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气象(四)

刘氏宗族受封的人并不多。

顺庆刘家并非什么大家族,到了刘锡命这一代大多都算是远宗了。

也就是刘锡禾赶上了好时候,从刘家发达没多久就过来帮忙,因此得了一个嗣王爵。

按照道理来说,刘锡贤、刘锡安、刘锡禾等人应该能弄来一个亲王爵的,只是刘锡命顾忌到群臣的封赏,便先将他们压了压。

反正都是皇族,将来找个由头再行封赏就是了。

这个道理一众朝臣都懂,现在大家全都眼巴巴地等着自己的封爵呢。

“朝中百官,夙兴夜寐以佐君王,克乱定难功在社稷,今即封于永凯为定难侯,穆敬难为安平侯,曹变蛟为靖勇侯,邵德荣为宁顺侯,李敬思为英常侯……”

“封苏谨为临安侯,窦玉泉为长宁侯,陈翊定为怀德侯,谢成周为永嘉侯,谢文乐为东平侯,黄宗会为北定侯……”

刘锡安洋洋洒洒念了足足有半个小时,群臣听得群情激奋。

只不过竟然无一人得封公爵,这不得不让人疑惑。

刘锡命赶忙解释了一句,“众卿确实劳苦功高,但要和前明洪武时期相比还是差了一些,我大汉毕竟大仗只打了几场,如果连国都没有灭过,怎么能封公爵呢。”

群臣当下恍然,结合刘锡命此前的话,于永凯等人激动万分,看来将来还有的是立功机会。

这下子大家总算心情好多了。

照这么看的话,今天这次当真是大赏功。

一共封了侯爵57人,伯爵138人,子爵、男爵等爵位加起来近500人。

当然了这里面能够得到世袭罔除称号的也就是伯爵也上这195人。

但是这也很恐怖了。

等到名单念完,皇极殿中立刻响起了如山一般的高呼声。

“吾皇圣明,谢主隆恩”

龙椅背后谢纯熙微微扬脸一笑,谢家一门二侯,这可是了不得的待遇了。

端坐犹如淑女一般的明月也是心中开怀,念在阴阳宗的功劳,刘锡命给明德也封了一个安顺伯的爵位,明家算是安定了。

至于于巧曼、曹婉仪也是心中得意,自家兄长可也是侯爵。

只有李香君和董小宛有些强颜欢笑,后宫中没有强援才是最可怕的。

谢纯熙敏锐地注意到了这点,悄悄伸手握了握这两人的双手,引得李香君和董小宛感激不已。

好不容易等殿中群臣乐呵完,刘锡命还不忘鼓励大家一句:

“我大汉朝新立,大家不要以为封爵就只有这么一次,将来建功的机会还多的是,朕必不吝赏功。”

“此外,刚才说了册封公爵还需要有灭国之功,这并非是朕只重视武官们的功劳,而是考虑到文官还需要视政绩来定功。”

“朕打算将来形成惯例,凡是做到了正三品以上的高官,将来卸任之时都要定功,若是于国家有大功绩便要封爵。”

“除此之外,皇后一脉亲眷可受封伯爵,贵妃亲眷可受封子爵,嫔妃亲眷可受封男爵。朕以历代昏庸之主为戒,以后皇宫之中最多迎娶一后八妃,其他的一概不许。”

“陛下,可是如果后宫中有宫人怀上龙种怎么办?”

一说到后宫问题,谢纯熙不得不出面开口了。

刘锡命朝身后看了看,再次向朝臣道:

“既然说起了后宫,那便也一起说道说道吧。”

“大家一说起明朝都是什么印象啊?”

刘锡命指了指一旁的韩嗣王刘锡贤。

“应当是宦官擅权和党争吧?”

刘锡贤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刘锡命一拍巴掌,“说的好,确实是如此。”

“朕有鉴于此,决定我大汉朝不再使用太监,宫内全部以宫女和各种郎官听用。”

“陛下!”

刘陈氏、苏谨等人全都有些急了。

刘陈氏一掀帘子走出后殿,脸上有些焦急道:

“我儿厌恶宦官,哀家可以理解,但是这宫内只用宫女和郎官,只怕到时候有人秽乱宫廷,传出去岂不让世人耻笑?再说了,如果有人敢鱼目混珠怎么办?”

苏谨等大臣也赶忙拜道:“太后所言极是,还请陛下三思。”

刘锡命赶忙笑着将刘陈氏扶到御座上来,这才看向众人。

“朕这么做是有过深思熟虑的,众臣听朕说完。”

“太监因为身体残缺,所以大多都有心理问题,这样的人亲近国家最高权力,如果让他们影响朝政,祸害天下的几率很大。”

“当然了,明朝历代出现太监乱国也是有原因的,根子就在于皇帝很难培植自己的亲信,因此遇事往往不得不使用太监。”

群臣纷纷点头,这一点确实如此。

“所以朕便要以两汉时期的郎官制度取代,不然你们以为朕在门下省设立一个郎官寺做什么。”

原来陛下这么早就想到这个问题了,果然是高瞻远瞩,群臣之中不少人惊叹道。

“朕打算,郎官寺中下设三个部门,一个是羽林郎,二个是期门郎,三个是黄门郎。”

“这三种郎官做的事情不同,人员来源也不同。”

“羽林郎主要从民间孤儿中招募,朝廷将来要建立福济院,专门收养天下无家可归的孩童,这些孩童无依无靠,选拔其中优异者加入羽林郎之后,便自然成为皇帝亲信。”

