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天下(下)

(今天就这一章了,写得我头昏脑胀的,还不知道能不能自圆其说。静候打脸……)?

“公子。”?

“公子来了。”?

“三位先生,哎哎哎,张先生千万不要动,好好躺着。”?

“呵呵,公子此举堪比当年周公吐脯迎客……呃,不对,咱们如今当高称一声赵相邦才是。”?

“嗬嗬嗬嗬……”?

“蔺先生实在是取笑赵胜了。”?

范雎仰靠在矮榻之上正好面对着屋门,看见赵胜进来忙停下高谈阔论想挣扎起身见礼,赵胜连赶几步接着又将他按住了。四个人一阵亲热谈笑,这礼数就算敷衍了过去。?

魏齐的手下下手着实狠,明明没想要范雎的命,但一番棍棒之后硬是打折了范雎三根肋骨。伤筋动骨尚且一百天,更何况这么重的伤情再加上一路颠簸,范雎能半坐起身就已经不错了。?

蔺相如和乔端跟范雎也不知都谈了些什么,如今跟这个刚刚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如同多年老友一般亲密,一老一中两个高士一点面子都不讲,愣是拉了坐席直接坐在了矮榻前面。?

赵胜也不客气,又拽了一张坐席挤在蔺相如和乔端他们俩的坐席中间便坐下了身。站在一旁的乔端并没有拦他,跟着坐下的时候见他脊背上沾着几片雪花,很是不经意地抬手轻轻替他拂了下去。?

这番举动蔺相如看了个真真切切,他笑眯眯的捋了捋胡须,暗暗想道:看样子老爷子算是从心里认下孙女婿了,倒也省得我再费口舌做说客。只是不知道公子若是趁着机会跟他套近乎,这老头会不会为了面子来个死鸭子嘴硬……?

范雎默然的望着赵胜在那里瞎忙活,忍不住微微闭住眼长叹了口气。君子之行当是“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君”,但范雎现在实在有些不知道赵胜是以什么待他,而他又该以什么来还报赵胜。?

赵胜可不像范雎想得那么多,在现代朋友之间扎堆挤一张沙发还不是很正常的事,他这样做根本就是发乎自然的想凑凑热闹,所以坐下身双手向榻上一放,上下打量了打量范雎便笑道:?

“我已经问过姚先生,虽然又折腾了一番,不过对张先生的伤并没有什么大碍。今天正好白家少主来了,府里缺的两味药我已托他代为寻找,他们家自己就开着药铺,想来很快就能送过来。”?

“好,好……”?

范雎心里百感交集,干脆也不说感谢话了,尽力压住情绪点了点头,缓缓问道,?

“李兑的事公子都已压服了?”?

赵胜笑道:“该弹压的都已经弹压了。剩下的事也已安排了下去,虽然还有些麻烦,不过应该伤不了大局。”?

说到这里,赵胜左右看了看乔端和蔺相如,好奇地问道,?

“刚才赵胜在外头听你们说的正热闹。何不也跟我说说。”?

“呵呵……”?

蔺相如笑眯眯的望了范雎一眼,对赵胜道,?

“公子,原先相如也没跟张先生深谈过,要不是这次李兑的事事起仓促,我和乔公还不知到什么时候才能发现张先生实在是国士之才呢。”?

“噢,是么?”?

赵胜不觉一愣,见乔端认可的点了点头,便颇为诧异向范雎看了过去。?

范雎迎着赵胜的目光突然一悟,已经完全想明白了自己应当如何相报,不由略带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接着向赵胜拱手道:“蔺先生、乔先生过奖,在下实在是惭愧难当。”?

“张先生不必如此过谦,你我皆是公子心腹之人,公子亦是虚怀若谷。如今公子做了相邦,咱们更当腹智全出才是。”?

乔端肃然的望了望范雎,又对赵胜道,?

