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朱儁大义兴兵

不几日,司徒王允的书信便传到了中牟县朱儁的手里。信中历数董卓进入长安后的胡作非为,以及王允如何委曲求全,并把联合二军的计划详细告知了朱儁,请求朱儁一定相助。

朱儁,字公伟,当世名将。早年任胶州刺史,率家兵五千便大破叛军,平定胶州,由此得以入朝。后来光和七年(184年)天下黄巾蜂起,朱儁被拜为右中郎将,协助皇甫嵩平定黄巾。平乱有功,又进拜右车骑将军,更封钱塘侯。后来因为丧母,离官守孝,恰好又遇上董卓进兵洛阳,所以才至于现在屯据小小中牟县。

朱儁收到王允书信后,立刻召来二子朱皓、朱符,把信中详情跟二人细说。

“父亲大人!王允虽然是为汉室大计,但眼下我们手中兵马有限,恐怕难以成事啊!”朱皓对朱儁说道。

朱儁思索了一番,又对朱符说道:“符儿你怎么看?”

朱符接过书信,寻思良久,说道:

“我觉得此事若处置得当,或许可行!”朱儁、朱皓二人望着朱符,齐声问道:“何解?”

“王允之意并非要我们杀进长安,其关键在于要我们牵制凉州兵马主力于关东,以此为汉中兵马争取时机。此计好是好,不过对于我们朱家却有些委屈。我们与董卓大军周旋,可解长安之危的却是他王允和刘征,功劳都给人家了!”

“这是什么话!我只问你可行不可行,如何还囿于功劳归属?我朱家食汉禄,受汉恩,岂在功劳高低与否?符儿不可再有此言!”

朱符只是据实分析,没想到父亲会如此生气,于是赶紧回话道:

“父亲大人息怒!儿不敢有非分之想,但听父亲吩咐便是。”朱儁脸上的怒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于是对朱皓、朱符说道:

“既然如此,我们还需从长计议,兵马不厌多,若我们传檄诸侯,能否调来义兵?”

“前番关东十几路兵马云集,多半是心怀鬼胎之徒,真正上阵的也不过是孙坚、曹操、王匡等人。孙坚已死,王匡已归了袁绍。倒是徐州陶谦或许可以相助,东郡曹操或许也可以。”朱皓说道,朱符表示同意,不过补充说道:

“这曹操、陶谦两处可由我于皓弟二人分往求援。但其它各路诸侯,无论有用与否,也须传书与他们,也当让天下人知晓我朱家不忘汉室!”

于是,朱儁一方面立刻传檄天下州郡,另一方面派朱符、朱皓分往徐州陶谦、东郡曹操处,而自己便坐镇中牟。

徐州陶谦,字恭祖,为人软弱,但求安稳。前番关东兴兵时,他并没有响应,而是安居徐州。陶谦虽然不太愿意起兵讨董,但这个人治理州郡倒是很有一套。徐州在他的治理下,如今可算是物阜民丰,百姓安居乐业,这也正是朱皓看重之处。毕竟大起刀兵,粮草供应是个大问题,而这陶谦最不缺的就是粮草。

朱皓带着随从快马加鞭,不两日便来到徐州郯县陶谦处。

刺史府衙,陶谦与属下臧霸、孙观、阴德、赵昱、汲廉、刘馗等坐于厅中。陶谦看了朱皓带来的朱儁的手书,对朱皓说道:

“令尊乃当世名将,如今广招义兵,陶某本应尽力相助。不过我这徐州黄巾匪乱方平,眼下依旧是暗潮汹涌。如果分兵,只怕徐州危矣,况且前次袁绍集兵数十万尚且不能诛杀董卓,今日我又如何能够放心助你呢?”

朱皓当然知道陶谦是个怎样的人,陶谦拒绝的话刚说出口,厅中其他人立刻神色各异。阴德、赵昱等文士,自然是赞同陶谦的想法,纷纷附声。然而臧霸、孙观二人却似有不满,这一切都被朱皓看在眼里。于是,朱皓向陶谦说道:

“世伯的难处,朱皓明白,既然如此,只有一事相求,还望世伯一定答应。”陶谦曾和朱儁同在洛阳为官,略有交集,所以朱皓称呼陶谦为世伯,同时也是有意拉近关系的意思。

“所求何事?贤侄但说无妨。”陶谦也客气道。

“家父此番誓除董贼,只是这粮草恐怕难以为继,徐州在世伯治理下井然有序,衣食丰足,还请世伯为我解粮草之忧!”朱皓道。

“此事无妨!我即刻着人整备粮草队,你可一同带回中牟,今后再有所需,可随时着人来取!”既然不要自己出兵,陶谦也变得大方。

“那好!侄儿这里便谢过世伯了!诸位大人、诸位将军,朱皓这就告辞了!此番若事成生还,得拜功名,他日再来徐州相谢!”说这番话的时候,朱皓有意看向臧霸、孙观二人。听了朱皓的话,二人心中更不是滋味!