“期门郎则主要从军队遗孤中选拔,我大汉征战天下,免不了有许多伤亡,虽然我军抚恤优渥,但是军人的大功必须得到回报,这些孩子加入期门郎也算多了一条出路。”

“黄门郎则主要从贵族子弟和文武百官子弟中选取。以往各朝为了拉拢朝臣,多有给与直接授官、荫官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将官职当做财货,对百姓来说不公平,对天下更是大害。”

“但是考虑到现实问题,朝廷又不得不对官员进行适当照顾,有了黄门郎之后,贵族子弟、文武百官有出类拔萃的,都可以通过考试进来担任郎官。”

“这三种郎官全都在宫内任职,一旦得到皇帝认可并且经过相应培训学习之后,便可以再次参加官吏或是军队考试,在仕途上也会顺利一些。这种人在百官中也必须以比例限制,避免失去公平。”

听刘锡命讲完郎官寺的具体用法,在场的文武百官全都震撼了。

陛下何其圣明。

这是要有多少新制度啊。

但是大家随即就兴奋起来,这些制度除了利于皇帝培养心腹,也利于在场众人啊。

因此等刘锡命一说完,大家全都山呼万岁。

只有刘陈氏依旧有些不快地跺了跺手杖。

“说了这么多,宫廷中的秩序怎么办,你还没说呢。”

“哈哈哈,母亲不必担心。”

刘锡命大笑着安慰道。

“朕方才说了,以后皇帝最多一后八妃,此外这一后八妃必须从贵族中选取,其他人就算得了皇帝临幸,生下来的孩子也不能算做皇室子弟。”

“如此一来,至少就将那些想要攀高枝的宫女给排除了。

宫中宫女和郎官日夜相处,难免有心生爱慕,宫中应当准其婚嫁,也算是我皇室给他们的福利。”

“至于秽乱宫廷一说,郎官们个个都是有大好前途在身的,朕就不信他们敢以身犯险,一旦发现的话可是要直接定罪的。”

“宫内还可以采用其他技术手段避免出现皇室血脉混淆的情况,现在医房已经测定出了血型,只要按照血型来安排守卫,出了事一下子便能发觉。”

“等到将来技术进步,所有皇子更是可以直接鉴定基因,是谁的种一目了然。”

“当然了,为了最大限度管理好宫廷,朕还打算在门下省外额外设置三个职务。”

“这三个职务就叫大御所、中御所和少御所,这三人负责协助皇后管理后宫,同时也可以对门下省的部门进行协商管理。”

“为了最大限度制约这三人,不能让她们胡作非为,大御所、中御所和少御所必须从贵族和皇族中的已婚正室中选取,年龄不得低于50岁。”

“这些人在家中一般都要负责管理家务,对于管理方面自然有心得。此外有家族和子女的束缚,她们犯错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如此安排,母亲觉得满意吗?”

第一百二十一章 官不如匪第二百六十九章 仓皇而逃(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攻取江南(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汉中风云(九)第三百九十章 刘家变故(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事情始末第七百一十六章 继续北伐第一百五十八章 乔迁新居第五百五十一章 救疫河南(十四)第三十一章 贵客来访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明覆灭(二)第七十二章 装神弄鬼第一百七十九章 县试张榜第一百一十四章 引君入瓮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下大乱(一)第六百四十七章 驱贼渔利第二百四十八章 长腿美女(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日本开关(二)第五百六十章 救疫河南(二十三)第三百九十章 刘家变故(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吕宋汉王(十八)第三百六十一章 怒为红颜(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柳公弄权第四百七十五章 四处扩张(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引君入瓮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气象(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岳托被俘第二十四章 收留乞儿第七十三章 定计未来四百二十章 实践之事第三百章 献忠兵至(六)第二百零四章 思想问题(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占领台湾(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街头卖艺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探唐府(一)第八十八章 制作火器 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救时司徒(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发冲冠第一百零九章 整备御敌第二百零五章 过年准备第三百三十五章 德荣从军(三)第一百九十章 出馊主意第三百三十五章 德荣从军(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献忠兵至(一)第十八章 还清欠债第四百六十五章 占领吕宋(八)第三百九十七章 村中诸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复社大才第四章 赚钱想法第五百九十章 图谋宗室(六)第三百六十四章 董家小宛(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修建船厂(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日本开关(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卢象升死(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准备院试第三百九十章 刘家变故(一)第五百章 赈济京城(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吕宋汉王(十八)第一百九十八章 守株待兔(四)第十四章 县学疏通第七百一十七章 征服蒙古(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京城盘桓(一)第六十五章 立功受赏 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救疫河南(二十四)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下广东第六十八章 招揽人手第二百九十一章 清理行动(二)第三百零九章 名振府县(四)第六百三十五章 另立新君(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四处扩张(四)第七百二十四章 朝鲜安南(二)第六百零一章 督师中原(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事情始末第九十九章 再斗黑虎 一第六百九十章 驱逐鞑虏(二)第五百七十章 围攻武昌(二)第一百零九章 整备御敌第三百六十四章 董家小宛(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京营点兵(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下大乱(一)第六百一十三章 督师中原(十四)第一百零五章 整顿流民第三百一十六章 临行安排第八十六章 炼制钢铁 一第六百八十六章 攻取江南(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尾随而攻第六百四十九章 联姻公主(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飞天乏术第二百八十章 府城角力(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征服蒙古(一)第三百零七章 名振府县(二)第七十八章 有女倩兮第一百五十八章 乔迁新居第六十四章 立功受赏 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占领吕宋(四)第三百四十章 贿赂中官(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贿赂中官(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中头名(六)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覆灭(五)第三百三十七章 德荣从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