“老朽和伯服跟范先生攀谈良久,张先生所言天下大事令老朽茅塞顿开。张先生言道,天下四强,可得霸者唯有秦赵,其析鞭辟入里,令老朽实在佩服。”?

“唯有秦赵?”?

这句话让赵胜不由得愣了一愣,他来到这个时代,虽然发现秦国并不像以前想的那样强大,但能以一力抗六国的迹象却越来越明显,这完全符合后世熟知的历史,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惯性下去,最终的结局依然是秦朝统一天下。?

而赵国虽然在胡服骑射之后军力雄冠山东六国,但从国力上来看却比秦国差了一大截,而且因为国土所处的位置,更是不能跟秦国相提并论,再加上沙丘宫变后力量严重内缩,赵胜有历史经验作梗,实在不知道范雎这句“唯有秦赵”是怎么来的。然而有一点赵胜十分清楚,既然连乔端和蔺相如都佩服有加,那么范雎这些话绝不可能是因为自己身在赵国而虚辞相夸了?

“不错,正是唯有秦赵。”?

范雎见赵胜略带诧异的望着自己,郑重的一拱手道,?

“天下国分十数,不过东西二周、卫鲁几国是不必提的。而宋韩两国一个夹在魏齐楚之间,一个夹在赵魏秦,虽有国土近千里,却只能受他国摆布,也是不用提的。至于魏……唉。”?

说到这里范雎忍不住突然地叹了口气,没等赵胜他们安慰,接着说道,?

“至于魏国。魏国身处群雄四面窥视之中,除非文侯在世,并且秦国依然如简公时那般弱小无能,否则再无复起之机会。另外还有一个燕国,燕王倒是个贤君,设黄金台延揽天下才俊,本来也是有起霸之机的,只不过如今……呵呵,另外燕国偏处一隅,南有强齐虎视,西有大赵威压,北有东胡相困,即便有所作为也只能成为一方偏霸,不值一提。这样一来便只剩下秦赵齐楚四国。?

以张禄之见,齐国一国居东,若各国合纵攻秦,齐国自然是最得利者,不过一则齐王贪厌无度,北边与燕国已成世仇,西边意欲争宋又与魏楚难同一心,已经再难扩张,二则别说如今齐国君相不合,就算将来有贤君贤臣,其国四境皆为平原,只要在宋国有所异动,世仇之燕、争胜之魏楚必会联合赵韩相攻,到时候秦国为了削弱齐国合纵后援之力必会插上一脚,六国之兵三面相攻,齐国还凭何险自保?所以齐国今后只能极富,却已不可能极强。?

另外就是楚国,楚国地阔五千余里,剩下的各国加起来只怕也没有它大,再加上几十年前又一战灭越败齐威震天下,可谓是霸相十足。不过楚国有一件事已使它难成霸业了,那便是守旧之风。百十年来魏有李悝,秦有商鞅,韩有申不害,赵国更有先王亲自推行之胡服骑射,兴胡风变法军制。虽然各国其法不一,但皆有变法图强之效。而楚国呢,楚悼王时虽有吴起变法,但悼王亡后不足一年,吴起便被执杀,其法尽皆被废,显贵们一如先前一般奢逸享乐,不思进取。?

况且楚国空有诺大国土,大江之南却多是人烟稀少、荒野芜杂、夷狄混居之处,论国力其实还比不上齐国。再加上如今秦国席卷巴蜀虎视黔中,楚国如无外援将来唯有白白挨打,还谈何图霸?如此一来四强之中齐楚皆已成守本之局,能图霸者自然只剩下了赵秦两国。”?

“张先生这样说……赵国虽然军力足以抗秦,但地势却如同燕魏,偏居北锤缺少良田更乏国本之需,沙丘宫变后又有楚国之危……”?

赵胜听到范雎侃侃而谈,吃惊之余心里却突然有些颓然,下意识的刚刚说了几句,突然之间想到“沙丘宫变”四个字,心中不觉猛然一凛,惊然说道,?

“我想到了!”?

“不错……”?

