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吕宋汉王(十五)

苏谨关于刘家经济理论的介绍显然让大家颇感兴趣。

加上苏谨又担任了五年吕宋总理,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操方面都直接碾压了众人。

刘锡命一见这个样子,干脆再召集大家坐回去,好好上了一堂关于经济的大课。

这样一来更是让陈子龙、黄宗羲等人心结全消,再无疑虑。

除了刘锡命麾下的吕宋大汉政权,谁还能提出这些利国利民的措施。

光是为了这个,黄宗羲等人觉得背叛大明也值了。

至少天下百姓有了生路。

“……综上所述,只有经济发展才能带动社会文明进步,推动政治稳定、民族强大、人民幸福,孔子说仓廪实而知礼仪,确实如此。”

苏谨一句话为他的讲述打了总结,会场内立刻爆发出一阵猛烈的鼓掌声。

真是长见识了。

刘锡命一边鼓掌一边暗地点头,苏谨利用自己的学识和威望征服了众人,那将来自己用他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

新朝鼎立,自家这位老臣劳苦功高,若是不让他继续为相,只怕多方都不好搁平。

“好了,今日的会议就到此为止,未免走漏风声,今日大家全在此地休息,明日一早,我等一起上朝摊牌。”

刘锡命站起身来坚定开口。

“属于我们的新时代,马上就要到了!”

会场中,一众大同社社员激动万分。

“我等从命。”

七月十三日,武昌皇宫中。

朱慈烺一早醒来就觉得宫中气氛有些怪异。

他总觉得宫里一帮禁卫军的目光有些不对,但是他身为帝王又不可能一直去盯着别人看,这让他心头有些疑惑。

长平、坤仪两位公主嫁出去后,宫里面顿时有些冷清。

加上丞相一直说国库没钱,朱慈烺索性让定王和永王也不用别宫而居了,直接就在皇宫内住着。

这一到上朝的时候,朱慈烺便将定王和永王两人都带上一起旁听朝政。

经历了崇祯朝的混乱,见识到朝廷大臣们的无耻不忠之后,朱慈烺深信只有靠自己兄弟齐心才能让这大明的天空再次晴空万里。

“你们觉没觉得禁卫们的眼神有些奇怪?”

坐在御用马车上,朱慈烺有些奇怪地朝两个弟弟问道。

定王朱慈炯转头看了看宫墙内道路两旁站的如同标枪一般的禁卫军,有些疑惑地揉了揉眼。

“没有啊,这不挺正常的吗,他们是护卫,盯住咱们的一举一动免得出了岔子这不是很正常吗?”

朱慈烺闻言摇摇头,但是这股感觉细说他也说不上来,只好将其埋在心中不谈。

才走入存心殿前方的大门,一只乌鸦呱呱叫着从朱慈烺等人的马车上飞过。

顺带还在马车上留下了一泡白色污渍,在车顶溅起一些飞沫滴到了车边的永王王服上。

“真是倒霉。”

永王朱慈炤小声叹了口气掏出一张锦帕擦了擦。

定王朱慈炯则有些幸灾乐祸捂嘴道:“看来你今天出门没看黄历啊,可别把霉运传给了皇兄。”

朱慈烺皱了皱眉没有说什么。

宫里没什么可玩的,两个弟弟说笑一句也无甚紧要。

才跨过存心殿外的退殿门,一块宫瓦啪嗒一声从门上掉下来直直地砸中朱慈烺等人的御驾,惊得前面的御马都是一声嘶鸣。

负责驾驶马车的禁卫将领杨飞赶紧起身垫脚看了看,发现只是一块宫瓦,这才附身朝车内低声道:

“陛下,只是一块宫瓦掉了,御驾无碍。”

马车内,朱慈烺淡然点头,楚王府刚刚被流寇抢过没多久,有些失修也是正常。

“继续上朝。”

“喏”

存心殿离改名为皇极殿的正殿已经不远,朱慈烺等人很快便走入了正殿中。

“咦?今日丞相为何不在?”

才一登上龙椅,朱慈烺当即疑惑开口。

皇极殿中,孙传庭、袁继咸、刘宗周等人一众大臣都在,唯独缺了最首位的刘锡命。

窦玉泉快步从朝臣中走出来朝朱慈烺拜道:“陛下,早些时分京营传来一些变故,曹都督请丞相到营中去协商了。”

一听京营有变,群臣顿时紧张了。

孙传庭急忙问道:“是什么情况,可是有人兵变?这件事兵部为何不知?”

窦玉泉摇摇头,“臣也不知,不过想来应该事情不大,丞相临走时还有时间专门嘱咐臣替他请假。”

“呼”

朱慈烺松了口气。

“好吧,既然丞相没说,想来不是什么大事,众卿可有事奏?”

皇帝觉得没事,但是朝臣们却有些心下不安。

根据历朝的经验,凡是涉及到兵事的都不是什么好事,由不得大家不地方。

孙传庭和刘宗周等人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有些忧心忡忡。

刘宗周没有注意到,人群中间,湖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黄宗羲正一脸复杂地看向他的背影。

朱慈烺话音一落,窦玉泉再次出列持笏奏道:

“臣启陛下,有海外之国名为吕宋,其国总理苏谨于昨日亲抵湖广,意图求见圣上,商讨讨伐鞑虏一事。”

“因涉及外事,有司衙门不知如何处理,只得报于湖广巡抚衙门,还请陛下圣裁。”

龙椅上,朱慈烺颇为感兴趣地问道:

“这吕宋国是在何处,他们这个总理又是何职务?”

