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考问庞统

荀彧、陈群这边除了与各郡以及各镇统兵帅府的往来,从来没有与其他人的联系,更何况是汉王麾下麒麟右卫的右护军。

“这似乎不大合乎规矩啊?令君!”陈群有些疑虑道,眼下之意是荀彧最好还是别见。

荀彧思忖一番道:“请他进来!”杨任军校于是便被请进了尚书台。

军校上前双手举着书简拜道:“右护军有急信一封送呈尚书令!”

荀彧已经摒开了其他人,只留陈群在侧,陈群上前接过书信,军校于是便退出了尚书台等候。

二人打开一看,沮授在信中写的明白清楚,将汉王调兵已经夷陵诸事都写了下来。

这封密信是八百里加急,比刘征的调军命令早了半天,现在调军命令还没有送到徐晃营中。

荀彧面色深沉,来回在堂上踱步良久,而后呼来令史,令其将杨任军校遣归,只令其传话夷陵,自己知晓了。

“公与说的在理啊!汉王连征陇右关中,将不旋踵,士卒未歇,粮草未备,眼下便要对荆州大举用兵,一旦战事胶着,我等恐支应有缺,如此必是大不利!”陈群也忧虑起来。

荀彧并未明确表达自己意见,只是问陈群道:“秋粮何时征齐?为数多少?”陈群回话道:“尚需月余,为数八百万石!然关中、汉中十数万兵马尚需一年积仓。且关右之地,战事方歇,亦须耗费,其数便要去五百万石!其余可用,不过三百万石。支应巴、蜀、汉王用兵,虽足一年

之食,但转运之费亦不再少数。若战事胶着,越至明年春上,军、民屯乏,入秋必赋收大减!蜀中将无积粮,应支恐将匮乏,这还是不遭天灾人祸之算。”一个兵卒日费五升,年耗二十石,秭归郡、三巴、蜀中兵力加起来过于十万之众,其一年费粮便须两百多万石。此前刘璋的积蓄,在刘征大军攻打陇右、河西、关中之时便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尤其是刘

征军中骑兵不在少数,战马也是要混合着粮食吃的!这个消耗加起来,更加惊人。平常没有战事,便不用过多的征调民夫,一部分士卒也可以就地屯垦,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是治理得当,是可以很富足。而一旦动兵,战事胶着,非但耗费大增,而且收入还要大减,两相交织,供应就会

出问题,因此大规模作战可不是连年可以进行的。今年已经有了陇右、关中大战,如果紧接着又要大举兴兵东进,对后勤实在是个太大的考验!

倒不是说荀彧这边一定就搞不定,只是不能出任何意外,比如来个蝗灾、水灾的,那就要出问题了!

刘征只管攻城略地,荀彧、陈群却是头大。

汉中新政才刚刚在巴蜀推行不久,关中徐英的四田之法也才颁布下去,都还没有来得及施行,眼下都还没结出果实,事情都赶在了一堆。

陈群的焦虑再正常不过了,荀彧倒是要镇定许多,只是来回踱步沉吟。

才送走杨任手下军校,门下令史又来禀报:“中参军徐庶求见!”

二人一听,又是一番惊愕。

“快快有请!”荀彧急忙命令道。

一会儿,徐庶带着庞统、马超来到了荀彧、陈群面前。庞统、马超都没有见过荀彧、陈群,免不了又是一番介绍。

众人一番寒暄,荀彧问徐庶道:“元直不往夷陵,为何来成都见我二人呀?”

徐庶拱手道:“汉王意欲举兵东进,荀令君已知否?”

荀彧点了点头道:“适才已经知晓,元直为何问起此事?”荀彧并没有表露态度。

徐庶略微有些焦急道:“汉王接连用兵,自蜀中至夷陵,转道二千里,既有不备,亦有不便,难道令君也认同汉王此举?”

荀彧不禁笑道:“元直此言差矣!王有所命,我等做臣下的何谈认不认同?此非人臣之道啊!”

这话倒是在理,哪里有人臣来“认同”主上意思,徐庶被荀彧这么一说,不禁哑然。

庞统却是笑了,直言道:“荀令君这话,在下不敢苟同!上有所好,下必和之,便是人臣之理?岂不见桓、灵二帝,朝政便是由此败坏!若非如此,我大汉天下,焉得至此?”

