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试探(上)

“乔公。”

开门的冯蓉此时右手握着佩剑,一身的劲身结束,小腿以及腕肘之间都紧紧得扎着宽布绑带。在外厅烛炬映照之下,红扑扑的精致脸庞衬着轻捷匀称的身体尽显英姿飒爽,而且,而且大冷的天出门居然只穿了一身单衣。

“好,好,冯姑娘。”

乔端见冯蓉这么一副打扮,知道她这是要去练功。虽说乔端早已习惯了她和冯夷、叔段的秋装冬穿,但作为一个老人,看着冯蓉与自己的孙女年岁差不了多少,小小年纪却不知道爱惜自己,还是忍不住好心提醒道,

“冯姑娘还是多加件衣裳再去吧。”

“不用的,衣裳穿多了腿脚展不开。”

冯蓉向乔端报以一笑便走了出去。她这个乔端“侄孙女”的身份虽说是假的,但她毕竟十二三岁就没了爹娘,再加上哥哥冯夷比她大不了几岁,即便真心疼她,又哪懂得怎么照顾?她自小缺少关爱难免对别人的关心更加敏感,然而她心中的感激之情越真切,那些感激的话反而却越难说出口了。

乔端这时候过来自然是有话要跟乔蘅说,把冯蓉目送了出去便在乔蘅搀扶下坐到了塌沿上,抬起头缓缓问道:“老夫听冯蓉说,那天他们行刺公子时,你……和公子一起被他们掳去了?”

好端端的怎么想起问这个了?乔蘅睫毛一霎,轻声应道:“嗯。”

“噢……”乔端默然的点了点头,再向乔蘅看去时似乎有些话说不出口,左右为难地犹豫了半晌,终于还是问道,“那你跟着公子去大梁,公子他……他和你……”

避开别人还要吞吞吐吐必然不会有好话。乔蘅冰雪聪明,小脸上腾地一热便局促地低下了头,双手下意识的揉搓着裙带小声说道:“……没有。”

“噢……没事了,你歇着吧。”

乔端仿佛瞬间又老了几岁,颓然的点着头,站起身无力的向乔蘅摆了摆手便要出去。

乔蘅默默地注视着乔端走到了门口,突然轻声说道:“爷爷是不是后悔让我跟着公子去魏国了?”

“后悔……”

乔端下意识的站住了身,他虽然心明眼亮,然而此时孙女儿的话却把他问住了。后悔么?说不上。当年程婴为了保护赵氏遗孤赵武,狠下心用自己的亲生儿子相冒充交由屠岸贾杀害,方才存下赵氏唯一的血脉,造就了今日的大赵。他乔端虽然不敢自比先贤,但为了赵国安危,不得已之下让乔蘅污名相随赵胜还是能狠下这条心的。

然而大义和情感终究是两码事,乔蘅跟着赵胜去了这趟魏国,那么今后便只能做赵胜的侍妾了。虽然这看上去没什么,在别人看来甚至是难得的高攀,但乔端却并不希望乔蘅对赵胜产生感情。

赵胜毕竟是公子,如果像别的权贵那样以美为玩物,肌肤之染后致使乔蘅不再做他想,那么乔蘅今后不过只是个没有情感的行尸走肉罢了。可是看如今的情形,乔蘅对赵胜已是萌情,甚至情根深种,那么将来她便要承受无尽的心中之苦,反倒不如行尸走肉了,这让乔端如何能不怅然……

乔蘅见乔端满脸凝重的半晌都不吭声,涩然一笑道:“记得小时候爷爷跟我爹娘说过,等我到了待聘的年纪,你们不求我能得六礼之重、富贵鼎食、良人显名,只要琴瑟相和、心悦情谐,即便朝愁夕食也不妨的。如今他真心待我,我也心意相许再不思他人,既然已经心悦,爷爷又何必在意他是什么人,将来会如何呢?”