范雎看着赵胜振奋的表情,不由赞许的点了点头,已经完全没有了原先的拘谨,笑谈间指点江山般的说道,?

“赵与秦相比有三不如之处,其一,秦国据崤函之固可抵二十万兵,即便开关延敌,山东各国有进也难有退。而赵国东为缓平之原,国都更是临近他国,只能围城建长墙以守,甚至要以韩国上党郡为屏护,西边晋阳与秦国上郡隔河相望,若是国力衰弱过甚,更是连守都难守。与秦国实在无法相比。?

其二,商鞅虽然被车裂而死,其法却被秦国保留了下来,几十年来国势日蒸,二十级军功爵制更使秦军如虎狼一般,他们凭借崤函之固以一力抗天下绝非难事。而赵国经沙丘一变,先王之法虽未尽废,然而这几年治国者失当,国中将相之才纷纷逃遁,国力大损,就算公子能找回来几个人才,但此时有燕王及他国相争,即便有兴复之望,短时内却极难复当年可一力与秦国争锋之盛况,如此一缓,秦国岂会再给赵国机会??

其三,秦国关内多有粮田,而且几十年前席卷巴蜀,国力更胜,单单一个地大田多便不是赵国能比的。?

有此三条,秦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莫说图霸,过上几十年就算席卷天下恐怕也不是不可能的。以公子之见,此锋芒还可争么?”?

赵胜双眉一挑,想也没想便接道:“可争。”?

“噢?如何可争?”?

范雎双眼深邃难测的笑看着赵胜,丝毫不像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赵胜迎着他的目光坐直了身子,肃然说道:?

“天下事在于人为,秦国固然有三利却也有三害,他连年出兵,南征楚东征韩魏北征我大赵,便迫使三晋更是一心,而楚国虽然摇摆于秦齐之间,但关键时却不得不与三晋盟誓,他秦国一力抗天下,反过来岂不正是天下抗他一国?此为一害。秦国如今还没能力席卷天下,那么如此相抗,对我赵国来说反倒减弱了东边的压力,更易协调与燕齐的关系,如此反而更加可以一心西向了。此为对我赵国之利,反过来说便是对秦国的第二害。?

另外秦国虽强,却也不是没有软肋,义渠国压在咸阳以北,雄视河中。秦国无力灭掉义渠,一直以来都是打打合合,如今更是以财帛美女结好义渠王,只求后方安稳……”?

“呵呵,秦国送给义渠的可不止这些。”?

这时候蔺相如突然笑呵呵的插进了一句话,另外三个人一听顿时乐了,虽然没人接话,却都已经明白蔺相如说的是什么。秦国送给义渠的确实不止这些,甚至连秦王的亲生母亲宣太后也“送”给义渠王了。?

宣太后芈八子可不是一般人,自从十四年前在赵武灵王的“帮助”下将她儿子嬴稷扶上秦国王位后,一直与她弟弟魏冉把持着秦国大权。秦国虽然雄视山东六国,但对身边的义渠却一直没有太多的办法,到了宣太后的时候,干脆拿自己的寡妇之身来了个废物利用,将好色的义渠王长期留居在了咸阳。?

按说这种事应该是秘密的,然而人家宣太后根本不在乎,不但这件事远播各国上层,甚至还有一件更加让大家津津乐道的事:几年前楚国攻打韩国,韩国派尚靳向秦国求援,结果宣太后对他说了一番让人很是不敢相信的话:“当年我侍奉先王,先王坐在我腿上我便觉着累,但伏在我身上我却觉不着。为什么会如此?因为这样对我有利”……虽说这番话是用来比喻秦国不能白帮韩国的生动例子,然而尚靳最后还是被宣太后的霸气给吓跑了。?

这个宣太后着实是个奇女子,不过现在正在说正事,笑过去也就罢了。赵胜敛住笑容道:?

