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白登之围

探骑不断的回报,和连眉头越发的紧锁。想起之前李儒劝阻自己分兵,和连懊悔不已。

如果当时不分兵,十几万兵马齐集马邑,那刘征纵然有熊心豹子胆,也决计占不了半点便宜,何至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和连望着身边闭目养神的李儒,感叹道:“本王悔不听先生之言!如今局面,我们何去何从,还请先生教我!”

李儒看了看蒲头、扶罗韩、步度根三人,三人看见李儒如炬的目光,都不自然的闪躲,不敢直视李儒。

李儒有意激三人一下,对和连说道:“李儒不过寄居之客,手无缚鸡之力,才无解忧之谋,实在难堪大用。三位大人都是足智多谋之人,大单于不妨问问他们。”

读书人说话,那真能噎死人!蒲头、扶罗韩、步度根被李儒羞辱的面红耳赤,却又不能发作,毕竟是自己错了。

和连只好拉下脸面对李儒说道:“先生不要计较,这都是我的错!不怪他们,如果先生不弃,愿请先生担当我鲜卑的军师大人,地位与蒲头相等!今后一切行动,我一定都向先生请教!”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和连对李儒的能力,到现在可算是没有丝毫的怀疑了。也顾不上李儒汉人的身份区别,竟当着三个侄子的面,封李儒为“大人”。

李儒见和连看起来心诚意和,眼下情势危急,也不宜再多做计较,于是对和连说道:“如今我们当务之急是将兵马聚集到一起!素利、阙机还有三万人马去往高柳,大单于应该立即派出传令兵,令其停止进攻幽州兵。中陵与高柳之间的平城乃是军事要地,大军应该即日开拔,与素利会合平城。”

“然后呢?”和连想要知道更长远的规划,于是问道。

“先抱团活命再说!接下来的事情我也不知道,现在事情的发展已经出乎我们的预料了,谁知道刘征又准备了什么阴谋?只要是聚集兵马,以现在情况,我们大军并未折损太多,加上素利,当有八万之众。有此作为根基,与刘征交战,尚有胜算。”李儒说道。

“军师发话了!你们还愣着干嘛?快去整顿兵马,立即出发。”和连对蒲头等人吼道。

正当和连准备之时,探骑回报:匈奴刘豹已经从骆县出发,进驻武成,武州等地也出现了汉军踪迹。

“先生果然远见卓识!刘征已经派军追来了。”和连上马说道。

“看来刘征是要用匈奴人断我北边退路,大单于赶紧下令行军吧!早点向东占据平城,不要与追兵纠缠。”李儒说道。

刘征探得和连动向,心中暗喜,当即传令徐晃、刘豹,令其会师定襄郡善无,而自己则亲自带着兵马向北进军剧阳。

素利接到和连命令,赶紧下令停止进军,放弃了对高柳的进攻。带着东部兵马赶往平城,欲与和连相会。

大军行至半道,正遇上狼狈不堪的轲比能残军,素利大惊失色。轲比能率领的中部兵马那都是当年檀石槐的先锋精锐,怎么会落魄到如此地步?

“轲比能大人!你们是不是也接到了大单于的命令,前往平城会合?”素利还没有搞清楚状况,于是问道。

不提和连还好,一提和连,轲比能顿时就火冒三丈。

“素利大人看来是接到了大单于的军报了!怎么?他要你去平城跟他会合吗?”轲比能问道。

“是啊!难道你没有接到命令吗?”素利不解的问道。

轲比能冷笑了一声,说道:“那就祝素利大人好运!希望你不要被大单于当了盾牌!我们人少,就不奉陪了!”说罢便要继续前行。

素利觉出不对劲,赶紧拦住轲比能,问道:“轲比能大人!你这是何意?为何不向我说个明白,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轲比能于是将和连如何不通知他,将他独自丢在马邑等等一股脑倾泻出来,被人当枪使,又被人当弃子,换谁都不好过!

素利闻听轲比能所言,不禁勃然大怒!