“心悦……呵呵,倒是老夫想岔了。好,好。”

乔端猛然间释然,脸上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是啊,心悦,他对乔蘅的期望不正是这个么?既然已经得到了,又何必在意今后如何呢。

…………………

受王命出使,回来以后没向大王复命是不能与别人见面的,这既是对君主的尊敬,同时也有现实意义,那就是尽量避免一些机密性的事务在君主知道之前泄露出去,这样做虽然意义不大,但就算只是呆板的程序那也得老老实实遵守。

赵胜在府里歇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便朝服一整的去了王宫。这个时代还没有严格的点卯制度,朝会也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都是有什么大事才会大集群臣开正殿议事。赵胜虽然没有什么实际差事,但怎么说也是赵国名义上的第二号尊贵人物,出使回来向赵王复命当然算的上大事,正殿一开,自然是群臣毕集,别管这事跟你有没有关系,那也得乖乖的站班听号。

礼仪如程,一切走得有板有眼,大王赵何虽然几乎同时听说了赵胜被袭和平安的消息,但作为亲哥哥却依然一直担着心,今天总算亲眼看见赵胜平安归来,欣慰之余自然把自己身为傀儡的抑郁暂时扔在了脑后。坐立不安的挨完礼程便的向前倾着身向赵胜看去。

“寡人听李相邦说,遇袭的时候王弟身边一个使女,噢噢,叫乔什么什么的不惧剑矛挺身护主差点被刺客杀掉,此事可是真的么?”

“呵呵呵呵呵呵……”

这话题可有些暧昧,殿下的群臣面面相觑下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些年赵国的朝堂上动不动就剑拔弩张,难得出现这种场面,一时间满堂和气,捋须的,眯眼的,凑着头小声调侃的怎么看都亲的仿佛一家人。

乔蘅的名声这回算是传大发了,赵胜在众目睽睽之下彻底成了焦点,会心的跟着笑了两声,庄重地向赵何行了一礼道:“回禀大王,正是。乔氏女本是臣弟门客女孙,此次随臣弟赴魏,侍奉衣食于左右。”

赵何难得能有这样的好心情,赵胜实在不忍心扫了他的兴,往殿中间一站,整个就跟一个说书人似的把当时的情况细细说了一遍。满殿的人都静下来听赵胜在那里唾沫横飞,赵何更是听得津津有味,还没等赵胜话音落下,他便猛地一拍御案,高高的提起眉毛笑道:

“好!好!虽说是不知轻重了点,不过难得她对王弟这一番心意。寡人一定要重赏,百金相赠!缪贤……不不不,触龙左师,此乃宣大义之举,下了朝你便去办这事。”

“臣弟代乔氏女谢大王赏。”

“臣下领命。”

在满殿和善的笑声中,赵胜刚刚拜谢完,高高瘦瘦的左师触龙便儒雅的站起身笑微微的领下了命令。左师是赵国的荣誉性官名,是给名望崇高的名臣的封赠。触龙虽然还没到五十岁,但却是赵武灵王和赵何两代君王的博闻师,按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帝师,负有教化君王的重任,可以说在赵国朝野名望和威信都非常高,所以赵何已经说了这是宣大义的事儿,让触龙前往奖赏倒也合情合理。

这种奖赏也就是面子事儿,也就是乔蘅得点实惠,赵王跟着博取点好名声而已。一旁的李兑自然犯不着在这种事上扫赵何的兴,捋须轻笑了一会儿,见赵胜归了座,估摸着热闹差不多过去了,便以一声咳嗽作为示意,等殿上渐渐静下来才向赵何拱手行了一礼说道:

“大王,前赴燕齐韩秦宋鲁卫诸国回谢的使臣此前已经复命,赴楚的王贲不日也将归赵。平原君公子在魏虽然遇上些波折,但如今平安回朝,安平君大葬礼仪便算是告成。还请大王择吉日祭告诸庙,以闻天地先祖,以慰安平君之灵。”

