑家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明覆灭(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守株待兔(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逃出生天第四百二十一章 弹劾天官(一)第二百零六章 村中祠堂第一百四十八章 意呆利人四百二十章 实践之事第六百七十四章 吕宋汉王(十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巡按急招第一百三十章 恢复生产第五百三十四章 日本开关(四)第三百一十七章 动身北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府城角力(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改换衣冠(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下大乱(二)第三百零四章 献忠兵至(十)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下大乱(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德荣从军(一)第三十七章 拜师入学第五百四十四章 救疫河南(六)第六百七十九章 称王建国第四十五章 军事理念第二百五十九章 逃亡之人第六百一十二章 督师中原(十三)第七百一十一章 新朝气象(六)第七百零六章 新朝气象(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怒为红颜(二)第五百六十章 救疫河南(二十三)第二十章 崇祯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