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猛胜盘算了一下,自己手下的这些人马确实还是少了一点,如果只是两百人继续向前的话,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凶多吉少。而且黑田利高的任务也就是让自己在前方发现可能的危险,自己已经排除了一处敌人的埋伏,并且斩杀了敌方的武士,这已经是不小的功绩了,没有必要再贪功冒进了。
所以岛猛胜最后还是决定在原地停留,等待黑田利高的到来,而不是继续进攻。本来他的麾下也已经战斗了一场,确实是需要修整一番,同时统计这一战的斩获。
只不过岛猛胜并不知道,他自己做出的这个决定是有多么的正确。因为就在离他不远处的一处小山谷中,一支大友家一方的人马早就已经蓄势待发,领头之人赫然就是黑田职高所忌惮的丰前国国人领袖城井镇房。
如果说岛猛胜选择的是继续进攻的话,城井镇房绝对不介意在进攻黑田利高之前,先解决了这支仅仅两百人的队伍,以他和城井朝房的实力,即使是岛猛胜在军中,也同样没有任何的作用。
丰前国国人武士野仲镇兼在得到了前方的消息之后,立刻快步来到城井镇房的面前,大声的说道:“主公大人,就在刚刚我方的大竹弥兵卫大人,不听主公大人命令擅自出战,已经被黑田家武士岛猛胜斩杀了。”
野仲镇兼乃是城井镇房的得力手下,丰前国国人野仲氏的二十三代的当主,长岩城的城主,也是历史上长岩城的最后一任城主。
同时这个野仲氏乃是丰前国宇都宮氏的庶流,丰前国仲津郡城井乡,也就是城井镇房自己本领的地头。
他的先祖乃是城井镇房的祖先丰前宇都宫氏宇都宫信房的亲弟弟宇都宫重房,因为宇都宫信房的命令,赴任丰前下毛郡野仲乡,成为该地的委任管理之人,所以从宇都宫重房开始,他们这一支也以野仲氏作为自己的名乘。
宇都宫重房于建久九年(公元1198年)在野仲乡长岩城筑城,从此也被称为野仲重房,从此开始在此繁衍生息。
在历史上,野仲镇兼因为猴子的九州征伐之后,丰前国六郡之地成为了黑田孝高(官兵卫)的领地,所以顺理成章的从城井镇房的手下,成为了黑田官兵卫的家臣。
在天正十五年(公元1587年)七月,黑田孝高在丰前国开始接受六郡之地,却因此和乡土观念极强的丰前国国人之间开始了长达数年时间之久的对立关系。
同年十月,丰前国国人领袖城井镇房(宇都宮镇房)为中心的,丰前国豪族、国人们蜂起反抗黑田官兵卫对丰前国的统治,是为丰前国国人一揆,经过了极为惨烈的战斗,最后还是黑田官兵卫技高一筹,黑田官兵卫、黑田长政父子最后还是通过武力手段,成功地制圧了这一次的国人一揆。
天正十六年(公元1588年)四月五日,黑田官兵卫、黑田长政父子带领黑田家大军,将野仲镇兼居城长岩城包围,并且开始对野仲家展开了进攻。
野仲镇兼作为丰前宇都宫家的传人,继承了宇都宫家的优良传统,面对敌人的时候,明知道会死,还是带领全城士卒坚定地笼城,抵抗黑田家的进攻。
在黑田家的猛烈进攻,还是中间统胤的调略之下,加上野仲家所领有的土地并不是很多,本身的实力并不强大,所以长岩城的抵抗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经过三昼夜的激战,于四月八日一早,长岩城在黑田家攻击之下落城,野仲镇兼在杀死了自己的所有妻妾和子嗣之后,在御馆之中切腹自杀。
不过也有另一种说法,就是黑田家之所以那么容易能够攻下长岩城,是因为野仲镇兼的重臣百富河内守兼家,在黑田家的调略之限,作为内应将黑田家一方的士卒引入了城内,所以才会如此迅速的丢掉长岩城。
在该说法之中,还提到了野仲镇兼的嫡男野仲重貞,在长岩城落城之前,在和黑田家的战斗之中,被反叛的百富兼家讨取,野仲镇兼的次子也死在了战斗之中。
Wшw¸ ttKan¸ ¢ ○
其实这种说法,和长岩城受到了中间统胤的调略,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是突出了在整个过程之中百富兼家这个二五仔的作用罢了。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要告诉各位,这位宇都宫家的后人野仲镇兼,作为一位武士,还是很有骨气的,而且对于自己的主家城井家还是非常忠诚的,所以才能够得到城井镇房的重用。
在野仲镇兼面前站立着的高大的武士,就是黑田家的苦主城井镇房,在历史上此人是一个武勇之人,虽说文武双全,但是武艺还是更加让人津津乐道,这一点倒是和黑田家年青一代的明石全登有些相似。
他目前正值中年,无论是武艺还是身体都是最巅峰的状态,一个典型的月带头,那是为了随时方便出战特意剃成这样的。没有战斗的时候,甚至是有战斗的时候,他都不是很喜欢带着一副头盔,或许是他的头上比较怕热的缘故吧!
城井镇房的身高足有一米七之高,这在当时的倭国,普遍身高只有一米四、一米五的年代,绝对已经可以算是巨人了。
他的脸庞非常的方正,倒是更多的像是棒子的男人的脸,脸上的每一道自然的痕迹都是如刀刻画出来的一般,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异常的坚毅。一个武勇出众之人,定然是心志坚定之人,确实体现在了他的脸上。
如剑一般的眉毛,如果凝聚精神可以让人害怕的眼睛,棋盘大手,结实的筋肉都是他的写照。不过就是这些标志,让人往往忽视他眼中不时闪烁的光芒。
城井镇房默默的转过头,刚刚他一直在看黑田家前进的方向,而且看的入神,不知道是在进行后续的推演,还是期待黑田家大军的到来。