“义渠正是秦国软肋所在,而我先王北征群胡向西拓展至云中,其南边与几个楼烦部落相隔再过了大河便是义渠,这正是大赵可以利用之处。此为秦国之第三害。如果万事运筹的好,我大赵只要逞先王之余威,先安内事兴国本,而后外攘强敌,北控群胡,南结三晋之好,西连义渠,东守燕齐,与秦国争锋虽不占上风,却也可在五五之间。”?

“不错。以张禄所见,秦国张仪之辈以连横之法抗衡合纵,其实也是朝三暮四的短视之行。在下如果掌控秦国权柄,必然要行远交近攻之法。这个办法最适用于秦国,但变通一下又何尝不能用在赵国?”?

范雎的表情完全放松了下来,原先颓然软卧的身体微微直了一直,欣然说道,?

“以在下所观,公子南北东西的方略已与远交近攻暗合,虽然有万千困难,但正如公子所言‘天下事在于人为’。呵呵,确实在于一个人字。”?

范雎话音落下,蔺相如和乔端都已经满含期许的向赵胜看了过去。而赵胜并没有过于在意范雎对自己的褒奖期许之意,反而被“远交近攻”四个字震了一下。这四个字在后世里已经成了著名的成语,但赵胜却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以前并没有这个方略。这样的话……?

赵胜突然醒悟了过来,他虽然依然不清楚本来的范雎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物,却已然明白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穿越打乱了历史进程,范雎未来肯定是秦国举足轻重的人物。赵胜心中百感交集,站起身向后退了几步便庄重的向范雎叩拜了下去。?

第176章 外围的应对第49章 都在准备(下)第36章 利器当时否(上)第166章 你也忒实诚了吧!第127章 妯娌第119章 九原会第24章 大敌(下)第189章 新仇旧恨(下)第31章 所归(下)第37章 未雨绸缪(下)第135章 高调,阳谋第11章 扬名(下)第3章 奇女(上)第58章 悟(中)第126章 为人之难第26章 试探(下)第53章 权衡(上)第34章 天下(上)第45章 君王之谋(下)第88章 逆徒、逆徒第58章 悟(中)第202章 国之根本第12章 街遇(下)第230章 无法之法第87章 巨浪行蛟无人见第78章 墙角难捱(下)第15章 难防(下)第96章 无心总被有心算第224章 争利第62章 绝境第45章 君王之谋(下)第208章 祖孙第64章 拼了第69章 秘密来客第44章 战争脚步第18章 得失(上)第2章 朝争(下)第208章 祖孙第24章 大敌(下)137章 孩子第28章 猝变(上)第35章 粮食(下)第7章 赴魏(下)第84章 丢不起人的白二爷第10章 大梁(上)第80章 下马威第226章 大势已去第95章 难为厚道人第52章 夜战(下)第201章 受禅第42章 心(上)第47章 单于第109章 布局第68章 自招其祸第40章 铸锻第224章 逆转第98章 防不胜防第158章 别当俺们爷们儿好欺负第53章 权衡(下)第23章 义断(上)第85章 君王之道第92章 勇敢的无知少女第166章 你也忒实诚了吧!第29章 宫城(下)第27章 风起(上)第186章 涟漪渐扩(下)第36章 利器当时否(下)第10章 大梁(下)第73章 击缶亦慨然第134章 狡兔三窟第7章 赴魏(下)第189章 新仇旧恨(下)100 此人皮里阳秋第208章 祖孙第35章 粮食(下)第160章 内外同争115章 狼群的规矩第96章 无心总被有心算第233章 各自为战第30章 乱阵(中)第62章 绝境五十四章 原上狐上第52章 夜战(上)第167章 谁可为霸(上)第142章 心之败第6章 斗心第70章 桃子惹的祸第191章 迫在眉睫(下)第205章 皆为利往第203章 大买卖第18章 得失(上)第79章 各自暗战第94章 各有路数第23章 义断(上)136章 捷信儿第179章 请辞(下)第184章 巾帼英雄(下)第42章 心(下)第46章 交易(下)第78章 墙角难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