“好,你们选定吉日就是了。”

亡灵为大,就连差不多成了世仇的秦国这回都派人向赵成致了祭,赵何自然也犯不着跟个死人犯拧,见李兑恭恭敬敬的缴了旨,便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今天毕竟是赵胜归朝复命,礼节性的使命,礼节性的朝会,又是一派轻松氛围,赵国群臣们每次上朝时都紧绷着的心弦这回算是彻底放松了,正琢磨着礼成就要散朝,谁想李兑向赵王禀报完便沉下脸站起了身来,捋着胡须环顾了大殿一周,突然沉声说道:

“各位,今日群臣毕集,本相有件事应当跟大家说一说,前些时日大梁那边传来了消息,此次合纵……魏国已经决意退盟。”

“什么!”

“退盟……”

“李相邦说魏国退盟!”

……

李兑此话一出,满殿大臣好容易放松下来的心登时又揪紧了,这倒不是他们私底下不知道魏国退盟的事,而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料到李兑会在此时将这件事公开宣布出来。

PS:赵氏孤儿的故事成型于元杂剧,之前的记载没有这么复杂,而且《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多有出入,元杂剧赵氏孤儿应该是在《史记赵世家》基础上改编的。此处采用小说家言,诸君勿拍。

145章 王道霸业第185章 涟漪渐扩(上)第205章 皆为利往第40章 铸锻第55章 临淄(下)第28章 猝变(下)第114章 最后的抉择第152章 退,还可退么?第193章 第一要务第89章 乱了套了第91章 远方来的消息第16章 迷雾(上)第53章 权衡(上)第9章 先生(上)第153章 当断124章 任他风疾我自闲庭第88章 逆徒、逆徒第96章 无心总被有心算第157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三)第170章 着名地名第77章 喜相逢第130章 收税啦!第44章 战争脚步第18章 得失(上)第46章 交易(上)第14章 筹谋(下)第8章 畋猎(下)第33章 白家(下)第33章 白家(上)第228章 最后的谈判(下)第204章 宋襄公二世第80章 下马威第50章 我,不是先王(上)第35章 粮食(上)第38章 谁识茶中味(上)第5章 招贤(下)第16章 迷雾(下)第26章 试探(上)第183章 巾帼英雄(上)第23章 义断(上)第181章 起火第55章 临淄(上)第114章 最后的抉择第147章 君行第222章 赵秦之别第86章 间谍在行动第207章 小子,你别狂(下)第144章 当不得真第200章 处处兵锋(下)第193章 第一要务第11章 扬名(上)第234章 想一块儿了第5章 招贤(下)第12章 街遇(下)第168章 谁可为霸(下)第101章 大宴前第20章 名将(下)第24章 大敌(下)第225章 推恩148章 仁君第30章 乱阵(中)第52章 夜战(下)第194章 无君第12章 街遇(下)第38章 谁识茶中味(下)第12章 街遇(上)第4章 夜袭(上)第26章 试探(上)第16章 迷雾(上)第44章 战争脚步第1章 公子(上)第223章 世事催人急第9章 先生(上)第95章 难为厚道人第189章 新仇旧恨(下)140章 赵相邦与诸国约115章 狼群的规矩137章 孩子第90章 舌战儒墨做广告第215章 摊牌第178章 请辞(上)第55章 临淄(上)第126章 为人之难138章 兄弟俩并肩上第198章 夜雨(下)第187章 新仇旧恨(上)111章 碰撞第96章 无心总被有心算第48章 将军令第70章 桃子惹的祸第228章 最后的谈判(下)第5章 招贤(上)103章 蝴蝶乱入的历史名对第229章 不会新方法,那就老规矩第58章 悟(上)第173章 老滑头第197章 夜雨(上)第41章 神兵不可轻予第32章 兄弟(上)第42章 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