窦玉泉笑道:“吕宋距我两广以南两千里海路,万历朝时曾派官员前去当地探测金矿,结果引得当地红毛番人杀戮我华夏子民。”

“这吕宋国乃是近来新立之国,其国人也多是汉人,至于这总理一职便相当于如今我国之丞相。”

初听到吕宋国人多是汉人,刘宗周脸色顿时一沉。

“普天下之莫非王土,普天之臣莫非王臣,我大明乃华夏正朔,天下汉人都当尊为君父,哪里还有另外私自立国的道理,简直是混账。”

刘宗周说完朝朱慈烺持笏拱手道:

“陛下,臣以为这吕宋乃是僭越称王,陛下不见也罢。”

朝臣中,黄宗羲等人眼睛大睁。

自家老师果然战斗力爆表,难怪刘无疆多有担心走漏风声。

窦玉泉一脸淡然,刘锡命既然发动,自然是要将所有情况都考虑在内。

此时他立刻上奏道:

“臣听闻吕宋船坚炮利,盘踞广州的张献忠就已经不敌吕宋步军仓皇而逃,臣以为陛下还是见一见为好。”

“再说了,吕宋所有之民尽是出海的汉人,已然与我大明无半分关系,我大明也未曾收到一文税赋,说是天下汉人尽皆明臣,这有些过了吧?”

兵部尚书孙传庭登时又是一惊。

“这是哪里来的消息,为何兵部也不知道?”

窦玉泉轻咳一下掩饰道:“下官也是听吕宋使者说的,两广为张贼所据,消息哪有这般快。”

孙传庭还是十分恼怒,他这个兵部尚书当了快一年了,却什么信息也掌握不了,这感觉当真十分难受。

只是每到朝堂上说起此事,户部便是缺钱缺粮,加上曹变蛟等人也隐隐有听调不听宣的迹象,孙传庭只得万分忍耐。

朱慈烺见状也没了什么好主意,只好挥挥手道:

“那便准其来朝,可是就在殿外?”

窦玉泉点点头看向御座前侍立的提督禁军江德参。

江德参马上示意门口禁军前去宣召。

“宣,吕宋使臣苏谨上殿。”

“宣,吕宋使臣苏谨上殿。”

禁军将士中气十足的喊声响彻整个宫城。

不一会儿,一身紫袍官服的苏谨淡然走入殿中。

“吕宋国总理苏谨见过大明皇帝陛下。”

苏谨才一入殿中,他那身华贵的紫色官服便让刘宗周、黄道周等人一惊。

随即便是恼怒。

第四百一十五章 武当山上(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尾工作第二百六十九章 仓皇而逃(一)第四百零九章 刘家大婚(一)第九十五章 学子聚会 一第七十四章 母族长辈第三百七十二章 拯救皇陵(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征服蒙古(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香港海战(二)第九十一章 编练曲兵第五百六十八章 救疫河南(三十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龙骧升格第一百零九章 整备御敌第五百六十三章 救疫河南(二十六)第五十七章 今事急矣第二百二十八章 细细查访第四百八十一章 县令雷洪(三)第六百九十二章 驱逐鞑虏(四)第五百三十章 关于治理(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府城角力(九)第五百六十三章 救疫河南(二十六)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探唐府(一)第六百零一章 督师中原(二)第九十九章 再斗黑虎 一第一百零七章 纺织工坊 二第五百一十一章 争夺海权(三)第九十一章 编练曲兵第三百九十九章 建立船厂(二)第一百四十章 其间缘由第六百一十六章 督师中原(十七)第一百六十二章 永凯当官(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边攻防第六百二十五章 吏治改革(六)第五百二十五章 占领台湾(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堂争斗(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县令雷洪(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浙江宗羲(二)第八十二章 城镇规划第三百八十九章 小战建虏(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刘家生变(五)第五百三十二章 日本开关(二)第七百一十三章 新朝气象(八)第五百九十章 图谋宗室(六)第四百一十五章 武当山上(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武当来访(二)第十九章 城中乞儿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村大会第二百六十三章 浙江宗羲(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日本开关(五)第四百三十五章 朝堂争斗(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入读县学第六百七十九章 称王建国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安之行第六百九十三章 驱逐鞑虏(五)第五百四十六章 救疫河南(八)第五百九十六章 朱仙之败(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京城盘桓(三)第七百二十六章 朝鲜安南(四)第二百八十五 府城角力(七)第六百八十七章 攻取江南(七)第三百四十八章 取道湖广(四)第二百章 守株待兔(六)第三百七十章 驰援凤阳第六百一十五章 督师中原(十六)第四百八十章 县令雷洪(二)第一百五十章 打道回府第四百零二章 安抚后院(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联结楚党(三)第一百零八章 突发警情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次相遇第六百五十一章 恐吓清军(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占领吕宋(九)第四百五十四章 攻略安南(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守株待兔(五)第六百五十五章 清军南下第二百零三章 思想问题(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吏治改革(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覆灭(三)第二百九十章 清理行动(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崖州基地(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南明离火(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占领吕宋(十四)第三百五十九章 怒为红颜(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吏治改革(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青楼遇险第六十一章 定计奔袭第十二章 明确志向第二百三十二章 镇内大战第二百二十一章 高中头名(四)第五百四十六章 救疫河南(八)第二百三十五章 尾随而攻第二百零七章 崇祯八年第三百三十四章 德荣从军(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龙归大海(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转道向东第七十四章 母族长辈第四百五十二章 攻略安南(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战场扫尾第四百九十一章 卢象升死(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下大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