“哦?士元有何高见?”荀彧不禁问道。庞统倒也不客气,拱手道:“元直兄言,能阻汉王用兵者,非令君不可!当下之局势,荆州虽然混乱,然汉王若强行举兵东进,是自陷泥淖也!此明君所不为!刘备与汉王有血海深仇不假,汉王一时义愤,

难免举措失当,当此之时,正应令君秉公直谏,以保不虞!”

荀彧点了点头,而后接着又问道:“人言卧龙、凤雏乃荆襄大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荀某孤陋,愿闻足下高见,当今之局,汉王当行何种方略?”

这是荀彧在考校庞统,庞统心下了然。一般人往往会在这种时候谦让不语,一面造成一众恃才傲物的印象。但庞统不然,荀彧问起,庞统也不扭捏,侃侃言道:“在下以为,方今天下大局,两强两弱。曹操雄踞中原七州,实力尚在汉王之上!汉王若先取弱,是自耗也!举大军东进,必与江东生隙,是树敌为三!

汉王实力且不足于曹操,焉能更增仇雠?”现在刘征并没有跟江东撕破脸,两边还算是基本友好几面,毕竟还没有正面相争,当然夷陵这一处对于江东来说还是一个隐忧,这也是江东心结所在,只要刘征再进一步,江东必然会惧怕刘征趁机夺取南

郡,如此一来,两边肯定就会决裂成为死敌。

眼下的情况是,刘征与刘备、曹操有不可缓解的矛盾。刘备与曹操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只有江东一方,却与三方都没有死结。虽然孙权跟曹操不合,但双方毕竟还没有正式交恶,而且也并非不可调和。因此,这种时候,如果刘征强行对荆州用兵,虽然主要是针对刘备,但不可避免的也会伤及江东。如若刘征在荆州占据优势,则会令刘备与孙权关系更加紧密,最可怕的是江东也有可能因此与曹操“摒弃前

嫌”,转而联手。如此以来,刘征兵马一旦大举进入了荆州腹地,则将要面对南边的刘备、东边的孙权还有北边的曹操!这就是“树敌为三”的局面。

第四百六十七章 据水阻敌第七十七章 济阳遇险第二百五十九章 巡察县乡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时也命也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执意上报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颁布新诏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荣耀激励第七百六十章 杀进城中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踏尸阵中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备无患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击其半渡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踏尸阵中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调兵西域第四百零二章 兵行险招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张嶷来报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凤雏西去第六百五十四章 霍峻心思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白眉最良第一百五十九章 风铃渡口第九百章 刺客流言第一百七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成德陷落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惨烈厮杀第八百三十一章 朵思断后第四百章 郑度献计第一百三十五章 怀璧其罪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水名士第五百四十一章 阳奉阴违第三百二十二章 驻守阳平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皇后密信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曹植回邺第七百一十二章 上中下策第九百七十四章 示以不合第二百九十六章 三弃之策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调兵西域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天意难违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毫无长进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符访刘第二百零四章 刘征退敌第三百六十七章 三才贺寿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异之使第二章 意外的大功第三百五十四章 独见荀谌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困境解除第三百五十二章 马韩表态第六百六十五章 刘备止步第一百六十八章 传告天下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号为神兵第三十八章 刘备说忠义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禅让之诏第八百三十六章 化整为零第八百九十一章 留下马超第四百三十五章 绵竹之辩第四十二章 江东孙策第二十章 士孙瑞说王允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张飞出兵第三百一十一章 赵韪之乱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吕蒙苦主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亲迎周泰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周鲁合兵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孙权增兵第六百五十四章 霍峻心思第八百七十三章 黄忠出马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袭扰粮船第九百四十章 幕后主使第十一章 汉中规划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胜负之辨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太史示警第八十六章 徐晃诛逆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计取小胜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风云斗转第六百七十八章 死人之过第七百一十章 秘遣二将第七百零三章 荆州息兵第八百一十八章 蛮兵劫营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汉王贺礼第一百五十八章 兖州疾书第九百二十九章 安抚郭照第三百六十五章 卧龙凤雏第一章 老套的穿越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一剑封喉第三百九十章 君臣离心第十九章 王允的梦第三百零二章 妫墟二井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意外丛生第二百零四章 刘征退敌第八百三十七章 隗渠猖狂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放弃郭淮第九百八十五章 乐进豪气第五百九十章 夏侯伯仁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意外丛生第七百七十一章 许靖上表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当真无悔第九百三十章 切莫中计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高蕃说韩第七百七十五章 四台一监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背水之法第九十三章 百鸟朝凤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阎行列阵第六百九十三章 猇亭夜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