“这个和连!若不是看在檀石槐单于的面上,我早不伺候了!依我看,鲜卑之中,只有像你这样的勇士才配当单于!不如就请轲比能大人当我们的单于吧!咱们也不去平城了!不如回我们的故土。”

素利自知年事已高,于是提议轲比能取代和连当中、东二部的新单于,带领人马回归塞外。

轲比能怕众人不服,于是说道:“素利大人比我更有资格,还是请素利大人当新单于吧!”

阙机这个时候站了出来说道:“轲比能大人就不要推辞了!我东部兵马愿听大人调遣!”

轲比能见阙机也表态了,那就说明素利的是真心实意,于是点头同意了素利的提议。

轲比能当了中、东两部的新单于,与素利合兵一起,竟不往平城,径直往北出了汉境。

和连率部到达平城之后,左等素利不来,右等素利不来,探马回报方才得知,素利已经逃之夭夭。

李儒闻听此事,不禁喟然长叹:“人算不如天算!莫非我李儒真的命不久矣?”

平城远处已是芳草萋萋,沟壑纵横之间不知埋伏着多少杀机。

“军师,如今素利已经逃出了塞外,依我看,咱们就此撤兵,你以为如何?”和连问道。

李儒笑了笑,无奈的说道:“大单于还看不懂刘征的计谋吗?”

和连虽然有些小聪明,但是对于目前的局势,却也是很迷糊。

“军师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不要这四郡之地了还不成吗?”

“大单于以为现在抽身还来得急吗?”李儒叹气说道。

“为什么来不及?”和连不解问道。

李儒指着远处的山问道:“大单于可知此山叫什么名字?”

和连抬眼看了看,平城东北角,一片高地显得很突兀,这是个很明显的地理标志,作为塞外游牧民族,很少有人不知道。

和连脱口而出:“白登山!”

《山西通志·山川》大同县部分记有:“白登山在县东七里,高一里,盘踞三十五里。”大同便是这个时代的平城!

第三百八十二章 遥祭英才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城孤郡第七百五十六章 再度夜袭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秘不发丧第六百六十章 最后一战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宴请刘艾第九百七十四章 示以不合第五百一十八章 子口斗将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司马论策第二百二十八章 阿瞒大怒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手过招第八十一章 落井下石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横槊赋诗第八百零九章 一气呵成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老成之言第六百九十九章 众论汹汹第八百九十八章 七个同伙第二百一十七章 曹军再败第四百七十八章 荆州分歧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伊阙告破第一千零九章 文聘脱困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曹仁赴宴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虎添翼第八百八十章 肝肠寸断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图谋荆州第五十章 征而平之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就此别过第九百四十四章 正合心意第七百一十八章 对峙府门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板楯出击第一百六十章 一家团聚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访周舒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司马坦诚第八百二十四章 两份美味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本事不大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知进知退第三百五十章 时局纠缠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纸上谈兵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击退乐进第六章 以退为进第一千零六十章 一战扬名第四十七章 典张大战第七百五十一章 节操全无第三百五十六章 周群解难第九百三十二章 许都来使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孙韶拦路第一千零八章 刘征收将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殿上交锋第八百七十二章 孟优逃生第八百四十一章 错失邛都第八百七十一章 二将立功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吕娘行刺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离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罗氏山贼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阵营第五百五十章 虚则实之第二百六十八章 二刘隙墙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折服乐进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强自作乐第二百一十七章 曹军再败第三十六章 天下英雄聚长安第八百一十章 再来挑衅第一百三十六章 七将齐出第四百四十三章 决死之战第六百四十六章 安抚襄阳第二十九章 刘征兵临长安第七百五十一章 节操全无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当真无悔第九百零六章 并州侯氏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于禁被擒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帐点兵第八百一十五章 危险来临第七十一章 袁术命门第九十四章 骁骑将军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君子坦荡第七百三十五章 广汉变局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板楯出击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马超无怒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且看胜负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柳中合兵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换将甘宁第五百一十九章 猛虎下山第三百七十三章 刘磐劫道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铁锁连舟第四百四十三章 决死之战第一千零七章 夺权发配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排兵遣将第九百一十四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陆浑大火第九百四十五章 庐江兵乱第五百六十三章 马超请罪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被困府中第九百三十八章 太守孙翊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拉开帷幕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马仲达第七百九十一章 蛮兵复来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决定转移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薛洪出兵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纸上谈兵第八百章 警示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