臧霸、孙观数年前随陶谦平定徐州有功,被表为骑都尉。然而这几年来,陶谦大罢兵戈,二人再无建功立业的机会。此前关东兵起时,陶谦按兵不动,二人便已是心急难耐。如今朱儁再来相邀,陶谦却依旧不肯出兵,如此下去,二人只怕是要在这徐州困居终老了!朱皓最后的话意思是要去建功立业,这明摆着是挑拨二人。

散了宴后,孙观来到臧霸所在,对臧霸直说道:

“宣高兄甘愿困居这徐州?这般日子是你所想?”臧霸字宣告。

臧霸怨叹道:“这陶恭祖是文士出身,如不是逼不得已,从来不愿擅动刀兵,我们两个人毕竟是他提拔,他既无意,我等又能奈何?”

“当丈夫生当为豪杰,死为鬼雄!你我都是戎马出身,不能建功疆场,活着又有什么乐趣?难道你真的甘愿老死在这徐州?”

“当然不愿意,可不愿意又能如何?”臧霸说道。

孙观脸上露出阴狠说道:“依我看,这陶谦终究不能安守徐州,迟早要被人图谋!我们不如……”孙观做出一个割喉的动作。

这孙观原是泰山郡流寇出身,所以行事向来不太讲道义。可这臧霸不同,臧霸之父臧戒为县狱掾,因据守律法,没有听从太守凭欲私杀狱犯。太守大怒,令人收押备罪。时年十八的臧霸获悉父亲被押囚,召集食客十数人将父亲救出,此后与父亲逃亡东海郡,经此事迹臧霸的孝烈勇名遍闻乡野。孙观说要杀掉陶谦,臧霸怎么能同意?

“仲台不可放肆!忘恩负义非男儿所为!”孙观字仲台。

“既然你我都不甘心困守此地,那我们便去投效朱儁便是!万不可伤陶恭祖分毫!你我但引本部人马追上朱皓,一同相会于朱儁如何?”臧霸提议到。

第四百七十二章 金氏父子第八十章 郭嘉设谋第三百六十八章 四俊一堂第八百七十三章 黄忠出马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收服史阿第六十章 张辽奇兵破汾关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周鲁合兵第九十二章 照夜玉狮第二十二章 曹刘初会中牟第一百一十一章 骞曼蔡琰第一千零三十章 再出王驾第四百六十七章 据水阻敌第六百零七章 计施故交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露一手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屋漏逢雨第九百五十八章 沮授再请第三百八十章 许都之会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马超无怒第六百六十五章 刘备止步第九百六十三章 再见鲁肃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何以为忧第二百五十九章 巡察县乡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曹仁派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险为夷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急撤张飞第五百七十七章 风雨如晦第七百八十章 天选女王第三百三十章 有惊无险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备无患第三十五章 荀彧谏言用贾徐第九百五十三章 远迎十里第三百二十九章 定军之战第二百五十二章 进取安邑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照猫画虎第七百六十三章 二贼溃灭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符访刘第四十一章 尚书台议策第七百三十四章 答雍闿书第九百八十章 罢黜周瑜第四百七十五章 关中易主第四百二十八章 吴班履约第一百五十六章 王师凯旋第四百四十九章 荀彧请罪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将弑主第一百一十章 刘征出手第二百七十四章 宛城危急第一百二十八章 鲜于填土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仲达拦路第九百四十六章 步骘善后第六百四十九章 道遇纶巾第一百七十八章 杨修之计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访周舒第五百七十八章 退出关中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李业之计第七百六十一章 武阳烈妇第六百八十五章 言外之意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三赐上将第九百八十六章 劫营失败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讨价还价第八十五章 高顺灭患第六百五十六章 拒受粮草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将有南谋第六百一十三章 韩晞遇伏第九百九十二章 孙权大怒第四百一十三章 借刀杀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希望破灭第五百七十六章 无忧高歌第三百零四章 射鹿仲由第四百七十三章 决意南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再无荆军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秘不发丧第四百三十八章 忘战必危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意在罢兵第九百三十四章 定策休兵第二十四章 士孙瑞临死间李肃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一剑封喉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假道南阳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道义何在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吕蒙顾虑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发回邺城第三百一十章 天象异变第四百一十九章 合击江夏第五百二十九章 奋威将军第五十七章 怨牛辅三董丧命第四百二十章 天下混战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程普奉命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大会海昌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风云斗转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水名士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惨烈厮杀第四十章 坐而论道第一百零七章 高顺斩将第一千四百章 孙权责军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全柔大败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帐点兵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不战破城第九百四十二章 徐元访孙第七百四十七章 汉王处罚第六百一十一章 江东兵威第三百一十章 天象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